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巴盐与盐巴:三峡古代盐业
47594100000014

第14章 首屈一指的制盐业

“乱世能潜草莽中,叩关容易庆相逢。三秦早劝高皇定,百里先叨采邑封。似与中原同逐鹿,偏于大泽一占龙。至今汲绠分余润,市井盐鱼又一宗。”有关白兔井的传说还有不同的版本:刘邦与将军樊哙到朐忍招募板楯蛮当兵,屯军于路阳坝,刘邦由樊哙陪同再前行至云安,遇扶嘉于洞口。嘉劝刘邦早定三秦,完成大业,刘邦以嘉志在扶翼,赐嘉姓扶,官至廷尉,食邑朐忍。上面就是清人杨垿曾所作的诗,对扶嘉的功绩作了高度的概括和颂扬。

在三峡各个产盐基地,几乎都有一座像宁厂那样的龙君庙。云安也不例外,当地称龙君宫。由于扶嘉是云安盐业传说中的先驱者,于是人们便视扶嘉为云安盐业的祖师爷,长年供奉。云安龙君宫里面就供奉着当地传说中的盐业圣祖——扶嘉的神像。最先发现盐泉的人为什么会被放在龙君宫里呢?原来由于盐卤与水有关,传说水归龙管,遂又将井神与龙联系在一起,称为龙君。云安龙君宫现已不存,据当地长者回忆,昔龙君宫正殿供案上,还立有龙君的牌位,上书“汉扶嘉先生之神位”八个大字。

在三峡各盐场,除建庙祭祀当地的盐业祖师爷外,对我国历史上曾对盐业作出过重要贡献,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也十分崇敬,同样建庙供奉,年年祭祀,视同井祖。云安盐场由于传说与刘邦、樊哙有关,因此,在建龙君宫的同时,还建了一座高祖庙,供人们对汉高祖刘邦及将军樊哙进行祭拜。

在云安,祭祀井祖的民俗——龙君会,已成每年的定制和盐场必不可少的传统节日。龙君会的形成与盐业生产息息相关,但这还仅是盐业生产中的一个方面,在制盐生产过程中,产盐的多少,除卤水的数量和浓度外,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是火力的大小。当然,工艺、设备及人工的操作技能也很重要,但卤水浓度的高低与火力的大小乃是制盐生产过程中的两大基本要素。所以除祭祀龙君外,云安还有举办火神会的民间习俗。火神会在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节日期间,当地官员、士绅、民众都要出席,十分隆重。

白兔井又被称为大井、祖井,是我国目前保存得最好的大口浅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云安后来开凿的盐井多有白兔井的影子。云安人工凿浅井,口径大的呈八边形,直径3米多,小的呈四边形或圆形,直径不到1米。井最浅的有25米,深的达70米不等。凿井时,先选定井位,向下挖至1.6米处,始钉贴木板保框,以后随下随贴,直到卤水涌出。依据井身大小深浅,设计成多边、方、圆等形状。

随着盐业生产的发展,云安盐井逐年增多。汉代时,云安只有10口井,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宋代。宋以后,原有的井卤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逐渐新凿了多口盐井。首先就在河的南岸增开章井。乾隆八年前,又开东桥井。乾隆九年,又开中源、长源等35口井。乾隆九年后,又新凿井82口。到了民国时,云安盐井数量达到极盛,最多时有126口井。

在古代,要人工开凿一个深达几十米的井,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而且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因此凿井的费用高昂,一般人家很难开凿盐井。据新《云阳县志》记载,清朝末年的时候,一口上等井需要银元6.61万元、中等井8680元,下等井1430元。因此,大多盐井都是由多人合资开凿的。

云阳井卤明清时期采用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井权、卤权均为投资者所有,故清代云安的盐井数量突然大增,与这一政策的施行有极大关系。一般按井总投资额、总股数、总滑轮架数、股权由原主权人分摊,增架不增股。同时,拥有卤权者自煎、出租、转卖听便。以1929年时每股卤水为例,上等井(4波美度左右),每年租银元60~100元,中、下等井(波美3度及以下),年租银元数元至10元。

云安盐厂盐灶的类型多样,有单灶、垄灶、田灶等。单灶以柴薪作燃料,灶呈方形,前低后高,火力直达灶后部,火门较大,便于加放柴薪。灶上安置大圆锅1口,配灶工1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云安有单灶120座,清雍正八年(1730年)增至159座,是单灶发展的高峰。单灶是迄今所知云安最原始的灶,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后逐渐消失。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为适应烧煤的需要,灶户王天渭、陶正帮赴郁山盐场学习“烧垄法”,回来后遂将单灶改为垄灶。它是在单灶基础上,用卤水浇淋泥砖,在灶后垒成“垄”形,在表面铺上煤渣,利用余热浓缩卤水,提高产量。垄灶开始只有1口大圆锅,配灶工2人。清代末年,又将垄灶灶身延长为长条形,变为一灶四锅,产量较以前有了极大提高,而灶的数量却反倒有所下降。垄灶在烧垄时,将余热集中在笼子内,温度可达500~600度,不断泼以原卤。熄火后,将笼子挖出,打碎沉入原卤,卤水浓度可提高1~2倍。

垄灶煎盐,色质较差。为此,1914年又改垄为“田”。田灶改烧卤为灌卤,增辟出烟孔,灶身进一步加长。烧田时,逐日将原卤灌入“盐田”上,用余热蒸发部分水分,每10日挖“田”1次,浸泡1天,再入锅。田灶可以放置大小圆锅6~8口,灶工增加到10人。此外,进入现代以后,云安又出现了火管灶、塔炉灶、平锅灶等。

云安盐场传统煮盐的锅是圆锅,乃用含硅的生铁铸成,圆形、敞口,底面呈球状。大锅直径达1.42米,重350公斤;小锅直径达1.13米,重175公斤。卤水从井中提出来后,用笕管输送到各家各户。笕管传统上用楠竹打通竹节制成,利用地形自然落差由井铺设至灶,如转弯处则安“别支”,可使笕管向任何方向铺设。储卤设施以前一般用巨大的黄木桶,圆形,可容水600立方米左右。盐田缩卤的土砖淋卤完毕后,则用一种叫做大“冰桶”的工具浸泡出卤。

盐井的出卤量一般较大。根据具体情况,云安人确定在每一井上安多少滑轮数量,最多的可以达到20架。汲卤的工人视滑轮多少而定,一架滑轮,咸井6人,淡井4人。1930年平均每灶有汲卤工8人、跑井工4人、巡查工2人。汲卤最初以“炷香”,后来以“滴漏”记时,到时鸣钲交换。交换一次为一轮班,每昼夜36轮,一人汲6轮支付一日工资。有时钟后,咸井汲4小时为1工时,淡井汲6小时为1工时。汲卤桶一桶卤水重5~6公斤,一般大井每小时可汲170~180桶。过去,汲卤工手脚为卤水所渍,以致皴皱脱落,苦不堪言,民谣有“头顶千斤耳板,脚踏万丈深渊,热天汗如雨下,冬天冷如冰山”流传。

云安的盐除了煎卤之外,还有另一种不见于古代四川盆地的产盐方法。《水经注》引王隐《晋书·地道记》曰:“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煮之,水竭盐成。盖蜀火井之伦,水火相得,乃佳矣。”这种能直接煮盐的石头就是固态的盐矿,它很少直接暴露在地表,除了在岷江上游边远山地的汶川县外,就只有汤溪河了。这些石头溶于水能产生大量的盐分,可见云安盐卤资源的丰富程度。

云安不仅盐卤资源在渝东地区首屈一指,盐的质量也名声斐然。早在六朝时,云安盐就已经赫赫有名了。《水经注》说:云安盐“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张伞,故因名之曰伞子盐。有不成者,形亦必方,异于常盐矣”。我们现在很难想象一寸大小的伞子盐是什么样子。清康熙中期以前,云安盐场以柴薪作燃料,生产柴花盐。柴花盐色纯白,颗粒均匀适中,质量上乘。据传这种盐曾于唐代被列为贡品。康熙中期以后,由于逐渐改烧煤炭,所产之盐被称为“炭花盐”。炭花盐色泽清白,比较细,间有少量杂质,但依然是“川盐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