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草药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47583900000002

第2章 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药是以解热毒、火毒、疫毒等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包括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野菊花、板蓝根、穿心莲、白花蛇舌草、鱼腥草、熊胆、绿豆等,可以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鼻疖、痄腮、热毒下痢、痈肿疔疮、丹毒、虫蛇咬伤、水火烫伤等。现代研究分析,清热解毒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并且可抗多种菌类,不易产生耐药性,部分药物还具有抗炎、解热、抗病毒等作用。在临床上应用此类药物时,如果患者火热炽盛,应与清热泻火药配伍同用;如果兼有湿邪,应与利湿、燥湿或化湿药配伍;如兼有气血亏虚,应配予补气养血类药物等。另需注意,清热解毒药多数性寒凉,易伤脾胃,故不可多服久服,病愈即止。

金银花

又名:忍冬花、银花、双花

性昧归经:味甘,性寒;归肺、胃、心经。

清热解毒之圣药

金银花初开时洁白如银,2~3天后变为金黄色,新旧黄白映衬,故而得名,其能清热解毒兼透散表邪,又是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症的要药,因此古人也称金银花为“药铺小神仙”。《本草纲目》中有记载,金银花可以用于“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现代药理实验证明,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并能够抗炎、解热、增加胃肠蠕动,降血脂、止血等。

金银花小档案

金银花又叫生银花、土银花、金钱花、银花,常生长于丘陵、山谷及林边,也可人工栽培,主产于山东、河南、安徽等地。属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药用部位为干燥花蕾,一般在夏初花未开时采收,晾晒或阴干,生用;或用硫黄熏,再干燥现代研究发现,金银花中主要含有绿原酸、鞣质、肌醇、芳樟醇、双花醇、棕榈酸、二氢香苇醇、十八碳二烯酸乙酯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主治1.用于温病初起,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等症。2.用于痈肿疔疮属于阳症者。3.用于热毒血痢者。

【真伪鉴别】

正品金银花为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密被短柔毛,偶见页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五裂,裂片有毛长约1毫米,开放花冠筒状,其先端呈两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

伪品之一华素馨花,呈高脚碟状,上粗下细,表面浅黄白色,花萼绿色,被柔毛,裂片条形与萼筒等长,花冠无毛,裂片5枚,短圆形或披针形。

伪品之二鸡骨香花,呈高脚碟状花,表面黄白色,花萼无毛,裂片线形,裂片8~10枚。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或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药膳养生】

1、养阴清热,解毒利咽

金银花麦门冬蛋:金银花10克,麦门冬10克,鲜蘑菇100克,猪肉丝100克,干香菇适量,鸡蛋3枚,油、盐、味精各适量,拌匀,隔水蒸15分钟。适用于慢性咽炎患者。

2、清热解毒

金银花粥:金银花30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粳米,煮粥。适用于各种热毒疮疡,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等症,并可预防中暑。

3、消炎清喉

金银花蜂蜜汁:金银花30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蜂蜜。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

4、祛风清热,清肝明目

金银花明目茶:金银花9克,车前叶9克,霜桑叶9克,白芷9克,水煎(轻煎),过滤留汁,再加入白糖适量,代茶饮。适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等。

5、清热泻水,润肠通便

金银花大黄茶:金银花、大黄,按3:1的用量,泡茶饮用,可加入蜂蜜适量。

【古今验方】

1、治疗口腔溃疡、咽喉炎金银花15克,生甘草3克,水煎,含漱。

2、清热利湿

金银花30克,蒲公英100克,温开水浸泡后捣烂,取汁,分为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湿热下注型老年性阴道炎。

3、治疗腮腺炎

金银花30克,板蓝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续3~4天。

4、清热解毒,化痰利咽

金银花30克,山豆根14克(或板蓝根30克),硼砂1克,甘草9克,水煎,慢慢含服。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局部红肿疼痛,发热头痛等症。

连翘

又名:黄花条、连壳

性味归经:味苦,性微寒,归肺、心、胆经。

疮家之圣药

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的作用,善治各种痈肿疮毒,故被视为“疮家圣药”。《日华子本草》中记载,“连翘,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连翘,具升浮宣散之力,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为疮家要药。能透肌解表,清热逐风,又为治风热要药。且陛能托毒外出,又为发表疹瘾要药……”现代药理实验显示,连翘亦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兼能抗炎,抗肝损伤,镇吐,利尿等。

【连翘小档案】

连翘呈长卵形至卵形,稍扁,长1.5~2.5厘米,直径0.5~1.3厘米。表面有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多数凸起的小斑点,顶端锐尖,基部有小果梗或已脱落,主产于山西、河南、陕西、云南等地。属木犀科落叶灌木,药用部位为干燥果实,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未开裂时采收的称为青翘,入药较佳,采收后置于沸水中略煮或蒸熟;果实成熟开裂后采收的称为老翘;筛取种子称为连翘心。现代研究发现,连翘中含有连翘酚、连翘苷、芸香苷、三萜皂苷、熊果酸、芦丁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主治1.用于外感风热,瘟病初起等。2.用于热毒蕴结引起的疮毒痈肿、瘰疠结核等。

【真伪鉴别】

正品连翘小档案中已经说明,购买时可以此为标准。但与连翘类似的药材有多种,容易混淆,购买时还需多加注意。

伪品之一秦连翘,呈纺锤形,外表黄棕色,有浅皱纹,多己开裂成二瓣,与果柄基部相连。

伪品之二金钟花,全株有毒,梗在节间通常有片状髓,叶稍宽而不分裂,果实稍短呈卵形,果皮稍薄,基部有皱折和疣状突起,分布于中部至顶部纵沟两侧,质脆,种子金黄色,具三棱,种皮皱缩,有不规则纹理,捻碎后有丝相连。

伪品之三卵形连翘,呈卵圆形,果皮具小突起和不规则细密纵皱纹,种子淡黄色,具三棱,捻碎后种皮易脱落,无丝相连。

伪品之四迎春,连翘和迎春同属于木犀科,但是却不同属。连翘属植物连翘,而迎春属茉莉。连翘的茎为木质色,而迎春嫩枝多为鲜绿色,连翘的黄色花冠分4瓣,内有橘红色条纹,迎春花冠为6瓣,外有绿色小苞。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或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药膳养生】

1、消炎止痛,润燥化痰

连翘银花剂:连翘9克,山栀子9克,金银花9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冰糖,分为早中晚3次,每次与川贝3克(研末)同服。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腺炎、急性咽喉炎、肺炎等。

2、解毒消钟

双草连翘散:紫草、紫草茸、连翘等量研末,每次5克,每日两次,温水送服,儿童酌减,适用于麦粒肿患者。

【古今验方】

1、治疗风疹

牛蒡子9克,连翘9克,荆芥6克,用纱布包,水煎,加入白糖适量,代茶饮,每日1剂。

2、治疗小儿风疹、麻疹

连翘绿茶:连翘6克,牛蒡子6克,绿茶1克,研末,沸水冲泡,每曰1剂,代茶饮。

3、治疗慢性下肢溃烂

荆芥20克,防风12克,白芷12克,柴胡6克,薄荷12克,连翘15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黄柏20克,栀子15克,生地15克,川芎12克,枳壳12克,黄芪25克,甘草3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桔梗15克,水煎,待温,将患部置入药液中浸泡30分钟。泡后无菌敷料覆盖创面。若患部不便浸泡者,可用消毒敷料蘸洗及湿敷亦可。

蒲公英

又名:黄花地丁

性昧归经:味甘,性寒;归肺、胃、心经。

天然抗生素

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等功效,是治疗乳痈之良药。现代实验还发现蒲公英对金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故称其为“天然的抗生素”。《本草衍义补遗》中记载,蒲公英“化热毒,消恶肿结核,解食毒,散滞气。”《本草纲目拾遗》又记载,蒲公英“疗一切毒虫蛇伤。”另外,蒲公英也有健胃、催乳、强身健体、抗癌防癌等作用。

【蒲公英小档案】

蒲公英外表为不规则的中段,根与表面均为棕褐色,抽皱。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各省区均有分布。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及其多种同属植物的带根全草均可入药,夏秋二季采收,入食可鲜用,人药鲜用、晒干均可。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中含有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肌醇、天冬酰胺、苦味质、皂苷、树脂、菊糖、果胶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主治1.用于痈肿疔毒等,可治疗乳痈初起,红肿疼痛。2.用于湿热黄疸。3.用于热淋小便涩痛。4.用于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

【真伪鉴别】

1.蒲公英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状,多弯曲,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基生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茎一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

2.莱菔叶,多已切碎,皱缩卷曲,可见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大头羽状分裂,顶端裂片最大,先端钝,两侧裂片4~6对,沿叶轴对生或互生,向基部逐渐缩小,边缘钝齿状或牙齿状,疏生粗毛,黄绿色或浅棕绿色,叶柄呈紫红色或淡绿色。

【注意事项】

蒲公英不可过量服用,否则会引起腹泻。

【药膳养生】

1、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益气

蒲公英莼菜鸡丝汤:鸡肉丝100克,加入鸡蛋清、盐、鸡精、料酒、水淀粉各适量,调匀,开水汆烫,肉变白时捞出,用水浸泡。鲜蒲公英60克、西湖莼菜1瓶同放汤内汆烫,同鸡肉丝一起煮汤。适用于病毒性肝炎患者。

2、清热解毒,养肝利胆

蒲公英泥鳅汤:泥鳅肉120克,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水适量,大火煮沸,小火煮至肉熟,调味。适用于急性胆道感染、胆囊炎属湿热者。

3、滋阴清热,养肝明目

蒲公英蚌肉汤:蚌肉250克,蒲公英100克,枸杞15克,姜2片,水适量,共煮30分钟。适用于视物昏蒙、眼部干涩、畏光羞明等症。

4、清热解毒

银花蒲公英粥:蒲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水煎过滤留汁人粳米,煮成粥。适用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

【古今验方】

1、治疗中耳炎

鲜蒲公英10株,捣糊取汁,将药汁滴入耳道,每日3次。儿童酌减。

2、治疗儿童肋腺炎

水仙花20克,鲜蒲公英50克,捣烂,加入鸭蛋清适量,外敷患处。

3、治疗痢疾、泄泻

鲜蒲公英100克,鲜败酱草50克,猪肠250克,水适量,大火煮沸,小火煮至肉熟,调味。

4、治疗老年尿道炎

鲜车前草500克,鲜蒲公英500克,温水浸泡10分钟,切段,捣烂,用纱布包裹,绞压取汁,分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老年性阴道炎症属湿热下注者。

5、治疗烧烫伤

鲜蒲公英200克,捣烂取汁,加入冰片10克,白糖适量,涂于烧伤处,适用于1度11度烧伤。

板蓝根

又名:板蓝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胃经

解毒利咽散结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等功效,目前在临床上多将板蓝根用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玫瑰糠疹、扁平疣、病毒性肝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分类草药性》中记载,板蓝根“解诸毒恶疮,散毒去火。捣汁,或服或涂。”《本草便读》记载,板蓝根《凉血、清热、解毒、辟疫、杀虫。”近年来又发现板蓝根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及抗内毒素等作用。

【板蓝根小档案】

板蓝根有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之分,其来源、产地、销售、采收季节、产品性状均不相同,主产于河北、浙江、安徽、江苏、陕西、甘肃等地。属十字花科草本植物,药用部位为干燥根,一般秋冬季采挖,洗净,晒干,生用。当前,以板蓝根为主要成分的药物早已被人们广泛利用。现代研究显示板蓝根中含有靛苷、靛蓝、靛玉红、树脂、β-谷甾醇、氨基酸、棕榈酸、多糖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1.用于外感风热或瘟病初起,发热头痛,咽痛等。2.用于热毒发斑、痄腮、喉痹、大头瘟疫、丹毒、火眼、痈肿等。3.用于病毒性及细菌性感染疾病。

【真伪鉴别】

板蓝根的种子只有2年寿命,一旦超过了2年,就不能发芽了,即使有一小部分发芽,多不能久活。因此在购买时,应尽量买新种子。通常情况下,新种子外表颜色呈蓝黑色,光泽度好,发亮,并带有较浓的清香味,用手剥开外皮,内仁为青色;旧种子则不然,外表颜色灰黑,无光泽而发乌,清香味很淡,且伴有潮湿气味。

【注意事项】

1.脾胃虚寒者忌用。2.板蓝根不宜当作食品、饮料摄入,否则会形成耐药性。3.服用板蓝根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全身皮肤发红、皮疹瘙痒、头昏眼花、胸闷气短、烦躁、抽搐、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等。4.板蓝根注射液会导致如下不良反应:①过敏反应:全身皮肤发红、皮疹、瘙痒,颈项酸痛、四肢麻木无力、球结膜充血、大便失禁、口干舌苦、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呕吐、口唇明显发绀、面色苍白、精神极度萎糜、神志模糊、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而引起休克。②损害肾脏:尿急、尿痛、头晕、恶心、呕吐、寒战、皮肤瘙痒和风团样皮疹。③药物性皮炎:全身皮肤发热、发红、瘙痒、伴有心悸、头晕、四肢皮肤呈弥漫性片状鲜红色斑疹。④固定性药疹:边缘清楚的圆形紫红色斑,局部灼痛。

【药膳养生】

1、祛湿

板蓝根炖猪腱:板蓝根8克,猪腱60克,红枣数枚,小火炖3个小时,调味,即可食用。

2、清热凉血解毒

板蓝根银花糖浆:板蓝根100克,银花50克,甘草15克,水煎,过滤取汁,加入适量冰糖,每次10~20克,每日数次。

【古今验方】

1、防治感冒

板蓝根18克,研粗末,水煎,代茶饮;或加羌活9克,水煎服;也可用板蓝根冲剂,每次冲服1包,每日2次,连续3日。

2、预舫流行性肋腺炎

板蓝根、山慈菇各30克,连翘24克,甘草18克,青黛3克(冲服),水煎成500毫升,分成10份,装入小瓶。儿童酌减。

3、防治红眼病

板蓝根或大青叶30克,生山栀9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连服5日;或用板蓝根制成浓度为10%或5%眼药水,每日滴眼4次。

4、治疗单纯性疱疹性口炎

板蓝根50克,制成60毫升煎液,一次饮用60毫升,每日3次,儿童酌减。

鱼腥草

又名:蕺菜

性味归经:味辛,性微寒;归肺经。

治肺痈之要药

鱼腥草是治疗肺痈之要药,其新鲜茎叶搓碎后有浓烈的鱼腥味,故而得名,但阴干后,水煎,色似红茶,气似肉桂。《滇南本草》记载,鱼腥草“治肺痈咳嗽带脓血、痰有腥臭、大肠热毒痔疮。”《医林纂要探源·药性》记载,鱼腥草可“行水、攻坚、去瘴、解暑。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淤血。”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鱼腥草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血清白介素,增强白细胞吞噬力,抗癌,尤其对胃癌的治疗有奇效。

【鱼腥草小档案】

鱼腥草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药用部位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每年8月至次年3月为成熟期。一般夏秋二季采收,晒干,生用。其叶片具有明显的小腺点,叶柄基部与托叶合成鞘状。茎为扁柱形,暗棕色、棕黄色,节状环,具有纵皱纹。果穗顶生,蒴果上端与3个向内弯曲的柱头。研究发现,鱼腥草嫩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主治1.用于痰热壅肺引起的肺痈咳吐脓血等。2.用于湿热淋证,小便淋涩疼痛。3·用于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肠炎、尿路感染等。

【鉴别选购】

鱼腥草是妙药佳蔬,但入药与入菜有所不同。春季的鱼腥草,鲜嫩含有较多的水分,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钙、铁、锌等,是极富营养价值的野生蔬菜,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保健食品。夏季的鱼腥草,含有的油脂较高,粗纤维含量也较春季多,食用价值减少,但药用价值却有所提高,并可制成多种鱼腥草制剂,如鱼腥草注射液等。

【注意事项】

1.鱼腥草含有挥发油,不可久煎。2.部分患者服用鱼腥草制剂后引起皮肤瘙痒、红斑、恶心、心悸、口唇紫绀、四肢厥冷大汗等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

【药膳养生】

1、清热解毒,滋补脾胃,利尿消肿

鱼腥草绿豆汤:绿豆50克,猪肚200克,水适量,炖熟,加入鱼腥草30克,姜、葱、盐各适量,稍煮片刻,即可起锅。适用于中毒性肝炎。

2、润肺止咳,化痰散结

薯梨鱼腥草:鲜鱼腥草250克,水煎,过滤留汁,加雪梨1个、冰糖适量,炖至梨烂。适用于一切肺胃实热证。

3、清肺热,排脓毒

鱼腥簟慧米鸡蛋羹:薏苡仁90克,甜杏仁30克,大枣5枚,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煮1小时,加入鲜鱼腥草100克,再煮30分钟,过滤留汁,冲人4枚鸡蛋的蛋清、蜜糖适量,拌匀。适用于湿热壅滞型肺脓疡、肺结核、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炎和尿道感染等。

4、清热解毒,润肠通便

鱼腥草蒸猪大肠:鲜鱼腥草150克,猪大肠200克,将鱼腥草塞人大肠内,用线系紧,加入盐适量,隔水蒸熟。适用于肠煤便秘,热结腹痛等。

【古今验方】

1、治疗带状疱疹

鲜鱼腥草250克,水煎,分为早中晚3次服用,连续服用2~3剂。

2、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

鱼腥草50克,水煎,过滤留汁,代茶饮,每日2次,连服1个月。

3、治疗腮腺炎

鲜鱼腥草250克,切碎,捣烂取汁,外敷患处,无菌纱布覆盖,每日2次,连续3~4日。

4、治疗鼻窦炎

鲜鱼腥草250克,切碎,捣烂取汁,滴鼻,每次4~5滴,每日3次。对慢性鼻窦炎或萎缩性鼻炎有效。

绿豆

性味归经:昧甘,性寒;归心、胃经。

济世良谷草中之结晶

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泻的作用。《日华子本草》记载,绿豆“益气,除热毒风,厚肠胃;作枕明目,治头风头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绿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内服可保护胃肠黏膜;绿豆中含有的绿豆蛋白、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与有机磷农药、汞、砷、铅化合物结合,使之减少或失去毒性;绿豆中含有的植物甾醇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阻止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

【绿豆小档案】

绿豆是我国传统的豆类食物,其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不但具备良好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也很高,因此被称之为“济世之良谷”。绿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药用部位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绿豆的种子,一般秋后种子成熟时采收,晒干,打碎人药或研粉。现代研究发现绿豆中含有蛋白质、鞣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磷脂及矿物质等。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消暑止泻。

主治1.用于痈肿疮毒等。2.用于暑热烦渴。3.用于药食中毒(如酒精、巴豆、附子、乌头、砒霜等中毒)。

【真伪鉴别】

现在,市场上经常出现将霉变绿豆“乔装打扮”后,冒充上等绿豆出售的情况,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分辨,霉变绿豆不但没有任何食用意义,对健康还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正常绿豆表面呈清绿色或黄绿色。购买绿豆时,一是观其色,如是褐色,说明已经变质了;二是观其形,如表面白点多或绿豆中空壳较多,说明该品已经遭到虫子的侵蚀,同样没有食用价值。

【注意事项】

1.“绿豆解药”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患有肢酸且冰冷乏力、全身怕冷、腰膝冷痛、脾胃虚寒泄泻等寒凉性疾病时忌用绿豆。患有外感风热、痈肿丹毒、暑热烦渴等热性病时,中药可与绿豆同服。2.老人、儿童及体质虚弱者服用绿豆,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

【药膳养生】

1、益气和胃,清热利湿

绿豆粥:绿豆50克,水煮开花,再加入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入冰糖适量,稍煮。适用于暑热烦渴、消化不良、气虚乏力、胸闷气逆、心悸失眠、小便不利等症、为夏日解署常用粥。

2、清热利湿,健脾开胃

绿豆海带慧米汤:绿豆100克,薏米50克,水煮开花,再加入海带丝50克、冰糖适量,稍煮数分钟。适用于暑热烦闷、食欲不振、水湿肿满、小便不利、甲状腺肿大等症。

3、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三豆汤:绿豆100克,赤小豆60克,白扁豆60克,同煮至熟烂,再加入红糖适量。适用于暑湿泻泄、疮疡疖肿患者。

4、清热泻火,解毒明目

绿豆明目汤:绿豆50克,决明子9克,煮至绿豆熟烂,加入红糖适量。适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心胸烦热、消渴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古今验方】

1、清热止痛

绿豆50克(研末),滑石粉30克,装瓶备用,涂于患处。对痱子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2、治疗湿疹

绿豆粉(炒黑)50克,加蜂蜜12克,薄荷3克,捣烂,醋调,外敷患处,用消毒纱布覆盖,如患处分泌物多,应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后再敷药。

3、治疗烧烫伤

绿豆粉(炒黑)120克,黄柏30克(研末),蜂蜜适量,用火烧至膏状,加入甘油5毫升,调匀,外敷患处,每日数次。

白花蛇舌草

又名:蛇舌草

性味归经:味微苦、甘,性寒;归胃、大肠、小肠经。

癌症克星

传说古时有一条白花蛇,蛇舌伸吐处化作小草,即为白花蛇舌草,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抗癌、利湿通淋的功效。《泉州本草》记载,蛇舌草“清热散淤,消痈解毒。治痈疽疮疡,瘰疠,又能清肺火,泻肺热,治肺热喘促,嗽逆胸闷。”近年来发现白花蛇舌草对浅表性胃炎、急性病毒性肝炎、良性甲状腺结节、痤疮,顽固性外阴湿疹等均有良好的疗效。并且还可用于缓解各种癌症,尤其是消化道癌症和恶性淋巴系统肿瘤等。

【自花蛇舌草小档案】

白花蛇舌草为一年生披散、纤弱、无毛小草本,生于潮湿的田边、沟边、路旁及草地,或人工栽培。主产于长江以南各省。药用部位为干燥的全草。春夏秋季均开花,从叶腋单生或成对生长;叶片呈十字形对生,条形至条状披针形;茎圆柱形,绿色或稍染紫色,多分支,有时呈葡萄状。一般夏、秋二季采收,晒干,切段,生用。现代研究发现,蛇舌草中含有豆甾醇、乌索酸、齐墩果酸、三十一烷、类固醇、黄酮苷、白花蛇舌草素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抗癌,利湿通淋。

主治1.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等。2.用于热淋小便不利、涩痛等。3.适用于各种癌症。4.外用治疗毒蛇咬伤等。

【真伪鉴别】

正品白花蛇舌草,扭曲成团状,灰绿色或灰棕色,1条主根,须根纤细,茎细而卷曲,多分枝,扁圆柱形,质脆易折断,中央有白色髓部,叶对生,条形,多破碎脱落,蒴果黄褐色扁球形,腋生,内含多数极细小种子。

伪品之一水线草,茎四棱形,多中空,稍硬,叶为条形或条状披针形,蒴果球形,2~5个腋生,具长梗。

伪品之二纤花耳草,根极少,茎基部圆柱形,上部四棱形,中空,叶革质,反卷,蒴果卵形,2~3枚簇生于腋,几无梗,味淡有烧舌感。

伪品之三漆姑草,全体干燥皱缩,绿色或灰绿色,1条主根,须根纤细,茎多数簇生,纤细而扭曲,具纵棱,多从基部开始分枝,有明显的节和节间,质脆易折断,叶对生,线形,基部抱茎,无柄,无托叶,果顶生,有细长的梗。

【注意事项】

阴疽及脾胃虚寒者忌用。

【药膳养生】

1、疏肝解郁

佛手甲鱼汤:佛手9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边莲18克,大枣10枚,水煎,过滤留汁,与甲鱼1只一起炖熟,食肉喝汤。适用于乳腺癌肝郁气滞者。

2、健脾胃,抗癌

肉片蛇舌草汤:猪肉片50克,白花蛇舌草60克,藤梨根60克,水煎。适用于胃癌、食道癌、贲门癌和肝癌等患者。

【古今验方】

1、治疗痤疮

白花蛇舌草30克,栀子10克,黄芩15克,生地黄30克,枇杷叶15克,桑白皮15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白芷10克,菊花15克,知母15克,黄柏10克,牡蛎20克,水煎服。患者小于16岁者,用量减半。

2、治疗直肠癌

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100克,水煎服;或白花蛇舌草50克、龙葵30克、半枝莲30克、银花藤30克、水煎服。

3、治疗肝癌

鲜白花蛇舌草240克,白茅根200克,水煎,过滤留汁,白糖送服,每次100克,每日3次。

4、治疗蛇毒伤

白花蛇舌草15克,放入白酒中煮沸,去渣取汁,先吸出毒血后,2/3口服(早晚分服),另外1/3外敷伤口,3~6剂可治愈。

野菊花

又名:山菊花、苦薏

性味归经:味苦、辛,性微寒;归肺、肝经。

治痈疖、咽痛之良药

野菊花具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等功效,为治疗痈疖、咽痛之、良药。《本草汇言》记载,野菊花“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野菊花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降压、增加冠脉血流量、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

【鬻菊花小档案】

野菊花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多长于路边、丘陵、荒地、山坡等处。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为头状花序,一般在晚秋初冬花初开时采收,经晒干或烘干后,入药。现代研究发现野菊花主要含有野菊花内酯、野菊花醇、野菊花酮、熊果酸、苦味素、木犀草素、多糖、维生素A、维生素B1等。

【功效主治】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主治1.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风火头痛、鼻炎、支气管炎等症。2.用于痈疖疔毒、丹毒、湿疹、皮肤瘙痒、口疮等症。3.用于治疗白喉、口疮、小儿高热、抽搐等症。

【注意事项】

野菊花泄人,不可久服,病愈即止。

【药膳养生】

1、清扫解毒

豆腐菊花羹:野菊花9克,蒲公英15克,水煎,过滤留汁,加入豆腐及调味品,煮沸,用适量淀粉勾芡。适用于湿疹、皮肤瘙痒等症。

2、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豆腐双花汤:豆腐煲汤,加金银花、野菊花各30克,稍煮,加盐。适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患者。

3、解热毒,祛痰浊

白蛇草野菊花茶:野菊花24克,白花蛇舌草15克,生甘草9克,水煎或沸水冲泡,代茶饮。

穿心莲

又名:一见喜、苦胆草、榄核莲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肺、心,大肠、、膀胱经。

肺热、肺火皆可用

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消肿的功效,善治肺热肺火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喘、脓痰等。外用还可治疗湿疹、蛇虫咬伤等。《岭南采药录》记载,穿心莲“能解蛇毒,又能理内伤、咳嗽。”《泉州本草》记载,穿心莲“清热解毒,消炎退肿,治咽喉炎症、痢疾、高热。”

【穿心莲小档案】

穿心莲原产于热带地区,50年代在广东、福建引种栽培,现主产于华南、华东及西南等地。属于爵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为穿心莲的地上部分。一般在秋初刚开花时采收,切断,晒干,生用,也可鲜用。目前,临床上多用穿心莲片剂、丸散剂或针剂。研究发现穿心莲中主要含有穿心莲内酯、去氧穿心莲内酯、穿心莲苷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主治1.用于外感风热,瘟病初起,肺热咳嗽(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咽喉肿痛等。2.用于湿热泻痢,湿疹瘙痒,热淋小便涩痛等。3.用于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等。

【注意事项】

1.穿心莲不可多服久服,易伤人胃气。2.脾胃虚寒者不宜用。3.穿心莲煎剂服用易引起呕吐。4.穿心莲制剂可引起药疹、腹痛、视物不清、手足麻木等不良反应。

【古今验方】

1、治疗慢性富颈炎

穿心莲100克,益母草50克,水煎成50毫升,加入防腐剂,每次用纱布蘸取10毫升,敷于脐部,每日1次。

2、治疗儿童肺炎

穿心莲15克,十大功劳15克,橘皮6克,水煎服。适用于儿童肺炎。

熊胆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肝、胆、心经。

清肝明目息风止痉

熊胆属于珍稀贵重药材,具有较好的解毒消痈作用,并且内外兼用。近年来又与各种抗肿瘤药物配合使用来治疗各种癌症。《本草纲目》中记载,熊胆“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

【熊胆小档案】

中药熊胆是熊科动物黑熊、棕熊的干燥胆汁。一般捕获熊后剖腹取胆,将胆口扎紧,悬挂于通风处阴干;或置石灰缸中干燥;或经胆囊手术人工引流胆汁而得干燥熊胆粉。现代研究证实,熊胆粉的主要成份为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胆酸、胆色素、粘蛋白、氨基酸、胆固醇、磷脂、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功效主治】

功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主治1.用于热毒疮痈肿痛,痔疮肿痛,咽喉肿痛等。2.用于肝经热盛生风引起的癫痫、抽搐、惊风等。3.用于肝热目赤、目痛、白内障等。4.用于退热、平肝、杀虫。

【注意事项】

1.剖取熊胆后不宜晒干或烘干,易腐臭。2.熊胆中的生物毒(胆酸、鹅去氧胆酸、鹅牛黄胆酸和鹅牛黄去氧胆酸)有致敏作用。3.熊胆与酒同服可能引起肝肾损害。

【古今验方】

1、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

熊胆1克,加生理盐水调制成浓度为1%~2%的熊胆液,外涂患处,每日4~6次,连续涂10日。

2、治疗鼻窦炎

熊胆眼药水,滴鼻,每次3~5滴,保留约5分钟,每日早、中、晚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