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恩师——刻骨铭心的118个瞬间
47654300000137

第137章 一个都不能少

文/佚名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老师要像关心自己的孩手一样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9月10日上午,郑州22中全校师生整齐列队,在一位老师的遗像前举行了大型诗歌朗诵会,向她送上教师节的节日祝福。

这位老师叫吴玲,生前是郑州市22中数学教师。今年7月11日,年仅50岁的吴玲因患癌症永远离开了她深爱的学生和校园。吴玲从教近三十年,她爱生如子,视校为家,忠实履行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理念。

郑州22中位于郑州市区西南的城乡接合部,生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当地的村民子弟,二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弟。这些学生由于思想素质、学习成绩“双差”多,提高升学率难度大,很多老师不愿在这里任教。可吴玲却说,只要他坐在我的教室里,就是我的孩子,我就要对他的成长负责。

校长李素萍告诉记者:“为了让这些学生能喜欢数学,吴老师想了很多办法,把抽象的公式、定律生活化、人情化。”吴玲发现,即使是再不喜欢数学的学生,看到动画《唐老鸭漫游数学王国》时也会乐滋滋的。于是,吴玲也跟着看,从中琢磨道理,悟出了“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对身边的数学感到好奇”的教学引导方法。

现郑州市第22中初三(3)班学生丁灵灵回忆道:“几何课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吴老师从我们学过的苏东坡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人手,说到旅游时如何欣赏大自然的美,再引发开来,什么内角、外角、内错角、延长线等,我们顿觉豁然开朗。”慢慢地,不少讨厌上数学课的学生也感到数学有趣了。

听过吴玲讲课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吴老师的课生动、有趣,听得懂,记得牢。多年来,她教的学生参加各级数学比赛,均取得了突出成绩,这与她独特、创新的教学方式是分不开的。

在一篇《捧着一颗赤心献给教育事业》的文章中,吴玲写道:“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老师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在吴玲任教的1997届学生中,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孩儿叫张娜,活泼开朗,是班级活动的积极分了。可在初二的一段时间里,张娜常常独自一人发呆,对班上活动也不热心。经吴玲了解,原来,张娜的父母正在闹离婚。张娜哭着说:“人,活着真没意思。”吴老师听后半天没说话,把张娜搂在怀里说:“孩子,你以后就把老师当妈妈吧。”

1996年的一天,一个班主任找到任年级长的吴玲,说班上有个男生两天没来上课了,他父母忙着做生意也不管。一连三天,吴老师骑着自行车,在郑州市逐街寻找,终于在一家网吧把这孩子“揪”了出来。吴老师把这孩子领回家,煮了鸡蛋面让他吃,又给他换上自己儿子的干净衣服。那孩子承认沉溺网络游戏不对,可就是常管不住自己。吴玲一次次帮助他、鼓励他,这个孩子慢慢地改变了,顺利完成了中学学业。

2003年年初,吴玲走路感到很吃力,同事劝她去医院检查,她却忙着帮年级新来的教师们熟悉业务,一晃几个月,她把身体不舒服的事忘记了。4月的一天,连续几天吃不下东西的她在课堂上差点儿晕倒,在同事的催促下,她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恶性肿瘤。

2003年秋,吴:玲出院了。由于化疗,身体很虚弱,但她多次找校长,请求回校工作。李素萍校长安排她到图书馆做点儿轻松的工作,但闲不住的吴玲把积存多年的图书整理归类,制作索引;把多年积存的杂志分类装订成册;定期向老师和学生推荐优秀书刊;并辅导学生成立了“逸兴书社”交流读书心得。直到2005年3月,她病情复发,再度住院。

吴玲在病床上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托同事小楚老师把一封信转给她任教的初二年级5班和6班学生,信中写道:“……党楠同学最近进步很大,要继续发扬……同学们要听你们新老师的话,为班级争光……班上××同学和××同学,要懂得控制自己,少去网吧上网……最近出了一本很好的书《爱,你准备好了吗》,很适合同学们读读,要想办法找到,作为这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