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物理知识知道点:热学大探秘
47678200000010

第10章 拉普拉斯量热器

1783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和物理学家拉普拉斯一起,研究了燃烧热和比热问题。他们对比热概念下了非常明确的定义,在论文中写道:“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两种物质,要使它们的温度升高同一数值,所需的热量是不同的。假如把单位质量的水温升高1℃所需的热量作为标准,那么具有一定质量的其他任何物质,在升高一定温度时所吸收的热量,就可以用这一标准的若干倍来表示。”

拉瓦锡和拉普拉斯根据布莱克的潜热理论并仿照布莱克和维尔克用的冰溶解的方法,设计了一个冰量热装置。他们把0℃的冰做成一个中空的冰球,球内放入具有一定温度(高于0℃)的物体,并尽量使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球内物体的温度会慢慢下降,球内壁的冰也慢慢溶解,直到球内物体的温度降到0℃,物体的温度就达到稳定,球内的冰也不再融化。这时只要测知融化的水的质量,便可计算出物体从原来的温度降到0℃所放出的热量,这个热量等于这些水由冰熔溶时所吸收的热量(熔解潜热)。由物体的质量便可很容易地计算出它的比热。

这个装置经进一步的改进,现在被称为拉普拉斯冰量热器,它的原理是很简单的,只包含冰溶解过程(因而要考虑熔解潜热)的混合量热问题。他们利用这种方法,测定了一些物质的比热。

在测定气体的比热时,他们让一定量的被测气体流过冰量热器,测出气体进入和流出量热器时的温度以及融化的水,就可以计算出气体的比热。

拉瓦锡和拉普拉斯还利用这套装置,测量了物质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以及物体燃烧和动物呼吸所散发的热量。在测定燃烧热和动物呼吸热时,他们把被燃物或动物放在冰球内。但是,无论是燃烧还是呼吸,都需要外界的空气,即冰球必须与外界有空气通路,这就会引起测量误差。为了消除这一误差,他们把空气预先冷却到冰室的温度,然后再输入冰球。他们用这种方法测得:

1磅磷燃烧放出的热量能融化100磅冰;

1磅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能融化96磅冰;

1磅橄榄燃烧放出的热量能融化148磅冰。

这些数据的误差是较大的。但是,拉瓦锡却用这个方法比较了烛焰和动物呼吸所放出的热量与放出的二氧化碳之比,发现这两个比值近似相等,这对于弄清动物热的来源和呼吸的本质有着重要作用。拉瓦锡的这个研究结果,对于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建立,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