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
47681400000020

第20章 在困境中成才

若不好到至极,就不算伟大。

——威廉·莎士比亚

古时候人们把急性传染病叫做“天行”,认为是天降下的灾祸,是鬼神在作怪。1600年前的医学家葛洪却敢于破除迷信,说急病是中了外界的“疠气”,不是什么鬼神引起的。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一个见解。

葛洪从小就喜欢有关医学、保健及炼丹制药方面的书,但他家庭经济很困难,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买不起书就到处借书读;没有纸和笔,就到山上去砍柴,用卖柴的钱买纸笔。由于他认真读书,刻苦钻研,终于成了一个饱学的名儒,发现了许多个科学方面的“第一”。如他第一个对不治之症“疯狗病”采取了预防措施,减少了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称得上是免疫学的先驱;第一个记载了天花和恙虫病(即沙虱),比外国人要早好几百年;第一个认识并记录了结核病,指出这种病会互相传染,染病的人身体消瘦,怕冷发烧,时间长了会丧命。

葛洪还是一个著名的炼丹家,他的炼丹方法包含着许多原始化学的思想,其实是化学实验。他把炼丹看做是一门学问,把炼丹过程中矿物发生的变化都记录下来,写了一本叫《抱朴子》的著作。在炼丹中他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观察到了金属的置换反应;他对许多矿物的性质和用途都十分了解,提出了不少制药的原料和方法,发现了许多新的药物。在我国漫长的化学史上,葛洪以他巨大的贡献当之无愧地占有一席之地。

有一年,广东一带流行一种奇怪的病。病人都发高烧,胳膊、腿又红又肿,十人中有九个好不了。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病,以为是鬼在作怪,称它为“鬼气病”。

葛洪听说后,专程赶到广东,决心治治这个“鬼”。他白天背着药箱,走乡串户去访问病人,晚上住在旅店,在灯下研究病例。有一天早上,葛洪迟迟没有起来,旅店老板进去一看,发现葛洪也患上了这种病。老板咕咕哝哝地说:“‘鬼气病’是鬼闹的,凡人哪治得了,这不,自己也闹上了!”

几天后,葛洪病好了。他兴奋地对店老板说:“我捉住鬼了!”店老板不大相信。葛洪说:“明天你看我如何捉鬼吧。”

第二天,葛洪找来几个病人,让他们在院子里看自己练气功。练了一会儿,他撩起衣袖,对大伙说:“看看,鬼就在这里。”大家瞪大眼睛看去,只见葛洪的手臂微微发红,渗出点点汗水,没见有什么异常。“你们走近了,仔细看!”葛洪对大家说。大家又围着他更仔细地看。这一回大家可看清了,他们看见葛洪的胳膊上有一些很小的像沙粒似的小虫子在爬,有的从皮肤里钻出来,有的朝皮肤里钻进去。大家感到很吃惊。

“大家都看到了吧?这叫沙虱,它们会钻入人的皮肤。‘鬼气病’就是它们闹的。”葛洪告诉大家。说着,他把治虫的药方拿了出来,让大家煎汤洗澡。不几天,病人们的病全都好了。

店老板问葛洪:“你用什么法术捉住小虫子的?”葛洪笑笑说:“我来到这里后就发现这是一种寄生虫病,但虫子在什么地方我不清楚。我患病后仔细观察才发现虫子躲在皮肤里,练气功时它们会跑出来。”就这样,葛洪为老百姓除了大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