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成功心理指南
47665900000007

第7章 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3)

2.要培养自己新的兴趣爱好来填补老年生活的空白从前由于工作和照顾孩子而放弃的兴趣爱好现在可以有机会重新来学了;以前没有机会常常见面的老同学老朋友现在可以多聚在一起了;而从前没有时间去而一直想去的地方也可以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去看看了。这样大把的时间不是因为不再工作,不用照顾儿女而空白,而是有时间多为自己而活,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善于把握机会,安排时间,并能够很好的保持年轻的心灵,会保养自己的老人会把这样的状况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忍受,会让自己在晚年的时候重新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12.家庭成员患病时易有的心理表现

谁都有可能感染疾病,当家庭成员感染疾病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心理呢?而你又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们摆脱消极心理,尽快恢复健康呢?患病严重程度的不同会导致其心理状态的不同,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把病人易有的心理总结如下。

1.求医择优心理

无论大病小病,病人总是要求医问药,希望自己的病赶紧痊愈。而这时又总希望找到能够药到病除的好药,或是找到权威的良医来进行诊治,能够让自己在短时间内痊愈。作为病人的家人要多关心病人,安慰病人,嘘寒问暖,精心照料并鼓励他们,为他们寻找好的药物,好的医师。

2.敏感心理

得病的人做事情总会很审慎,害怕自己的病恙惹人讨厌,给家人添麻烦,成为家人的累赘。于是他们变得分外的敏感和小心翼翼,并十分注意家人的一举一动,言谈态度。而家庭成员这时要注意自己的态度,用温和的笑容,体贴的语言,温柔的抚慰来化解病人的不安、敏感的心理。

3.依赖心理

有的病人在患病后会有严重的依赖心理产生。他们会有意无意的感觉自己虚弱,感到非常需要家人的照顾,即使得的只是小病,也想要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而事实上他们是完全有能力能够照顾好自己的。对于这样的病人,家人既不能纵容迁就,也不能过分冷淡,要以适当的态度对待,并逐渐减少照料的时间,鼓励他们自己照顾自己。

4.焦虑心理

病人在患病时如果久未治愈,就很容易想入非非,朝不好的一面去想。他会觉得自己会不会是患了绝症或是永远也不可能治好了,变得非常焦虑,使病情更加恶化,小病变大。家人要在这种情况下很好的劝导、安慰病人,帮助病人摆正心态,并经常找一些相关疾病治愈的报道给他们,让他们尽快摆脱心理负担,卸下包袱,轻装上阵,重拾自信。

5.就医时的心理

就医是容易产生两种不良的心理。一是羞愧心理。当病人的患病部位比较特殊的时候,面对家人、医生都会羞于开口,更不好意思接受检查。这时家人要告诉病人无论哪里患病都是正常的,没有必要羞愧,并为病人做好保密工作。二是恐惧心理。病人,尤其是重病病人,需要开刀或做一些特殊治疗的时候,由于病人对医疗器械,治病过程的不了解,难免会产生恐惧的心理,甚至会不愿意接受治疗,使病情恶化。这时家人一定要做好劝导,安慰,说服的工作,尽量让病人摆脱这种心理负担,轻松愉快的面对治疗,接受治疗。

6.自尊心理

患病的人由于脆弱,但又不愿意别人把自己当作无能的人,因此更加需要别人的尊重。他们需要亲人朋友医护人员的照顾和关爱,但又不希望别人把自己当作什么都不能做的“废人”,于是有的时候又会拒绝别人的照顾,强调自己可以做到。所以,当病人出现这种心理时,家人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分的“无微不至”和表示怜悯,而要给他们保留一定的空间,让他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

7.绝望心理

绝症病人通常会出现绝望心理。当自己的病被确诊为绝症的时候,会给病人及其家人带来巨大的打击,尤其病人会感到绝望,不如早点离开这个世界,也省得给家人带来更大的拖累,并容易导致轻生。这时的家人切忌过分悲痛,常常以泪洗面,更不能在病人面前这样,要尽量让自己坚强起来,以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态度来带动并感染病人,不让病人失去信心,建立他们顽强、乐观的心态来对抗病魔。

病人在患病以后除了产生求医心理外,还会产生有许多不同的负面消极心理,作为病人的家人、朋友应该以一种正确的心态来面对病人,帮助他们,鼓励他们早日从疾病的阴影中走出来。

13.家中有人患绝症时的心理压力

上一节中我们着重介绍了重病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家人应该做的事情,其实重病,尤其是绝症对病人自己和其家人、朋友造成的心理打击和压力是非常之大的,这一节中我们就来重点讲一下如果家中有人患绝症时给其家人带来的心理问题。

1.恐惧和不安的心理

当确切的绝症诊断报告摆在家人面’前时,这些深爱着自己家人的人会一下子感到不可思议,并不愿意相信这样的现实,对家人的即将离去充满了恐惧和不安的感觉。这样突如其来的打击,容易让病人的家人出现思维混乱,不知所措,坐立不安,并且自我失控,泣不成声,严重的甚至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精神刺激而晕倒,昏迷。

2.悲伤绝望的心理

病人即将离去,病人的家人无疑会十分的悲伤。但各人悲伤的程度会有所不同。越深爱对方的人越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越觉得悲伤和绝望。比如感情深厚的夫妻,一旦一方即将撒手人寰,另一方的悲伤程度、绝望程度就要比子女更加深切。而想到将来就要自己独自生活,不舍的感觉就会更加重这种折磨。这种绝望和不舍不是儿女的难过所能够比拟的。这种心理给老年人带来的伤害尤其严重。

3.自责和内疚心理

当得知病人将不久于人世,家人会突然想起从前的许多事情,而通常回忆的多是病人对自己的好处和自己对病人不好的地方,或者病人未了的心愿。这就会令病人的家人陷入无尽的内疚和自责的情绪中去。他们会觉得自己从前做的事情不对,不应该惹病人生气,不应该不满足病人的要求,如今却又无法弥补,从而感到后悔万分,捶胸顿足,认为自己不可原谅。尤其是因为各种原因和病人产生误会、隔阂的亲人,在此时的内疚负罪感就更加严重了。

合理的心态调适是缓解这些心理压力的最好方法。

1.全力医治

即使知道也许已经无药可医也不能够放弃希望,要全力为病人进行医治。要知道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也许就会产生奇迹。永不放弃不仅可能为病人挽回生的希望,也会让自己的心理压力得到减轻,无论最后结果怎样,至少能够做到的都已经做到了。

2.临终关怀

做好病人的临终关怀是让病人感受到最后的温暖,最后的亲情、爱情和友情,这也许就会让病人心满意足的离去。并要注意尽量化解从前的矛盾,不要让病人带着遗憾离开人世。这样做也会让自己无愧于心,并感受到病人能够给予的最后的关怀、温暖和谅解,从而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无愧于心。

3.自我安慰

亲人离去的悲伤的确是非常巨大的,心里的痛苦也是无以言表的。也许痛哭一场可以排解一些心理上的郁闷情绪,但是最好的办法还是要自我安慰,调整心态。人总是要死的,有一天自己也会去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家人也悲伤过度,痛不欲生,无法自拔。所以,病人的心理也是一样的,他也不希望由于他的离去给家人带来太大的痛苦和悲伤,而是希望家人能够坚强的好好的继续生活。只要想通了这一点,就能够获得很好的心理疏解,使自己的心理压力减轻,从而才会有更好的心态带动病人,感染病人。

4.避免自责

心理不要总想着对不起病人的事情或是自己的过错,要知道,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也许病人早以原谅了自己:早以忘记了你的过错,无法放过自己的人其实只是自己而已。如果实在不能想通,最好是在病人还清醒的时候向病人承认过错,并请求病人的原谅。还可以用行动来表达,做一切自己能够想到的能够做到的对病人有益的事情来弥补过错,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和负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