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中国新股民看盘篇
47662500000004

第4章 看盘先要认识K线(1)

K线的走势是看盘时的主系统掌握有关K线的基本知掌握K线图的应用时机。

§§§第一节掌握四种基本技术图形

收市价折线图、需求指数折线图、条形图(BARCHART)与K线图(阴阳线图)是目前流行的反映股市价格的四种图形,也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分析方法。

一、折线图

折线图是最简单的图形,是逐日将股票(或指数)的收市价用线连接起来,用来表示股市大致上的趋势。折线图有收市价的折线图、需求指数(最高指数、最底指数与两倍收市指数的和除以4)的折线图。

二、条形图

条形图:条形图的构造则较K线图简单,条形图的直线部分,表示了当天(或当周)行情的最高价与最低价间的波动幅度。左侧横线代表开盘价,右侧横线则代表收盘价。在习惯用法上常有省略左侧开盘价的横线,仅表示最高价、最低价、收盘价于图形上。通常开盘价只对当天的走势有意义,对于图形上的长期历史(大势)并不具备任何意义。

三、K线图

1.K线的绘制方法

K线由三部分组成:上影线,实体,下影线。上影线上至当期最高价,下影线下至当期最低价,当收市价高于开市价时,实体部分用红色(或白色)绘制,称为阳线,当收市价低于开市价时实体部分用黑色绘制,称为阴线。

四、几种图形比较

K线图所表达的含义,较为细腻敏感。与条形图相比,K线图似乎较易于掌握短期之内价格的波动,也易于判断多空双方(买力与卖力)的强弱状态,作为进出场交易的参考。条形图的精神则偏重于趋势面的研究,而且在图形上的绘制非常简便迅速。事实上两者之间并不存有很大的差异,重要的是投资者本身对个别商品价格波动的感受力。

开盘价具有意义的情形在于跳空,跳空意味着买卖双方有一方极力撤守最后防线,也意味着一连串的溃败开始。

开盘价具有意义的第二个情形,在于买卖某一方长驱直入敌阵之后,后劲不足退回开盘价,即上下影响过长。这种情况代表盛极而衰,一个变盘的开始。这种情况以出现在综合股票指数的表现上尤为明显。

根据前述原则,可以发现,剔除并非绝对重要的开盘价,K线图与直线图在评判多空双方力量并不具备明显的差异,两者均可按作为结论的收盘价与最高价、最低价间的关系地位,来判别出多方力量与空方力量。每一支条形图或K线图所显现的多空战果是类似的。投资者不一定要拘泥于何种图形,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大势的研判。

§§§第二节了解股票k线图的含义

分析K线图,先要了解它的含义。

一、股票的k线图所代表的含义

K线又称阴阳线、棒线、红黑线或蜡烛线,起源于日本德川幕府时代(1603~1867)的米市交易,经过200多年的演进,形成了现在具有完整形式和分析理论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后来引入股市,并逐渐风行于东南亚地区。K线图以其直观、立体感强的特点而深受投资者欢迎。实践证明,精研K线图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后市走向,也可以较明确地判断多空双方的力量对比,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K线由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四个价位组成,开盘价低于收盘价称为阳线,反之叫阴线。中间的矩形称为实体,实体以上细线叫上影线,实体以下细线叫下影线。K线可以分为日K线、周K线、月K线,在动态股票分析软件中还常用到分钟线和小时线。K线是一种特殊的市场语言,不同的形态有不同的含义。

二、K线基本形态应用

从每日的K线图的形态上,可以作出以下大致的判断:

1.大阳线,表示强烈涨势。

2.大阴线,表示大跌。

3.多空交战,先跌后涨,多头势强。

4.多空交战,空头略占优势,但跌后获得支撑,后市可能反弹。

5.多空交战,多头略胜一筹,但涨后遭遇压力,后市可能下跌。

6.多空交战,先涨后跌,空头势强。

7.后转信号。如在大涨后出现,后市可能下跌;如在大跌后出现,则后市可能反弹。

8.反转试探,如在大跌后出现,行情可能反弹;如在大涨后出现,则应保持冷静,密切注意后市之变化。

9.表示多头稍占上风,但欲振乏力,后市可能下跌。

10.先上涨后下跌,空头略占上风。

11.俗称大十字,表示多空激烈交战,势均力敌,后市往往有所变化。

12.小十字,表示狭幅盘整。应该注意的是,单个K线的意义并不大,而应该与前些日子的K线作比较才具有意义。综合K线形态,其代表的多空力量有大小之差别;以十字线为均衡点,+代表多方力量最强(空方力量最弱),-代表空方力量之最强(多方力量最弱)。

三、K线中长期基本形态及运用

上面介绍过K线单日的股价强弱变化,那么,对于中长期的股价变化,如何利用K线再加以判断呢?首先,先介绍几种K线连接起来后所形成的基本形态。

1.头肩型:K线在经过一段时日聚集后,在某一价位区域内,会出现三个顶点或底点,但其中第二个顶点或底点较其他两个顶点或底点更高或更低的现象。然而,有时也可能出现三个以上的顶点或底点;若出现一个或两个头部(或底部),两个左肩与右肩,称为复合型肩型(或复合型头肩底)。

2.双重顶:双重顶是当某一种股票急速涨升至某一价位时,由于短线获利回吐的卖压出现,成交量扩大,股价自峰顶滑落,然后成交量随股价的下跌而逐渐萎缩,股价止跌回升后又开始往上盘升,涨升至与前一峰顶附近价位时,成交量再增加,但却比前一峰顶所创造出的成交量少,上档卖压再现,股价再度下跌,且跌破颈线,形成一直往下走的弱势。颈线即是在双峰间的低点画一平行线,由于双重顶完成后突破颈线,从图形上可看出,非常类似英文字母“M”,故双重顶又可称“M”头。

3.双重底:即为双重顶的反转形态,形成“W”型;也就是股价下跌至某一价位时出现反弹,但是买方力量仍未能集中,股价再度回软,然后跌势趋于缓和,在跌至前次低价附近获得支撑,买方力量此时增强,股价开始呈现转强走势。应该注意的是,双重顶(或双重底)出现时,不一定都会呈现反转走势,有时依然会呈现整理形态。双重顶或双重底完成后,突破颈线幅度超过该股市价3%以上时,才能算是有效突破,否则,仍有可能是盘旋整理甚至反转走势。

四、股票K线图中的紫色线、白色钱、绿色线、黄色线在日K线图中一般白线、黄线、紫线、绿线依次分别表示:5、10、20、60日移动平均线,但这并不是固定的,会根据设置的不同而不同,比如你也可以在系统里把它们设为5、15、30、60均线。

关于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线(MA)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论的形象化表述。移动平均线定义:“平均”是指最近n天收市价格的算术平均线;“移动”是指我们在计算中,始终采用最近n天的价格数据。因此,被平均的数组(最近n天的收市价格)随着新的交易日的更迭,逐日向前推移。在我们计算移动平均值时,通常采用最近n天的收市价格。我们把新的收市价格逐日地加入数组,而往前倒数的第n1个收市价则被剔去。然后,再把新的总和除以n,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平均值(n天平均值)。计算公式:MA=(C1%C2%C3%...Cn)/N%其中,C为某日收盘价,N为移动平均周期。移动平均线依计算周期分为短期(如5日、10日)、中期(如30日)和长期(如60日、120日)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线依算法分为算术移动平均线、线型加权移动平均线、阶梯形移动平均线、平滑移动平均线等多种,最为常用的是下面介绍的算术移动平均线。

1.移动平均线所表示的意义: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下向上突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黄金交叉。预示股价将上涨:黄色的5日均线上穿紫色的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上穿绿色的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黄金交叉。

(2)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跌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预示股价将下跌。黄色的5日均线下穿紫色的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下穿绿色的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进入稳定期,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从上而下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动,称为多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上涨。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自下而上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动,称为空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走多头排列的均线可视为多方的防线;当股价回档至移动平均线附近,各条移动平均线依次产生支撑力量,买盘入场推动股价再度上升,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涨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价在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呈空头排列的移动平均线可以视为空方的防线,当股价反弹到移动平均线附近时,便会遇到阻力,卖盘涌出,促使股价进一步下跌,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跌作用。

(7)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转为下降出现最高点,和由下降转为上升出现最低点时,是移动平均线的转折点。预示股价走势将发生反转。

2.葛南维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

(1)移动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且略向上方抬头,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为买进信号。

(2)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未跌破移动平均线后又再度上升时为买进时机。

(3)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回档时跌破移动平均线,但短期移动平均线继续呈上升趋势,此时为买进时机。

(4)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距离移动平均线太远,极有可能向移动平均线靠近(物极必反,下跌反弹),此时为买进时机。

(5)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连续数日大涨,离移动平均线愈来愈远,说明近期内购买股票者获利丰厚,随时都会产生获利回吐的卖压,应暂时卖出持股。

(6)移动平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时说明卖压渐重,应卖出所持股票。

(7)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时未突破移动平均线,且移动平均线跌势减缓,趋于水平后又出现下跌趋势,此时为卖出时机。

(8)股价反弹后在移动平均线上方徘徊,而移动平均线却继续下跌,宜卖出所持股票。以上八大法则中第三条和第八条不易掌握,具体运用时风险较大,在未熟练掌握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法则前可以考虑放弃使用。第四条和第五条没有明确股价距离移动平均线多远时才是买卖时机。

3.移动平均线的买进时机:

(1)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显现多方力量增强,已有效突破空方的压力线,后市上涨的可能性很大,是买入时机。

(2)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三条移动平均线呈多头排列,说明多方力量强盛,后市上涨已成定局,此时是极佳的买入时机。

(3)在强势股的上升行情中,股价出现盘整,5日移动平均线与10日移动平均线纠缠在一起,当股价突破盘整区,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再次呈多头排列时为买入时机。

(4)在多头市场中,股价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而未跌破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仍向右上方挺进,说明股价下跌是技术性回档,跌幅不致太大,此时为买入时机。

(5)在空头市场中,股价经过长期下跌,股价在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恐慌性抛盘不断涌出导致股价大幅下跌,乖离率增大,此时为抢反弹的绝佳时机,应买进股票。

4.移动平均线的卖出时机:

(1)在上升行情中,股价由上向下跌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形成死亡交叉,30日移动平均线上升趋势有走平迹象,说明空方占有优势,已突破多方两道防线,此时应卖出持有的股票,离场观望。

(2)股价在暴跌之后反弹,无力突破10日移动平均线的压力,说明股价将继续下跌,此时为卖出时机。

(3)股价先后跌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有向右下方移动的趋势,表示后市的跌幅将会很深,应迅速卖出股票。

(4)股价经过长时间盘局后,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开始向下,说明空方力量增强,后市将会下跌,应卖出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