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47583900000004

第4章 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是以祛风除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治疗痹症的一类药物,包括木瓜、路路通、桑枝、丝瓜络、五加皮等。中医理论中的痹症是以肌肉、筋骨疼痛,关节疼痛、酸楚、麻木、灼热、屈伸不利、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临床应用祛风湿药时,需根据痹症的寒热虚实、病程新久、病变部位等,辨证论治,配伍燥湿药、温经散寒药、活血通络药、益气养血药或补益肝肾药等,以增强疗效。另需注意,祛风湿药多辛温香燥,易伤阴血,故阴血亏虚者慎用,有内风证者忌用。痹证多为慢性病,所以祛风湿药多配制成酒剂、走蒯或膏剂以便于患者长期服用。

木瓜

又名:皱皮木瓜、铁脚梨

性味归经:味酸,性温;归肝、脾经。

治鹗泻过度转筋之要药

木瓜善于舒筋活络,是治疗筋脉拘挛之常用药,另外还有和胃化湿的功效,适用于吐泻过度引起的转筋(筋脉挛急)。《本草拾遗》中记载木瓜“下冷气,强筋骨,消食,止水痢后渴不止,作饮服之。又脚气冲心,取一颗去子,煎服之,嫩者更佳。”现代研究显示,木瓜还具有护肝、降血脂、促进消化、清理肠胃、抗菌杀虫等作用。

【木瓜小档案】

木瓜不但营养价值非常丰富,药用价值也不可忽视,被誉为“百益之果”、“水果之皇”、“万寿瓜”,多吃可延年益寿。木瓜主产于安徽、四川、湖北等地。属于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近成熟果实可入药。一般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置沸水中烫5~10分钟,对半纵剖,晒至颜色变红,生用。现代研究发现木瓜中主要含有木瓜蛋白酶、苹果酸、枸橼酸、齐墩果酸、皂苷、维生素C、β-胡萝卜素、钙、铁等物质。

【功效主治】

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主治1.用于风湿痹痛引起的筋脉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等。2.用于肝脾不和引起的吐泻转筋、脚气水肿等。3.用于消化不良。

【真伪鉴别】

目前发现的木瓜伪品包括光皮木瓜和小木瓜。正品木瓜呈月牙形,外皮红色或棕红色,有密集皱纹,气微香,味酸略涩;光皮木瓜,为蔷薇科植物木瓜的干燥成熟果实,呈月牙形或长椭圆形,外皮红棕色,光滑无皱纹,气微香,味酸涩,嚼之具有砂粒感;小木瓜,为蔷薇科植物,呈不规则形,外皮红棕色,具细微纹理,微粗糙,气微香,味酸涩,嚼之亦有砂粒感。

【注意事项】

1.脾胃虚寒或体虚者不宜多食,易致腹泻。2.湿热偏盛,小便淋闭者慎用。3.木瓜中的番木瓜碱对人体有小毒,每次食量不宜过多,过敏体质者慎食。4.孕妇不宜吃木瓜的主要原因在于,木瓜会引起子宫收缩腹痛,但不会影响胎儿。

【药膳养生】

1、补中益气

木瓜羊肉汤:羊肉100克,苹果5克,豌豆300克,粳米适量,木瓜1000克(取汁),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炖至豌豆熟烂,肉熟,再加入白糖、盐、鸡精、胡椒粉等调味品。适用于脾胃气虚者。

2、补脾和中,散寒止痛

姜醋木瓜汤:生姜30片,米醋500克,木瓜500克,水煮,每日1剂,分为3次服用。适用于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

3、滋润皮肤,延缓衰老

木瓜羹:木瓜100克,银耳15克,北杏10克,银杏12克,同置锅中,加水、冰糖适量,炖20分钟。适用于燥热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多带血等症。

4、益肝肾,壮阳

仙灵木瓜酒:仙灵脾15克,川木瓜12克,甘草9克,切片,浸泡于白酒中,7日后,过滤留汁,每次15~20毫升,每日3次。适用于阳气不振、性功能减退。

【古今验方】

1、治疗关节炎及手足麻木

酥炙虎骨、川芎、当归各30克,玉竹60克,川断天麻、红花、怀牛膝、五加皮、白茄根各30克,秦艽15克,桑枝12克,防风15克,木瓜90克,浸泡于白酒10千克中,7日后,加冰糖1000克,每次20毫升,每日2次。适用于关节炎、手足麻木等。

2、驱除绦虫和蛔虫木瓜100克,晒干,研末,每次10克,早晨空腹服用。

3、治疗咳嗽

新鲜熟木瓜1个,去皮后蒸熟,加蜜糖服用。

桑枝

又名:桑条

性昧归经:味微苦,性平;归肝经,

善治上肢风湿热痹

桑枝具有祛风湿、利关节的功效,寒、热之风湿痹痛皆可用之,尤其适用于上肢风湿热痹引起的肩臂关节酸痛麻木等。桑枝还略有利水消肿的作用。《本草撮要》中记载“桑枝,功专去风湿拘挛,得桂枝治肩臂痹痛;得槐枝,桃枝洗百遍身痒。”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桑枝提取物还可改善糖尿病肾病,并调节其血脂。

【桑枝小档案】

桑树全身都是宝,桑叶、桑椹、桑枝都可入药,由于它多生于山林中或村庄附近,免遭污染与破坏,因此,其药用价值才上升了一个层次。桑枝主产于江苏、山东、河南等地。桑树属于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嫩枝可入药,一般春末夏初间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现代研究发现,桑枝中主要含有桑素、游离蔗糖、葡萄糖、麦芽糖、鞣质、桑色素、环桑素、有机酸、维生素、挥发油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湿,利关节。

主治:1.用于肩臂关节风湿酸痛麻木。2.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肢痛等。3.用于治疗喘嗽逆气。4.可用于治疗中风歪斜、咳嗽。5.可用于壮肺气、燥湿、滋肾水、通经。

【类似药物比较】

桑枝、桂枝、木瓜、牛膝均可治疗四肢疼痛,但各有所长。桑枝与桂枝均善于治疗上肢疼痛,但桑枝多用来治疗热证,而桂枝对寒证具有很强的治疗功效。木瓜与牛膝善于治疗下肢疼痛,木瓜善于治疗拘挛疼痛,牛膝对补益肝肾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内服常用量为10~30克,外用适量。

【药膳养生】

1、清热利湿

桑枝老鸭汤:老桑枝50克,秦艽30克,老鸭100克,炖熟,调味,喝汤食肉。适用于关节肿痛伴有低热之红斑狼疮。

2、清热通痹,益气补血,清利湿热

桑枝鸡:桑枝60克,绿豆30克,鸡肉250克,水适量,清炖至肉熟烂,再加入盐、姜、葱等调味品适量,喝汤食肉。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3、补肝肾,利血脉,祛风湿

桑枝泡酒:新鲜桑椹250克,新鲜桑枝段500克,红糖250克,浸入白酒250毫升中,1个月即可饮用。适用于肝肾阴虚、虚热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古今验方】

1、治疗关节疼痛、皮肤瘙痒

酒制桑枝30克,水煎服。适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肌肤风痒,关节疼痛。

2、促进大脑发育,治疗先天性脑瘫

桑枝30克,桑叶20克,桑寄生30克,桑椹子50克,桑白皮15克,桑螵蛸20克,研细末,每次10克,每日2次,温水冲服。适用于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

3、解胎毒

新鲜桃枝250克,桑枝250克,梅枝250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冷水适量,给婴儿洗澡。

4、治疗外阴白癜风

鲜桑枝1500克,桑椹子500克,何首乌250克,生地250克,白蒺藜250克,补骨脂250克,益母草500克,玄参250克,水煎,过滤留汁,再加入蜂蜜适量,每次20~30毫升,每日3次。

5、治疗肩周炎

鲜桑枝90克,鲜槐枝60克,鲜松枝30克,鲜艾叶30克,桂枝15克,白酒15克(后下),水煎,过滤留汁,熏洗局部,每次20~30分钟,热服后进行功能锻炼,每日1剂,分为2次使用。

丝瓜络

又名:丝瓜网、丝瓜壳、瓜络、丝瓜筋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肺、胃、肝经。

风湿热痹之常用药

丝瓜络具有祛风通络、解毒化痰的功效,尤其适用于风湿热痹。《本草便读》记载“丝瓜络,入经络,解郁热,热除则风去,络中津液不致结而为痰,变成肿毒诸证,故云解毒耳。”《陆川本草》又记载丝瓜络“凉血解毒,利水去湿,去肺热痰咳,热病谵妄,心热烦躁,手足抽搐。”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丝瓜络还具有镇痛、镇静、抗炎等作用。

【丝瓜络小档案】

丝瓜络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浙江慈溪、江苏南通、苏州三地所产质量最佳。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丝瓜的果络可作为中药材使用,果络是成熟果实中的维管束,一般在夏、秋二季果实成熟、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晒干,再除去种子,生用或炒用。广东粤丝瓜摘取后不去皮、子,称为“丝瓜布”。现代研究发现,丝瓜络中主要含有甘露聚糖、半乳聚糖、木聚糖、纤维素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通络,解毒化痰。

主治1.用于风湿痹痛、手足拘挛、关节疼痛。2.用于胸胁胀痛。3.用于乳痈、乳汁不通。4.用于咳嗽痰多。

【真伪鉴别】

需要注意丝瓜络中掺杂海绵的现象。丝瓜络通常为切面宽1~1.5厘米,长3~6厘米的长条状,色白,质硬而韧,断面呈网络状;海绵为有机化学合成品,质松软,大小、形状、颜色与丝瓜络很相近,不易看出。内服常用量为1O~15克,外用适量。药膳养生去斑茶:丝瓜络10克,白菊花10克,玫瑰花5克,红枣5枚,沸水冲服。适于蝴蝶斑、黄褐斑。

2、通调乳房气血

对虾通草丝瓜汤:通草6克,丝瓜络10克,黄芪15克,水煎,过滤留汁,用药汁煮已剥壳的对虾肉,再加入盐、姜适量调味,喝汤吃虾肉,每日1次。适用于乳房健美,使之丰满。尤其适用于中年女性。

3、清热利尿

丝瓜络蜂蜜汁:丝瓜络100克,水煎,过滤留汁,再加入蜂蜜、醋各10克,分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尿道炎患者。丝瓜橘皮络汤:丝瓜络30克,橘皮络6克,萝卜子15克,葱白3根,水煎,代茶饮。适用于伤气型胸肋损伤。

【古今验方】

1、治疗老年人臂痛

丝瓜络50克,伸筋草50克,桑枝30克,水煎服,连服两剂。血虚肢体麻木者加鸡血藤50克,当归12克;气虚者加黄芪30克,党参30克。

2、治疗急性乳腺炎

丝瓜络30克,全栝楼30克,水煎,过滤留汁,再加入红糖适量,趁热服用,每日1剂,连服至见效止。

3、治疗关节疼痛

丝瓜络300克,浸入白酒500毫升中,7日后饮用,每次1小杯。

4、治疗慢性胆囊炎

金钱草40克,水煎浓汁,加入数滴白酒,送服丝瓜络末20克,可分为早晚2次服用。

5、治疗高血压

丝瓜络12克,水煎,分为早中晚3次服用。

6、治疗胃下垂

猪肚适量,丝瓜络15克,水适量,煮至猪肚熟烂,除去丝瓜络。另取丝瓜络100克,炒黄,研末,每次6克,每日3次,饭前30分钟,加热温服。

五加皮

又名:南五加皮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归肝、肾经。

祛风湿强筋骨

五加皮善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健筋骨。《名医别录》记载,五加皮“疗男子阳痿、囊下湿、小便余沥、女人阴痒及腰脊痛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赢、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五加皮还具有抗疲劳、耐缺氧、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另须注意,五加皮与北五加皮不同,二者科属不同,功效不同,北五加皮强心利尿而有毒,切不可视为一物。

【五加皮小档案】

五加皮又叫做五皮风、刺五甲、南五加皮,生于林缘、路边或灌丛中。主产于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属五加科落叶小灌木,其中细柱五加的根皮可作为中药材使用,一般夏、秋二季采挖根部,洗净,趁新鲜时剥取根皮,晒干。现代研究发现,五加皮中主要含有刺五加苷、棕榈酸、亚麻酸、鞣质、维生素、挥发油等。根皮含异贝壳杉烯酸、紫丁香苷、异秦皮定苷、β-谷甾醇、棕榈酸、亚油酸、维生素B1等。

【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尿。

主治1.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等症。2.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痿软、小儿行迟等症。3.用于水肿、脚气等症。4.可用于降低自发性肿瘤的形成。5.用于缓解关节疼痛。

【真伪鉴别】

1.五加皮,呈细卷筒状,单卷或双卷,少数呈碎片状,长短不一,外表面灰褐色,有横向皮孔及纵皱,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淡灰黄色,略平坦;香加皮为萝蘼科植物杠柳的根皮,呈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的块片,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有特异香气。

2.五加皮的主要作用是祛风寒湿邪,能补肝肾,强筋骨。对风寒湿痹、筋骨软弱、四肢拘挛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同时,五加皮还能治疗水肿、脚气浮肿等症;而香加皮则有毒。对风寒湿痹、腰膝酸软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善治水肿、小便不利。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慎用。

【药膳养生】

五加皮酒:五加皮50克,水煎,过滤留汁,再加入糯米适量,同煮成糯米干饭,放凉后加酒曲适量,发酵,酿酒,每日适量佐餐食用。适用于产后因外感寒邪导致的身痛者。

2、补肝肾,祛风湿

五加皮乌骨鸡汤:乌鸡肉90克,五加皮15克,巴戟天9克,杜仲24克,同煮2小时,加入调味品适量,随意饮用。适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筋骨痿弱,四肢无力,腰膝酸软,两颧潮红,状如蝴蝶,头发脱落等。

【古今验方】

1、祛风除湿,活血散淤

五加皮50克,红花、生地黄、当归、怀牛膝、桅子、泽兰各40克,骨碎补、宽筋藤、千斤拔、枫荷桂、羊耳菊、海风藤各80克,细辛、桂枝、陈皮、苍术、木香各30克,茯苓、甘草各50克,九里香、过江龙各160克,麻黄20克,共研末,加入白酒16升,密封,浸泡30日后,过滤留汁,每次饮用15毫升,每日2次。亦可外用涂擦患处。适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风寒湿痹等症。

2、活血,抗感染

五加皮156克(研碎),紫草(研碎)93克,浸入80%酒精8000毫升中,密封,24~48小时后,加入薄荷脑93克,冰片31克,溶解后过滤,搅匀即可。清洁创面,再将药液喷于创面,每次喷1~10余下,每日4~5次。适用于1度、11度烫伤或烧伤。

3、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金钟根30克,五加皮15克,络石藤20克,春根藤、海风藤各20克,牛膝12克,水煎服。

路路通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平:归肝、肾经。

祛风湿兼通乳

路路通具有祛风湿、舒筋络、利水消肿、通经下乳的作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路路通“辟瘴却瘟、明目除湿、舒筋络拘挛,周身痹痛,手脚及腰、痛,焚之嗅其烟气皆愈。”现代临床中还有一种“路路通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针剂,与中药路路通是完全不同的药物,路路通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一般用于中风、偏瘫、淤血阻络、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疾病的治疗。

【路路通小档案】

路路通又叫做狼目,选购时以果大、干燥、无果梗、无泥土者为佳。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药用部位为金缕梅科落叶乔木枫香树的干燥成熟果实,一般秋、冬二季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杂质,干燥,生用。现代研究发现,路路通中主要含有路路通酸、白桦脂酮酸、挥发油等物质。

【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活络,利水消肿,通经下乳。

主治1.用于风湿关节痹痛、麻木拘挛等症。2.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

【注意事项】

1.阴虚或月经过多者忌用。2.孕妇忌用。

【药膳养生】

1、疏肝理气,解郁散结

路路通蜂蜜饮:香附20克,路路通30克,郁金10克,金橘叶15克,水煎,过滤留汁,待温后,加入蜂蜜适量,分上、下午2次服用。该饮品非常适合肝郁气滞型乳腺小叶增生。

2、疏风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通路,透疹止痒路路通乌梅汁:路路通10~20克,乌梅6~10克,地龙6~10克,北防风6~10克,蝉衣3~6克,丹皮6~10克,甘草3~10克,水煎服。适用于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此病症的主要外在表现为:口渴、丘疹、红斑、风团或瘙痒等。患者饮用此饮品时,还需要注意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