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47645200000022

第22章 蝶恋花

晏殊六曲栏杆偎碧树①,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②。谁把钿筝移玉柱③?穿帘海燕双飞去④。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⑤。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注释”

① 偎:紧贴;挨着。② 黄金缕:喻新长嫩叶的柳条。③ 钿筝:用金银、贝壳镶嵌的筝。移玉柱:即弹奏筝。④ 海燕:即燕子,古人因其春天自南方渡海而至,故谓;非今动物学上所说的筑巢于海滨悬崖上、形似燕子的另一种鸟。⑤ 一霎:很短的时间。

“语译”

六曲形的栏杆紧挨着碧玉似的绿树,风轻轻地吹,杨柳尽情舒展开它黄金般的丝缕。是谁抚弄着钿筝奏起一曲?惊动了梁上燕子双双穿帘飞去。

眼前到处有游丝和飞絮在飘飏。红杏花开,正值清明,下了片刻的阵雨。午间熟睡醒过来时,只听得黄莺在四处乱叫,是它惊破了我的好梦,这梦中的一切再也无处寻找了!

“赏析”

诗词中常见有一首作品同列于几人名下的,如这首《蝶恋花》词,在冯延巳和欧阳修的词集中都有,也不知究竟该属于谁的。光从题材、风格上判断是不大靠得住的。因为一个词人的作品,可以彼此有一定的差异;而唐五代至北宋间,此类题材、风格相近的词作又太多,所以最好的办法只有存疑。

我们还是来看看这首写春景的词的本身吧。

景中有情,人所共知,但也应知不论通过景物所表现的是何种情,情之抒发成功与否,是写景成功与否之关键。此词上片所写,便能成功地传达出一种面对春天景象时所产生的愉悦畅快情绪。首句中的“碧树”,应该就是杨柳;贺知章《咏柳》绝句中就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之句。六曲形的栏杆旁边,配上千万条金碧丝带在风中摇曳的垂柳,这画面多么瑰丽动人!“展尽黄金缕”,说的是柳叶全都舒展开了,而我们读着这样的词句,心神又何尝不为之舒展呢?这时,传来几声悦耳的筝声,随即便见有燕子双双穿帘而出,掠过眼前飞去。这一切组合得何等巧妙,而“谁”字尤问得好,它把词人当时惊喜兴奋的心态都活现于纸上。所用词句之意象,都是一般词作中所常见的,并无特别神奇之处,但一经写出,诗意便清新多致,这样的词,自非大手笔不能作。

下片仍多姿多态。“满眼游丝兼落絮”,词人固然会因此而产生怜惜春光的感情,但并不是哀伤。这一句写出了一种对景而呼奈何的心情,因而反加浓了春意。“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这是很受称道的佳句;季节、气候、景物,一一点清。“一霎”二字,把握准确;若久雨不止,便大煞风景,亦与前后描写不相称了。阵雨片时,忽然吹散,这景象人心中所有,亦平添多少诗情画意!昔人有以此二句题画者,可见其历来为人所喜爱。全词以莺语惊梦作结,但与“愁梦酒醒”自有不同。虽好梦难寻,不无遗憾,但毕竟觉来之时,所听到的只有莺声盈耳,仍归于一片大好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