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47605600000013

第13章 隋唐五代十国(1)

隋炀帝三下江都

581年,北周的大丞相杨坚逼宫,夺取了北周的政权,建立了隋王朝,这就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消灭了南朝的陈王朝,结束了自东晋以来分裂二百多年的局面,中国重新出现了统一。隋文帝励精图治,采用均田制度,同时减轻徭役,使广大农民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隋王朝的农业生产慢慢有了发展,国势渐渐强盛起来。

隋文帝有五个儿子,次子名杨广。杨广阴狠残忍,为了自己当上太子,不惜一切手段加害他的兄长杨勇。杨广蓄意收买隋文帝亲信的大臣和宠妃,在皇帝面前说太子杨勇的坏话。隋文帝偏听偏信,终于废了太子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

604年,隋文帝杨坚一病不起,太子杨广迫不及待地谋划继位。隋文帝获悉了杨广的阴谋,拟废太子杨广,重立长子杨勇为太子。不料杨广早在朝廷内外密布爪牙,诏书尚未发出,杨广就假造一道圣旨,逮捕了兵部尚书,同时杀了他的父亲杨坚。杨勇对皇上的暴死表示怀疑,尚未想出应对的办法,就被杨广派人杀了。杨广在腥风血雨中登上了隋王朝的宝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

江都(今扬州)当时富甲天下,隋炀帝心向往之,决意到江都游玩。他下令造船,务必要华丽、高大、坚固。隋炀帝乘坐的龙舟高45尺,宽50尺,长200尺。龙舟分为4层:下层住内侍;二三层为房间,每层80间;第四层设有正殿、内殿和东西朝堂。龙舟以1080民伕用青丝编成的绳子牵引而行。

皇后单独乘一龙舟,用民佚900人。妃子分乘9只船,每船用民伕200人。贵人以下分乘36只船,每船民伏100人。隋炀帝第一次出巡江都,随行人员有20万之众,共使用民佚8万余人。

这么庞大的队伍,一日三餐是件大事。隋炀帝下了一道圣旨,令船队所经州县500里地以内的老百姓必须提供食物,叫作“献食”。规定一般州县送食物100抬,即使是穷州县,也得送上几十抬。各州县为了巴结皇帝,所送食物皆山珍海味。吃不完的食物或倒入河中,或就地掩埋,浪费无数,而所过州县许多老百姓连肚子也吃不饱。为了“献食”,有的人家几乎倾家荡产。

隋炀帝在水上过足了瘾,又别出心裁地要在陆上行舟。船在陆上怎么行走呢?隋炀帝让人将道路压实、压平,然后铺上无数的黄豆,让宫女以彩锦为纤绳,拉着龙舟行进。

隋炀帝在江都欣赏了天下独一无二的琼花,又重赏老百姓到处捕捉萤火虫,晚上在他的行宫处释放。

隋炀帝在江都住了四个多月以后准备回去了,这一次隋炀帝说是要从陆路走,于是随行人员赶紧打造陆路用的车马仪仗,花费的银两无法计算。隋炀帝一生中三下江都,弄得田园荒芜、民不聊生。

时空隧道

(1)“好内怠政”、“好内远礼”、“去礼远众”叫做“炀”。纵观隋炀帝的一生,他是名副其实的“炀帝”。你能列举出他所施行的暴政吗?

(2)隋王朝在历史上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它对其后的唐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能说说都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吗?

玄武门之变

隋末瓦岗军起义后,一些世族豪强乘机割据地方,其中势力最大的一支是李渊集团。618年,隋亡,李渊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唐,李渊就是唐高祖。李渊称帝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三子李玄霸早亡)。从李渊起兵到统一全国,李世民不仅出谋划策,而且南征北战,为唐王朝的建立出了大力。可以说,李世民是唐王朝的实际缔造者。唐王朝建立以后,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之间为争夺皇位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终于爆发了玄武门之变。

秦王李世民是个有勇有谋的人,手下聚集了一批文才武将,论功论才,李世民都在李建成之上,只因李建成是长子才被立为太子。李建成自己也知道处处比不上李世民,于是与弟弟李元吉联合起来,排挤和打击李世民,并几次三番想设计除掉他。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的一天夜晚,秦王府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众人正在商讨间,秦王安插在东官的耳目秘密求见。来人说:“齐王日内奉旨出征,太子及诸大臣将为其送行,太子计划在宴席上加害秦王,请秦王及早防备!”众人听了这个消息都非常气愤,可是秦王却说:“我希望这事不是真的!”房玄龄严肃地对秦王说:“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秦王您不能再抱任何幻想了!”尉迟敬德愤愤地说:“您如果还是按兵不动,我就上山当土匪去了,否则早晚要被太子割掉脑袋!”到会的人纷纷附和,秦王看火候已到,十分感叹:“既然如此,我也不好说什么了,咱们就分头行动吧!”

当天夜里,秦王派尉迟敬德率亲信千余人埋伏在玄武门内外,然后进宫向唐高祖告了太子一状,诉说太子要怎么谋害他。唐高祖说:“今天已经夜深了,你们兄弟三人明天一起上殿,朕要亲自查问!”

第二天,太子和齐王应诏进宫。尉迟敬德待他们进入玄武门以后,立即下令将玄武门关闭。太子和齐王正待登殿,猛然察觉有伏兵迹象,立即转身上马,直奔玄武门。李世民飞速射出一支箭,射中了太子李建成,尉迟敬德则一箭射中了李元吉。这时,伏兵尽出,把太子和齐王杀死。

东官和齐王的卫士听说玄武门出事,就调集了二千多人马猛攻玄武门。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上用长矛挑着太子的头颅对攻城的士兵说:“奉皇上之命,杀了太子和齐王,你们赶快放下武器!”秦王李世民接着说:“太子和齐王已被处死,你们为什么还要为他们卖命呢?”

攻城的士兵见大势已去,纷纷放下武器,表示归顺。在深官里的唐高祖听说玄武门出了大事,吓得浑身哆嗦。左右大臣劝说唐高祖,事情到了这步出地,还是顺其自然吧。于是唐高祖宣布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罪状,六日后又宣布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以后,唐高祖宣布让位于秦王,自己做太上皇,李世民正式即位,这就是唐太宗。第二年正月,唐太宗下令改元贞观。

时空隧道

(1)玄武门之变是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场流血事件,从而改写了唐王朝的历史。你能详细说说这一事件的始末吗?

(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用来形容皇室手足相残真是极为贴切,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为了夺权而兄弟相残的事件?

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23年,这一时期唐王朝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社会秩序也比较安定。据记载,当时“四海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夜宿”,“号称太平”。

从贞观元年(627年)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是唐太宗统治的贞观时期,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出现与唐太宗兼听、纳谏、勤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唐太宗亲眼见到了隋王朝由盛而衰、直至灭亡的过程,因此,他登基以后,总结了隋朝灭亡的原因。他认为隋朝灭亡得那么快,除了隋炀帝荒淫无道以外,“臣下钳口”,皇帝“不闻其过”更不能改过是重要原因。所以,唐太宗上台以后非常注意兼听和纳谏。

说起唐太宗的兼听和纳谏,不能不说起历史上有名的谏臣魏征。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手下的门客,曾经建议太子诛杀秦王李世民。唐太宗听说这个人很有才干,派人把他找了来,不计前嫌地封他为谏议大夫。

一天,唐太宗问魏征:“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开明,有的昏庸呢?”魏征十分认真地说:“皇上,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历史上的圣君都能够虚心采纳各方面的意见,这样,下情便能上达,淮也蒙蔽不了他。而历史上的昏君总是偏听偏信,这样,下情不能上达,谁都可以蒙蔽他。”

唐太宗听了心悦诚服,对魏征非常信任。魏征从此经常进谏,而且不顾情面,常常弄得唐太宗下不了台。有一天退朝以后,唐太宗怒气冲冲地对长孙皇后说:“我总有一天要杀了这个乡下佬!”长孙皇后不解,问:“皇上,你要杀谁呀?”“魏征,他总是弄得我下不了台!”长孙皇后听了微微一笑,然后整理衣冠,恭恭敬敬地给唐太宗行了一个大礼。唐太宗觉得很是不解,长孙皇后笑着说:“古人说,圣明的君王才会有忠直的大臣?魏征忠直敢谏,说明君王圣明,臣妾给皇上道喜了!”听了长孙皇后的话,唐太宗的火气顿时全消。

后来魏征病死,唐太宗非常伤心地说:“以钢作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作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作镜,可以知得失。魏征一死,我失去一面镜子了。”

唐太宗除了兼听和纳谏外,勤政也是很出名的。唐太宗重视官吏的任用,他把各州都督和刺史的姓名写在官里的屏风上,随时记载他们的政绩或过失。他还提拔了不少寒门庶族地主官僚出任中央政府官员。唐太宗不拘一格的用人政策对于稳定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唐太宗加强法制,执法如山,这是唐王朝政治清明的重要原因。唐太宗的两个叔父犯罪,一个按例逮捕下狱,一个判处充军。当时的宰相是唐太宗的亲属,因扣压大臣给皇帝的信件而降为都督。唐太宗的儿子吴王恪打猎时损害了老百姓的庄稼,唐太宗命“免官,削户三百”。

唐太宗多次告诫他的儿子说:“君王好比一只船,老百姓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他在位期间,唐王朝国力强盛,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时空隧道

(1)“贞观之治”所取得的成就与唐太宗的统治艺术是分不开的,说说唐太宗施政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盛世?

文成公主入藏

贞观时期,唐太宗励精图治,国内经济繁荣。唐太宗打通了赴西域的通道,西域各国纷纷和唐朝交往。唐朝对外实行开放政策,与许多国家有经济往来。对国内的少数民族,唐太宗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不轻易对少数民族用兵。他任用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少数民族地区的都督和刺史,有的实行“和亲”政策,有的实行“册封”制度。因此,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为“天可汗”。唐太宗与吐蕃的交往至今传为佳话。

唐朝初年,在我们祖国的西藏高原上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民族——吐蕃族。吐蕃族的首领称为“赞普”。贞观时期,吐蕃赞普叫松赞干布。松赞干布能文能武,受到吐蕃人民的热爱和尊重。他听说了唐王朝的富足和繁荣,就派遣使者向唐太宗请求通婚,唐太宗没有答应。使者没有完成使命,无法向松赞干布交代,于是对松赞干布撒了一个谎,说大唐天子原打算将公主嫁给您,可是吐谷浑王也派人去求亲,天子只有一个公主,不知嫁给谁好。

松赞干布一听,怒火中烧,立即调动20万大军进攻吐谷浑。吐谷浑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生活在今青海省一带。在吐蕃20万大军的进攻下,吐谷浑抵挡不住,连连败退。松赞干布乘胜一直打到唐朝境内的松州(今四川松潘)。并威胁唐朝说,如果不把公主嫁给我,我就一直打到长安。唐太宗听了松赞干布的话很不高兴,立即点将,亲率大军反击吐蕃。松赞干布知道自己不是唐朝大军的对手,闻讯后立即派使者向唐太宗求和,唐太宗同意了,于是,双方化干戈为玉帛贞观十四年(640年),松赞干布派大论(相当于宰相)禄东赞为使者,率领百余人组成的队伍,准备了五千两黄金及许多土特产,再次向唐太宗求亲。唐太宗为松赞干布的诚意所感动,在皇室中挑选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封为文成公主,许嫁给松赞干布。

第二年,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进吐蕃。文成公主的嫁妆非常丰厚,除金银珍宝外,有经史、诗文、医药、历法、工艺等方面的书籍,还有粮食、蔬菜、花草的种子及工具等。

为了迎接送亲队伍,松赞干布下令从唐朝边境一直到吐蕃逻些(今拉萨),沿途设立若干接待站,准备马匹、食物等,迎接大唐来的贵客。松赞干布自己穿上唐朝驸马的服装,亲率大队人马由逻些到河源(今青海兴海东南)迎接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以子婿之礼与礼部尚书李道宗相见,将文成公主迎入都城逻些,在逻些举行了盛大而隆重的婚礼。

文成公主进入吐蕃后,为唐朝和吐蕃的团结以及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她让工匠在当地安装了水磨,使吐蕃人民学会了运用水力技术。她还教吐蕃人民学会了精耕细作,使农作物的产量有了明显提高。文成公主和她的侍女还将纺织和刺绣技术教给了吐蕃妇女。

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40年,于680年去世。藏族人民为了纪念她,在大昭寺、小昭寺以及布达拉宫都供奉有她的塑像。

时空隧道

(1)说说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族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

(2)民间流传着“五难婚使”的传说,你知道这个传说的内容吗?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14岁那年因选美入官,做了唐太宗的妃子,被封为“才人”,赐号“武媚”。武则天26岁那年,唐太宗死了。按照唐朝的制度,凡是没有生过孩子的妃子一律出官当尼姑。武则天虽然一百个不情愿,也只能在尼姑庵里伴随着古佛青灯。

唐高宗李治在做太子的时候,便与武则天有情,待到他做了皇帝,就将武则天从尼姑庵里接出来做了他的妃子。野心勃勃的武则天不满足,她想登上皇后的宝座。可是唐高宗已经立有王皇后,而皇后无过是不可轻易废除的。武则天决计不惜一切手段,夺取皇后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