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茶花女之恋:动人的历史爱情小说
47647300000001

第1章 自序 序的灵感 管家琪

我常常提醒同学们,看一本书不妨先浏览一下目录,这样对整本书的架构会有一个比较清楚完整的概念;其次,书里面的“序”以及“导读”之类的文章也不要错过,至少要大略扫过一下,这样你对这本书的创作背景就会比较了解。

一本书的“序”或“导读”其实蛮有意思的。就算是有很多的“推荐序”都是客客气气地胡吹乱捧,也可从中看到很多关于作者的其人其事;“导读”可以让我们知道别人是用什么样的角度来欣赏这本书,不妨和自己的读后感做一些参照;而作者本人的“自序”,就算再怎么不知所云,多多少少也会透露出一些关于创作动机这一类的信息……我觉得这些都很有意思。

如果你现在正在看这篇“序”,你马上就会知道,这本书的写作动机其实正是因为一篇“序”而来——英国19世纪的大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为她的作品《科学怪人》所写的序。《科学怪人》写于1816年,当时玛丽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少妇,正沉醉于新婚的喜悦之中。到了1831年,有一家出版社打算重新印刷发行《科学怪人》,要求玛丽·雪莱写一篇序,来解答世人的疑问:“一个十九岁的年轻女子,怎么会写出这么可怕又这么深刻的故事?”(看来古今中外所有的大作家总是无法避免地会被人一直追着问:“你这个故事是怎么想出来的?”)雪莱英年早逝,到了1831年这个时候,玛丽·雪莱已经守寡了九个年头。她的这篇序,不但解答了读者的好奇(其实《科学怪人》的诞生也是一个很棒的故事),也以非常平实的文字、非常含蓄的笔调表达了对于亡夫雪莱无限的追思。那篇序真是十分动人,我一连读了几遍,脑海中逐渐浮现了很多画面……因此有了写这一系列历史爱情小说的灵感。

特别要强调的是,既是“小说”,就一定有虚构的成分。在写这十二篇小说的时候,每一篇我都必须读很多资料,并参照真实的历史年表,然后撷取最足以发挥的一段,并在必要的时候虚构一些人物或小部分的情节,但是大部分的情节都是真实的。

在选择男女主角的时候,我也注意不要太“偏食”,净写文学家或艺术家(虽然文学家或艺术家的爱情故事比较多),而希望也写一些其他领域杰出人士的故事;因此在这本书里,你会读到大作家歌德、小仲马、马克·吐温的爱情故事,也会读到“发明大王”爱迪生、“细菌学之父”巴斯德的爱情故事。

其实像这一类所谓讲述名人的爱情故事的书籍有很多,但多半是资料性的叙述,而我希望做到的是以小说的技巧、说故事的方式来呈现这些动人的爱情乐章。

但愿大家会觉得这些故事很好看,这样我就会觉得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