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三百首全解
47645200000114

第114章 绮寮怨

周邦彦上马人扶残醉,晓风吹未醒。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去去倦寻路程,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①。旧曲凄清,敛愁黛、与谁听?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何须渭城②,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注释”

① 杨琼:唐圭璋笺:“陈(元龙)注《片玉集》:‘杨琼事未详。’白居易诗:‘就中犹有杨琼在,堪上东山伴谢公。’”② 渭城:指王维《渭城曲》,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句。

“语译”

上马离去时带着醉意,要人扶持,晓风吹面,酒也未醒。碧瓦红檐的建筑沿途映在水边,我忽然在垂柳的掩映中看见那渡口的亭子,当年我曾在这破败的墙壁上题过字,现在这墙已结满蜘蛛网,淡淡的墨迹上长出青青的苔斑。我想到自从离开此地,岁月如流,已过了许多年。于是在亭前久久徘徊,愁思满怀,叹息不已。

我一直向前走呀走的,也懒得去打听路程。江陵之事,已成陈迹,又何曾再去向人询问。那首老歌曲,调子十分凄清,现在还能跟谁在一起皱着愁眉共同聆听呢?如果饮酒时老朋友还在,他想念我,最情深意厚了,哪里还用得着唱“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渭城曲》,以至歌声未完,眼泪倒先流下来了呢?

“赏析”

词写人生易散、岁月无情而引起的哀愁。

“上马人扶残醉”,开头就写自己离亲友上路,大概在饯别的宴会上多喝了几杯,以至醉意未消,立足不稳,上马也须人扶。远行总是赶早,由“晓风”点出;人在马背上,犹自醉兀兀,固然是多饮所致,但也未必没有情绪因素在。由沿途水边“翠瓦朱檐”引出“乍见津亭”,因记当年题壁事。然亭内蛛丝黏壁,苔痕侵字,无复当时旧貌;于是徘徊良久,愁思盈怀,感叹“岁月如流”。

换头“去去”句,言愁思在心,“倦寻路程”,信马而行。“旧事”如烟,何须再问。唯“旧曲”当时曾与“故人”共赏,而今独自听此“凄清”哀音,徒有敛眉而已。“尊前”句以下,至终结,用王维《渭城曲》句意也别出心裁。“尊前”二字为关合“劝君更尽一杯酒”而用;“故人如在”,即王维诗“无故人”意。明明是“无”,却偏从“如在”设词,又加入“想念我、最关情”六字,限制“故人”含义;意谓若有这样的人在,则“把酒何须听渭城”,又何至于歌未尽而泪先流呢?说来说去,还是此去途中,更无亲近之人,念之不觉泪为之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