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
47681400000034

第34章 逆境的收获

适合某人穿的鞋,可能会让另一个穿来痛苦不堪;生活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良方。每个人都有他自成一格的生活模式。

——艾瑞克

有两名大学生,同一个学校毕业的,毕业后竟然分配到一家中型机械企业。其中一位在厂里有背景;另一位则是工人家庭出身。进厂实习一过,就有两个工作岗位等着他俩上岗:一个是汽修车间的技术员,另一个是机关干事。那个有背景的大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开后门,最后如愿以偿地去机关做了一名令人羡慕的机关干事。然而那个没有后门的大学生只好下到油乎乎的汽修车间里做一名普通的技术员。

当时他很生气,在学校读书时,自己各门学科的成绩都比那位有后门的同学要高出许多。然而到分配的时候,自己却落到这种地步,他深感世道不平。但不平归不平,饭碗总得要,因此,他只有认命。就这样,一个努力钻研汽修技术,整天灰头土脸;一个日日喝杯茶水看看报纸就等下班。相安无事度过了2个年头。

在他们进厂的第三年时,企业开始接不到订单。一年间,一亏再亏,年底很快就发不出工资了。等到两位大学生进厂的第四个年头,企业破产了。两位大学生也同厂里的许多人一样,纷纷奔向社会。

下岗后,他们和许多老工人一起与厂里的领导多次交涉。终于,厂里作出决定:按每个职工的在厂工龄,一年补贴4000块。那么对他俩来说,在厂工作了4年,加起来也只有16000块钱。

当他们拿到厂里发给他们的最后一笔钱时,内心很茫然,也很复杂。因为他们还没有成家,这笔工龄钱对于他们来讲,只是杯水车薪。最后,他们相互友好地笑了笑各自去闯自己的世界。

那位没有背景的大学生4年来在车间里一直干的是汽车维修,一次,他筹集一笔贷款后,就开了一家专门维修出租车的汽修厂。

这几年城市的出租车越来越多,再加上他维修技术很高,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他的厂房一扩再扩。有人问他财产时,他很保守地说,他只有500万。

然而那位有背景的大学生,4年来在机关里上班倒是挺舒服,早晨到机关露个面后,就没事了。走上工作岗位,他似乎也没有干什么事。因此,他失去后台后,面向社会时,学业荒弃了,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再加上他也一直懒散惯了,因此只能到处打零工。有时他也在心里发牢骚,自己是堂堂的本科大学生,竟然落到这种地步,真是倒霉透了。

更具有戏剧性的是:他最后只能投奔那位开汽修厂的老同学。如今,在老同学的帮助下,他正在踏踏实实地从一名汽修技术员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