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隋炀大帝杨广(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47612600000027

第27章 流萤升作夜明珠

在东京洛阳,还有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与新皇宫几乎同时竣工,这就是显仁宫和西苑。

显仁官建在洛阳西南数十里的寿安,南连洛水支流皂涧,北抵洛河北岸,方圆十里。由大将军宇文恺和内史舍人封德彝监造。

西苑在显仁宫西面,与显仁宫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方圆占地二百多里。负责监工的是内史侍郎虞世基。

大业皇帝杨广在决意迁都洛阳,新建皇城的时候,就萌生了修建显仁宫和西苑的念头,尤其是西苑。

杨广年少时候就在王子相辅导下熟读《史记》、《汉书》,对秦皇、汉武的上林苑羡慕不已。秦皇赢政在渭南开辟了上林苑,听政之余,可以到苑中游赏狩猎。辉煌华丽的阿房宫,就修建在上林苑里,只可惜让陈胜、吴广那伙蟊贼放了一把火,烧掉了阿房宫,也毁了上林苑。后来,汉高祖刘邦还假作正经,准许百姓庶人进上林苑开荒种地,收获菽粟,真是一种到死也脱不掉的农夫的小家子气。还是汉武帝有气魄,不愧是雄才大略的君王,他又将上林苑收归为皇家宫苑,方圆有二百多里,苑内放养了无数珍禽异兽。武帝兴致所至,就驰马人苑,打猎游乐。在长安皇宫住腻了,就到上林苑住一阵子。苑中有离宫、观、馆几十处,最适合怡养身心,陶冶性情。谁说秦皇汉武不是好皇帝?他们抵御外族入侵,大力开拓疆土,为黎民百姓办了那么多好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修几座宫殿林苑享受一下,百姓们不该有什么怨言。

惟使杨广感到不足的是,他不知道上林苑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但是,西汉司马相如大肆铺陈上林苑华丽及汉武帝射猎盛况的那篇《上林赋》,却让杨广久久不能忘怀:

……娱游往来,宫宿馆舍,庖厨不徙,后宫不移,百官备具。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镂象,六玉虬,拖虮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游。孙叙奉辔,卫公参乘,扈从横行,出于四校之中……

这种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描绘,使大业皇帝心旷神怡。既然要追比秦皇汉武,就要修建一座绝世宫苑,赶上和超过上林苑。好在,史书对上林苑没有详细记叙,赶超秦皇汉武也就好办得多了。

杨广主意既定,就召来内史侍郎虞世基,说了要修一座胜过上林苑的宫苑的打算。

虞世基原是陈朝尚书左丞,写得一手漂亮的隶书,且博学多才。有一回,后主陈叔宝在草府山打猎,命虞世基作一篇《讲武赋》。他出口成章,即席呈上一篇洋洋洒洒的骈文,让陈后主称赞不已。

虞世基是江南人,熟谙江南水乡园苑之妙。他听皇上说要建造宫苑,没费多大心思就讲出了一套修建园苑的规划,正合了杨广心意,当即命他为宫苑监造。

方圆二百多里的西苑,中央是一个人工挖出的海,方圆十多里,水深一丈有余。海中筑起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各高百余丈,西可回望长安,南可远眺江淮。这三座仙山,是杨广指名建造的,其中还有些讲究。

战国时,燕国人宋毋忌和羡门子高是两位有名气的术士,自称有仙道,会尸解销化之术。宋毋忌、羡门子高说,东方渤海中有三座仙山,名蓬莱、方丈和瀛洲,山上有许多神仙和长生不老之药。齐国的威王、宣王,燕国的昭王都相信了二位术士的话,多次派人入海寻山求仙。但是,三座仙山在大海烟涛微茫之中,很难找到。常常是远望如云,船到跟前时,仙山又隐没在水下;有时眼看要登上山脚了,又一阵大风骤起,将船吹得老远。所以,始终没人登上那三座仙山。

汉武帝东封泰山的时候,曾顺道亲临渤海,久久驻足海边,他希望亲眼看看蓬莱胜景,亲自登上仙山。但是,他也未能如愿,仙山太渺茫难求了。汉武帝干脆在建章宫太液池中,建造了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聊寄思仙之情。

为此,大业皇帝也要在西苑人工海中建造三座仙山。还把这个海叫作内海,内海里有了三座仙山,神仙们就会留居于此,不至于跑到外面去了。

按虞世基的设计,在内海外围,又挖了五个湖,暗寓天下五湖之意。每个湖方圆十里,湖边砌成长堤,栽种了奇花异草。沿湖百步一亭,五十步一榭,以便游玩时驻足赏景。亭榭两边,还栽植了红桃绿柳。五湖的流水,都与内海相通,是一个内海外湖的格局,从一处乘船,便可游遍湖海。湖海里放置了许多游船,诸如青雀舫、翠凤舸,等等,还有一艘龙舟,是供皇上专用的。

在内海北面一带,筑有一道长渠,渠水自内海引入,淙淙流过。沿渠每有风景胜处,便建造一院,共十六院,以作三山五湖的点缀。

听说官苑大部已经完工,只差苑门还有一点尾巴,不日即可落成,杨广高兴极了,似乎也有点等不及了,命内侍传旨:“告诉虞世基,朕要去宫苑看看。”

杨广兴致勃勃,由虞世基陪着在新宫苑里走了一遭。所到之处,但见海天一色,绿水荡漾,真是人间仙境。杨广兴奋地对虞。世基夸赞说:

“秦皇汉武的上林苑,是陆地苑囿,适于跑马打猎。爱卿建造的宫苑,以水见长,比上林苑的景色更胜一筹。爱卿应该为此苑取个名字呀!”

虞世基连忙回答:“陛下才华盖世,文思泉涌,这苑囿名称,应由陛下圣裁!”

杨广得意地信口说道:“此苑造在东京之西,就叫西苑吧。”

虞世基拍手叫好,又说:“陛下,这五湖十六院也该命名啊。”

“说得极是,朕也在想着呢。不过,一下取这么多名字,只朕自己不行,还得爱卿帮忙。”

虞世基受宠若惊。于是,君臣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唱和,不大一会儿,就给五湖十六院取出了名字。

五湖布局按东西南北中方位,东湖称翠光湖,西湖叫金光湖,南湖是迎阳湖,北湖为洁水湖,中湖则取名广明湖。

十六院的名字也很文雅别致:景明院、迎晖院、栖鸾院、晨光院、明霞院、翠华院、文安院、积珍院、影纹院、仪凤院、仁智院、清修院、宝林院、和明院、绮阴院、降阳院。

内侍将五湖十六院的名称一一写下来,呈给杨广审阅是否有误。杨广仔细地看了一遍,嘴角浮着美滋滋的微笑。最后,他又对虞世基说:“这些名字都合朕意。只是,爱卿,朕想把十六院中的仪凤院,改作金凤院,你看如何?”

虞世基大悟:“对呀!陛下,宣华夫人的金凤院!”

这正是杨广的意思。几年前,他送给宣华夫人一只金凤凰;在仁寿宫,宣华夫人住的是金凤殿。东京建成,杨广不想让宣华夫人长住后宫。高墙壁垒、殿宇阴森的环境越来越不适宜宣华夫人了。他要让宣华夫人住到西苑来,这里大有江南景色,可以使她静养身心,免去许多乡愁。所以,十六院之中就该有一座金风院。

杨广和虞世基为十六院取的名称,都隐含着浓烈的脂粉气味儿,这也是大业皇帝追比秦皇的结果。

当年,秦始皇梦想长生不老,派人四处寻仙求药,都无果而终。有一个叫卢生的术士对他说:

“皇帝应经常微行才能避恶鬼。恶鬼避,真人至。陛下每日所居住的宫殿不要让外人知道,这样就能得到不老之药了。”

秦始皇马上就说:“朕早就仰慕真人!”从此,他自称“真人”,不再称“朕”。又令咸阳周围二百里内的二百七十座宫观,都修复道和暗道相连,每座宫观都有刻意挑选的美女居守。秦始皇常在晚上才临时决定到哪座宫观住宿,这样,他的行踪,外人都很难知道。如有泄露他住处的人,定杀不赦。

有一回,秦始皇游梁山宫,从山上望见咸阳城中丞相李斯的车骑前呼后拥,不满意地说了句:丞相车骑如云,太奢华了!侍卫中有人告诉了李斯,吓的李斯立即减少了车骑。过了两天,秦皇见李斯车骑减少,暴跳如雷,说:“一定是身边的人泄露了真人之言!”就派人查问,哪里有个敢承认的?秦始皇一怒之下,将那天跟随在身边的人全部拘捕斩首。

杨广建西苑十六院,就是仿秦皇所为,不过无意避恶鬼,只在每院中安置美女,以备他随时游幸。

西苑还在营造中的时候,杨广就派人分赴四方,采选天下美女。此时,采选的美女都陆续到达东京。杨广从中挑选出十五名佳丽,除金凤院以外,每院分派一名,封为四品夫人,分掌各院事务。虞世基又亲自监制玉印,上面刻了院名和四品夫人姓氏,发给各院。每院又挑选二十名美女,学习吹弹歌舞,礼仪知识,以备服侍皇上。西苑的各处楼台亭榭,也都分派了人数不等的美女,充作使役。

经过一番精心的设计布置,西苑终于成了一座湖光山色齐备,胜景美女俱佳的皇家宫苑。杨广十分惬意,他从心里觉得,自己的西苑已经超过了秦皇汉武的上林苑。

自从住进西苑,宣华夫人的心境真的敞亮多了。这里的湖水、假山、曲堤、岸柳都与江南风景大同小异。就连西苑里的风,也比外面的柔和,这是水多的缘故。金凤院中的馆舍、回廊、拱门、天井,白墙黑瓦,翠竹掩映,与建康一带的庄园相差无几。最让宣华夫人欣喜的是,金凤院里的二十位姑娘,也都是从江南地方采选来的。她们一颦一笑,一言一语,都与北方女子不同。吴语呢喃,乡音浓浓,使宣华夫人倍感亲切和温暖,的确缓释了许多忧郁和思乡之情。

她非常感激善解人意的大业皇帝,让自己住到这里。而且,大运河已经开挖,西苑附近便是运河北端的源头。等运河挖通了,从这里登船回江南,要比再从长安赶来方便多了。江南,魂牵梦萦的故乡,正在一步步向着眼前走近。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宣华夫人带了几个院里的侍女,驾着轻车,游荡在西苑中。

十六院的院门都是西向而开,从内海引来的渠水潺潺流过,渠边垂柳轻摇,枝条拂肩。不陪侍君王的时候,自己就是主人,宣华夫人显得轻松自在。西苑宽广无垠,一眼望不到边,不像皇城里,四面是高高的宫墙,抬头只看到方方正正的一块天空。

轻车驰骋,微风扑面。宣华夫人边走边玩,不知不觉已经走出了很远。抬眼看看,前面就是西苑的围墙。渠堤上可以望见墙外的田畴。田野上,一群农夫正在忙碌。他们一边劳作,一边唱歌:

挖河开河,百万离索。美人思故乡,君王游兴多!

歌声里含着艾怨,随风飘来,宣华夫人听得清清楚楚,一阵愁怅郁闷陡然袭上心来,让她游兴全无。

还在长安的时候,就有一些闲言碎语传到她的耳朵里,说有一位叫薛道衡的大臣当面劝谏皇上,不该为了美姬爱妃的乡愁游兴,而征发百万民佚大修运河。

宣华夫人当时就觉得非常委屈:我思念江南故土不假,可何曾为此而请求皇上开挖运河?何况,皇上开挖运河的打算并非始自今日,在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已在心中酝酿,不过未对外人张扬而已。再说,朝臣百姓只认为开挖运河是为皇上游幸,哪里看得透皇上为天下谋福利的雄心大志!

几句闲话引起的委屈,思虑一阵也就过去了。皇上的每次决策,总会有大臣劝谏,这也算不上是坏事,不足为奇。可没想到薛道衡的说法流传到民间,百姓们今天竟把它编作歌谣来唱了。百万民佚离乡背井到运河工地服役,这劳民伤财之举起因于我宣华夫人!这个千古骂名不是一个柔弱女人所能承担得起的,不论她是农妇还是皇妃。

皇上啊,你何必去挖那条大河?真的是为我回乡之便?如是,宣华夫人宁可今生今世永不还乡!秦始皇修了一座长城,落了个暴戾昏君的名字。尽管今天的人们说起长城、看到长城时,无不为它绵延万里的雄伟壮观而惊叹,而称颂不已。但这惊叹和称颂都跟秦始皇没有关系了。同样,将来人们乘船穿梭于运河之中,或步行徜徉在岸柳之下的时候,有几个人会想到你大业皇帝杨广?你还能以一时之功而千秋不朽吗?自古以来,越是追求不朽的人,腐朽得越快!谁能说得清楚,这是因为什么吗?……

宣华夫人只觉得头眩胸闷,浑身无力,吩咐侍从调转车子返回金凤院。

一连几天,宣华夫人像遭了风寒侵袭,精神萎靡,脚下如踩了棉花似的没有根基,田野上传唱的那首歌谣不时在耳边响起,使她心烦意乱。

夕阳西坠,宣华夫人慵懒地倚在床上,百无聊赖,黄昏的沉沉暮气笼罩着她的身心。处在这种氛围里的人,最容易回想起自己曾拥有过的幸福时光。

当年身为帝王之妹,皇家公主,多么荣华富贵,威势赫赫。长江之南,华夏神州的半壁江山统归陈国,万千百姓都听从陈氏召唤。凭眺烟雨楼台,静听渔舟唱晚,那感觉,那心境,如醉如痴,飘飘若仙。没想到一觉醒来,国家覆亡,自己与哥哥、姐姐同沦为大隋臣虏。虽说隋皇并不虐待她们兄妹,但毕竟是在他人屋檐下,往昔的威严和荣华已成过眼烟云,每每回想起来,总免不了无限感伤。沉沉的感伤,使宣华夫人不自觉地吟咏起宫里流行颇广的一段宫词:

红颜几许?玉貌须臾。一朝花落,白发难除。明年后岁,谁有谁无?……

宣华夫人自言自语地吟咏着,不知不觉竟哽咽起来。过去,虽然同为臣虏,兄妹三个毕竟还同在长安,承蒙皇上恩典,每逢假日节令,兄妹们都会聚在一块儿,叙谈叙谈。谁知才一年多光景,姐姐破镜重圆,哥哥忧郁而亡,只撇下自己一个人经受着孤寂愁怅的煎熬。

“红颜几许,玉貌须臾。”这话说得太对了。江南国破,被掳往长安的时候,自己才十几岁。当时到宗庙里仓惶辞别列祖列宗,宫娥们哭哭啼啼的凄惨情景历历在目,就像发生在昨天。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一个情窦未开的女孩儿,成了一位年届而立的少妇。自己的身体本来就虚弱,像这样一天到晚愁闷不乐,无精打采,又能熬得过多少日月时光?“明年后岁,谁有谁无?”

宣华夫人正独自哀伤抹泪,一位侍女跑进来报:“夫人,皇上游西苑,自内海乘龙舟,沿长渠到金凤院来了!”

宣华夫人动也没动,问:“长渠沿岸共有十六院,你怎么知道皇上的龙舟是专奔金凤院来的?”

“哎呀,夫人,这还有错?”侍女急了,手指着院外渠岸,“人家十五院的夫人都在门口摆了香案果品,盛装接驾,可是皇上哪个院都没去,龙舟在金凤院对面的渠边停下,皇上已经离船登岸,上了銮驾了!”

宣华夫人翻身坐起,擦拭着眼角向窗外看去,透过院门,果然看见一班侍臣簇拥着銮驾,径直朝金凤院走来。

宣华夫人一阵急剧的心跳,她这时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在心里盼望着他的到来。更衣打扮已经来不及了,她抹了两下脸上的泪痕,一边整整衣裙,一边急急地走向院门。院里的姑娘们也不用吩咐,一个个跟在她身后,出院接驾。

宣华夫人刚刚走出院门,銮驾已在面前停下。内侍掀起帘幔,杨广跨出轿门,她连忙就此跪下,惶惶地说:

“不知皇上驾到,妾接驾来迟,望陛下恕罪。”

长渠沿岸十六院中,十五院的夫人都备了香案,身着盛装跪在门前接驾。皇上要去哪个院里,她们心里没数,但迎送之礼是不能马虎的。惟有金凤院门前不见动静,皇上却径直去了那里。怠慢万乘之尊可不是闹着玩的,然而皇上却无丝毫不悦,反而满面春风,喜气洋洋,亲自拉着宣华夫人的手,将她搀扶起来,说:

“朕听说夫人近日身体不适,就没想让你出院接驾,是否让夫人感到突然了?”

“哦,没有。妾正在盼着陛下来呢。”

宣华夫人说出了心里话,使杨广更为兴奋,他上下打量着宣华夫人,一身平常打扮,没有矫饰造作,反倒将她的天生丽质充分地显现出来。多日不见,她脸变得更白了,人也消瘦了一些,更现出江南女子独有的俏丽纤秀。只是那愁苦病弱的脸色没有改变,甚至又重了几分。

杨广爱怜地说:“夫人,是不是西苑里太清冷,夫人不太习惯。要不,还是回洛阳皇宫里住吧?”

“不,不。”宣华夫人连忙推辞,“西苑很好,金凤院更好。湖海长河,碧波荡漾,安静幽雅,园林也这么宽阔,林木茂盛,妾觉得住在这里,比哪里都好!”

这是她的真心话,她真的喜欢这里幽静的环境和优美的园林。她不喜欢皇宫的森冷和威严,况且,皇宫里还住着正宫娘娘、大业皇帝的元配发妻萧皇后。听说萧皇后也是江南女子,出身梁朝帝室,而且性情婉顺,知书达礼,待人宽厚。即使如此,宣华夫人也不想往正宫娘娘身边靠拢。在金凤院,只要皇上不来,她就是主人。主人是自由的。自由太诱惑人了!

杨广听她说不愿到皇宫去处,也不勉强,只说:“那好,往后朕经常来看你就是。这一阵子,国事太忙。又是新都落成,又是接受各国朝贺,还得忙着开挖通济渠,真有些首尾难顾,不可开交。”

杨广如数家珍,宣华夫人默默听着,不置可否,只领着皇上往院里走。

这时,院里已摆好了茶点果品,杨广和宣华夫人刚刚落坐,笙箫齐奏,姑娘们表演起歌舞来。皇上在兴致勃勃地欣赏,宣华夫人却显得神情恍惚,心不在焉,轻歌曼舞并没有让她快乐,只在有时候抿抿嘴,造作出一丝勉强的微笑。

太阳终于沉到西苑的密林中去,天色渐渐黑暗了。

内侍进来禀奏:“陛下,百斛夜明珠运到。”

杨广高兴地说:“好,快搬进金凤院里来!”

宣华夫人听了一愣,百斛夜明珠!一斛是五斗,百斛就是五百斗,哪里去弄这么多夜明珠?她不解地问:“陛下,运这么多夜明珠做什么?”

杨广脸上露出诡谲的笑意,说:“天黑了,将夜明珠挂在院里,与夫人同赏夜景啊!”

宣华夫人惶恐不安起来,她想起农夫们唱的歌谣,如芒在背,急声说:“陛下,夜明珠是国之珍宝,不可轻易动用。若是为妾欣赏夜景而运来百斛国宝,妾身万不敢当。还是将它运回国库吧。”

“运回国库?”杨广哈哈大笑,“既然运来了,就欣赏一夜,等明天再运回去也不晚。”

“陛下,别……”宣华夫人见皇上执意不听劝谏,心里慌了。百斛夜明珠弄进院里,仅仅是为了赏夜观景,这事传出苑外,朝臣百姓还不知会把她描绘成怎样的一只妖精!她看看天已经黑了,就果断地吩咐院里侍女:

“姑娘们,为陛下掌灯!”

“慢!”皇上手臂一挥,传令内侍:“按朕旨意,为宣华夫人悬挂夜明珠!”

圣旨一句,顶宣华夫人万句。皇上有旨,要悬挂夜明珠,而且还是为宣华夫人,这样,谁敢再去掌灯?一时间,院里院外传来阵阵搬箱开箱的声音。不多会儿,就见一颗颗夜明珠纷纷升起,晶莹闪烁,驱赶着夜幕,照亮了金凤院的亭台馆舍。宣华夫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于水晶宫里,顿时心澄目澈。

宣华夫人心中豁亮,可她却不明白,这千万颗夜明珠是怎样在顷刻之间升上树梢、檐角,腾上夜空的。她正在疑惑,忽然见一侍女伸手抓到一颗撞在脸上的夜明珠,随即听到她惊喜的叫喊:“哎呀,是萤火虫!”

是萤火虫?宣华夫人恍然大悟,这漫天飞升的夜明珠,原来是千万只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这么多萤火虫,得需多少人、费多大的工夫才能捕捉采集起来?皇上真是用心良苦啊!

一只只萤火虫,携着一盏盏小灯笼,一明一灭,渐渐随风飘散,飞向院外,飞向渠边,飞向苑里的丛林、岩石,使御苑空旷的夜空中,散开着点点繁星。

忽然,杨广叫道:“宣华夫人说了,夜明珠是国之珍宝,不可散失。快把它们收集回来,装进箱子里,等明天运回国库!”

一声令下,忙坏了左右侍从和院里的姑娘们,大家伙儿手忙脚乱,扑的扑,抓的抓,绕着那点点星火东跑西窜。可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全部捉到,扑住这个,跑了那个,有许多已逐渐飞高飞远了。

看着一群大男小女捕捉流萤的慌乱样子,宣华夫人开心地笑了。她一面笑,一面说:“陛下,刚才妾说的是一句傻话,陛下不必当真。飞散了的萤火虫,怎么能全都捉回来?快传旨让他们住手吧!”

杨广笑着点点头:“好了,既然夫人是开了句玩笑,朕也就收回成命,你们别忙活了!”

内侍和姑娘们这才住了手脚,松了口气,不禁相对着偷笑,觉得今晚玩得有趣。有几个巧手姑娘,去长渠边采了一些长长的茎草,编成一个个精致的草笼,将捉到的萤火虫装进去,提在手上。草笼就成了灯笼。

几斛流萤渐渐飞散,又有几斛萤火虫放飞出来,金凤院内外的草地上,树丛里,一片晶亮,真像是一个缀满夜明珠的天地。

宣华夫人从未经历过这样新颖别致、独出心裁的游乐场面,此刻,乡愁和郁闷暂时离她远去,她真的开心了,兴奋了,脸上浮现着天真无邪的笑容,焕发出一种青春的灿烂光彩。

杨广握着她的纤纤细手,深情地说:

“看到夫人这么快活,朕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啊!”

宣华夫人羞赧地低下了头,感觉两腮热得发烫。

金凤院里,长渠岸边,林间岩畔,以及远远近近,高高下下,全被不断放飞的流萤装点成一片流光溢彩的世界。

萤光下,姑娘们又载歌载舞起来。歌声里还唱出了新编进去的词句:

流萤升作夜明珠,照我御苑踏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