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活出精彩人生
47593200000004

第4章 控制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控制(3)

但是,这要看看这个人是否选择自己应该走的路。

任何人都可以爬升到自己想要的成功事业顶峰;同时当他选择要爬上成功事业顶峰时,全宇宙最大的力量就会帮助他,一直把他推上成功事业的顶峰。

不管你现在处在何种恶劣环境中,都不要气馁,而要为了达到目标去努力,向着更大的目标挑战。如果发现了人生的意义,你就可以算是已经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了。

我们天生就必须追求成功,如果我们没有个人喜爱的事业,没有“有意义”的生活,很容易绕圈子,感到迷失,觉得生活“没意义”。

我们应该有这种想法—我们天生就是改变环境、解决困难、达成人生使命的,若没有可供达成的理想,我们的人生就不会满足,也不会快乐。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起自己的坚定的目标,为它工作、为它期望。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不要被他人的想法所左右,因为只有你自己才最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人不应该对你的思想和方式产生绝对的影响。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古时候,一个老者背负着两个水囊在沙漠中前行,中途歇息喝水的时候,一不小心其中一个水囊掉了下来,水很快渗透到了沙子里。同行的人都非常惋惜,要知道水在沙漠里是十分珍贵的。但老者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将另一个水囊牢牢地绑在身上,又检查了一遍水囊是否塞紧,就又上路了。同行的人问他:“水洒了,你就不觉得可惜吗?”老者回答道:“可惜有什么用?洒都已经洒了,我的可惜并不能让水失而复得。如果总是不断地去想那些洒掉的水,心里就会烦燥,后面的路还很长,烦燥只能使水越来越少,所以我现在只想着保护好这一袋水,走出沙漠。”

经常会听到人说“活得太累、太辛苦。”这句话,我们都知道这“累”是指什么,就是指“赚钱辛苦”、“生活不易”等。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很多人身上被的包袱太重,总是为以前的错误悔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只是因为一点过错、挫折、烦恼,就终日沉陷在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难以自拔。那么,他的人生境况就会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不仅失去了正午的太阳,而且将失去夜晚的群星。还有的人犯了一些小错误,虽没有受到什么惩罚,但由于自身的道德感过重,自责不已,甚至不惜辱骂自己,最后讨厌自己,患上了厌己症,总觉得别人在责怪自己,感到惶惶不可终日,甚至深居简出,与世隔绝。这样不仅失去了快乐的心境,也影响了自我的精神状态。因此,要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

在某公司里,一群年轻人正在为一项工作中的失误自责,这项失误让他们损失了十几万,大家无心工作,都在为这件事懊恼。老板看到他们无精打采的样子,就准备请他们吃顿饭,缓解一下这种情绪,但是大家都没有心情,饭桌上也很沉闷,没有人说一句话。

这时,老板叫服务员出去买了一瓶牛奶回来,牛奶拿回来之后,老板将瓶盖拧开,把牛奶放在了桌子上,大家都沉默不语,不明白这瓶牛奶和吃饭有什么关系,大家只是静静地坐着,望着老板。忽然老板站了起来,一巴掌将那瓶牛奶打翻在地上,同时大声喊了一句:“不要为已经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然后他对员工们语重心长地说:“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个道理,牛奶已经淌光了,不论你怎么样后悔和抱怨,都没有办法拿回一滴。你们要是事先想一想,加以预防,那瓶奶还可以保住,可是现在晚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记,然后注意下一件事。”员工们明白了老板的用意。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这句话包含了丰富深刻的哲理。既然已经发生的事情不能重新开始,不能从头改写。那么为了过去哀伤,为过去遗憾,除了劳心费神,分散精力,没有一点益处。

生活中,有些人经常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他们忘不掉工作中的失误,“我当时要是再细心一点就好了”、“我真是悔不当初啊”成了他们的口头禅。用以前的错误来惩罚现在的自己,把自己压在错误下永不得翻身,让悔恨成为工作主旋律的人,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就是说不要自己同自己过不去。如果一有过错,就容易陷入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虽然说这些心理在所难免,但是对于错误来说,毫无用处,只能带来更大的痛苦。如果我们摔倒了,那么就应该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重新走上人生的旅途。

以律己之心律人,以宽人之心宽己。有时候,我们学会了如何宽容别人,而却忘了如何宽恕自己。滚滚红尘,生命短暂,善待自己,难能可贵。

善待自己,就是珍惜自己,爱护自己;善待自己,就是把自己的才能、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善待自己,就是对社会、家庭、事业和周围的人负责;善待自己,就是在人类共有的通病——“懒惰”发作时,能够去克服;善待自己,就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低头、不彷徨、不失望;善待自己,就是敢于坚持真理,敢于面对挑战;善待自己,就是对待问题或事情,敢于针锋相对,“对症下药”;善待自己,就是在流言蜚语面前,以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待,以一种无所谓的心态去对待。换言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总之,善待自己,使自己成为最好的,比善待别人更有意义。

山不过来,我过去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很容易被习惯所左右,被自己的思维模式所控制。同样,待人也是一样,我们总是要求别人去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当别人不按我们的意思去做时,我们就会生气,就会发怒。我们很少有想过用另外一种方式,比如说改变自己。

有的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换一种方式就可以。

一次,马丽在商场里买了一条裙子,但是回到家用水清洗后,她发现裙子短了一点,原来是这条裙子有些缩水。于是,马丽拿着裙子回到商场,找到了卖她裙子的售货员,并把情况作了说明,希望能退掉。但是,她还没有讲完,售货员就态度很不好地打断了她。

售货员很不耐烦地对她说:“这样的裙子我们每天都会卖出去十几条,你还是第一个来退货的。”马丽听了售货员的话,非常地生气,她认为售货员的语气是在指责她,是说她故意来找茬的。

于是她忍不住跟售货员吵了起来,双方越吵越凶,惊动了很多人,大家都围着看热闹。正在这时,又有一个售货员加入了进来,说道:“这种衣料在洗涤说明上说得很清楚,必须用凉水洗,你一定是用温水洗的吧?”马丽更加生气了,大声说道:“当时你们为什么不说清楚,我还问有什么要注意的,你们当时怎么不说?”

吵了半天,双方都较着劲,谁也不肯让。马丽想到下午还有一个约会,本来是想换一条新裙子好穿着去,眼看时间都快到了,可事情还没有解决。正着急,看到墙上贴着一张微笑的宣传画。她想:是不是自己有些过于敏感,人家只说我是第一个来退货的,又没说不给我退,要不,心平气和地问问?

马丽深吸了一口气,冲售货员说道:“不好意思,刚才是我有些激动,我觉得你们是认为我来找茬的,所以才忍不住发了火。你看,这条裙子是短了点,我只是希望能退,如果实在退不了,那就算了。”马丽态度来了个大转变,反而让售货员不好意思起来,说道:“都怪我说话有些不在意,让您误会了。这种面料第一次是会有些缩水,但是以后就不会了,也怪我们没给您讲清。您看,要不你再穿穿,如果第二次下水还缩,我们就给您退了,好吗?”“哦,如果是这样,我再试试吧,我以为每次洗都会缩呢。”马丽放下了心,毕竟她还是很喜欢这条裙子的呢。为了表示对马丽的歉意,售货员还赠送给马丽一个会员卡,一般情况下,这张会员卡是要在店里消费满五百元才送呢,而马丽的这条裙子才二百多元钱。

马丽变换了一种方式,就化解了跟售货员的矛盾。如果当遇到矛盾时,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先向我们道歉或者先妥协,那也有可能一直得不到解决。

与此相似的事情很多,有些事情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我们总是盼着对方主动,那我们就会陷入被动的局面,但是那么我们不妨试着改变一下自身,让自己主动,这样主动权就掌握在了我们的手里,我们就会控制事态的变化。主动改变,主动吃亏,主动妥协,正应了“退一步,海阔天空”。

人们听说,有一位大师,身怀绝技,可以让对面的山移动到自己的面前。于是,大家非常好奇,希望他能表演一下。这位大师答应了大家的要求,就在山的对面站住,对着山念念有词。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大家还是没有看到山移动到自己的面前,就纷纷议论起来。这时,大师说道:“大家排着队,跟我来。”

众人跟着大师走过了数不清的沟沟坎坎,终于站到了大山的面前。大师说道:“这山不就在面前了吗?”他见众人露出不明白的神情,又说道:“这就是我的绝技,叫做‘山不过来,我过去’。”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做法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也是理智与聪慧的表现,更是一种珍贵的人生姿态。它告诉我们,如果山不过来,那么我们就走过去,一成不变的思维只能约束人,而不能解决任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