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肾脏情况没有肾脏方面的疾病如蛋白尿、结石、肿瘤等,没有多囊肾、马蹄肾等畸形,拟摘取肾脏大血管正常,没有畸形和硬化,肾功能情况良好,内生肌酐清除率>;80ml/min。
(4)身体健康情况因为是通过手术摘取健康供者的一侧肾脏来完成肾移植过程的,因此要求供者在身体方面能承担麻醉、手术操作、失去一侧肾脏的损伤,所以供者健康状态必须良好,没有心脏、肝脏、肺脏等方面的疾病,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各种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没有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梅毒、肝炎等),没有肥胖及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凝血功能良好等。
(5)没有妊娠。
(6)与肾移植受者血型相同或可以相容。
供者需要做的检查包括:①实验室检查:血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淀粉酶、脂酶、肝炎标志物、梅毒标志物、艾滋病毒标志物、巨细胞病毒抗体、EB病毒抗体、尿常规、妊娠试验、大便常规及潜血等;②超声波检查:腹部及盆腔脏器B超检查、肾脏血管彩超检查、心脏超声波检查等;③放射检查:胸部X线摄片、胃肠钡餐检查,必要时可做相关多部位CT或核磁共振检查;④心电图检查;⑤肾脏检查:核素测定肾功能、肾图、静脉肾盂造影、肾血管造影或其他相关检查;⑥必要时可以做各种内窥镜、肿瘤标志物等检查。
活体供肾摘取手术方法有两种:①开放手术:经腰或腹膜外切口,创伤较大,住院时间长,术后疼痛;②腹腔镜取肾:切口小,但手术时间较长,有一定的禁忌证。
供者摘取一侧肾脏后长期随访发现,20年后生存率为85%,比预计生存率66%高,可能与术后定期健康检查有关。摘取肾脏并发症极低,多数为伤口感染、气胸或不明原因的发热等,术后平均5~7周恢复正常工作。
很少发生肾功能不全,有时可出现轻的镜下蛋白尿和轻度高血压。
总之,是否适合做移植肾供者,需要肾移植专业医师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判断。
肾移植前都要摘除病肾吗
肾移植手术的技术已十分成熟,目前主要是把病肾移植在人体髂窝处,因此大多数尿毒症患者在移植前不需要切除病肾。但有少数患者,在移植手术之前或之后仍需要切除自体病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顽固性高血压,即使给予充分的透析,联用多种降压药物,血压仍得不到有效控制,反复出现左心衰或高血压脑病者。
(2)自体肾动脉狭窄,血压不能控制者可切除病肾。
(3)慢性肾孟肾炎,感染反复发作,抗生素治疗无法彻底控制者。
(4)合并肾肿瘤的患者,应切除肿瘤肾。密切随访2年以上无瘤存活,方可考虑做肾移植。
(5)双侧肾结石晚期所致尿毒症者,如果反复出现血尿、感染或疼痛,也可考虑切除一侧或两侧肾脏。
(6)多囊肾患者如果合并严重高血压、反复感染、肉眼血尿、腰痛,或肾脏巨大、影响肾移植手术操作的,也应切除一侧或两侧肾脏。
(7)血中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的患者是否切除自体肾仍有争议。主张切除者认为血中自身免疫性抗体有可能导致移植肾的复发性肾病,切除自体肾有助于抗体的清除。
(8)还有一些相对指征包括严重的肾病综合征、双侧肾静脉血栓形成、溶血尿毒综合征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必要时也需摘除病肾。
自体肾切除与其他大手术一样,术前要进行充分的透析和调整,使自体处于较好的状态。术后可能出现尿量减少或无尿,贫血也有可能加重。因此,要适当增加透析次数,增加促红素剂量,要严格限制入水量,避免富含钾的饮食。自体肾切除手术和肾移植最好不要同时做,而应先做自体肾切除,等身体得到一定恢复后再做肾移植。近年来,由于介入医学的发展,有些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介入栓塞的方法达到与切除自体肾同样的目的。
哪些因素可影响移植肾的存活
影响移植肾存活的因素有近期因素和远期因素。近期因素主要与术前患者的状态、手术情况、超急性和急性排异反应有关;远期因素主要与供受者之间的匹配、慢性排异反应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有关。
理论上来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组织配型位点匹配越多者越好。供受者之间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和体表面积的不匹配直接影响肾移植的远期效果。
供肾质量差、供体年龄过大都会影响移植肾的长期成活率。体重小的供体给体重大的受体移植肾功能会受影响。
活体亲属供肾较尸体供肾者好。配偶活体供肾和亲属供肾差不多。
慢性排异会使移植肾丧失功能而影响长期成活率。
克服的手段主要是运用免疫抑制剂,尽可能把排异反应降低。正确使用以环孢素为主的免疫抑制剂后可大大提高移植肾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不遵医嘱随访和服药的患者可造成移植肾丧失功能。
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移植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会引起移植肾的功能慢慢丧失。这就要求每一位接受肾脏移植的患者必须按时复诊,进行相关检查,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降血脂药、降糖药等药物。
预防和及时治疗感染也很重要。要做好自我保护,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戒烟忌酒,合理饮食,作息规律,经常锻炼身体,保持乐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什么是排异反应,有哪些类型
排异反应是免疫活性宿主对异体组织的免疫攻击。
他人的肾脏进入宿主体内必然出现排异反应。根据临床及生物学特点,肾移植排异反应一般分为超急性、加速性、急性和慢性4种。
超急性排异反应发生在血管接通后24小时内,多数见于手术台上,开放血管数分钟到1小时,移植肾由坚实、粉红色迅速变软和紫绀。术后24~48小时内发生的这种排异反应表现为血尿、少尿后突然无尿,移植肾区剧痛,血压升高,血肌酐持续升高并伴有高热、寒战等全身反应,一旦发生超急性排异,应立即切除移植肾。
加速性排异反应多数发生于术后2~5天,这是一种严重的排异反应,常使移植肾功能迅速丧失。表现为术后一段时间移植肾功能和血肌酐趋于恢复,尔后出现尿量迅速减少和血肌酐上升,可伴有腹胀、移植肾胀痛和压痛。在排除感染之后,须加大抗排异治疗强度。发生加速性排异反应后移植肾能挽回者仅占1/3,能长期维持肾功能者则更少,因此治疗无效者必须摘除移植肾,不要冒着发生感染的危险,寄予过多的希望。
急性排异反应一般发生在移植术后6~60天内,也可后期发生延迟性(术后10年)急性排异,这种排异临床上最常见。主要表现为低热(38℃以下),尿量逐渐减少,体重增加,局部胀痛,腹胀,移植肾增大,血肌酐上升,蛋白尿,血压上升等,处理首选大剂量甲泼尼松龙静脉滴注3~5天,然后根据病情逐日减量维持至1周。对甲泼尼松龙无效的改用单克隆抗体OKT3,90%以上有效,静脉滴注10~14天,可使难治性排异逆转率达842%,1年肾存活率提高65%。
慢性排异反应一般在移植术60天以后发生。首先出现的表现是水、钠潴留引起的血压上升,体重增加,蛋白尿,肾功能逐渐丢失。目前任何药物均不能逆转慢性排异,进行性慢性排异导致1年内50%移植物丧失功能。
临床上根据患者应用药物的个体差异选用抗排异药物来延长移植肾的功能。
透析与肾移植的费用情况如何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是长期的替代治疗,花费不菲。腹膜透析的费用主要依据每日所需腹透液袋数决定,目前我国常规规律透析患者每年花费大约6万元左右;血液透析的费用主要依据每周透析次数及相关并发症决定,我国一般每年大约需要10万元左右,一般早期透析患者花费要少,但随着透析年限的延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越高,因此花费就会显著增高;肾移植患者手术费用约30万元,但后期抗排异所用的免疫抑制剂也是一笔不菲费用,常常每年也需要近10万元,当然随着移植年限的延长,抗排异等治疗费用会减少。
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对于年龄较轻的尿毒症患者,所需治疗的时间很长,如果有条件的话,为长期生存质量及经费考虑,可建议肾移植;而老年尿毒症患者,由于年龄偏大,肾移植手术有一定风险,并且不能耐受移植后的排异反应,一般建议其选择透析疗法。当然即使对于年轻人,肾移植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因为移植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包括手术的风险和术后排异反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肾移植失败,甚至威胁到生命,所以透析和肾移植经济效益的问题是视个人不同情况而定的。
只有肾移植才能治疗尿毒症吗
肾移植是尿毒症肾脏替代的一种疗法,但并不是惟一的,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也是尿毒症患者两种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肾移植需要进行配型,如果不匹配,则是不能进行移植治疗的,另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由于自身原因,是不允许进行肾移植治疗的,如高龄患者、肿瘤患者等。同时肾移植患者需要有很好的经济基础,如果经济条件差,则不建议进行。还有由于肾脏来源的问题,目前还不能满足多数人进行肾移植的需求。因此当前进行肾移植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比例还是很低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患者。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治疗的质量和效果也越来越好。经过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其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均显著延长。目前透析治疗20年以上的患者是越来越多。因此肾移植治疗不是尿毒症患者的惟一选择,也不是只有肾移植才能治疗尿毒症。当然不可否定的是,肾移植患者如移植成功,则生活质量将会显著好于透析治疗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