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冰鉴(中华国学经典)
47597800000025

第25章 气色——面部如命,气色如运(2)

“今天刚好百日,您老就放心让陈春燕侍候吧!”彭玉麟笑着边说边出了门。曾国藩伸出指头算了一下,便将春燕留下来了。

一个人的外形、身份地位可以通过一定的条件而改变,然而,对于高明的相士来说,这种改变都是表面的,其本质则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常常听说某人不怒自威、天生一股慑人的气势,就属于这种性质,在中国历史上,曾有一则十分有趣的故事。说的是曹操在准备接见西域一使者时,担心自己相貌不美,让使者见了有失国威,故让一臣子扮成自己,他本人却站住假曹操旁边。使者谒见完毕退出来后,知根底的大臣问他对曹操的印象如何,耶个使者说,曹操很好,但他旁边那个人更有英雄之气。

观气术有时又称观人术。

观气术也是古代相书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观气术的记述可谓不胜枚举。有一本名叫《辍耕录》的古书中说了这么一件事:元朝初年,有一个名叫李国用的人,从北方来到号称“人间天堂”的杭州。当时都传说他是个神人,能望气相人,据说他望气的水平很高,大至一个城市、一片森林,小至一个人都能见到上面发出的各种颜色的气,这种气有的黄灿灿的,有的红红的,有的七彩交加,非常好看。据说,这种气一般的凡人是看不到的,只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观气士才能看到,并且从其中分辨出吉凶祸福来。

李国用来到杭州之后,正值北方的元朝和南方的南宋王朝在交战,双方打得不可丌交。北方的蒙古可汗忽必烈正雄心勃勃,打算荡平杭州,统一中国。迫于这种局势,南宋的王子王孙都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恐得不行。李国用一到杭州,便望见此城笼罩着一片黑气,心下知道这个城市不久有血光之灾,早晚要城破换主。当时那些巨商大贾、达官贵人都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怎样,便不约而同地请李国用为他们望望气。有一天,南宋谢皇后的孙子谢退乐预备了早餐,请李国用一同进食。李国用来到之后,便一屁股坐在中间最显赫的位置,那些平时趾高气扬的显贵们,只好在下位就座。席间,达官贵人们纷纷请求李国用预言吉凶,但李国用却看着他们,不发一言。此时,刚好有一位下级宫吏从外面走来,大家都喊他越孟□。此人脸面上生满着风疮,一副倒霉的样子。但是令人惊奇的是,李国用一见赵孟□便从座上站起来,起身迎了上去。他告诉座中客人说:“我从北方过长江之后,相人千万,只有这人的福分最大。等他的面上的风疮好了之后,便会有帝王召见。请你们记住,他将来必定官至一品,名闻四海。”后来赵孟頫果真成了元朝忽必烈皇帝手下极其有名的大臣,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名声显赫。而且他的书法也是大大有名的,就是今天也有许多学习书法的人在临摹他的作品。

听完这个故事之后,人们不禁要问:这种神乎其神的观气术究竟有何奥妙,它的根据又是什么呢?

原来我们的祖先对天地万物和人有一种独特的看法。他们认为大至天地,小至万物和人,甚至一草一木、一石一沙,都是由阴阳二气结成的。那么阴阳二气又是什么样子呢?这种气一般来说凡人用肉眼是看不到的,它好像两种无形的魔力左右着万事万物的生长和变化。我们的祖先为了使后代对这种神秘的力量有种形象的认识,便画了一幅图来表示,这就是有名的太极图。太极图中有一白一黑两条类似鱼的图形,它们相互拥抱着,相互依赖着,像一对热恋的情侣一样。这情形便是说明阴与阳两种神秘的气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也正是由于它们的作用,世界万物才能产生出来。

同样,人作为万物中的一种也有着阴阳二气。而且,观气的术士们认为人的命运际会都取决于所禀之气,是先天就已确定好的。如相书《宰公要诀》上讲:“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天施气而众星布精,天所施气,众星之气在其中矣。富贵贫贱皆在初禀之时,不在长大之后,随操行而至也,或贵或贱,或贫或富。富或累金,贫或乞食;贵至王侯,贱至奴仆,天禀施有左右也,人物受性有厚薄也。”这就是说,人的一生自有天命所在,非后天之力所可改变,人因禀气之不同,其命运也有天壤之别。

据《明外史·袁珙传》的记载,明代的袁珙是个神奇的人。相传他出生时就不同凡响,好学深思,又能写诗,而且天生有异骨,是个神人胚子。

袁珙年青的时候,喜欢游览名山大川。有一天,他游到洛珈山,遇到一个神僧,自称名为别古崖,名字怪怪的。别古崖有一种观气相人之术,他一看到袁珙,便知是可造之材,便将自己的观气术传给了他。

这种观气术最重要的在于一双眼睛。只有将双眼训练得像火眼金睛,对颜色特别敏感,才能将各种人、物中的禀气颜色分辨出来。那和尚先让袁珙仰头视日,久久地专注于日头,阳光照耀,直射双眼。不久,袁珙便觉得天旋地转,什么也看不清了,但和尚仍然让他坚持着。这样过了一些时候,和尚又将袁珙关在一个暗室之中,里面放一个小红黑豆,让袁珙指出小豆的确切位置,并把它取出来。起初,袁珙什么也看不见,一片黑平乎的,后来经过慢慢练习,居然在黑暗中能看到那小红黑豆在发着幽的光呢!这以后,和尚便又想出了一个更奇的花样,他先在窗外悬挂起一束五彩线,然后让袁珙借着夜色分辨出它们的颜色。由于经过以前的一段时期的训练,这次袁珙并不感到困难,轻而易举地便分辨出来了,绝无错误之处。这以后,和尚才正式教给袁珙相人之法,他先在夜里点燃两个火炬,让袁珙分辨人体各部位发出的气色,再参考他们的生出年月,预断吉凶祸福的情况。十分奇怪的是袁珙以前根本没有注意人在夜间经过火炬的照射还能发出各种颜色。这以后,袁珙便掌握了这种神秘的观气术。

袁珙在相术生涯中被传得最神的一件事,便是为明代的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朱棣观气的事。大家都知道朱棣是个篡位的皇帝,他把亲侄儿建文帝赶下台,自己做了皇帝。

朱棣篡位之前,被封为燕王。有一天,经人介绍,朱棣请袁珙给他望气。那朱棣为人很是狡诈,担心袁珙会附会阿谀,便叫来九个和自己长得很相像的卫士在一家不起眼的酒馆里喝酒,自己也装扮了一番,混入其中。袁珙来到酒馆,一下便跪在朱棣脚下,说道:“殿下何故这样不看重自己,在这样的地方喝酒。”朱棣假装不明白,其他九人也都一齐嘲笑袁珙,袁珙丝毫不为所动,言词更加恳切。朱棣见状,连忙将他请到宫中。袁珙审视燕王一番,说道:“大王龙行虎步,面部日月角直插苍天,这是太平天子之相,大约到四十岁时,胡须长过了肚脐,便可登位。”随后,他又相了相燕王的几个亲信将校,说他们都有公侯将帅之位。

燕王害怕这些话被泄露出去,便请袁珙回家,并再三嘱咐他保守秘密。后来朱棣篡位成功,便封袁珙为太常寺卿,并赐给他衣服鞍马、金钱府第。以后朱棣要立太子,正犹豫不定,便又将袁珙请来,袁珙一见仁宗,便说:“这是真龙天子。”又相宣宗说道:“这是万岁天子。”这样太子就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