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乙肝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47672200000033

第33章 冬季乙肝的治疗与保健(4)

【主治】慢性迁延性肝炎。而见胁痛脘胀,面色晦涩黧黑,唇色深褐,午后低热,甚则瘀斑、症块等症,而以脉象细弦、滑数或沉而有力,舌质偏红、黯紫,苔黄薄腻、津少为其必具之指征。

【组成】生地黄15克,白芍9克,赤芍9克,菊花9克,水牛角15克,羚羊角(代)5克(或用羊角15克),白茅根15克,牡丹皮9克,金银花9克,连翘9克。

【加减用药】见热毒旺盛者,重用水牛角、牡丹皮、连翘、金银花、菊花,以清热解毒为先,或加用龟甲以制其炎上之火;如见肝阴耗伤,血瘀络脉,则重用生地黄、丹参、鳖甲、桃仁、赤芍、白芍,以滋肝液、清肝热、活血软坚;如肝郁气滞,络脉痹阻而胁痛显著,则加用川楝子、延胡索、郁金、香附,甚者用失笑散;如兼见脾困湿阻者,去菊花而加茯苓、薏苡仁、泽泻,也可配伍党参、木香、佛手、谷芽、麦芽,健中州,理脾胃。

【用法】药物用水浸泡后,先煎水牛角、羚羊角(代)半小时,然后纳入其他药,共煎2次,取汁500毫升,分两次服。

益肾解毒汤(陈继明)

【功用】益肾解毒,疏调肝脾。

【主治】乙型迁延性肝炎。

【组成】肉苁蓉12克,巴戟天10克,当归10克,熟地黄15克,炙蜂房12克,土茯苓30克,升麻10克,桑寄生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2次分服。

【按语】益肾解毒汤治疗乙型迁延性肝炎,适用于病程长,肝功能反复异常,表面抗原持续阳性,出现精神委靡,头晕耳鸣,腰酸膝弱,足跟疼痛,或男子阳萎、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肾虚见症者。如系肾阴肾精亏损,多伴见咽干少寐,胁痛隐隐,舌红苔少,脉多弦细而数;若肾阳肾气虚衰,则伴见少气懒言,形寒怯冷,腹胀便溏,足跗浮肿,舌质胖淡,脉沉而细等症。但无论肾阴肾阳亏虚,又多兼口苦溲黄,脘痞纳呆或齿衄、鼻衄等湿热邪毒未尽的临床表现,呈现虚实错杂的病候,应在辨证确切的基础上,分清主次,善于随证化裁,选择方药,便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复肝草方(关幼波)

【功用】清除余邪,扶正补虚,调理气血。

【主治】乙型肝炎。

【组成】金钱草12克,车前子(包)12克,泽泻12克,薏苡仁12克,决明子15克,山楂12克,牡丹皮10克,丹参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草河车12克,桑枝30克,黄芪15克,何首乌12克,当归12克,大黄炭10克,生地黄15克,桃仁10克,黄精15克。

【加减用药】月经过多去桃仁;便溏去生地黄,或改用生地黄炭;有黄疸者金钱草改用茵陈。

【用法】上方水煎3次,早晚各服1次,每剂服1天半。

【疗效】本方在关老的指导下为北京中医医院内科肝病组的协定方。78例临床观察证明,治疗结果为显效526%,有效346%。总有效率为872%。

加味一贯煎(章真如)

【功用】滋阴柔肝,疏肝达郁。

【主治】慢性肝炎,见两胁隐痛,皮肤干燥,头昏,面色黧黑或不泽,口干而渴,大便秘结,饮食尚好,睡眠较差,脉弦细或数,舌赤或暗红、苔薄黄,唇红等。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者。

【组成】南沙参15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川楝子10克,生地黄10克,枸杞子12克,白芍12克,郁金10克。

【加减用药】兼有瘀阻者,可加丹参、鳖甲软坚化瘀。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疗效】治疗阴虚肝病234例,有效率占90%以上。

慢肝宁方(谷济生)

【功用】养阴疏肝,清毒利湿。

【主治】慢性肝炎,肝肾阴虚证,辨证要点是头晕目涩,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细数。

【组成】党参30克,南沙参30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川楝子10克,枸杞子15克,当归10克,麦冬10克,垂盆草30克,鸡骨草30克,丹参30克,郁金10克,何首乌10克。

【加减用药】早期肝硬化者可加入炙龟甲、鳖甲滋阴软坚。

【用法】每日1剂,每剂两煎共200毫升,早晚分服,每疗程3个月。

【注意事项】本方用治慢性肝炎,肝肾阴虚型。如属肝胆湿热型,则非本方所宜。

陆氏乙肝散(陆长清)

【功用】扶正攻毒。

【主治】乙型肝炎。

【组成】蒲公英20克,野菊花20克,丹参20克,党参20克,猪苓40克,黄芩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柴胡6克,五味子12克,甘草20克,牡丹皮12克,牵牛子6克,乌梅12克。

【加减用药】①辨证加减:肝脾湿热型加龙胆草12克,栀子12克;肝郁型加青皮10克,陈皮10克;肝脾不和与脾虚型加白术12克;阴虚肝郁型加南沙参12克,石斛12克;瘀血阻滞型加川芎12克,红花12克。②针对理化检查指标异常加减:血清转氨酶升高者加板蓝根、虎杖;血清白蛋白降低者加大枣、山药;麝香草酚浊度、絮状试验升高者加薏苡仁、贯众。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100包,每次服1包,1日3次。

【按语】乙型肝炎乃因湿毒疠邪内蕴脾胃肝胆所致,而肝脾又为藏血统血之脏,初感新病其邪势甚,易致气血运行不畅而现血瘀征象。故初起感染者,治疗当重用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牡丹皮、当归等药。对于久病者,则要慎用活血化瘀之品,因祛瘀药多有伤气、破气的作用,久病者脾气亏虚,故应少用或轻用。湿毒疠邪其性黏滞,内伏脏腑,久易阻遏阳气,故久病者应酌加花椒、葛根、桂枝等助阳通阳之品,或配桂枝汤以滋阴通阳。本方是陆老数十年临床经验拟定的经验方,治愈乙肝者甚多。

和肝汤(方和谦)

【功用】疏肝理气,调气和血。

【主治】慢性肝炎及其他肝脏疾病。

【组成】当归12克,白芍9克,白术9克,柴胡9克,茯苓9克,薄荷(后下)3克,生姜3克,炙甘草6克,党参9克,紫苏梗9克,香附9克,大枣4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清化四逆散(张琪)

【功用】疏肝健脾,清化湿热,行气消胀。

【主治】肝炎后肝硬化早期,肝郁气滞,湿热中阻的患者,症见胁痛,腹胀,纳呆,口苦,乏力,便溏,尿黄,舌红,苔白或黄腻脉滑。

【组成】柴胡10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甘草3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茵陈6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藿香10克,砂仁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30天为1个疗程。

化瘀软肝汤(张琪)

【功用】活血化瘀,清热凉血。

【主治】肝炎后肝硬化,血瘀血热型。症见胁肋刺痛,痛有定处,心烦易怒,蜘蛛痣,肝或脾肿大。有时齿衄或鼻衄,面色晦暗,妇女月经量多、早期。舌紫,脉弦有力。

【组成】柴胡10克,生地黄10克,丹参12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服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复肝丸(关幼波)

【功用】益气活血,化瘀消癥。

【主治】早期肝硬化肝功损害,肝脾增大,或仅肝增大,胁痛定点不移,伴见脘闷腹胀,消瘦乏力,面色晦暗,红丝血缕或朱砂掌,舌暗红或有斑,脉象弦或弦细等症。

【组成】紫河车60克,红参须60克,炙土鳖虫60克,炮穿山甲60克,三七60克,姜黄60克,郁金60克,鸡内金60克。

【用法】共研为极细粉末,水泛为丸。每服3克,1日3次,食开水送下,或以汤药送服。1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用复肝丸配合益脾疏肝方药,多数患者在1~2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好转,肝功能亦随之好转。脾肾阳虚型,以温补脾肾方药与复肝丸同时并进,对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使肝脏实质病变的改善,有相得益彰之妙。但疗程较长,不能急于求功。肝肾阴虚型,除阴虚阳亢,营热伤络,临床表现郁热并著者,治宜解郁、凉营宁络为主,暂时停服复肝丸外,一般可以配合滋阴柔肝解郁煎剂,汤丸并进,对于控制脾亢、纠正血清白、球蛋白的倒置有一定作用,而未见助阳伤阴、攻邪伤正之弊。

【注意事项】肝胆湿热证候,谷丙转氨酶明显增高时,复肝丸不宜用。

肝硬化基本方(姜春华)

【功用】益气健脾,活血破瘀。

【主治】肝硬化诸证。

【组成】黄芪15~30克,白术30~60克,党参15克,大黄6~9克,桃仁9克,虫9克,炮穿山甲9克,丹参9克,鳖甲12~15克。

【加减用药】热毒蕴结:选加栀子9克,牡丹皮9克,连翘9克,白茅根30克,黄连15克;湿重:基本方去党参,加苍术15克;气滞:选加枳实12克,大腹皮9克,大腹子9克,乳香9克,藿香9克,紫办梗9克;阴虚:选加生地黄9克,阿胶9克;腹水尿少:选加茯苓皮15克,黑大豆30克,陈葫芦15克,虫笋30克,木通9克;纳呆:选加焦山楂9克,神曲9克,炙鸡内金9克,谷芽9克,麦芽9克,砂仁3克;胃痛吞酸加瓦楞子15克;肝区剧痛:基本方去党参,加九香虫6克,醋延胡索15克,炒五灵脂9克,乳香9克;阳虚寒郁:选加炮附子9克,干姜3克,桂枝6克;鼻衄、齿衄:选加白茅根30克,茅花9克,仙鹤草15克,羊蹄根15克,蒲黄9克。

【用法】用清水浸泡诸药30分钟;置文火上煎煮,沸后40分钟即可。每日1剂,煎2次,共取汁约400毫升,早晚分服。

宽中达郁汤(章真如)

【功用】宽中化气,解郁利水。

【主治】肝硬化腹水。

【组成】沉香3~6克(研末冲服),当归10克,白芍10克,柴胡8克,香橼10克,蚕沙10克,鸡内金10克,白茅根30克,厚朴10克,鲜葱5茎。

【加减用药】腹腔积液多加大腹皮;食少有脾虚现象加白术、茯苓;肝区痛胀加郁金、川楝子。

【用法】每日1剂,煎2次。

【疗效】临床常用此方治疗肝硬化早期,效果较好;血吸虫病肝硬化腹腔积液收效明显。

【注意事项】肝炎后肝硬化腹腔积液,迁延日久,效果较差。

消水丹(刘渡舟)

【功用】攻水消胀。

【主治】肝硬化腹腔积液,症见腹胀而按之疼痛,大便不通,小便短赤不利。其人神色不衰,舌苔厚腻,脉来沉实任按。属实证者。

【组成】甘遂10克,沉香10克,琥珀10克,枳实5克,麝香0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中,每粒重04克,每次服4粒。晨起空腹用桂枝汤去甘草(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大枣20枚)。煎汤送服。

【注意事项】本方用于肝硬化腹腔积液实证,取效速捷。但不可图一时痛快频频服用,伐伤正气,且须中病即止。如属脾肾不足及虚中夹实者,不可用之。

温肾理中汤(李昌源)

【功用】温肾理气行水,行气活血化瘀。

【主治】腹腔积液证。此型属脾肾阳虚,见:腹胀大而形寒肢冷,腰膝足肿,倦怠乏力,口淡不渴,食少便溏,尿少或清长,舌淡嫩、苔白滑,脉沉迟。

【组成】附子9克,白术9克,茯苓12,白芍9克,干姜6克,党参9克,甘草6克,猪苓12克,泽泻12克,枳实9克,沉香9克,三七9克,琥珀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在内服方药的同时,取甘遂100克,研为细粉,每次用5~10克,以蜂蜜调匀敷于脐上,覆盖2~3层纱布后用胶布固定,每日1换。肚脐下有腹主动脉分支通过,甘遂粉敷脐可迅速穿透吸收而产生逐水效应,使腹腔积液从二便去而无任何毒副作用。

藿朴夏苓柴陈丹草大黄汤

【功用】清热利湿,解毒退黄。

【主治】湿热并重的急性甲型肝炎。见身目小便黄染,右上腹胀痛,脘痞纳呆,口苦干涩,恶心欲呕,肢倦乏力,大便或干或溏而不爽;苔黄厚腻质欠润,脉弦滑数或濡数。

【组成】藿香10克,厚朴10克,姜半夏10克,茯苓10克,柴胡15克,茵陈15克,丹参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车前草15克,大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

【按语】本方治疗湿热并重蕴结中焦而发黄的甲肝病人,疗效甚捷。

麻黄杏仁茵陈连翘(李培生)

【功用】透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肝炎初起恶寒发热者。证属中医湿热兼表发黄,以发热恶寒,身目小便俱黄,胸痞苔腻,渴不欲饮为辨证要点。

【组成】炙麻黄6克,杏仁10克,茵陈15克,连翘10克,藿香10克,炒苍术10克,白豆蔻6克,茯苓15克,薏苡仁15克,白茅根15克,车前草15克,虎杖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早晚2次服。

疏肝解郁汤(秦伯未)

【功用】疏肝调气,活血解郁。

【主治】传染性无黄疸型肝炎,表现为右胁或连左胁胀痛、剧痛,或时痛时止,或牵及右胸少腹肩胛亦痛,肝大压痛,或兼见腹胀、食减、恶心、矢气等胃肠症状。舌苔薄腻或净,脉弦滑或细弦。

【组成】白芍10克,柴胡5克,丹参10克,郁金6克,枳壳5克,青皮5克,陈皮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