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妇科良方
47659800000038

第38章 月经失调方(9)

【经验体会】本病的机理,主要是血瘀停滞,瘀阻胞宫,胞脉,使经行滞涩不通则痛。《血证论·经血》说:“若无瘀血,则经自流通,安行无恙。”故根据“痛则不通”的理论,着眼于痛,入手于血,以通为主治疗本病,玄灵汤中玄胡、五灵脂、当归、川芎活血化瘀,通利血脉;白芍、甘草缓急止痛。临床据不同兼证,或疏而通之,温而通之,清而通之,补而通之,药证合拍而获效。

【方剂来源】杨昔年.对110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11):12.

3.当归止痛汤

【药物组成】当归30g,元胡、川芎、白芍各20g,甘草9g。

加减变化:气滞血瘀者加香附、乌药、五灵脂、桃仁;寒凝血瘀型加吴茱萸、桂枝、五灵脂;血热挟瘀型加生地、丹皮;气血亏虚者加黄芪、党参、生熟地;肾虚型加熟地、杜仲、肉苁蓉、巴戟天;头痛加白芷、全蝎;乳房或乳头痛加王不留行、麦芽。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于经前5天始服,服至经净痛止。连服2~5个月经周期。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化瘀止痛。主治原发性痛经。

【临床运用】本组86例,临床确诊为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血热夹瘀、气血不足、肾虚等5个证型。经用上方治疗2~5个月经周期,结果:症状完全消失为痊愈,计62例,占72.3%;显着好转为有效,共18例,占20.9%;症状稍减或不减为无效,共6例,占6.8%。总有效率为93.2%。

【经验体会】以当归止痛汤结合辨证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动物实验证明,当归对子宫有抑制和兴奋“双向性”作用;元胡有显着镇痛作用;川芎浸膏使子宫收缩增强,大剂量反使子宫麻痹,收缩停止;芍药与甘草有解痉作用。故认为本方对痛经产生镇痛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通过对子宫的双向性作用而调节子宫的机能有关。

【方剂来源】刘孟安,等.当归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86例.北京中医杂志,1988,(5):30.

4.加味芍药汤

【药物组成】元胡、自芍、香附各10g,甘草3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在行经前1天或有行经先兆时服。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主治室女痛经。

【临床运用】本方治疗16例患者,其中14例治愈。

【经验体会】芍药甘草汤酸甘并用,为柔肝、解痉、止痛之剂。加香附入气分,行气中之血;元胡入血分,行血中之气。四药合用增强了活血行气,祛瘀止痛效果。

【方剂来源】袁耀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室女痛经.北京中医,1983,(1):33.

5.金荞麦根汤

【药物组成】金荞麦根50g(鲜品则用70g)。

【治疗方法】上为1剂量,水煎服。每剂煎服2次,每次约服200ml。正常月经来潮前3~5天用药,连服2剂。服用2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一般连服2~3个疗程。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调经止痛。主治原发性痛经。

【临床运用】本组30例均为月经初潮就有经期前后或经期间下腹部疼痛者,并伴有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症状,妇检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经用上方2~3个疗程后,痊愈者19例(63%);服药后好转者9例(30%);无效者2例(7%)。总有效率为93%。

【经验体会】金荞麦根(别名苦荞头、天荞麦、铁石子)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散瘀、活血通经之功能。用其治疗原发性痛经,可达到通经活血、祛瘀止痛的目的。具有治疗效果好、反复用药无任何副作用、易于掌握使用等优点。如对有效的28例进行跟踪随访6个月~1年者21例,其中3例复发,复发者继续用本方仍然有效。

【方剂来源】高开泉.金荞麦根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1990,(8):39.

6.汪氏细辛汤

【药物组成】细辛10~15g,制川乌10~12g,肉桂3~6g(后下),当归15~30g,赤芍30g,三棱、莪术各15g,制乳没各6g,失笑散(包)18g,广木香10g,全蝎粉3g(吞)。

加减变化:月经量多则加鹿衔草30g;腹胀甚者加槟榔15g。

【治疗方法】从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本方,每日1剂,至经期第3~4天停止,每月6~7剂。经后治疗,于月经后开始服用乌鸡白凤丸,每日3次,每次1丸,直至下次经前3天接服汤剂。

【功效主治】温经散瘀止痛。主治原发性痛经。

【临床运用】本组观察治疗51例,要求于月经前3天开始服细辛汤并辨证加味,每日1剂,全经期3~4天停止,每月约6~7剂,经后接服乌鸡白风丸,每日3次。每次1丸,直至下次经前期接服汤剂。总有效率100%。

【经验体会】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多责之寒凝胞宫,寒性收引,而使气血痹阻所致。这种寒凝血瘀之象,近年来多用PGF2a分泌过多的新观点来解释。大量试验证明,痛经患者经血中PGF2a及E的含量均有增多,而F2α>E(松弛素),这是导致痛经发生的直接原因。本方中细辛、川乌、肉桂均为大辛大热之品,功能散寒定痛,根据临床观察,诸多辛热药中,止痛之功当首推细辛,惜囿于“细辛不过钱”之说,一般医者用量每在3g以下,使其止痛作用往往不能发挥。其实细辛用于汤剂中,其量不必小于其他药物,如仲景诸方中细辛剂量与麻、桂、姜等并无差异,现代也有人用动物实验及人体观察,大剂量细辛煎剂未发现副作用,而止痛效果却增加。归、芍、棱、术、乳没、失笑等化瘀散结之功颇强。一则协助温药止痛,能有效对抗PGF2α;二则能使成块的内膜破裂,易于排出,不致增加宫缩而致腹痛加剧。大剂量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经临床观察,并不会使经量明显增多,即使平时经量过多的病人,佐以鹿衔草止血,经量即减。木香、槟榔破气,其功效较香附、乌药为优。全蝎解痉,一般用于治头痛效果极佳,用于痛经,作用同样显着。

【方剂来源】汪明德.辛乌序贯法治疗原发性痛经51例疗效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7):17.

7.益肾通经汤

【药物组成】山药10~20g,巴戟天、香附、当归、熟地各9~15g,柴胡12~15g,白芍12~18g,郁金9~12g,丹参15~21g。

加减变化:气滞血瘀者加桃仁,红花各10g;气血不足者加党参、黄芪、阿胶各15g;寒湿内盛者加肉桂、吴茱萸各9g,木通15g。

【治疗方法】经前1周取上药1剂,水煎2次,分早晚温服。经后服肾气丸。

【功效主治】养血活血,温经理气止痛。主治室女痛经。

【临床运用】本组88例,年龄在14~24岁之间。病程始于初潮者24例,1~6年者64例。经治疗后,3个周期无经痛,消失症状者63例;经痛明显减轻,伴随症状好转者21例;无效者4例。

【经验体会】本方的运用特点在于根据女性的生理特点,促使天癸的成熟及冲任的通盛,达到止痛的目的。

【方剂来源】于荣.益肾通经汤治疗室女痛经.四川中医,1988,(11):33.

8.复方逍遥散

【药物组成】柴胡2g,白术、茯苓、当归各3g,白芍6g,炙甘草2.5g,薄荷1.5g,煨姜3片。

加减变化:寒凝气滞血瘀者加香附、玄胡、艾叶、桂枝,以温经祛寒,疏肝行气止痛;气滞血瘀者加川楝子、玄胡、泽兰叶、失笑散、没药、丹皮,以疏肝调经,化瘀止痛;伴腰腿痛者加菟丝子、淮牛膝,以补肝肾强筋骨。

【治疗方法】经前3~5天开始服药,每日煎服1剂,连服5~7剂为1疗程。无效,可服2~3个疗程。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原发性痛经。

【临床运用】以本方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治愈14例,占27%,好转32例,占61.5%;总有效率88.4%。

【经验体会】痛经以实证为多见。52例以经前期开始或经期第1~2天疼痛最着,且经血多暗红或有紫血块。在气滞血瘀明显的病例中,遇见轻按则痛,重按反感舒适,此为虚实挟杂。用逍遥散加减治疗,既能疏肝解郁,又能养血健脾,以治实为主,虚实兼顾,故能获得满意疗效。

【方剂来源】龚励俐,等.逍遥散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疗效观察.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5,(3):42.

9.痛经饮

【药物组成】当归、炒川楝子、醋玄胡、炒小茴各10g,川芎、乌药各6g,益母草、炒白芍各30g,甘草6g。

加减:经前痛者加青皮6g,经期痛者加炮姜6g,经后痛者加党参、熟地各15g。

【治疗方法】每日1剂,经前3~5天服用,连服1~3个月经周期。

【功效主治】行气活血,温经止痛。主治室女痛经。

【临床运用】本组92例,服本方1~3个月经周期后,经行痛止者76例,经行痛减者16例。有效率达100%。如一学生15岁。14岁初潮,每2~3月一至,每次经前1周即感腹胀腹痛。昨日经期,胁肋胀满,少腹痛剧,经色紫暗,量少而夹血块,且伴腰酸肢软,胸闷纳呆,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而腻,脉弦紧。证为气滞血瘀,冲任失和,予痛经饮加青皮6g,3剂。药后诸症已除。嘱下次经前5天续服原方3剂,药后经至,无腹胀腹痛感。经随访,其后经期正常。

【经验体会】室女气血旺盛,而情志又多变化,故其痛经多为气滞血瘀;再若经期寒温不适,寒客胞门亦可为患,治当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温经散寒,需慎用苦寒腻补。方中归、芎活血化瘀,川楝舒肝理气,玄胡活血止痛,小茴、乌药行气散寒,益母草养血祛瘀,白芍、甘草柔肝缓急,诸药相伍,有行气活血、温经止痛之效。经前腹痛多因于寒,故加炮姜温中散寒,经后腹痛多于虚,故加党参、熟地以温补气血。

【方剂来源】杨承先,等.痛经饮治疗室女痛经92例临床观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7,(1):33.

10.痛经宁

【药物组成】当归、川芎、桃仁各9g,红花6g,五灵脂、生蒲黄、炒蒲黄各10g,益母草15g,白芍12g,甘草3g。

加减变化:肝郁加柴胡9g、香附12g;寒湿盛加细辛3g,桂枝、吴茱萸各9g;气血虚加黄芪15g,党参、熟地9g。

【治疗方法】每日煎服1剂,分早晚服。于行经前7天开始服至行经日止,若服用后第1个月经周期疼痛未消,于第2、第3个月经周期行经前7天再续服。

【功效主治】本方活血化瘀,调经止痛。主治原发性痛经。

【临床运用】运用本方治疗50例原发性痛经,结果治愈25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6%。如一患者32岁,以痛经15年就诊。月经后至,有时2~3个月一行、量少,色紫黑,夹血块,少服冷痛,形寒、恶心,屡治未效。脉滑细,苔白润质暗。此为寒凝血瘀,拟“痛经宁”加细辛3g,桂枝、半夏各6g,牛膝9g,7剂。2个月后复诊,诉药后两次月经准时来潮,疼痛消失,经色转鲜红量增多。3年后随访,痛经未发,并足月产一女婴。

【经验体会】痛经尽管有虚与实、寒与热之别,但血瘀则为其共同病机,故活血化瘀为其基本治法,“痛经宁”即因此而设。在经行之前服用,目的在促使经血通畅而达“通则不痛。”

【方剂来源】江建南.“痛经宁”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1,(4):44.

(二)膜性痛经方

原发性痛经中属膜性痛经者,典型症状为月经第3~4天时疼痛最剧烈,膜状物排出后疼痛即消失。活血化瘀为其基本治法。本节选介益气化瘀汤、化瘀消膜汤计6首。

1.益气化瘀汤

【药物组成】①行经期方、党参15g,白术、茯苓、益母草各12g,炒蒲黄,白芍各10g,五灵脂、当归、制香附、川芎各9g,三七(冲服)5g。下腹畏寒胀痛者加肉桂3g,乳房胀痛者加柴胡9g。

②经间期方:菟丝子、党参各15g,何首乌、白芍各12g,肉苁蓉、熟地黄、杜仲、桃仁各10g,当归身、蒲黄各9g。

【治疗方法】上方均水煎服,每日1剂。其经间期方于月经第15天开始服用,连服1周。

【功效主治】益气化瘀,主治膜性痛经。

【临床运用】共观察30例,痊愈(行经腹痛及肉眼样血块消失,停药半年后未见复发)18例,好转(周期性行经腹痛时间较治疗前缩短,血块肉眼较治疗前碎块小)11例,无效1例。

【经验体会】膜性痛经,是妇女月经病中较严重的一种疾患,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女青年。是指子宫内膜整块排出时,子宫收缩增强或不协调收缩所引起的痛经。一般属实体实证,西医通常用补充孕激素的治法,但效果很不理想。用本方观察30例,效果满意,而三七、蒲黄、益母草则是治疗本证不可缺少的良药。

【方剂来源】陈爱莲.益气化瘀法治疗膜性痛经30例.广西中医药,1993,(1):16.

2.化瘀消膜汤

【药物组成】三棱、莪术、炒五灵脂、炒蒲黄、穿山甲、王不留行、香附、菟丝子各10g,当归、山楂、党参各15g,血竭(冲服)2g。

加减变化:兼有寒象者,加肉桂6g;仙灵脾、艾叶各10g;兼热象者,加赤芍、黄芩各10g。

【治疗方法】月经干净后开始服药,每日1剂。水煎服。服至下次行经即停。连续服用2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