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
47681400000017

第17章 站在奥斯卡的舞台上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一天,一个14岁的少女得到了她父亲最好的朋友冈纳叔叔送给她的珍贵礼物——一本羊皮封面的厚厚的日记本,上面烫着她的名字,还带有一把钥匙和一把锁。她决定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记在上面。她在日记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幻想着有一天,我站在奥斯卡剧院的舞台上,观众坐在那里,凝望着新的萨拉·伯恩哈特(一位驰名欧美的法国女演员)。”从此,这一志向成了催她猛进的动力源泉。

她3岁丧母、13岁丧父,由叔叔、婶婶抚养长大。他们不同意她当演员。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她坚定地选择了艺术的道路。她17岁考入斯德哥尔摩女子艺术学校,19岁,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僧桥伯爵》之后,她陆续在一些瑞典、美国影片中扮演角色,23岁时,步入世界著名影星的行列。

她始终不忘自己最初的志向,以狂热的精神献身于影剧事业。她说:“如果不让我表演,我一定活不下去。”当演《战地钟声》中玛丽亚这个角色时,导演说得把头发剃掉,她大声回答:“为了演这个角色,要我把头割掉也行。”

她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勤奋刻苦地进行着探索。当初,她从瑞典来到好莱坞,为了学习美国语音,她每晚去看戏,仔细倾听演员的每一个发音。在她已经誉满影坛之后,仍然坚持每片试镜头,即使导演已经满意,她还要求重拍一次。话剧《忠贞之妻》在伦敦已经上演8个月,可最后一场演出之前,她还在和导演热烈讨论表演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

她就是这样精益求精、不断前进,拍出了《卡萨布兰卡》、《煤气灯下》、《圣女贞德》、《爱德华大夫》等50部电影。她第一个获得美国电视方面的最高荣誉奖艾美奖,3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成为光芒四射的电影明星。她,就是现代著名电影演员英格丽·褒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