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尿毒症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47672800000012

第12章 尿毒症科学治疗指南(6)

血液透析是一种需要把血液导引到体外进行处理的治疗方式,因此需要进行抗凝治疗,否则会导致血液在体外发生凝血。而肝素由于使用方便、价格便宜,而成为最常选用的抗凝剂。其应用的目的主要是用以防止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但是普通肝素会增加出血的危险性,长期使用还会导致高脂血症和骨质疏松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目前已逐渐趋向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

肝素的抗凝方法有:①持续给药法:通常采用从内瘘静脉端一次注入一定量的药物后,再应用肝素泵从血路动脉端持续滴入一定剂量药物。为了避免应用过量需要监测凝血指标,以维持相应的目标值。另外在血液透析结束前05小时应停止输入肝素。②间歇给药法:采用从内瘘静脉端一次注入一定量的药物,之后每小时监测凝血指标,如活化凝血时间低于基础值的150%,则追加一定剂量药物。但是血液透析结束前1小时应停止输入肝素。

腹膜透析治疗有哪些优点

腹膜透析利用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好;腹透不需要建立血管通路,无需使用肝素,对于无法建立血管通路,或者有出血倾向等不能使用肝素的患者,可以选用腹透。腹透的方式多为持续性透析,可以使内环境相对稳定,和血液透析相比,心血管的负荷小。

腹膜透析对于中分子物质清除好,在透析过程中血压、血钾和血糖的控制也比较好,其他各个生化指标在透析过程中波动也比较小,所以不发生透析后综合征。在操作上,腹透操作简单易学,在掌握腹膜透析操作后,患者可以家中或者其他有条件的地方,在任何时间进行透析,在腹透液留腹时,患者的活动也不受限。基于腹透的这些优点,腹透可用于有出血倾向,尤其是重要器官出血的患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心血管负荷大的患者,合并糖尿病尤其是无法建立血管通路的患者,以及无腹膜透析禁忌证而无法血液透析的患者。对于有社交要求的患者,也可以选用腹膜透析。

如何选择腹膜透析管插管的切口部位

建立通畅的腹膜透析通路是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前提条件。为了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保持腹膜透析长期引流通畅,就必须准确地将腹透导管末端放置于患者的膀胱直肠窝(男性)或子宫直肠窝(女性)。虽然不同的患者腹透导管末端到达的位置几乎相同,但不同类型的腹膜透析导管其长度各不相同,不同的患者其体型也存在个体差异,故置管切口部位也必须做相应的调整。

目前在我国,最常用的腹膜透析导管是“直型标准Tenkhoff腹膜透析导管”,导管总长度约40cm,腹腔段的长度为15cm。故常用的切口部位是以耻骨联合上缘8~9cm,腹壁正中线旁2cm的交界处作为置管点。此切口部位考虑到了成人耻骨联合上缘至脐之间距离的个体差异,以及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位于腹腔的后半部,因此以耻骨联合上缘作为基准位置,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导管末端放置到位。另外,由于右侧有升结肠,其蠕动方向朝上,易带动导管位置偏移,导致引流不畅;再者右下腹有阑尾,一旦阑尾有炎症,则大网膜包裹导管的机会更多;肾移植手术一般也多定位于右下腹。故腹膜透析导管大多数情况下首选放置在左侧。

除上述位置外,其他可采用的切口部位还包括脐下2~3cm经左旁正中切口(经腹直肌)、反麦氏点切口(左侧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处)、左髂前上棘与正中线之间的中点等。此外,体表置管点还应注意避开腹壁的大血管,以免引起出血。

哪些患者不适合腹膜透析治疗

腹膜透析是利用患者自身的腹膜作为透析膜,利用腹腔留置腹透液,通过在腹部的腹透管进行透析液体的出入交换。所以腹膜透析能否进行和患者的腹膜、腹腔及其腹部的情况有很大关系。腹膜广泛粘连而无法进行腹膜透析置管的患者是腹膜透析的绝对禁忌证,以下的情况只是腹膜透析的相对禁忌证。①有严重广泛的腹部皮肤感染而无法置管者,或者严重的感染性肠道疾病的患者,腹部大手术后3天内有腹部引流管的患者,有多次腹部手术的患者常有广泛的腹膜粘连,在留置腹透管时存在腹膜分离困难,导致置管失败亦不宜行腹膜透析。

②有多发的腹膜粘连、纤维化的患者,因为无正常功能的腹膜而无法进行腹膜透析。③怀孕晚期、腹腔内肿瘤、肾囊肿可以导致腹腔内容积减少,也不适合腹膜透析。

④未修补的疝气存在腹膜的缺陷不适合腹膜透析,食管裂孔疝患者因为存在腹腔和胸腔的交通,也不适宜腹膜透析。⑤由于腹透液留置后腹腔压力明显增高,对于有严重的腹部血管疾病,严重的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可以诱发原发病的加重,也不宜做腹膜透析。⑥严重的营养不良,大量腹水,因精神疾患因素不能合作的患者也不能做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患者能长期透析下去吗

长期腹透后,腹膜的结构可以发生明显的变化,有研究发现腹膜组织的改变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增多,透析1年后发生率约10%,2~5年后这一比例约1/3,而透析5年以上后则达到50%。和腹膜结构变化一样,腹膜透析功能也是变化的,研究发现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多数患者的腹膜通透性增高,使得水的清除能力下降。其中的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但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腹膜通透性增高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大多数腹膜超滤失败的患者都由腹膜通透性增高引起。反复的腹膜感染,引起腹膜炎,可以使得腹膜粘连和增厚,甚至造成分隔,使有效透析面积减少,透析效能丧失,造成腹膜透析的失败。所以,对于反复腹膜炎的患者,或者存在超滤失败甚至超滤衰竭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不能进行长期透析,而需要进入血液透析治疗。

腹膜透析患者腹腔感染后应该如何治疗

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腔感染和腹膜炎后强调早期治疗,提高疗效,减少腹膜炎的不良后果。在治疗的同时也要积极寻找并纠正引起腹膜炎的诱因,以指导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最为常见的病因为在进行透析液交换时污染,常和操作时手及其周围环境有关,其病原菌常为革兰阳性球菌。另一种则是患者由于本身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当发生肠道感染时,腹透液也成为了细菌的培养基。革兰阴性杆菌是常见的病原菌,近年来,结核感染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要引起警惕。

在腹透液细菌培养结果报告之前,就要先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选用的抗生素的抗菌谱必须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针对革兰阳性菌一般选用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当头孢唑林无效时,可以选用万古霉素。革兰阴性菌则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或者氨基糖苷类,如阿米卡星。只有当药敏结果支持喹诺酮类药物时,才可以选用。在用药途径上,可以将抗生素加入腹透液中,若患者有明显发热、腹痛、腹透液浑浊,应该同时静脉使用抗生素。为了防止腹膜粘连,必要时可以使用肝素抗凝。对于大部分的腹膜炎来说,在接受初始治疗48小时内,症状往往会得以缓解,这些患者的疗程10天就足够了。而对于培养提示为铜绿假单胞菌、真菌感染的患者,需要立即拔管,并针对病原菌治疗。若适合的抗生素使用5天后,腹膜炎症状仍然无改善,则可诊断为难治性腹膜炎,也需要立即拔管。

哪些情况下应拔除腹膜透析管

拔除腹膜透析管的指征包括:①难以控制的多发性腹膜炎,尤其是霉菌性腹膜炎;②难以控制的隧道口或隧道感染;③腹透液引流不畅,且经其他方法处理仍不能恢复正常引流者;④肾移植成功或需转为血液透析者;⑤因其他原因,如肾功能恢复可以脱离腹膜透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