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成功父母的7堂课
47666100000027

第27章 好父母要胜过好老师(3)

要提醒父母的是,规矩定好就要执行。例如,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做完作业才能玩,可是看孩子做完作业了,就会再留作业或让他复习,就是不让孩子玩。这样的话,孩子便会觉得自己无论做得快还是慢都没有玩的机会,便故意慢慢做,一边学一边玩,时间一长,就养成了拖拉的习惯。

⑸帮助孩子提高效率。

如果孩子的做事效率较低,父母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学着合理安排时间。例如,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利用统筹方法来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从而节约时间、提高办事的效率。当然,在孩子效率提高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动作快不等于敷衍了事,做事马马虎虎反而会增加返工时间,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就能节省很多时间。

在爸爸的指导下,小勇很会为自己合理地安排时间。晚上放学回家后,他会先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而不是像其他小朋友那样先去看动画片,作业放到最后。做完功课后再吃饭,吃完饭后,预习一下第二天要学的内容。预习完功课,时间还很早,不用急着睡觉,当然,这段时间她是看漫画书,看动画片的时间了,任由他自由支配。

点石成金: 诸葛亮的“诫子书”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的《诫子书》是他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德才兼备的人,是这样来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依靠内心安静反省自身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依靠俭朴节约的作风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如果不能做到清心寡欲,就不能明确坚定自己的志向;如果不能达到身心宁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的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只有在不断的刻苦学习中,才能增长才干。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冒险草率和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如果一个人的年华虚度,志向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会像枯枝败叶那样一天天的衰老下去,最终成为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只有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悲伤叹息,即使再后悔万分也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53.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作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美国]马克·吐温

有的孩子,做事情时三心二意,甚至边玩边干,这是最没有效率的。父母应培养孩子专注做事的习惯,让孩子明白,做事要专心,要一件一件地做,不可一心二用。

培养孩子专注做事的习惯,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专注力又叫注意力,对孩子来说,是指他们能把各种感官上的认识如视觉、听觉、触觉等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专注力是一切学习开始的前提,是孩子具备的最基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是否能在上课时很专注地听讲。注意力集中并能持久专注的孩子,对老师上课授予的知识转化率就特别高,而注意力分散的孩子,课堂效率则每况愈下。最后这种注意力差距的积累导致了学生成绩差距的积累,从而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学生学业成绩的明显分化。

在英国,有一个非常顽皮的小孩,令父母非常头痛。他每天玩耍的方式五花八门:一会儿一会儿又爬到树上捕蝉、掏鸟蛋,一会儿钻进狗圈里逗狗玩耍,一会儿又和小伙伴下五子棋……

到7岁时,父母把他送到圣乔治寄宿学校。他从来不好好听课,总是趁着老师在讲台上授课时偷偷地制作纸船和纸鸟儿。他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自然也很糟糕,很快就成了学校有名的淘气鬼。

这个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孩子成了母亲心头的痛,该想个什么方法来管教这个孩子呢,母亲十分着急。这时,一位保姆给出了个主意:“注意力不集中是这个孩子最大的毛病,那么就应该培养他的专注力,当务之急就要在这方面加强训练。”

这位母亲听后觉得很有道理,就去向一位当牧师的堂弟讨教。堂弟告诉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在做事时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不能专心。堂弟建议她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始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母亲接受了堂弟的建议,她发现孩子非常喜欢做纸鸟,便找了一些彩色纸张,每天陪着孩子一只一只地做纸鸟,有老鹰、白鸽、天鹅等。母亲用这种方法来训练孩子专心地做同一件事情。刚开始时,孩子能专心致志地做上1个小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来越长,2小时,3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接下来,母亲开始辅导孩子做数学题。一旦孩子做对了,母亲就会马上给予表扬,鼓励孩子做下一道题。孩子得到了母亲的赞美,也有了学习的动力,对做题也有了兴趣。时间一长,注意力也就能够集中了。

此外,母亲发现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也是造成他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例如,孩子喜欢在做作业时打开五音盒听音乐,或者在做功课时想一些同功课毫不相关的事情。为了矫正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惯,母亲在孩子做作业时把他的五音盒放回卧室,并且在孩子做功课时不断地提问题使得孩子根本无暇去考虑那些与功课无关的事情。

母亲又亲自去找校长,请求把孩子的座位调到班级第一排,这样孩子在上课时能避免受到无关因素的干扰,注意力也就明显集中多了。

经过6个月的训练,母亲的努力有了成效,孩子的专注力大大提高,已经能够毫不费力地跟上教师讲课的进程了。后来,这位曾经的淘气鬼考入了当时最有名的桑德赫斯特军事学院,并且在二战期间成为了英国的首相,他就是丘吉尔。

一个人的专注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用一件又一件小事训练养成的。专注力对于孩子以后学习思想集中是十分有好处的。一般来说,智力正常的孩子,只要能在课堂上很认真专心地听讲,成绩好是自然的,这就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因此,父母应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意识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⑴培养专注力要循序渐进。

注意力分散、容易分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孩子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持久性就越差。一般来说,2岁时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度为7分钟,3岁为9分钟,4岁为12分钟,5岁为14分钟。因此,我们对于孩子,特别是3岁以前的孩子,不要过分苛求他长时间保持专注力,父母应以平和的心态,用科学的方法,慢慢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注意力又分为直接注意和间接注意。直接注意是指孩子对某事产生深厚的兴趣,进而将所有的精力倾注到这一事物上。间接注意是指孩子对事物本身并没有很大的兴趣,但是他对事情的结果保持浓厚的兴趣,例如孩子可能对历史课没有兴趣,但是他对历史考试的成绩很有兴趣,于是也会集中注意力倾听历史课程。我们既要培养孩子的直接注意,也要培养孩子的间接注意。

⑵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

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能够做到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对儿童来说,他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受自己兴趣和情绪的控制。因此,培养专注力,就要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

孩子对强烈、新奇、富于运动变化的物体总是很感兴趣。音乐盒上跳舞的小人,会鸣叫的小鸟儿,会晃脑袋的小木偶,自动下蛋的母鸡等玩具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观察、摆弄。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类似的玩物,用来训练他集中注意力。特别是0~3岁的孩子,采取这种方法是最理想、最有效的。

此外,还可以把孩子带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玩耍。比如带孩子逛公园,让他看一些以前从未见过的花草、造型各异的建筑物以及其他引人入胜的风景。带孩子到动物园去看一些稀奇的动物等,凭借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养他的专注力。

要注意的是,一次不要给孩子提供太多的玩具和其他娱乐用品。当孩子周围充斥着数不清的玩具时,效果会适得其反,因为这将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件玩具上集中注意力。所以,每次只给孩子玩相关的1到3件玩具。选择范围小,孩子才容易用心研究、精玩细赏,才不会觉得无聊或一遇到挫折就立刻放弃。

当孩子在专心致志地玩耍时,他们对自己喜欢的玩具,往往能坚持比较长的时间,甚至一玩就几个小时,完全靠他个人的兴趣,以及由此产生的耐心和毅力。这个时候父母最好不要去打搅他,而是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利用这一时机锻炼孩子的毅力,使他的专注力得到提高。

⑶利用重复强化孩子的注意力。

让孩子维持较长一段时间去做一件事情,对他将来能集中注意力有很大帮助。例如,反复给孩子讲同一个老故事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聆听的技能等,而且孩子也往往会很喜欢听。

也可以对孩子的学习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强化孩子的注意力。例如,教孩子学儿歌,可以要求他随着家长读,一起读几遍之后,让孩子尝试背出来。这样,孩子为了能够学会儿歌,必须高度集中精力,提高注意力,听家长读儿歌。

⑷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前苏联的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儿童在游戏和单纯完成任务两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下,将不同颜色的纸分别装进与之同色的盒子里,观察孩子注意力持续集中的时间。实验结果发现,在游戏中4岁儿童可以持续专注22分钟,6岁儿童可坚持71分钟,而且分放的纸条量比单纯去完成任务时多出一半。在单纯完成任务的形式下,4岁儿童只能持续17分钟,6岁儿童只能坚持62分钟。实验结果证明,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他们的注意力较集中,专注的稳定性较强。因此,我们可以让孩子多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游戏活动方法很多,比如让孩子去寻找不见了的玩具,那便是一种容易进行的培养孩子专注力的游戏方法。其具体作法是:家长与孩子一起拿出几样玩具摆放到桌上,并让孩子清点玩具的数量并说出玩具的名称,记住玩具的种类。然后,趁孩子不留神的时候,拿走其中一样或几样玩具。问孩子:“什么东西不见了?”让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回忆、查看,开动脑筋去寻找,这种训练方法很灵活,方便而实用。家长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类似的游戏方法。

游戏是孩子喜爱的活动,家长应该有选择性地与孩子一同开展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点石成金: 稳定注意力的训练方法

当孩子因注意力无法集中而影响学习时,不妨试试下面的练习:

⑴复述性练习。和家长一起看图画故事,或是看一部动画片,然后立即把自己看到的内容复述给父母听,尽可能完整地复述故事。

⑵搭积木练习。搭积木是一个立体三维游戏,需要有高度的注意力才能搭出既高又漂亮的造型。家长可以和孩子展开竞赛,看谁的积木搭得又高又漂亮。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会保持连续不断的想象力和注意力,可以培养他们稳定的注意力。多米诺骨牌练习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⑶韵律操练习。

对于特别好动的孩子来说,学会比较复杂的韵律操可以带来成就感,也可以减少浮躁的情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