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化学家的困惑
47675700000021

第21章 生活中的化学之谜(3)

传统的有机反应,由于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给人类的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友好介质的绿色化学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杰出青年基金(B)获得者李朝军教授在设计和发展在水中和空气中进行的过渡金属介入和有机金属催化的有机金属催化的有机反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富于创新性的成果。水作为溶剂有以下优点:价廉易得,安全可靠(不会燃烧和爆炸),而且无毒。在有机反应中可省略反应物的保护和脱保护的合成步骤。通过简单的相分离,即可得到产物。某些水相有机反应还有出人意料的化学选择性,大大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在空气中进行的有机金属反应,可使小量的组合合成、大规模的制备及催化剂的回收再生变得非常简便。水相催化的有机反应,在药物合成、精细化学品合成、石油化学品和农业化学品的合成及高聚物和塑料的合成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创新性的研究为传统上只能在惰性气体和有机溶剂中进行的有机合成反应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3亿~4亿吨,给环境造成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化学工业能否生产出对环境无害的化学品?甚至开发出不产生废物的工艺?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响应。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绿色化学给化学家提出了一项新的挑战,国际上对此很重视。1996年,美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那些在绿色化学领域中做出杰出成就的企业和科学家。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业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

“废物”不“废”

煤可以说浑身是宝,甚至连它燃烧时产生的废气和烧过后留下来的煤灰、煤渣都有用处。

过去,很多工厂、矿山的烟囱里都冒着黑烟,特别是一些大厂矿的烟囱,简直是常年浓烟滚滚。由于烧煤的烟气里常常含有很多二氧化硫和烟尘,它们飘浮在空气中。人们通过呼吸把它们吸进去,就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损害人体健康,同时还会影响工农业生产。

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工人和革命知识分子相结合,大搞综合利用,除害兴利。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改进燃烧装置,进行合理的空气调节,效果较好,现在许多烟囱已经不冒黑烟了,这对改善环境卫生,减少煤炭消耗,大有好处。不但如此,人们还把这些有害的东西回收起来,加以利用,为民造福。

早在1966年,我国就建成了第一座废气制酸厂,利用含硫烟气生产优质硫酸,既可以避免有毒气体污染空气,又可以综合利用资源,增产节约,一举两得。

再拿煤灰、煤渣来说,过去我们是把它们作为废物扔掉的,不仅影响环境卫生,成为城市垃圾的主要来源,而且运输和堆放这些废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占用大片农田,对工农业生产都很不利。现在,煤灰、煤渣也已被我们大量地利用了。

用煤灰、煤渣加上其他一些材料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比如水泥、砖瓦、砌块等等,这对合理利用工业废料和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人统计,1万吨煤渣能够制造450万块煤渣砖,可以用来建造2.5万平方米房屋。

人们对通过烟道除尘收集起来的灰粉进行了分析,发现里面竞含有许多种元素,其中锗和镓是两个鼎鼎有名的家伙。

锗和镓的化合物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被誉为电子工业的“粮食”。它们在地壳里的分布非常分散,是有名的稀散元素,可是有些煤的煤灰却成了提取锗和镓的“仓库”。

想不到吧,神通广大的半导体——当前最重要的电子元件材料,竟同乌黑平凡的煤有如此密切的亲缘关系哩!物尽其用用之有道我们应该走综合利用的道路。

物尽其用,这是我们的原则。

在烧煤之前,先把煤里面有价值的东西用化学加工的方法尽可能取出来,使煤里面的热能和有用物质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这就叫做煤的综合利用。

早在170多年前,炼焦得到的焦油曾经被涂到木材和金属上,用来防止腐蚀,这可以算是煤炭综合利用的开始。

到19世纪后半叶,人们用焦油里的成分制造合成染料成功,这是用煤作化工原料的开端。

煤炭综合利用能给我们国家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现在,用煤炭作原料制成的直接提供使用的产品已有数千种。

煤炭综合利用的途径不少,炼焦就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炼焦又叫做高温干馏。它是把煤放在一种外貌像一栋没有窗子的平顶房屋那样的特殊炉子——炼焦炉里,隔绝空气,一直加热到1000℃左右。这样得到的主要产品是焦炭、焦油和焦炉气。

焦炭不仅是冶金高炉的“粮食”,而且可以用来制造煤气、电极、合成氨、电石等。电石除用于点灯照明和切割、焊接金属之外,还是生产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重要化工产品的原料。

焦炉气一方面是理想的发热能力很高的气体燃料,另一方面又是制造很多化工产品和合成材料的原料气。

至于焦油,它的丰富多彩的用途我们已经在前面讲过了。

100万吨煤经过高温干馏,可以获得3万~4万吨焦油,70万~80万吨焦炭,3亿~4亿立方米焦炉气,1万吨粗苯和1万吨硫酸铵,经济价值提高1倍多。

低温干馏也是一条煤炭综合利用的途径。它是把煤放在500~700℃的高温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使煤分解,得到固体的半焦、液体的低温焦油和气体的低温干馏煤气。同高温干馏很相似。

100万吨煤经过低温干馏,所得半焦和低温焦油加工精制,得到的液体和气体燃料就基本上同直接燃烧100万吨煤所产生的热能相等,另外还额外获得1万多吨合成橡胶、6亿米合成纤维布和5万多吨硫酸铵肥料。

煤炭综合利用的途径还有几种,这里不再一一介绍了。

你看,通过煤的综合利用,能够收到多么大的经济效果啊!

这还不算。煤炭综合利用使质量很差的煤也找到了出路,减少了资源的损失和浪费。把煤炭就地加工,可以避免运输上的往返周折,减少这种笨重商品的运输量。煤炭综合利用还有利于消除公害,减轻环境污染……“综合利用,身价十倍。”这话现在你该相信了吧!

玻璃刻字的秘密

很早以前,人们就寻找能在玻璃上刻蚀花纹的化学品,试过各种强酸,都没有成功;后来发现碱能腐蚀玻璃,然而即使是热的碱液,对玻璃的腐蚀也是很缓慢的,而且,不需要刻蚀的部位不好防护。如果把不要腐蚀的部位用蜡或漆涂盖,受热之后,它们也就被熔化或破坏了,根本达不到保护的目的。

然而,一物降一物。科学家在长期试验中终于找到了盐酸的兄弟——氢氟酸,这是个专门啃玻璃的好手。化学家们曾经用玻璃瓶子盛过氢氟酸,发现玻璃瓶很快就变成了不透明的毛玻璃瓶,连被氢氟酸熏过的灯泡也会变成磨砂灯泡。于是,人们开始用它来为玻璃刻蚀花纹。先在玻璃制品上均匀地涂上一层石蜡,不要暴露一点空隙。然后小心地用刻刀或专门工具在蜡层上划出刻度或图案,使要刻的地方的玻璃露出来。再涂上些氢氟酸,等一会儿之后,氢氟酸就会啃下一层玻璃。你如想刻得深一些,那就请多涂一两次。刻完了,用汽油或苯一类的溶剂擦去石蜡,玻璃上的花纹、字迹和刻度就清晰地显露出来了。于是,人们根据需要和爱好,可以随心所欲地在玻璃上刻字刻花做商标。现在,温度计上的刻度,玻璃仪器上的刻线和标记,冷水瓶和茶杯上的素色花纹及图案,大都是请氢氟酸“雕刻”的。

那么,氢氟酸为什么能腐蚀玻璃呢?我们已经知道,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具体地说,它是硅酸钙和硅酸钠的混合物。它们一遇上氢氟酸就与它化合,生成一种新的化合物——氟硅酸。这种化合物遇热会升华,又能溶于水,所以玻璃一经腐蚀之后,就留下了清晰的刻纹。玻璃刻字的秘密说穿了竟也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