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47598500000017

第17章 七言律诗(2)

这诗是在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九月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历来被广泛传诵,被评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前半写登高闻见之景,一山一水,两两交写,勾画出一幅空阔无边悲壮苍凉的秋江秋山图。后半名为登高悲秋,叹老嗟病,实则是诗人忧时愤世,抒情深婉。

【注释】

①登高: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风俗。②新停浊酒杯:杜甫当时因肺病而戒酒。

登楼

杜甫

【原文】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①,日暮聊为梁甫吟②。

【解析】

此诗是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杜甫从阆州重返成都登城楼之作。首联气势劈空而来,颔联景色雄丽壮阔,颈联议论壮怀激烈,尾联婉而多讽,寄情深远。

【注释】

①后主:指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②梁甫吟:古乐府篇名。史载:“(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宿府

杜甫

【原文】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断,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①。

【解析】

诗题下自注:时在严武幕中。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秋,杜甫在成都严武幕府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前二联写独宿暮府闻见的悲凉情景,后二联抒发战乱不息无地可安的深沉感慨。从中可见诗人参加幕府实不得已,而怀才不遇之叹见于言外。

【注释】

①栖息一枝安:这里是借幕府而暂时安身之意。

阁夜

杜甫

【原文】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①,人事音书漫寂寥。

【解析】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从云安到夔州,秋冬两季,寓居西阁。诗即写于西阁冬夜。当时蜀中兵戈未息,诗人的好友郑虔、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去世,自己是天涯飘泊,在一个霜雪之夜。作者感时伤怀而写下此诗。诗中可以鲜明地看出杜甫无时无地不关心时局变化和民生疾苦,他的一切感慨都是为此而发。上半即景,下半抒情。四联全对,与《登高》同。

【注释】

①卧龙:指诸葛亮。“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卧龙也。’”(《三国志》)跃马:指代公孙述。西汉末年“公孙跃马而称帝”(左思《蜀都赋》)。

咏怀古迹五首

杜甫

【原文】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①,暮年诗赋动江关。

【解析】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杜甫离开夔州出三峡,到江陵、归州一带。《咏怀古迹五首》便是借咏沿途古迹而自咏怀抱。

这是第一首,咏庾信遗迹,当系写于江陵(在今湖北)。此首是借庾信来抒写暮年流落他乡,表达对时事的感慨和深沉的乡关之思。

【注释】

①庾信:南朝萧梁时人,遭侯景之乱,从南京逃回江陵,居于宋玉故宅。后出使北周,因萧梁被灭亡,终不能还,作《哀江南赋》。

【原文】

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①,云雨荒台岂梦思②。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解析】

这是第二首,是因凭吊宋玉故宅而追怀宋玉,景仰其文采风流。宋玉,屈原弟子,著名的楚辞作家。

这首诗重在咏叹宋玉,通过追怀古人来抒发身世萧条的感慨,深曲精警,和前首在艺术表现上有明显区别。

【注释】

①江山故宅:归州(今湖北秭归)、江陵都有宋玉故宅。②云雨荒台:宋玉《高唐赋》栽:楚怀王游高唐观,梦见一妇人,自称“巫山神女”。临行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岨,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原文】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①。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②,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解析】

这是杜甫经过明妃村,感王昭君故事而作。落笔这样表现村庄所在形势,很不平常。从王昭君至杜甫时,凡七百年,“尚有村”三字,表现了人们对她永不忘怀。

历代歌咏王昭君的诗甚多,立意各不相同。杜甫此诗,集中地抒写她的怨恨。此诗咏古迹,怀昭君而暗感怀,和前两首写法不同。

【注释】

①明妃: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西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②画图:《西京杂记》载:汉元帝后宫嫔妃宫人很多,不得常见,于是让画工图形,按图召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上按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

【原文】

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①。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②。

【解析】

此诗写于四川夔州,是凭吊先主刘备庙之作。

诗的前半叙述先主庙的由来和所在地方,后半写庙的景物,全诗以咏古迹(先主庙、武候祠)为主而隐含咏怀。此诗看似平淡无奇,但空山、野寺、古庙、祠堂的景象,却生动如在眼前。

【注释】

①崩年:死时。封建帝王死称“崩”。永安宫:刘备在夔州白帝城的行宫。②一体君臣:在封建社会中,把帝王比做人体之首,臣下比做四肢。此颂君臣契合之意。【原文】

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①,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解析】

这首诗通过歌咏诸葛亮而抒怀。首联诗人就以无限敬仰的心情来赞美诸葛亮,感情浓烈。颈联进一步通过和历史上四个名相的对比,集中歌颂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这种高度的评价,和诗人“窃比稷与契”的政治抱负是一致的。

【注释】

①伊:商代贤臣伊尹,辅佐成汤王。吕:周代贤臣吕尚,辅佐周文王、周武王。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①

刘长卿

【原文】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自发何②。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③。

【解析】

刘长卿因为“刚而犯上”,“多忤权贵”,曾被诬陷,囚禁狱中,后遇赦,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尉。不久又调移眭州司马。这首诗作于将往眭州,经江州(今江西九江)时。

首句表现他意外得到内移的欣慰。第二联写九江秋天夜景,境界凄清,也是他当时心情的反映。第五句表现他得到聊堪寄身之处的喜悦,然而接着便感到已经白发老去的惆怅。结语之处,备见薛六、柳八对他的真情。他的反应,用一“愧”字,甚为传神。

【注释】

①薛六、柳八:生平不详。六、八为薛、柳的兄弟排行。员外:即员外郎,官名。②无如白发何:无奈白发满头,年岁已老。③慎风波:小心风浪。喻环境险恶。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原文】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①。秋草独寻人去后②,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解析】

这首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南巴尉(代宗大历八年至十二年间)路过长沙凭吊贾谊宅时,是借古喻今,悲人自悲之作。

诗中通过咏叹贾谊怀才不遇,被贬远荒,寄寓自己的哀伤和愤懑。

【注释】

①楚客:指贾谊,也指作者自己。②人去后:指贾谊早逝,人去宅空。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丞

刘长卿

【原文】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汉口夕阳斜度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贾谊上书忧汉室①,长沙谪去古今怜②。

【解析】

此诗也是刘长卿贬谪南巴途中所作。诗借怀人来即景抒写自己旅途孤单寂寞之感,重点在尾联,这与前首诗的尾联同一用意,都是借伤贾谊贬谪长沙而伤自己贬谪南方的。

【注释】

①贾谊上书:贾谊曾向汉文帝上《治安策》。②长沙谪去:指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古今怜:古人和今人都为贾谊的遭遇而叹息。

赠阙下裴舍人

钱起

【原文】

二月黄鹂飞上林①,春城紫禁晓阴阴。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献赋十年犹未遇②,羞将白发对华簪。

【解析】

阙下即宫阙之下,指皇帝所居之地。

这诗借赠裴舍人自述未遇之怀。前半以阙下热闹的春景陪衬裴舍人之荣幸。后半转到自叙,既表捧日之心未改,又诉穷途之恨难禁,结句似寓有期望裴舍人援引之意。

【注释】

①上林:汉代宫苑,即上林苑,后泛指皇家宫苑。②献赋:西汉时司马相如向汉武帝献赋而得官。后遂成为文人的进身阶梯。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原文】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①,邑有流亡愧俸钱②。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解析】

这诗是贞元初年诗人任苏州刺史时所写。

此诗写对李儋的热切怀念,并盼望他早日来西楼重聚。诗中也反映了诗人对人民疾苦出自内心的同情,曾获得后世诗人的高度评价。

【注释】

①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即想辞官归隐。②愧俸钱:拿了官俸而没有使百姓安居乐业,因而感到惭愧。

同题仙游观

韩翃

【原文】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①。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②。

【解析】

仙游观,在今河南登封县北嵩山脚下。初唐时潘师正居逍遥谷,唐高宗李治很尊重他,诏令在潘住的地方修建崇唐观,又诏令在逍遥谷修门曰“仙游”,后改观名为仙游观。

此诗的前三联描绘仙游观内外远近的景物,尾联抒发作者游览仙游观后的感想。

【注释】

①砧声:捣衣声。汉宫:指洛阳的唐宫。②方外:世外,指神仙所居之处。丹丘:神仙所居之地,昼夜常明。这里指仙游观。

春思

皇甫冉

【原文】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①,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②?

【解析】

此诗写一长安少妇新春触景伤情,对出征边塞丈夫的怀念。

开头一句通过黄莺婉啭歌唱、新燕呢喃作语描写了新春景象,点明题中的春。所以第二句就接着写思,由眼前的绚丽春光想到久戍边地不归的丈夫。第二联进一步表现少妇一往情深的思念。第三联由思念之苦转为对长久分别的恨,用典贴切,尤其是“楼上花枝笑独眠”一句,构思新颖,表现巧妙,悲苦之情尽在不言之中。这便很自然地引出尾联盼望团聚的感情。

【注释】

①机中锦字:指北朝苏惠怀念丈夫窦滔的织锦回文诗,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成文章。②返旆:班师回还。燕然: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

晚次鄂州

卢纶

【原文】

云开远见汉阳城①,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②,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解析】

此诗作者原注是“至德(756—758)中作”。当时他因避安史之乱由北南逃,途经鄂州,准备再去三湘一带。诗写兵乱流离中叹老思乡的情怀。前二联即景写事:鄂州即今武昌,与汉阳遥遥相对,是诗人将去之地,所以说“云开远见”,但舟行还须一日。颔联是名句,写江上情景,细节生动,商人和船夫的动静,如在眼前。

后二联抒情写怀。漂泊异地,秋色萧条,明月在天,家乡万里(作者为山西蒲州人),这种境界,深深地表达了他的愁怀和乡思。尾联是对他旅愁的概括,也是抒发他对长期战乱的沉痛心情。

【注释】

①汉阳城:今武汉市汉阳,在长江北岸,鄂州之西。②估客:商贾,商人。

登柳州城楼寄

漳汀封连①四州刺史

柳宗元

【原文】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②,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地③,犹自音书滞一乡。

【解析】

此诗所寄与的四州刺史,都是和他同一命运的难友。

开篇表现了他对四位友人遥望苦念的感情。第二联写柳州夏景,取“惊风密雨”的凶物,影射豪强势力,“芙蓉、薜荔”香草,赞美革新派,用“乱飐”、“斜侵”象征豪强势力对革新人物的残酷迫害,对革新事业的疯狂摧残,其意也在借此寄托他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的凄寂情绪。结语谓同在“蛮夷”之地,却音书阻滞,进一步抒发同被远贬的沉痛和怀念的深切,备见他感慨万千。

【注释】

①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诗人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贬柳州刺史。漳:今福建省漳州市。汀:今福建省长汀县。封:今广东省封开县。连:今广东省连县。这首诗是寄赠一同被贬的上述各州刺史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②惊风:狂风。飐(zhǎn):吹动。③百粤:指五岭以南的少数民族。文身:在身上刺花纹,这是当时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

西塞山①怀古

刘禹锡

【原文】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②,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③,故垒萧萧芦荻秋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