书城童书走进魔术世界:魔术中的科学
47682200000022

第22章 “真戏假做”的游戏

棍上吸瓶

桌上是一碗米、一个瓷器瓶和一根小木棍,表演时先将米徐徐倒入瓶内,再把木棍插入瓶中,往上提这根木棍,奇怪!这木棍竟能把这装了米的小瓶提起来悬在空中,走到观众面前。

这个魔术的确是“真”的。棍和瓶以及倒入瓶中的米,都没有任何机关,而是依靠了棍和米之间的摩擦力,若事先将米稍稍弄潮,则效果更佳。

自动旋转的小纸片

要做成功这套魔术,必须和你的朋友在室内无风的情况下,坐下来安安静静地进行。

把一张薄纸,依对角线折拢,打开后,在中心点用一小铁钉支住。

开始表演时,你只要用手在纸的旁边轻轻指挥,一会儿那纸片就会慢慢地旋转起来,并且越转越快。这也是不带“门子”的魔术,其原理是利用手心发散出来的热力,造成这极小范围内的空气流动,带动了纸片的旋转。

绑不住的棍子

用一根细绳,如所示,在棍上缠绕。然后请观众向两边拉绳,那魔棍竟离开绳子掉了下来,绳子仍然完整无损。

这也是一套“真”的魔术,没有任何秘密,这中间包含着拓扑学原理。绕绳时,正绕和反绕的圈数相等,但开始反绕时,必须压住原来棍上的线圈。拉绳时,在一松一紧之间将线绳略为松开,正圈和反圈就抵消了,棍子就落了下来。

真的魔术毕竟是少数,而假的试验,在魔术师手里却占了绝大部分。

特异功能的测试

伸出左手,将指、掌平伸,把手背对着观众,拿一把水果刀,竖着贴在手掌上,那水果刀竟会吸附在手上,这几乎有点特异功能。不!原来是左手袖内预先藏有一根小棍,演出时,让棍的一端滑到左手心地位,就能模拟特异功能的测试。

万能磁铁

魔术师拿一根铁棍,在桌子上敲击交代,说明这是一根用磁铁制成的铁棍。果然,铁盘等钢铁的物品,均能被吸起来。

魔术师说:“这是一根万能的磁铁棍,它不但能吸起铁器,也能吸起别的东西。”果然用它也能把玻璃、瓷碗等吸起来。

原来这根棍上,一头装有磁铁,另一头则暗藏了一个小小的橡皮“碗”,只要稍稍用力压出“碗”中的空气,就能把平滑的玻璃等物品吸住。

静电测试

用丝绒摩擦玻璃棒,它能吸起小纸人,甚至使它跳舞,这是静电的作用。如果摩擦金属棍就不行(因为金属是导电体)。

但是,一根金属棍在魔术师的手里,经过摩擦也能发生静电作用,不仅异性相吸,能吸起纸片,还能同性相斥,把锡箔排斥到很远的地方。

这种违反科学规律的试验,完全是用魔术方法来完成的。这根金属棍,实际上是根金属管,管的末端连着一个小橡皮球,演者把它暗暗捏在手中,观众是不会注意的。捏紧和放松橡皮球,就能将纸团吸起和吹走,其实这不是静电的作用。

色彩的错觉

设计道具时,经常利用错觉来消除观众心中的怀疑。

表演者先交代一个圆形空筒,并把它套入另一个方套筒内,由于方套筒上镂刻出许多格子,观众又透过格子看见方套筒内原先空无一物,所以相信其中并无夹带。然而这一方一圆的筒子互套之间,会从中变出手巾、果品,乃至动物来。

这是利用黑色造成观者视觉上的错误:先在这一方一圆(A、B)两只套筒内部涂上黑色,而在这两只观众看见的套筒之外,还存在着一只全黑色的观众看不见的套筒C,将要变出的东西就装在这只筒子内。表演时,抽去套筒B交代,使套筒C留在套筒A内。由于筒C是黑的,观众透过筒A的格子观看,以为筒内空无一物。

第二步是将筒B插入筒A与筒C之间,再抽起筒A交代,然后将筒A放回,套在筒B之外,即可取出预先藏在筒C内的物品。

这是色彩造成空间的感觉。还有线条也能造成视觉上的误差。

线条和图案的错觉

“空盘连圈”的盘子,几条线十分巧妙。一个小小木盘,盘的装饰花纹中画了两条黑线,将盘面分格为同样大的三块,表演者左手拿盘,右手将两只钥匙圈分别放在盘中,扬起左手,对准盘吹口气,再从盘中去拿起钥匙圈,奇怪!那钥匙圈已经互相套在一起了。

盘子上是有机关的,而线条正好掩盖了机关。盘子的制法如所示,分为三部分:A为盘面,中部挖去1/3面板;B为小抽屉,大小为盘内部面板的2/3,分为左右两格;C为底板。把抽屉装在盘面与底板之间,使之能左右滑动,将互套的两个钥匙圈放在抽屉的左格使抽屉滑到左边,这样抽屉的左半部隐于盘面左侧,右半部露出在盘的中心部分。将两只钥匙圈投入其中后,握盘的手向右倾侧,则原处于盘中心的抽屉左部滑入盘的右侧,原藏于盘子左侧下面抽屉的左格却移到盘子的中心,露出原装在内的互套的钥匙圈来。

由于盘面的中心开口处和抽屉边均画上黑色,观众却误认为是装饰花纹了,殊不知魔术中的装饰线条不单是为了美观,而往往起着掩饰的作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观众自己的眼睛常会欺骗自己,那么,在哪些情况下容易受骗呢?

一只眼睛与两只眼睛看出来是不同的。手拿小棍去穿一个小圈,本来是很简单的事,但如果蒙上一只眼睛就不那么正确了。

此外,直线与横线也能造成长短不同的感觉,中,A组线条与B组线条长短相等,ab与c长短相等,C块与D块面积相等,但由于安排的位置不同,看起来长短宽窄也不同。

放的位置不同,也造成大小、长短不同的感觉。如的左上角af与bf,左下角ac与cb,都是一样长的。右面两个扇面也一样大小,但看起来是有差异的。

色彩不同也能造成面积大小不同的错觉,中黑色的方和圆,看起来显得小一些。

以纹路斜向造成的错觉,中,左面的粗黑线实际是平行的,右面的圆线是正方形而不是螺旋形,文字也因线条而造成歪斜的错觉。

利用透视造成大小不同的感觉。有的图使人辨不清方向,分不清哪个凸、哪块凹,有的图有动的感觉,将图中左上角所画的圆旋转,会使人产生动的感觉。

当你注视右边时,图中圆球好似变成了六角形。

左边黑格中,白线的交点上呈现出灰色。

对这些错觉现象略加设计就是魔术,如“线的多少?”这个节目。一个镜框中画有3根斜线和几根直线,请观众数有几根直线,观众回答有“8根”。再请一位观众数,回答是“9根”。

这也是错觉。把两块硬纸板剪成角度为90度、30度、60度的两只直角三角形,如所示互相拼合,然后画上8条线,把这两块纸板斜向移动,线就会增减,用镜架和一些斜线遮住移动的痕迹,就可以玩这套魔术了。

除了色彩、线条、构图能造成眼睛误差之外,速度也能造成。

速度的错觉

拿一玻璃杯叫观众检查,使观众感到确实完整无损。表演者左手拿杯,右手拿棍,敲击杯底,又用棍去试着捅杯底,突然杯底给捅穿了,棍从杯底穿出来,然后抽掉小棍,再看杯底仍然是完整的,没有破损。

这是利用速度造成的错觉。在捅杯底时,有一次是朝拿杯子的左手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捅了出去,由于速度快,观众都以为是真的把杯底捅穿了。

硬币手法也是利用速度的魔术。

双手平摊,手心上各有一枚硬币。双手突然翻转、握拳,再伸开双手,右手硬币已跑到左手去了。

这套魔术更是大胆地利用了观众在速度上的错觉。它是在手翻转时,当着众人的面,把右手的硬币扔到左手心中的。

当然,表演这样的魔术,手法得熟练,多练几次定能成功。

清水变色

表演者拿来一只小盐水瓶,将橡皮塞打开,瓶和塞一同交给观众检查,都没有秘密。然后请一位观众当众从自来水龙头上接来大半瓶清水。表演者接过后对观众说:“你们看,这瓶水是无色透明的,我可以把它变成有色的。”说完,拿出橡皮塞将瓶口塞上,再取块大手帕盖上。表演者对着手帕做个魔术动作,说声“变”之后掀开手帕,瓶里的自来水果然变成红色了。

这套小魔术的奥妙在于橡皮塞上。橡皮塞准备两个,一个没有秘密,一个有秘密。有秘密的塞子是:事先把少许染衣服用的红色颜料粉拌上一小滴水,粘入橡皮塞的凹陷处。如没有红色颜料粉,也可塞一点高锰酸钾代替。

表演时,给观众检查的橡皮塞是没有秘密的那一个,检查后顺手放入口袋中。当装水的瓶子拿来后,从口袋里偷换出有秘密的橡皮塞塞上。在盖大手帕时把瓶口朝下拿住,稍微摇动几下,清水自然就变了颜色了。

在把没秘密的瓶塞放入口袋时,要注意与原来在口袋中那一个有秘密的区分开(最好放不同的位置上),以免后面拿出来时搞错。另外,大手帕的作用是掩护,以免让观众看出瓶塞的秘密。

画报装水

表演者取一张画报,正反面都向观众交代,没有任何秘密。然后将画报折成四折,将一杯清水倒入画报内,随即把画报展开,清水却无影无踪了。表演者再正反面向观众交代画报,然后又把画报折成四折,从里面却倒出了满满的一杯橘子水了。画报不能装水,更不用说变橘子水了。但这魔术又是怎样变的呢?

演出前得先做个道具。取两张同样的画报(以8开大小为宜),将它们重叠在一起,用胶水粘牢,并在右上角的1/4处放入一塑料袋,使袋口朝上。再在塑料袋中放入少许的橘子粉。

表演时,双手分别捏住上面两个角,交代一下正反面。然后将画报的下半部分向上折过来,再把右半边向左折过来,用左手拿住,使塑料袋的口朝上。左手暗中用食指把塑料袋的口撑开,右手将一杯清水倒入塑料袋内,当把画报再展开时,清水就变没了。表演者再把画报折成四折,对着玻璃杯倾倒,就会倒出一杯橘子水来。

钉子跳位

表演者拿出一根小木棒,上面有三个小孔。表演者当众将一只钉子插入中间的小孔上,摇动一下小木棒,钉子却自动地跳到上面的小孔里去。表演者把钉子拔下来,仍然再插入中间的小孔里,但摇动一下小木棒,钉子却自动地跳到下面的小孔里去了。

这套小魔术的秘密在于小木棒这个道具上。这是一根35厘米的木棒,上面有两个可以插入钉子的透孔。木棒正面的上端还钻有一个不透的孔,反面的下端也钻有一个不透的孔。

表演时,先拿小木棒在观众面前晃动几下,无论看到正面或反面,它都是三个孔,观众还以为都是透孔呢。当木棒正面对着观众时,表演者把钉子插在上一个透孔中,就好像插在中间的孔上。摇晃几下木棒后,暗中把木棒翻转过来,使反面朝着观众。但观众看到的是钉子跳到上面的孔里了,而实际上钉子仍然是在上一个透孔中。表演者接着将钉子拔下,从反面插入下一个透孔内,观众认为又被插到中间的小孔里了。表演者再将木棒摇晃几下,暗中又把木棒翻转过来,正面朝着观众,钉子也就跳到下面的孔里来了。

变色的鸡毛掸

表演者左手拿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右手拿一枝白色的鸡毛掸。他把鸡毛掸放在桌子上,先把盒子的前门打开,让观众能看清楚里面没有什么东西,接着关上盒子,并把盒子横放在桌上。然后拿起鸡毛掸从盒子的一端插进盒内,盒子没有鸡毛掸长,它的柄只好露在外边。

这时表演者从桌子上拿起盒子说声:“变!”打开盒子前门,观众看见白色鸡毛掸已经染成五颜六色的了。

该不会盒里另外还有一枝鸡毛掸吧?可是不关上盒子前门,从旁边抽出这枝五颜六色的鸡毛掸,盒子里再也没有第二枝鸡毛掸。表演者把这枝彩色鸡毛掸抚摩一阵后,说:“让鸡毛掸还原好吗?”

这回他一手托着盒子,故意让盒子前门开着,把鸡毛掸从盒子一端插进盒子,观众们透过前门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表演者关上盒子门对准它吹一口气,然后抽出鸡毛掸来,那枝鸡毛掸又变成了白色的了。打开盒子,仍然空无一物。

这个魔术由两部分组成。

鸡毛掸是内外双层的。白色鸡毛掸是普通的,没有任何机关。套在它外面的是一个铅皮管,长度和白色鸡毛掸扎羽毛的部分相同。铅皮管外面扎上彩色的鸡毛,这样,当白色鸡毛掸插入这个管子里,白色就“变”成彩色的了。

另一关键是长方形盒子,它的宽和高相等,10厘米。长度以能装下铅皮管为准。盒子的前后都能开门,一端开有两个三角形小口道,以便鸡毛掸能插入和抽出。小盒的中部斜角装有两块合起来的双面镜子。

表演之前,把扎有彩色鸡毛的铅皮管藏在盒子里镜子的后面。

表演开始,打开盒前门,由于镜子对光的折射作用,看起来像是空的。随后关上盒子前门,把白色鸡毛掸从盒子一端的三角形口道插入镜子后面的铅皮管内,让它的柄露在外面(巧妙之处正是柄露在外这一点)。

表演时拿起盒子说声变的时候,同时把盒子转了个身,后面转到了前面,由于前后开门的装饰相同,观众是不会察觉的。打开门,鸡毛掸就已经变成彩色的了。这时,要抓住鸡毛掸柄从铅皮管的交接处慢慢抽出来,盒内是双面镜,所以从这一面看去,也没有任何纰漏。在第二次把带管的彩色鸡毛掸插入盒中时,故意不关前门,让大家看得更清楚,然后再关门。在吹气时又转换一面,抽出鸡毛掸还原成白色,带颜色的套管留在镜子后面了,盒子门也可以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