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47613600000096

第96章 海纳百川(5)

“我不是早已说过吗,在地愿做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吗?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我奉娟活是你李家的人,死是你李家的鬼!你就是上天入地,我也跟你一辈子。”

“夫人,我的好夫人,我李密对不起你,太对不起你了!”李密拿出圣旨:“夫人你看这上面写的什么?”

奉娟接过圣旨看了一遍,喜上眉梢:“啊呀我的郎君,圣上派你去山西平叛,还让你带上我,这是前无古人的事,是大好事,何言对不起我?”

李密本想严守秘密,决不揭破谜底,今见奉娟与自己心无二心,愿无二意,又多喝了些酒,便说出一番话来:“夫人啊!有些话若不吐给你,实在对你不起,我就说了吧。我李密为魏司徒李弼曾孙,周太保李曜之孙,隋上柱国李宽之子,以父荫为左亲侍。后与杨玄感交友,感情甚笃。玄感举义兵于黎阳,推我为谋主兼中军将军。玄感兵败黎阳,我被迫逃往瓦岗寨,投入翟让麾下,助翟让将一支打家劫舍的土匪队伍,发展壮大成一支势力强大,目标明确的义军,终至为反王盟主、西魏王……”

“你的这些盛事为妻都一清二楚,不言也罢,就说什么事对不起我吧。男子汉大丈夫,站着一座山,倒下山一座,可别陈芝麻烂谷子,婆婆妈妈。”

“好,那我就直言不讳了。今圣上与大丞相对我相敬如宾,又娶了你这个地位显赫、人见人爱的美人,从道理上说应知足了。可我是志气高远的男子汉大丈夫,怎能过这‘驸马、驸马,寄人篱下;国公、国公,啥也不中’的日子?趁我还不太老,该出去闯一番事业才是。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啊!”

“圣上这不是派你到山西平叛吗?还有什么不舒服的。”

“这是我施的一计,想以到山西平叛为名,带上你逃之夭夭,到漳南找刘黑闼去。刘黑闼正在组织窦建德旧部,准备发动起义,凭我的才干和影响,弄个首领不在话下。”

李奉娟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你胡说些什么呀?酒喝得太多了吧?我才不信呢。”

李密郑重其事地道:“这完全是真的,我不骗你,也不能骗你。夫人,你就跟我走吧,走吧,我会好好待你的。”

淮阴王李仁忠贞爱国,品貌端正,奉娟自幼受到了正统而又良好的教育,况且恭帝与李渊恩重如山,怎会与李密合谋出走?奉娟闻言气火上冲。然而,李密毕竟是她新婚不久的郎君,她又不能做出有害于李密的事,便强忍着火气,从为人、道德、人伦等方方面面劝说李密改邪归正,安安稳稳地在这国公府中与她厮守,相依相傍,白头偕老。然而,李密的确是条宁折不弯的硬汉子,说到做到,决不食言,反劝奉娟随他出走。二人你劝我我劝你,互不相让,终至大吵大叫,夫妻情分渐渐被道义和自信所吞噬。奉娟看李密我行我素,言道:

“你若再固执己见,我就向圣上和大丞相奏报!”

李密此时才知自己的失误,更知事情泄露出去造成的恶果,便问:“夫人,你方才还说活是李家的人,死是李家的鬼,怎的对我如此无情?”

“此乃毁人伦坏社稷的不义之举,与夫妻情分是两码事。我可以陪你去死,却决不让你做出不仁不义,有损人伦和社稷的恶举!”

“你……”李密腾身而起,嗖地拔出悬挂地帐柱上的宝剑:“夫人啊,我再问你一句:你跟我走还是不走?这密你告还是不告?”李奉娟大义凛然:“告,一定要告!”

“那……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李密心横牙咬,一剑刺中李奉娟的心窝。

奉娟仰天抱恨,倒于帐幔之下,鲜血飞溅,染红了李密面色黝黑的脸,染红了那姹紫嫣红的帐幔,将她送到了黄泉路上。阎王小鬼们定然为她可惜,因为她毕竟太年轻,毕竟走得太匆忙。

李密杀人无数,在他眼里,杀死一个人如同踩死一只小鸡。此时他却心灵震颤,手足无措。他杀死的不是自己的敌人,是新婚不久,活泼可爱,小鸟儿似的结发妻子,夺走的是一条在这个世界上待了十八年,比自己的爱女仅大两岁,有着许许多多美好的憧憬,编织着五彩花环的年轻生命。他的手抖索着将宝剑插入剑鞘中,为奉娟合上大睁着的杏眼,颓然而坐,思索着对策。

这时,王伯当突然闯了进来,见状不无震惊:“邢国公,你……你怎么将她……她杀了?她可是个好女子哟!”

李密一把抓住王伯当的胳膊:“伯当,你来得正好。我一时性起,杀了爱妻,这该如何是好?”

王伯当不知李密心中的秘密,但却有一颗对李密的耿耿忠心。言道:“道路有两条,一条是自首,另一条是逃走。自首死路一条,逃走许能保住性命。你曾在战场上救过我的性命,我愿以死相报,陪你逃出城去。我备马去,你赶快洗净脸上的血迹,换好衣裳,带上圣旨,做好准备,振作起来!”

王伯当匆匆走了出去,将李密和自己的宝马良驹牵至卧室门外。已做好准备的李密飞身上马,他也跨上坐骑,二人一前一后,奔金光门而去。金光门的卫士见是邢国公和他的幕将,又带着圣旨,不仅放他们过去,还施之一礼。

国公府的侍卫发现情况有异,飞报李渊,李渊勃然大怒,立令李神通率兵追赶,务将李密与王伯当抓回,严加惩办。

李神通已休养了数月,正愁没事干,接令大喜,率属下千人急起直追。待出了金光门,遥见李密与王伯当顺小道西去,眼见得难以追上。李神通灵机一动,令游击将军兰昆率人马三百,从小道赶至前面截杀,自率剩余人马紧追不舍。

李密与王伯当忽听身后人喊马嘶,知追兵已到,便快马加鞭,没命地前逃。可惜因路径不熟,跑进了艮宫山的断密涧,涧深壁陡,断了去路。李密望着悬崖之上镌刻的“断密涧”三个大字,暗道:“天亡我也!”

王伯当喊了声“我回马截杀追兵,主公快寻路逃走!”说着,一提马缰,奔至涧口,方天画戟一横,叫道:“尔等休想追赶,王伯当在此!”

李神通非常敬重王伯当,劝道:“李密杀死公主逃走,当诛不容。此事与弟无关,弟就交出李密吧。”

“李兄休再相劝,俺王伯当乃仁义之士,在我主危难之时,岂能舍他而去,落个不忠不仁不义的恶名。兄若不放开一条生路,休怪俺王伯当的方天画戟无情!”王伯当言出即行,拍马来战李神通。李神通即令放箭,箭如飞蝗。王伯当毫无惧色,抡戟拨打雕翎,箭矢纷纷落地。

李密正在寻找路径,已在涧中等了多时的游击将军兰昆突然率众杀出。李密知难逃一死,拍马冲人敌阵。然而,已被淫色吞噬的他哪里是兰昆与属下的对手?战不数合,被兰昆斩于马下。兰昆随之高喊:“王伯当,李密已死,你已无再以死相拼的必要,就降了吧!”

王伯当回头看去,只见兰昆的银枪上高挑着李密的头颅。情急之下,回马来战兰昆,欲要夺回李密的首级。这时,乱箭飞来,他身中十数箭,坠落马下。一世英雄,就这样踏上了不归之路。李神通不仅为之扼腕,不忍心割下他的首级,将其尸体与李密的无头尸安葬在艮宫山的向阳之处,立了坟堆,带着李密的首级向李渊交令。火气正盛的李渊令将首级挂于金光门之侧示众,任飞鸟叼啄,任何人不准祭奠。

次日午后,有三个庄户人打扮的汉子从金光门前经过,看城门处挂着一颗人头,许多人围着观看。汉子便凑了过去。不看则已,看罢吃惊不小。三人不由分说,买了些纸香燃上,跪倒在地,放声痛哭。

守门将士看三人竟敢违抗大丞相令,在光天化日祭奠钦犯,一拥而上,将汉子们绑了,来见李渊。李渊定睛看去,大喜过望,亲解其缚。言道:“原来是恩公和魏丞相、徐军师到了,怎么不早打个招呼?我李渊亲自前往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