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
47681400000068

第68章 从小商人到银行家

要使一件工作获得最大的成就,尊重自己的情绪是很重要的。

——米勒

贾尼尼1870年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罗莎。贾尼尼并没有上多少学,12岁时,就跟着继父做中间商了。

贾尼尼经商不落俗套,常常显出自己独特的商业头脑。17岁那年,一天,他向继父斯卡蒂纳建议:“爸爸,最近市场上不是柳橙和葡萄柚的行情看好吗,我们去圣安娜进货怎么样?”

斯卡蒂纳当然知道旧金山市民近来对柳橙和葡萄柚的偏好,但这两种水果旧金山附近就出产,何必舍近求远呢?所以他问:“阿马迪,圣安娜远在洛杉矶的南面,离旧金山1000多里地呢,即使用4匹马拉的运货车,至少也要走2天2夜,你怎么想到那儿去啦?”

“爸爸,正因为圣安娜在千里之外的南方,柳橙和葡萄柚才长得又大又好吃呢。运到旧金山后一定能卖高价钱,扣除运费我们还大有赚头的。”

“这倒不错,人家想不到的咱想到了,人家做不到的咱来做。阿马迪,真要赚了大钱,让爸爸给你买块金表!”贾尼尼精明的母亲维吉妮娅在父子对话中插了一言。况且,家中大小事由她说了算,她给父子俩拍了板。不久,贾尼尼手腕上多了1块金光闪闪的表。

转眼又是10年。贾尼尼与克罗琳达已结婚生子,两人的长子马利奥已经8岁了,次子巴基尔4岁,又有了女儿克蕾姬。1902年,岳父的去世改变了贾尼尼的命运。

凭借岳父的股份和生前威望,贾尼尼进入哥伦布储蓄暨贷款银行的董事会并任常务董事。

贾尼尼心地善良,体恤下层,很快赢得了部属的爱戴和尊敬。但是,他与银行的主要创建人、董事长夫坎西却是矛盾重重,相争不下。

两人相争的焦点在贷款的对象上。夫坎西沿用银行老规矩,把客户局限在大商人、大农场主、牧场主和建筑公司等大额存贷上。对贾尼尼贷款给农民的建议,根本不理会。

贾尼尼向夫坎西力争:“农民贷了款维持和发展生产,收成之后再还贷,为什么不可以?我认为是可行的。银行不贷,那些‘贷款鲨’就用高利息无情地吸他们的血。我们应当修改银行的经营方针。”

大概很少有“一把手”能容得下处处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待在身边的。趁贾尼尼势力还不稳,夫坎西将他挤出了哥伦布储蓄暨贷款银行。

永远地跨出哥伦布储贷银行大门之时,贾尼尼并未有被夫坎西挤出来而灰溜溜的感觉,相反,他倒有一种大有可为的感觉。

贾尼尼辞职时,有5位“哥伦布”银行的高级职员也辞了职,表示要与贾尼尼共闯天下。贾尼尼与这5位同道,又邀上做中间商时结交的4位朋友,共创“加州意大利银行”。在集资30万元做底本时,贾尼尼和其他4位持有现金的发起人每人凑它五六万,轻轻松松地就能凑齐,但是贾尼尼却只许每人承担195股,每股50元,合计不到1万元。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银行中有持股超过半数的人,他要把更多的股权留给身处社会下层的公众。

贾尼尼吸收旧金山的鱼贩、菜商、理发店、油漆店、小食店、面包店等小店的店主和伙计,以及乡下的农民1000多人,每人认购了1~3股。

贾尼尼的做法在当时的美国是一个创举。1904年10月17日上午9时,“加利福尼亚州意大利银行”在旧金山的华盛顿街正式开业。

贾尼尼为争取大众储户,白天骑马走乡下,夜晚徒步市区劝说普通市民。真心打动了民众,他们把可存的3元、5元、10元钱储入意大利银行。额度虽小,但民众是存款的基础,集腋可以成裘。到1904年年底,意大利银行的存款额突破了10万元。

从此,加州意大利银行开始一点点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