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非洲战场篇
47654700000026

第26章 摧毁希特勒“无声”武器基地(3)

原来,最近施泰尼茨在动物饲养房里对家禽进行的实验很不顺利。施泰尼茨认为不成功的原因是动物本身。在动物饲养房里,没有一个会饲养动物的专家,并且由于担心会被传染上细菌,接受了细菌疫苗的动物往往得不到精心的照顾。于是他决定到男爵夫人的牧场去找一位会饲养动物的斯拉夫劳工。

施泰尼茨一到埃尔伯费尔德,就向男爵夫人宣传在研究所搞动物试验对第三帝国来说是多么重要,而作试验的动物需要有人精心照料。于是男爵夫人把拉杜什金送给了他。拉杜什金为能有机会进入细菌实验室而十分情愿地听从了女主人的安排。尽管他心里清楚,进入动物饲养房就有染上致病细菌的可能,但到动物饲养房后便能够寻找机会尽快地完成破坏细菌实验中心的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应不惜一切代价。

4.战俘试验

为了加快细菌武器的研究工作,希特勒亲自出马接见细菌武器研制基地的负责人,了解“无声”武器研制的进展情况。被紧急召回柏林的施泰尼茨来到帝国办公大楼,他简短地向希特勒报告了致病细菌效力的情况:本周将在实验室里和当地靶场对战俘进行试验,第一批细菌武器今年秋天就可以用来对付敌人,到那时,细菌工厂将转入成批生产,储存新式武器的军需仓库也将竣工。

希特勒有些兴奋起来,他走到放有东方战线大幅地图的桌子跟前,对施泰尼茨说:“到了秋天,我们的部队就可以撤到第聂伯河。细菌武器使用后多长时间可以见效?”。

“我们这种武器是直接在前线使用的,它考虑到近战,在使用后的几个小时内就可以给德国带来胜利。”施泰尼茨答道。

希特勒立即来了精神,他迅速离开地图,看着自信的施泰尼茨,追问到:“不用说,你已经考虑到了我的士兵们的安全了?”

“是的,元首。您的士兵将得到完全能够排除细菌进入呼吸道的特殊面具,而失去活动能力的苏联红军将躺在战壕里任人宰割。”

希特勒顿时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好像他已经看到这种新式武器正在发挥威力。

最后,希特勒迫不及待地命令施泰尼茨在9月初就制造出这种武器。施泰尼茨知道,在完成工作的时间上同元首讨价还价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只有压缩工作计划,尽快开始对人进行试验。

回到黑林山后,他叫来了集中营训导主任,要求他把实验用的战俘带到他的实验室去。

晚上,一辆小型卡车来到集中营,装着为施泰尼茨的首次试验挑选的8名战俘。

就这样,细菌武器研制已进入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试验阶段。施泰尼茨很快就要实现其罪恶的目标,成为世界历史上大规模杀伤人类的最强大武器的制造者。

8名战俘被带进了实验室。施泰尼茨把他们分成两组,分别绑在实验场两侧的柱子上。在右边的4个人为一组,假设为“德国人”,身着防护衣,而且其中2人还带有施泰尼茨发明的能中和致病细菌的特殊附加器。另外4人属于第2组,他们代表“俄国人”,其中2人暴露在地面,第3人坐在车上,第4人在掩体的侧面。

试验预定在早晨6点钟开始。一架飞机从森林上空紧贴着树梢一掠而过,一股病毒白烟从飞机的尾部冲了出来。“俄国人”这一组中,有一个人冲到一边,向铁丝网跑去。显然系在他身上的绳子没系紧,已经染上病毒的“俄国人”会翻过铁丝网跑到森林中,从而成为传染病的媒介。施泰尼茨马上命令助手按动试验场警卫指挥室的按钮。一阵自动枪声响起,那位逃跑者马上倒下了。其他被试验者明白了,如果他们逃跑,也会有同样的下场。施泰尼茨举起望远镜,只见暴露在地面上的两个“俄国人”的惨白的脸在抽搐着,身子抽筋似地颤动。那个坐在车上的“俄国人”也开始抽搐。惨无人道的施泰尼茨却高兴得叫了起来,为他首次试验就取得成功而兴奋不已。“德国人”这一组中戴着防毒面具的两个人也开始狂乱起来,有一个人用手用力从脸上扯掉了面具。戴着防毒面具并安有附加器的那一对“德国人”,则安然无恙地站在柱子旁边。

施泰尼茨记下了试验体受菌作用的时间和外表特征,然后得意洋洋地对他的助手们说:“现在可以让忠于元首的士兵拿着苍蝇拍代替冲锋枪去进攻了。”他命令把两个无事的“德国人”送回细菌实验室的小医院里,其他的人则留在这里过夜,以待进一步对他们进行试验。

细菌实验中心为了在9月份完成大批用于近战的细菌武器,加速实验工作。施泰尼茨要求施密特教授加快试验的进度,教授知道,施泰尼茨的特种细菌加上他研制的瓦斯毒气,会使纳粹的“无声”武器变得更加可怕,他借口订购的一些仪器和试管还没到,表示不能马上就出结果,以拖延时间。

5.炸毁实验基地

完成总部任务的规定时间越来越逼近了。如果要摧毁德国的细菌实验中心,就必须把炸药安放在施泰尼茨的实验室里。

拉杜什金每天都要到实验室的动物饲养房里照料做试验用的动物,给他们喂食。动物饲养房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关着准备试验用的动物;第二部分关着已经染上病毒的动物。进入第二部分必须穿着特制的衣服,戴上防毒面具。而平常拉杜什金都是用半自动的饲料槽小斗与沿着半圆形的窄轨铁道把食物送进去。

从观察饲料运送的过程中,拉杜什金想出了安放炸药的一个好办法:炸药只有放到饲料槽里,进入饲养房的第二部分才不会被人轻易发现。因为目前接触这部分饲料槽的只有他一个人。但是怎样才能将炸药装在饲料槽里呢?如果能在饲料槽上再装上一个底,就可以把炸药放在饲料槽的两层底之间,送入饲养房的第二部分。于是,拉杜什金借口槽坏了,请他的老朋友费希纳在男爵夫人的小工厂里帮忙修理一下,同时偷偷地再安上一层底。从外观上看,它还是原来的样子。

正当行动小组忙于做最后的准备工作时,萨弗罗诺夫得知,实验室两位负责人紧急前往帝国大厦,向希特勒报告实验进展情况。他预感到希特勒会再次催促科学家们加快完成试验工作,因为东线战事变得对德军极为不利,他马上把这一情况汇报给总部。总部当机立断,决定破坏小组提前行动。

就在施泰尼茨和施密特动身前往柏林的当天晚上、卢卡绍诺克送来了炸药。拉杜什金偷偷地把炸药放在饲料槽的两层底之间,而与此同时,齐默尔曼小组在细菌武器生产厂也安放了炸药和定时装置。

当天晚上半夜时分,一阵沉闷的爆炸声划破了黑林山的寂静。过了一会儿,又一声巨响震得大地直颤动。顷刻间,纳粹的细菌实验楼倒榻,化为废墟。

爆炸声过后,党卫军的值班人员向柏林报告:“发生了两起爆炸。一起在实验室,一起在工厂。”细菌武器实验室的警卫迅速封锁了实验室的大门,不许任何人出去,以免把病菌带出来,慌慌张张跑出来的两个实验员立即被卫兵打死。

拉杜什金把炸药放在饲料槽里后,一直守候在饲养房里,直到夜幕降临以后,他才将定时爆炸装置与炸药连接起来。爆炸前10分钟,他和萨弗罗诺夫离开了危险区,按预定的撤离方案,到森林中去找游击队。

希特勒接到这个消息后气急败坏,大骂帝国安全部长卡尔登勃鲁纳,而此时格里高利耶夫怀着兴奋和自豪的心情走进卡尔涅夫将军的办公室,向将军汇报了刚刚收到的胜利完成“极点”行动的英雄们撤离的情况。卡尔涅夫立即把这次行动的情况报告给最高统帅,斯大林非常满意。

“极点”行动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