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优秀班干部从这里起步:合格班干部的自我培养
47596600000011

第11章 班干部如何领导本班同学(1)

协调好班内同学关系协调能力提高的障碍

所谓人际关系协调,即通过满足人们的需要,调节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差别,缩短彼此心理上的距离,使之建立良好、亲密融洽的感情或心理关系。班干部在实际学习、生活、工作中,能否与同学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的效果。而避免人际认知偏差或偏见,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认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比一般认知活动更易受个体的需要、动机、心理发展水平以及生活经验和认知实践的影响,可能产生各种错觉和幻觉,导致认知偏差或偏见,成为班干部协调人际关系的障碍。那么,常见的影响班干部协调能力提高的障碍有哪些呢?

1.以己度人

以己度人又称自我投射,是指人们把自己的特征、爱好、情感、愿望投射到认知对象身上,产生认知幻觉,作出不合实际的评价。其特点是从自我出发认知他人,抹杀或混淆了自我与他人、主观与客观的区别,以主观统摄客观,将他人归结为自我。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态度和方式是极其有害的。为了客观而准确地认知他人,我们要尽量减少自我投射作用的干扰。人们常常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来表达对自我投射效应的厌恶。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的。桑戴克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经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以偏概全,好像夜晚刮风之前,天空中月亮周围的大圆环(月晕)是月亮光的扩大化一样。这是对别人认知和评价的一种偏差倾向。

“晕轮效应”有正负两种。正效应是从认知对象某种积极、肯定、良好的印象推导想象出对象的其他长处,对他作肯定评价。古人所谓“但见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就是晕轮正效应的结果。负效应则是从认知对象某方面短处着眼而推导出其他方面的缺点,于是作出否定判断。例如,看到某人较勤奋好学,就推导出他一切都是好的;看到某人顽皮,而推导出他不诚实等等评价,从而作出他不是好同学的结论。虽然人的外显行为与内在思想、动机,或人的外在服饰同内在心理是有联系的,而且,人的性格的各个方面及人格结构的品质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人际认知中某些“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推测,不能说全部是错误的,但晕轮效应的最大失误就在于以偏概全。从认知理论出发,晕轮效应仅仅抓住了事物的个别特征,就草率匆忙地对事物的本质或全部特征下结论,这是不可取的。晕轮效应往往导致歪曲认知对象的整体形象与内在品质,造成对他人片面的不正确的判断和评价,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3.个人成见

个人成见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社会刻板印象,也称社会定型,或社会成见,是指人们对属于不同类型的人所持的固定看法。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典型的社会刻板印象。在人际交往、人际认知中,人们常常按照预想的类型,根据不同的特点(如年龄、性别、民族、身高、相貌等)进行归类,然后,对每一类人套上自己头脑中固定的看法,以此作为判断某人的依据。个人成见一般不合乎实际,它往往过分强调“类”的特性而忽视个性,从而得出比较片面的结论。如认为女同学不如男同学聪明就是个人成见在作怪。

4.心理定势

所谓心理定势,是指人在认知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人们在对人的认知和评价时,往往会受心理定势的影响,即以主观倾向性解释客观信息,因而使对人的认知带上一定的主观色彩。

心理定势体现在人的认知习惯、情绪和心境中。人们在认知他人时,习惯于根据自己以往经验来理解与认识,或按自己主观想象来解释。比如,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对象跟自己以前交往经验中某人在外表上相似,就认为对象也具有经验中某人同样的性格、脾气,乃至有同样水平的德识才学。或者自己心境好时,看他人的优点较多;心境不好时,则看他人的缺点较多。心理定势还表现为“先入为主”的观念。人们对认知对象的认识不在交往时形成,而是仅凭舆论或档案过早下结论,或凭空臆造,乃至歪曲信息来迎合主观想象,往往知觉出认知对象本身并不存在的东西。心理定势效应常常也会造成对人认知的偏差或评价的失误,成为人际认知障碍。

班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避免上述四种人际认知偏差或偏见,形成正确的人际认知,才能很好地协调人际关系。

协调能力差的原因

班干部之所以在协调班内同学关系中遇到障碍,表现出协调能力很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错误的归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个人利益至上

一般讲,他人行为在涉及个人利益时,会较多地作内归因。有实验证明,当团体中失败者的行为结果可能损害其他成员利益时,其他人员就对他作出个人倾向的内归因。比如班长将学习委员组织辩论赛时出现的失误归结为学习委员协调能力、组织能力较差,以避免自己承担相应的责任等等。

2.成功作内归因,失败作外归因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常常对成功作内归因,失败作外归因。也就是说成功属于自己,失败属于别人。其表现为班干部在组织某项活动之后,若活动成功了,往往归结为自己组织得力、策划有方;若失败了,则容易归结为外部环境的因素,如天气不好,设备不行等。内部人际关系不和谐时,常常归结为他人素质不好,有人挑拨离间等;人际交往不顺利时,常归结为对方不真诚等等。3.“胳膊肘往里拐”

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对认知对象的归因常受感情支配而造成偏差。有的班干部在协调人际关系时,常常把与自己关系好的人的成绩作内归因,称赞是他努力的结果,对他的失败作外归因;反之,与自己关系不好的人,又往往把他的成绩作外归因,把其缺点错误作内归因。对同学之间的人际矛盾进行归因时,常会把原因归结为同自己关系不好的一方,称其“胳臂肘往里拐”。

班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应尽量避免人际归因的偏差,归因尽量公平、公正,从而更好地达到人际协调的目的。

提高协调能力的方法

努力提高人际协调能力是班干部协调班内同学关系的前提,班干部要具备协调人际关系的素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健康个性心理

“心底无私天地宽”。在交往中,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心底坦荡、光明磊落的人,或态度诚恳、作风踏实的人,别人乐于与之交往,也容易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从性格、气质、态度、情绪等个性诸方面练好内功,即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无疑是消除人际关系障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班干部只有自己具备健康的个性心理,让同学乐于与其交往,才能善于人际协调。

2.相信尊重他人

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如果一个班干部对人、对事总是猜疑心重,老想到的是对方是不是在算计自己,就必然会影响到对方的诚意。一个没有诚意与别人交往的人,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很难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班干部而言,信任和尊重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许不是万能,但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信任与尊重,却是万万不能。

3.以真诚待人

“真善美”三字,“真”字为首。在对待人际关系问题上,尤其需要“真”。这就是与对方相交要真心,不能虚情假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态度要真诚,不可“绕弯弯”;对对方的意见或感受要敢于真实表达,讲真话、说实情。这样做,有时不一定都会有很好的效果,甚至还可能由于讲真话、说实话而“得罪人”,但从长远讲,唯有如此,班干部才能最终为同学们所理解和肯定,从而建立起真正良好的人际关系。

4.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种态度包括待人处事要抱一种宽容的态度,而不苛求于人;以高度重视的态度来处理交往关系中双方的差距,以一种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态度来建立人际关系。这样,很多障碍因素就容易消除,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更容易成为现实。

5.不断提高知识、经验水平

既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又不能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为提高知识与经验水平,班干部虽说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但实践经验大都明显不足。由于人际交往的深度与和谐会受知识、经验水平差距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要想与周围的同学或其他干部良好地沟通并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班干部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经验水平。否则,就会因为长久的踏步不前,而在高水平的同学和学生干部面前妄自菲薄,不利交往;或者在与水平不如自己的同学和学生干部交往时,妄自尊大,形成交往障碍,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6.创建良好的组织氛围

建立良好的班组织氛围,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保证。善于创造良好的环境气氛,往往会促进班集体中的所有同学的相互交流,从而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善于创造良好环境气氛的关键是要注意倡导一种健康、向上、民主、平等的良好风气。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班内每个成员都能够从相互交往中获益,或大家都身心愉快,或彼此增进了解,或相互取长补短,才能减少误会。这样的环境气氛有助于班内成员之间形成团结和谐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一个良好、融洽的班集体。

正确激励班内同学

激励的方法是指利用满足同学心理、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某种需要来激发同学的动机,发掘同学内在潜力,开发同学能力的一种管理工作方法。人只有在受到信任、激发和鼓励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产生最佳的工作成绩。班干部激励同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目标激励法

目标激励法是用一个振奋人心、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来激发和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制定目标有如下4点要求:

首先要切实可行,目标过高会使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即,不切合实际;目标必须恰到好处,能够催人奋进,千方百计努力争取实现。另一方面,目标过低,其实现轻而易举,完全不可能起到激励作用。其次,要广泛深入地宣传,激发同学为实现目标增强责任感和自豪感。第三,要把目标与同学的实际联系起来,使每个人懂得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最后,要将目标与同学个人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使其为目标的实现而更加努力。

支持激励法

所谓支持激励法,又称表彰表扬法。就是对同学中涌现的好人好事、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等及时给予肯定、支持和表彰。如在同学中评选表彰优秀团员和班内各项活动积极分子等;在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热情地帮助解决。及时对同学中好的方面给予支持、肯定和表彰,就可以使好的思想、品德、作风得到公认,使其产生光荣感和自豪感,激励更多的人不断上进。

物质激励法

物质激励是通过满足同学某种物质需要,激发和鼓励他们采取积极行动的方法。一般是向成绩突出、贡献较大的班级或同学发放一定数量的奖金或实物,以示表彰和鼓励。对于学校来说,主要是对争得学校的“优秀班集体”或“××流动红旗”等荣誉称号的班级予以一定物质奖励;对于班级来说,可以向为班级争得集体荣誉的同学或某项或某几项表现突出的同学予以一定物质奖励。

物质激励法要体现3点:第一,合理性。奖励要同成绩和能力相称,拉开档次,不搞人人有份或平均主义。第二,公开性。奖励应公开进行,使每个人都能把握自己努力结果与获奖之间的联系或差异。第三,结合性。即把物质奖励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使之配合得当,相得益彰,以内化物质激励为精神力量。

情感激励法

情感激励是通过满足同学共同需要的情感,以激发和鼓励他们积极行动的方法。人们的认识和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情感驱使下完成的。积极的情感可焕发出惊人的力量,而消极的情感则会妨碍进取。情感是人的行为最直接的激励因素。如信任、支持、民主、关怀、尊重等等,都可以赢得人们之间的信赖、接近和交流。对于班干部来说,如果能唤发起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责任感,是一种比什么都重要的巨大力量,它可大大推动工作的进程,并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

榜样激励法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给同学提供一个效仿的对象,只要同学们对榜样心悦诚服,就能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给他们以鼓舞、教育和鞭策,激发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情,进而修正自己的言行,向先进靠拢。

班干部在给同学树立榜样要注意以下3点:第一,要广泛征求同学意见,对榜样的宣传要实事求是,不要故意拔高。第二,要教育同学们端正对榜样的认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明确榜样并非完人,同样也有缺点,关键是要向他们好的思想行为学习。此外,在宣传榜样事迹时,要着重宣传其形成条件,指出学习或超过榜样的可能性。

另外,班干部还可通过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激发和鼓励周围同学的积极性的方法。班干部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染周围同学,激励他们,带领他们,为完成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