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乙肝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47672200000029

第29章 秋季乙肝的治疗与保健(5)

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因证、因人、因地、因时施膳是保证科学进膳的根本。

秋天,气候凉爽,这时五脏属肺,食物的五味中辛味散肺气之郁,应当“平补”。可食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茭白能降低血脂,解热毒,利二便;南瓜能润肺益气,止痛安胎;莲子益脾养心,固精止泻,开胃安神;桂圆治贫血,神经衰弱,产后血虚;黑芝麻补肺助脾,润肠通便,益肌肤;红枣养脾平胃,安中益气,补血益阴;核桃补肾养血,润肺润肌,防治神经衰弱和腰腿痛。

秋三月气候干燥,因此秋末冬初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老年乙肝患者脾胃虚弱者,宜食温热熟软的食物。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可以进行食补食疗。没有病的健康人也可以进行食补,但应该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物,从中吸取营养,输布全身,保持旺盛活力,减少疾病,推迟衰老。一般可常用豆蔻馒头、玉兰油鸡、山楂肉干、牛肉汤、虾仁等。

秋季肝病患者宜食梨。秋季时节,天高气爽,空气中水分减少,此时人们易出现咽干鼻燥,唇干口渴、咳嗽无痰、皮肤干涩等“秋燥”现象。素有“百果之宗”的梨,对秋燥症有其独特的疗效。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宜于冬春季节发热和有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梨还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如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者,经常吃梨,可减轻症状。梨含有丰富的糖分和维生素,有保肝和帮助消化的作用。对于肝炎、肝硬化患者来说,作为医疗食品经常食用很有好处。但是,因为梨性寒冷,对那些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产后血虚的人,不可多食。

秋季运动疗法

秋季气候宜人,正是健身的好时机。对初练者来说,机体很容易适应,也易自此养成锻炼的好习惯。

秋季是晨练的最佳季节: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凌晨5时起床,选择清幽之处,或河畔江边,或林荫大道,进行锻炼,有益健康,怡神宁志。秋季早起,可接受大自然给予的美的享受,又有益于健康,获得乐趣。

但是,在此季节进行体育锻炼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做好准备活动防拉伤。因为人的肌肉和韧带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黏滞性增加,伸展度降低,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指挥能力下降,锻炼前若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会引起关节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内容可因人而异,一般以做到身体发热为宜。②注意衣着防感冒。清晨气温低,不可一起床就穿着单衣在户外活动,要待准备活动做完或锻炼一会儿身体发热后,再脱衣服,以防着凉感冒。锻炼后要及时回室内脱去汗湿的衣服,用干毛巾擦身,换上干衣,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免伤风感冒。③及时补充水分防秋燥。秋天气候干燥,温度较低,是肝气偏旺、肝气偏衰的季节,易引起咽喉干燥、口舌少津、嘴唇干裂、鼻出血、便秘等症。因此,运动后要多喝开水,多吃甘蔗、梨、苹果、乳类、芝麻、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如运动时出汗过多,可在开水中加少量食盐,以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防止肌肉痉挛。此外,如进行长跑锻炼,还要饮用适量的糖开水,以防低血糖,出现头晕、出虚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

适合秋季运动的项目有登高、慢跑、冷水浴、散步、太极拳、健美操、健身舞、各种球类运动等。

登山登楼

登高,一般就是指民间的爬山运动。作为一种体育锻炼,登高的保健作用是:能使肺通气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秋日登高,由于气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功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秋日登高具有显著的心理保健作用。九九重阳节正值深秋,此时天高云淡,风轻气爽,丹桂飘香,红叶似火。宜人的气候,多彩的景致,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难怪诗仙李白在重阳登高时诗兴大发,写下著名的《九日登巴陵望洞庭水军》:“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山岳,了然楚汉分。”郊游登山活动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特别是久居闹市的人,秋日郊游登山,能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

按照气候规律,我国秋季天气多半受高气压控制,虽然气压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但因为山脚气压基数较高,所以登山时气压的降低一般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包括那些对低气压敏感的病症)。相反,随着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上升,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作“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加之气压降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秋季气温给人的感觉是不冷不热,但空气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加之秋季温度的日变化幅度本身就较大,山体温度受小气候影响也难以预料,所以秋日登高,温度变化最为频繁,这对人体健康本身是有益处的: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中医上的“秋冻”也包含了这层意思)。当然,对年老体弱者,不可一味强调这种保健效果,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上下山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发生不测。

慢跑

慢跑也是一项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腱美。对于老年乙肝患者来说,跑步能大大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减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现象;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有助于乙肝康复及延年益寿。近来,科学家还发现,坚持慢跑者得癌症的机会比较少。

冷水浴

所谓冷水浴,就是用5~20℃之间的冷水洗澡。秋季的自然水温正是在这一范围内。冷水浴的保健作用十分明显。首先,它可以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使得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晰。第二,冷水浴可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称作是“血管体操”。第三,洗冷水浴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秋高气爽,气温、水温与人体体温较接近,冷水对人体的刺激较小。如果从这时开始洗冷水浴,等身体对冷水的刺激有了一定适应能力之后,就可以向冬季冷水浴过渡。只要持之以恒,对适应寒冷的能力及预防感冒等疾病大有裨益。

冷水浴锻炼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秋天气温逐渐降低,人体对寒冷和冷水也逐渐适应,以至于到了深秋和冬季,洗冷水浴也不感觉太冷。冷水浴应循序渐进,包括洗浴部位由局部到全身,水温由高到低以及洗浴时间的由短到长。皮肤对冷水敏感的人就不能进行冷水浴;此外,患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风湿病、空洞性肺结核、坐骨神经痛以及高热病人都不可进行冷水淋浴。

进行冷水浴锻炼,首先活动身体至热,如出汗应待汗干或用毛巾擦干才可入浴;然后双手快速地摩擦全身,从身体到四肢由上而下,均匀摩擦,用力适度。感觉发热时,可将冷水先抹在脸、手臂和大腿等处,或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拧干后擦身体,让身体逐步适应,然后就可直接用冷水进行冲洗,边冲边摩擦。冲洗时间一般为10分钟(冬天5分钟)左右,以身体能够适应为宜。浴后迅速用干毛巾擦干,双手摩擦全身关节部位,以预防关节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