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升华梦想-中国梦青少年教育读本
47579800000003

第3章 “出卖”自己

姚明竟然写告密信,“出卖”自己,让人不可思议。但回头细细一想,姚明无疑是位智者:一个中国的篮球选手进军NBA非常不容易,若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让自己的名字跳出来,让自己的实力摆出来。姚明做到了,那封告密信不是出卖自己,而是一种挑战和宣言。人生的各种比赛,皆是如此!

姚明从小就充满幻想。他小时候想当个考古学家,到世界各地去猎奇探险。当然,以他现在这样的身材在狭小的洞穴里前进,会相当困难。

当父母告诉还未满9岁的姚明,他即将去体校接受篮球训练时,小姚明没有拒绝,他一向就是个乖孩子。每天下午,姚明放学后就站在学校门口,等教练骑自行车来带他去体校,训练的时间是周一到周五下午和周六全天。小姚明一点也不喜欢篮球,但他很少请假,因为那是父母要他做的。

刚进体校那会儿,姚明的大块头和笨拙的动作让他遭受了不少嘲笑。但嘲笑与艰苦的训练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基础训练是简单而枯燥的,一个孩子很难因此爱上篮球。每当姚明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爸爸都会把他拉到小区的自行车棚外,对着钉在那里的篮圈练习投篮。只要姚明投中一定数量的球,爸爸就答应给他买一件小礼物,以至于姚明后来开玩笑说,他是“在父亲的利诱下打篮球”。

姚明9岁的一天,妈妈弄到两张哈林篮球队的表演赛门票带他去观看,小姚明第一次意识到篮球原来是如此充满乐趣。那次经历给姚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让他知道打篮球也是一种娱乐方式。

13岁时,姚明身高已超过2米,他离开自己的家,住进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宿舍,他的职业球员生涯从此开始。接下来的八年里,姚明与父母很少见面。

有段时间,妈妈很难在上海买到适合姚明那双大脚的篮球鞋,于是托在美国的远房亲戚代买。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妈妈萌生了让姚明去美国打球的念头。1996年,一群Nike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第一次看到这个身高2.18米的少年,在惊奇之余他们不但决定为姚明提供运动装备,还邀请他前往巴黎参加1997年Nike青年篮球训练营。而那次巴黎之行让姚明增加了不少信心。

第二年夏天,姚明又前往美国参加了Nike篮球训练营。当他回到上海时,已经相信自己有在NBA打球的实力。那年9月,妈妈在自己家中设宴庆祝姚明的18岁生日,来宾中包括NBA教练和球探各一名,以及Nike公司中国市场部的所有高管。

到了2002年,21岁的姚明已经身高2.26米,他帮助上海男篮夺得联赛冠军,前往NBA打球的时机已经成熟。他身边也有了自己的顾问团,那就是以章明基为首的“姚之队”。在“姚之队”的帮助下,姚明完成了选秀前的一系列手续,成为当仁不让的头号新秀。

姚明一家三口飞往北京观看选秀大会直播,当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宣布火箭选中姚明时,妈妈的脸上微笑绽放。

当火箭队老板莱斯利·亚历山大和姚明签约后,还沉浸在喜悦中时,他就被泼了一头冷水:他的邮箱里收到一封告密姚明的信件。告密人在信中说,他是姚明的一位铁杆球迷,对姚明很熟悉,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姚明的身体状况和打球的临场发挥状态。信内大篇幅分析了姚明的身高、体重、转身、跳投等各方面存在的缺陷,另外,信中还提及姚明的受伤次数及原因等。他一口气读完举报信,确信这个人跟姚明很熟悉,额头沁出了冷汗。“如果信中所说的属实,那我就是被姚明那圈状元的光芒迷乱了双眼。我必须尽快把他卖出去,这样我还不至于赔本。”他暗忖。

翌日,他召集几位心腹组成调查组,对姚明进行秘密调查。

调查组调查的结果和那位告密者所说的大致吻合,说明告密信里的内容属实。

调查组组长对亚历山大建议:“那封告密信里的内容只提到姚明的缺点,没有提到他的优点。假如缺点和优点加起来数值是一百的话,除去他的这些小缺点,那么他的优点占着百分之八十五的绝对数值。只要矫正他的这些小缺点,他的潜力无法估量。另外,中国是人口大国,中国的NBA市场就像那封告密信隐藏的商机一样,十几亿人都在关注着他,每一场火箭队比赛的收视率都会处在全联盟前列,我们的火箭队不赚钱才怪呢!”听完调查组组长合情合理的分析,亚历山大频频点头。

后来,姚明在训练中弥补自己的不足,在比赛中,扬长避短,利用身高优势,以快速投篮为突破口,所向披靡,精彩不断。姚明不负众望,在赛场上实力表现有目共睹,硕果累累。

9年过去了,姚明写信给亚历山大提出了退役。姚明还在信中坦承,9年前的那封告密信是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