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活出精彩人生
47593200000020

第20章 发现贵人,也成为别人的贵人(4)

如果你要想获得这些经验,你只有去经历了,也就是说你只有不断地遇到这些危机,并去处理它,你才能自己总结出来,但是这样你也许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对手那里去学,用他们的经验来武装自己,增强自己的危机意识以备不时之需,从而避免危机或者在危机降临时,轻松应对。

因此说,对手也是你要寻找和发现的贵人,只要学会并善于借力。

共赢才是良策

小林和小王同在一家培训公司上班,都是公司有名的业务高手,都因为能力出众而得到老板的赏识。但是他俩私下却在较劲,谁看谁都不服气,不顺眼。

月底,公司出了一个激励方案,三个月时间谁的业务做到第一,就可以享受半个月的带薪假期。这让小林和小王心里蠢蠢欲动,都想得到这难得的机会。他们开始拼命的跑业务,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到月底统计时,小林的业务略高于小王,同事们都说这次休假非小林莫属。小林听了非常高兴,而小王心里则很不痛快。

第二个月刚开始,小王就卯足了劲,要超过小林。这时,小林联系的一个新客户到公司来找小林谈业务,小林恰好不在,小王就接待了这位客户,并把业绩算在了自己头上。小林回来知道后,非常不悦,跟小王吵了一架,也有意拉走了小王的一个客户。于是,俩人的矛盾开始激化,互相拆台,互相指责。到第二个月末一统计,俩人费了很大的劲,业绩还不如平常一半多,各自还丢了一些客户。公司知道此事后,分别批评了他俩。

小林回家后,仔细想了一个晚上,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第二天找到小王,两人坐下谈了谈,小王正好也有和解的意思。经过商量,两人决定合作,因为都是业务高手,平常单打独斗,虽说业绩不错,但是客户都不是很大,如果两人合作,可以谈一些质量更好的大客户。

第三个月开始,两人除了各自做客户外,如果谁有了很大的客户,又觉得能力不够,就协作帮忙,就这样,两人谈下不少大客户。月末统计时,他俩的业绩比全公司其他人业绩的总和还多。

公司最终决定,因为两人做的都很优秀,还体现了合作的精神,给予两人同样的假期,只是要分开休假。小林和小王不仅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还收获了朋友,同时两人也还在各自竞争着,享受着竞争的快乐和满足。两人都戏称是“不打不相识”。

只要有竞争,就存在着对手。对于对手的态度,完全取决于你的态度和胸怀。是树立一个敌人还是拥有一个朋友,这两种做法却能带来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当你树立一个敌人时,你不只面对一个敌人,你还要时时刻刻感受他所给你带来的威胁,这种威胁会被你不自主地放大十倍、百倍;而拥有一个朋友时,你不用担心他会算计你或者落井下石,你会享受竞争带来的快乐,你们比智谋,比胆识,这种快乐也会不断地放大,感受到的是轻松,而且可以共同成就事业。

让对手做自己的贵人,你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让自己也做对手的贵人,就可以让自己的路更加宽广,让自己事业更加稳固。

所谓“帮人就是帮己”。每个人接触的事物总是有限的,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你也能涉猎到你没有机会接触到的事物或思想,从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也能让自己的能力得到拓展。

对于对手,以前很多人都认为应该给予打压,但是现在人们发现,打压只能使自己得到更多的怨恨,树立更多的对手,为自己的道路制造荆棘。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对。在与对手争斗而你占尽上风时,不要因为他曾经打压过你而把他逼上绝境,给对手一些宽恕,能责罚却不责罚,能报复却不报复,对手就会感激你,视你为他的贵人,自然与你拉近了距离,从而使恶性竞争转化为良性竞争;而你也能够树立自己的威望,得到更多人的尊敬和拥戴,从而有利于巩固自己的实力,最终成就一番功业。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双赢”。

在竞争中,只有双赢才能让竞争持续,才能让彼此之间的收益最大化。现在提倡“彼此互为贵人”,就是说和对手应相互促进,相互借助。

在竞争中,只有具有宽广的胸怀,以博大的心胸容纳对手、团结对手的人,才是真正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才能将对手变成自己的贵人,实现长久的生存和发展,让自身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你要先做对手的贵人。

帮助他人,做他人的贵人

有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积攒够足够的学费正在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没有吃一顿饭,饥饿让他感到非常的虚弱。但是他搜遍了全身,却没有一分钱。他决定向一户人家讨点饭吃,这时,房门打开了,站在门口的是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小男孩有些难为情,不知所措,他对女子说,请给他一口水喝。女子看出他很饥饿的样子,回屋拿了一大杯的牛奶递给了他。男孩慢慢地、斯文地喝完牛奶,问女子道:“我应该付你多少钱呢?”年轻女子笑笑,回答道:“你不用付一分钱。我母亲从小就教导我,帮助他人是不图回报的。”男孩对女子深深鞠了躬,说道:“那就请接受我最由衷的感谢吧!”说完后男孩离开了。

此时,他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他本来是要打算退学的,但是,现在他放弃了那种想法,他心里暗暗下定决定,要出人头地。

过了数年之后,那位年轻女子患了一种很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建议她去大城市医治。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里,由各方面的专家会诊治疗。而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已经成为了非常有名的医生了,并且他也参与了这次医治方案的制订。当他看到病历上的地址时,他起身直奔病房。

在病房里,医生一眼就认出了床上躺着的病人,她正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并下定决心要竭尽自己的所能来治好她的病。从那天起,他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各方艰辛的努力,手术终于成功了。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当药费通知单送到女子手中时,女子很忧郁,因为她确信,这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光她的所有积蓄。但是,她还是鼓足了勇气,翻开了那份医药费通知单,她惊奇地发现旁边的那行小字:“医药费=一杯牛奶。”

主动地帮助他人,伸出援助之手,虽然是善于交际的人最常用的一种姿态,但是在受帮助的人的心中,这是对他们的恩惠,他们往往也会把他当作是自己的贵人。因为,每个人在需要帮助的时候,都是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通常自己无力解决,只有借助他人的帮且才能度过难关。这时,一只伸出去的手就是他们最大的希望。

在沙漠中经常会遇上风暴,风暴一来,刮的漫天风沙,行走的人们就会迷失方向,最后送命于大漠中。当地的人们于是自发地在自己行走的途中插上一截木头,并约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要拔一拔那截木头,以免风沙把木头掩埋了,回来时就会找不到路。

一次有一群外乡人要穿过沙漠,当地人告诉他们,在行走途中,如果看见埋着的木头,请拔一拔,他们之中的一个年轻人答应了。没走多久,他们遇到了风暴,被吹得东倒西歪,漫天的黄沙让他们什么也看不见,他们迷了路,认为自己肯定要被埋在这里,这时,他们看到了一根木头,已经快被风沙埋掉了,年轻人想起了自己曾答应的事情,于是他上前把那根木头往上提了提,就这样,每遇到一根木头,他都会拔一拔那截木头。他的同伴劝他,不要浪费时间,而他说:“我相信,这对我们有好处。”风暴停止了,他们惊奇地发现,这些木头为他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他们顺利地走出了沙漠。

这时,他们才明白,为什么当地的人会对每一个穿行沙漠的人说,让他们提一提这些木头。

而这个年轻人在危难之中、风暴之中作出了选择,心灵的选择。他在选择助人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给自己指明方向。也许,他在风暴中随时都可能死去,可是,他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生存或是死亡而忘记那个约定。如果他真的像同伴所说的那样,节约时问,快一点离开,后果会怎样?也许他走出了沙漠,但后面的人就都会命断大漠。

这些小故事深刻的告诉我们,我们不仅会自己遇到困难,需要他人的帮助,或者说我们需要他人的提携,需要贵人的帮助;同时我们也应该有所付出,也去成为他人的贵人。如果我们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条件,那就不要吝啬我们的助人之心,主动地去帮助他人,也会换来他人的善待之心。

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的举手之劳不仅可以带给他人快乐和安慰,也是在为自己播下与人为善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