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自立自强
47681400000108

第108章 精益求精的说书

打开窗户吧!别叫它遮蔽了碧蓝的天空;让花的阵阵幽香,飘进我的屋内;让太阳最初的光芒,洒遍我全身的每个角落。

——塔果卢

明末说书家柳敬亭少年时候,触犯了统治阶级,被通缉,便改名换姓,逃到盱眙,生活困苦不堪。幸好随身带了一本小说,便到街头去说书,收几文钱糊口。

当他以高超的说书艺术压倒当时著名的说书家张樵、陈思和吴逸的时候,有人问他:“你的老师是谁?”

柳敬亭自豪地回答:“我的老师不是说书家,而是一位读书人,他的名字叫莫后光。”

他是怎样跟莫后光学习的呢?

莫后光见柳敬亭勤奋好学,又尊敬师长,就教导他道:“说书虽然是小技艺,但要摸透各种人物的性情,熟悉各地方的风俗习惯,善于描绘万事万物的情状,才能说得动听。因此,知识面必须非常宽广,对人情物态的体会必须异常深刻;在材料的剪裁和语言的运用方面,又必须极意经营:有的地方说得快,有的地方说得慢,有的地方要含蓄,有的地方要简洁……”

柳敬亭按着老师的要求,学习了1个月,到莫老师那里去说了一段书,请求指正。莫老师毫不留情地批评道:“还差得远哩!你的说书,只能令人发笑,不能引人深思。”

老师的批评,并没有使柳敬亭灰心,反而令他更加尊敬莫老师。他觉得老师的批评是对他负责,是喜欢他这个学生的体现。柳敬亭回去仔细揣摩老师的教导,练习说书,1个月以后,又去请教。莫老师说:“这一回大有进步,不过还须加强练习。”

柳敬亭又继续练了1个月,再到莫老师那里去说书。奠老师从柳敬亭的眼神以及手足的动作中看出了他塑造的人物的喜怒哀乐,心里十分高兴,对柳敬亭说:“你已基本掌握了说书的技巧,但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还需去体验生活。”

柳敬亭记住老师的话,一直把技巧的提高和生活的体验结合起来。他跑了许多地方,又在左良玉军中呆了一段时期,加上亲身经历了南明的覆亡,举凡五方土音、乡俗好尚,几乎无不熟习;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台、国破家亡等各种人物和事件,多有耳闻目睹;思想感情也因而起了变化。听他说书,每发一声,或者像铁骑驰骋、刀剑撞击,叫人振奋;或者像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从而激起人的悲愤。他所说的书,如《西汉演义》、《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精忠传》、《水浒传》等,都有新的创造。例如说《景阳冈武松打虎》一段:“武松到酒店里买酒,见店中无人,猛然大吼一声,直震得空缸空坛嗡嗡作响”,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武松的勇猛威武。

柳敬亭在说书艺术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有人夸奖他:“真是聪明,无师自通!”他总是对别人说:“我能说一两段好书,完全是莫老师的指教。我感到自豪的也是有一位严格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