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现实点亮梦想(中国梦青少年教育读本)
47622500000022

第22章 每天都做一遍梦

有人说,确定一个梦想或许只需一瞬的想法,但完成自己的梦想却要耗尽我们一生的时间。而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在梦想的虚像中徘徊、迷茫、沉沦。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鱼儿所向往的那片汪洋;梦想就是鸟儿所憧憬的那个蓝天……

梦想,是成功的主动力。梦想与现实总有一段距离,我们要脚踏实地地开拓自己的梦想之路!

在13岁之前,马克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足够才能的孩子。他无法将那些莫名其妙的数学公式记住,也无法理解一篇文章的深刻含义。于是,他的学习生涯就只能如同风筝一般,由一根名叫“倒数第一”的线牵引着飞来飞去。

逐渐地,马克有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大家都叫他“第一”。于是,原本还存有一点信心的他,开始觉得努力也成了一种徒劳。

马克迷上了各种各样的电动游戏。因为只有在这个环境里,他才能找寻到自己,找寻到胜利的喜悦。在所有熟知的朋友里面,没人能够在电动游戏中打得过他。所以,在这个人人都感到昏暗的场所里,马克却找到了光明。

当别人都把时间花费在学习上的时候,马克却把时间花在了玩电动游戏上。其实,他知道这样会令自己倍加颓废,可他却找寻不到更好的办法来满足自己。

13岁的第一个清晨,马克的母亲早早给他准备了生日礼物。他兴奋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精致的蛋黄色胸针,胸针上有一个“V”形的胜利手势。

马克将胸针别在衣领上,一路欢笑着去上课。课上,尽管他一句都听不懂,可还是仔细地聆听着。毕竟,今天是他13岁的生日,得有一个好的开始。

新老师名叫杜桑。或许是因为那枚胸针的缘故,他一进门就注意到了最后一排的马克。自我介绍完毕后,他微笑着说道:“我也想认识一下各位同学。那么,谁愿意第一个自我介绍一下呢?”

台下窃窃私语,却没一个人主动站起身来。忽然,人群里冒出了一个声音:“第一!”顿时,所有人哄堂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还朝着马克的位置高喊着:“第一!第一!……”

杜桑一脸茫然地看着台下的同学们,问道:“你们都愿意第一个介绍?但是不行,得一个一个来,要不,那多吵啊。”

“不!‘第一’是我们班上的同学!”人群中冒出一个稚嫩的声音。

“哦?谁是‘第一’?那就起来自我介绍一下吧。”

马克刚一站起来,大家就笑得不行了。因为那个鲜黄的胸针与此时他红通通的脸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清了清嗓子,想要告诉老师,他叫“马克”,却被久久不息的笑声掩盖了。

最后,情急的马克在众人的嘲讽声中逃出了教室。他决定,以后再也不告诉别人他叫“马克”了。对于他来说,这个名字就是一种耻辱。

“马克!”他一回头,看到杜桑老师气喘吁吁地站在了他的身后。“你怎么会知道我的名字?”马克惊讶地看着杜桑老师。

“因为你的名字和这胸针一样特别,所以我只听一遍就记住了。”杜桑老师说完,上前摸了摸他的胸针。

“真的吗?”马克第一次听到别人的夸奖,有些羞涩。

得到认可后的他,很快与杜桑老师愉快地聊了起来。当杜桑老师问及他的梦想时,他却忽然沉默了。经过再三的鼓励,他才说出,他的梦想是能考上《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托马斯·杰斐逊创建的弗吉尼亚大学。可话还没说完,他就马上补充了一句:“我知道那绝对不可能!”

杜桑老师轻声地跟他说:“你现在考不上,但你可以梦想。你先别去看弗吉尼亚大学是什么模样,先在心中幻想一个你自己的弗吉尼亚大学。接着你再想一下,几年以后,你会是以什么样的装扮、什么样的神情进入弗吉尼亚大学,进入时遇见了哪些你最崇敬的教授……”

杜桑老师把该梦想的细节不厌其烦地重复了几遍,要马克每天早上起床后花五分钟的时间梦想这些,越细越好。

从此,马克开始了自己遥远的梦想旅程。每天起床后的这五分钟,成了他一天里最美妙的时刻。他经常会产生一种奇怪的错觉——自己是否真的就在弗吉尼亚大学?虽然在很多优等生的眼里,弗吉尼亚大学并非他们的第一目标。可对于马克来说,这曾经是他连想都不敢想的圣地。

五年之后,当马克接到弗吉尼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他忽然明白了杜桑老师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