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肝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31~50岁为多,男女之比约为8∶1。肝癌的病因,西医认为主要与慢性肝脏疾病、黄曲霉毒素、寄生虫、酗酒、遗传因素有关。在我国,与肝癌发病率关系最大的因素为乙肝病毒,特别是HBsAg阳性者。因此,HBsAg阳性者以及慢性肝病患者被列为肝癌的高危人群。有研究认为,HBsAg有直接致癌的可能,且不一定通过慢性肝病这一中间阶段。
1肝癌中医药治疗90%以上在确诊时属中、晚期,手术机会多已错过,所以采用现代综合治疗方法常因放、化疗和免疫治疗而受到一定限制;而放、化疗对本病的治疗毒副反应极大,适应证则减少,疗效也差;介入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需要相当高的条件和设备,花费也较大。故中医药治疗已成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中医药还与放、化疗配合应用,能起到较好的“减毒增效”作用。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由脏腑气血虚亏,脾虚湿聚,痰凝血瘀;六淫邪毒入侵,邪凝毒结,七情内伤,情志抑郁等,可使气、血、湿、热、瘀、毒互结而成肝癌。本病病位在肝,与脾、胆、胃密切相关,主要病机是正虚于内,邪毒蕴结。
治疗上,辨证论治,主要分以下四型。
肝气郁结:右胁部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食少纳呆,时有腹泻,右胁下肿块,舌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健脾、理气活血。方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克,川芎10克,白芍2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香附10克,郁金15克,预知子30克,薏苡仁30克,砂仁10克,玫瑰花6克,谷芽20克,甘草10克。
气滞血瘀:胁下痞块巨大,胁痛引背,拒按,入夜更甚,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大便溏结不调,倦怠乏力,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沉细或弦涩。治则:行气活血、化瘀消积。选用复元活血汤化裁:柴胡10克,当归10克,桃仁10克,穿山甲10克,三棱10克,莪术15克,延胡索20克,水蛭6克,土鳖虫10克,丹参10克,郁金10克,山慈菇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石见穿20克,蜈蚣2条、蛇六谷20克。
湿热聚毒:心烦易怒,身目发黄,口干口苦,纳食减少,腹部胀满,胁肋刺痛,溲赤便干,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则:清热利胆、泻火解毒。茵陈蒿汤加减:茵陈20克,大黄9克,栀子10克,金钱草20克,蚤休20克,薏苡仁30克,蜂房10克,铁树叶20克,冬凌草20克,半枝莲20克,水红花子15克,羊蹄根10克。
肝阴亏虚:胁肋疼痛,五心烦热,头晕目眩,食少腹胀,青筋暴露,甚则呕血、便血、肌肤瘀斑瘀点,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养阴柔肝,凉血解毒。方药选用一贯煎合犀角地黄汤化裁:生地黄15克,南沙参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枸杞15克,川楝子10克,鳖甲10克,牡丹皮10克,三七3克,墨旱莲10克,水牛角30克,金银花30克,紫草20克,蜈蚣2条。
2肝癌中医药治疗有待深化由于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错综复杂。患者往往表现为复合证候的形式。有人就近20年来国内公开报道的2492例原发性肝癌辨证分型做了统计分析,发现肝癌的“临床证型共有68个之多”,足以说明用某一两种治法论治肝难以取得良好疗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陈德溯、方肇勤对1990~200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66篇中医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报道进行了用药频率统计分析,发现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用药中,健脾益气、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和补阴类的使用率较高。茯苓、白术、柴胡、预知子和黄芪等健脾理气药的使用频率分别为79%、71%、71%、43%和43%;丹参、当归、莪术、延胡索和郁金等活血祛瘀药的使用频率依次为86%、64%、64%、50%和50%;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在气滞血瘀、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证中的使用频率分别为57%和36%、36%和29%、29%和14%,是常用的基本抗癌药味;生地黄、牡丹皮、鳖甲、龟甲和知母等滋补肝肾药的使用频率依次为71%、57%、50%、43%和43%。
实践表明,中西医结合可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具有较好的生活质量。例如,广州市中医医院李金昌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将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单纯介入组44例行化疗药灌注或化疗性栓塞。综合治疗组(中药+介入)62例,在介入治疗的同期或前后服用中药。其中气滞血瘀型用膈下逐瘀汤;肝郁脾虚型用逍遥散;肝胆湿热型用茵陈五苓散;阴虚内热型用滋水清肝饮。结果发现,综合治疗组在肝区疼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的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单纯介入组。两组近期疗效,综合治疗组显著优于单纯介入组。说明综合治疗组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其近期疗效和生存率比单纯介入组有一定提高。中药在配合化疗和介入治疗充当配角时,发挥了减轻毒副反应的作用,在保证放、化疗顺利进行方面功不可没。
中医从来就讲究“不治已病治未病”,对于肝癌来讲,这也包括了防止手术后复发的问题。在肿瘤术后的很长时间内,患者均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中医对于亚腱康状态的纠正思路广,方法多,优势明显。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研究转向预防肿瘤术后复发,强调防治并重。
夏季自我预防及护理
70%~80%的患者肝病复发是因为太疲劳。“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在“大蒸笼”里,人会大量出汗,体内水和电解质丢失,负责各种代谢和解毒、免疫功能的肝脏负担加重,肝组织易受损。再者,夏季昼长夜短,易睡眠不足,引发病情波动。乙肝患者需特别当心。吃是乙肝患者需注意的重要环节。贝壳类的海产品、凉拌或生吃的食物如果不注意卫生,很容易感染急性甲肝和戊肝。乙肝患者的肝脏基础本来就不好,急性加慢性肝炎一起发作更是厉害,有时连人工肝、肝移植等治疗手段也无力回天。另外,夏天乙肝患者应离啤酒越远越好;饮食上最好吃点儿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还需提醒的是很多药物对肝脏都有损伤,所以乙肝患者配药前一定要把病情如实告诉医生,以免被其他药物“误伤”肝脏。
夏季精神调摄
所谓精神调摄,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说,人们在夏天要使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一样的秀美,并要切忌发怒,使机体的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外向,呈现出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就是适应夏季乙肝的调养与治疗之道。
在精神调养上,中医学认为,“冬季要藏”,“春季要生”,而“夏季则要放”,即精神要充沛,饱满,情绪外向,因为神气充足则人体的功能旺盛而协调,若神气涣散则人体的一切功能遭到破坏,正如《医书》里指出的:“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但夏日炎炎,往往令人心烦,而烦则更热,故宁心静神尤为重要,邱处机说“夏三月,欲安其神者”就能“澄和心神,外绝声色,内清滋味,可以居高,朗远眺望,早卧早起,无厌于日,顺于正阳,以消暑气”。他还强调说,为了避免暑热,不仅宜纳凉,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力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此说极有见地,心静自然凉。古有歌云:“避暑有要法,不在宗石间,宁心无一事,便到清凉心。”
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人们之所以感觉闷热,从生理学角度上看,主要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所产生的热,不能及时有效地向外散发,从而导致太多的热积聚在体内,此时若进入气温较低的空调房间(降低环境温度),或开动风扇(加快汗液蒸发),便会感到凉爽,这些措施是以加快散热过程以达到制暑的目的。人体各种新陈代谢和肌肉运动都伴有热的产生;基础代谢所产生的热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只有0652千卡。而踢足球肌肉强力收缩时,此数值会增至5965千卡。除基础代谢、肌肉活动产热外,某些情绪状态如高兴、悲伤、激动、愤怒等,也会导致腺体分泌增强,心率加快等生理情况的改变,从而加快产热过程,反之,平静的心态则可以减少体内热的产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可见,以静制暑有其生理学依据,不但适用于老年乙肝患者,其他年龄组也适用。
此外,《内经》指出:“南方生热,热生炎”,而炎热主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为君主之官,心情过极皆可伤心,致使心神不安,如《黄帝内经》里说:“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五脏六腑皆摇。”这里一方面说明不正常的情态皆可损伤心的功能;另一方面又说明,若心的功能失常,可影响人的一切功能活动,因此夏季养神就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是夏季暑气当令,烈日酷暑,腠理开泄,汗液外泄,而汗为心之液,心气最易耗伤,即中医所谓“壮火食气”,也正因为“暑易‘入’心”,而“心应神志”,从而可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症状,如心烦,谵语,神昏等;若是长夏,天气易以湿热为主,表现为气温高,无风,早晚温度变化不明显,这种天气使人感到心胸憋闷,产生焦躁和厌烦情绪,易诱发精神病。
人的精神活动与心的功能密切相关,平静时,心脏跳动平稳,激动时,心脏跳动加快,这是由于“心藏脉会神”的结果。脉,就是血脉、血液;心主神明,是通过它营运血液的作用来实现的;血脉充盈,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旺盛;血脉亏损,心血不足,则常常会导致失眠、多梦、健忘、眩晕、精神不振等;因此,乙肝夏季精神的调养与治疗的前提,是要保证“心运血脉”的正常进行。
夏季艳阳普照,地热蒸腾,正是万物繁荣、群芳斗艳的季节。是万物茂盛秀丽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之气,相互交泰,植物开花结果。乙肝的调养与治疗思想是注重精神调摄,文中除“夜卧早起”一句讲述起居外,余皆为调摄精神情志的论述。所谓“无厌于日”,是说长昼酷暑,伤津耗气,人易疲乏,情易烦腻。而乙肝的调养,应顺应夏天阳气旺盛的特点,振作精神,勿生厌倦之心,使气宣泄,免生郁结。所谓“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是要人注意调整情绪,莫因事繁而生急躁、恼怒之情,免助阳起暴冲而伤正气。所谓“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是前两句的注脚:无厌倦之心,则内无郁结,气得宣泄;而无急怒之志,则气之宣泄是和平的、愉悦的,若其所爱在外一样舒畅。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切忌火暴脾气,遇事一蹦三跳,因躁生热,要防止心火内生,心静自然凉。
心存善良,就会以他人之乐为乐,乐于扶贫帮困,心中就常有欣慰之感;心存善良,就会与人为善,乐于友好相处,心中就常有愉悦之感;心存善良,就会光明磊落,乐于对人敞开心扉,心中就常有轻松之感。
总之,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善良是乙肝的调养与治疗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在夏令暑蒸气耗的季节,若能自我调整出这样的心境,自然可以凉从心生,健康长寿了。
夏季娱乐
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夏天的特点是“热”,故乙肝的调养与治疗的关键在于“清”。
游乐
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劳逸结合才能身康体健。陆游为了写作可谓废寝忘食,同时他也忙中偷闲,他几乎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天真、活泼的儿童在一起蹦蹦跳跳,打闹戏耍,以此活动筋骨,放松精神,愉悦身心。为此,他赋诗一首:“整书拂几当闲嬉,时取曾孙竹马骑。故故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诗中洋溢着乐以忘忧之情和返老还童之状。
夏季游休宜清幽。炎夏不可远途跋涉,应就近寻幽。早晨,曙光初照,空气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园林散步锻炼,吐故纳新。傍晚,若漫步徜徉于江边湖畔,那习习的凉风会使你心静似水,神怡如梦,涤尽心头的烦闷,暑热顿消。
闲来读诗
诗与健康,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诗,特别是那些意境、情趣、语言俱佳的短小古诗,晨读二三首,夜吟四五章,细细品味,慢慢把玩,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陶冶性情,快乐生活,对健康大有裨益。古诗词,其名凝练,其意隽永,或见物抒情,或托物言志;诗词的格调,或凝重,或欢快,或清新淡雅,或深厚蕴藉,或如急风骤雨慷慨高歌,或如行云流水委婉低吟。其境界更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铁马金戈,杏花春雨,大江东去,晓风残月。短小隽永,字清句圆,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珠玑有声,如水出幽涧,鸟鸣枝头,既愉悦耳目,又怡然身心,潜移默化,受益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