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扑朔迷离的世界文化
47577700000030

第30章 文化谜题(5)

那么,所有这些编年的最终根据是什么呢?回答是埃及历史的编年。早在16世纪,莱顿大学的约瑟夫·斯喀里格发现了一份托勒密时代的埃及史家曼涅托写的埃及编年史的概要,根据这个拜占庭时代的概要,学者们对埃及历史进行了编年。这个编年从此为学术界公认。后来,考古学家威廉·弗林得斯·佩特利又用天文学的证据对它进行了修改。事情是这样的,根据埃及纸草文书的记载,埃及人的“完美年份”是在天狼星拂晓前从东方升起、正好同尼罗河的泛滥吻合的那年,这种情况每隔1460年才出现一次,称之为“天狼星周期”。恰好罗马一位名叫肯索里努斯的作者记载公元139年天狼星拂晓前升起的日期是那年的元旦。根据这个记载,学者们便可以推算出埃及的“完美年份”具体是哪一年。由于这个天文学的证据,埃及的编年历来被认为是有科学根据的。而其他文明的编年就采用了这个最可靠的根据。利用埃及和它们的关系,一步步推算出各自的编年。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方法引起了我们上面所述的种种问题,无法作出圆满的解答。上面提到的4位考古学家和史前史专家认为不应该用天文学的证据硬套埃及历史的编年,他们提议,第三中间期的历史如果缩短250年的话,那么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了。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这还是一个谜,而这个谜一旦解开,整部世界古代史都将重写。

圣阿古斯廷文化是谁创造的?

圣阿古斯廷文化遗址位于今哥伦比亚境内马格达雷那河的源头,即分布在所谓的哥伦比亚群峰坡地上。从那里,一种独特的古代土著文化影响扩展到极其广阔的地区,但至今人们还不能确定其界限。据初步调查研究,所述的文化区范围大致包括了亚马逊盆地、考卡省和乌伊拉省一部分的多条河流的发源地。圣阿古斯廷文化的主要特点是:拥有数以百计的巨石雕刻,再加上巨大的建筑工程。这就提出了它同秘鲁和中部美洲的相互关系问题,然而,由于缺少对陶器形式的系统研究,所以几乎不存在它的编年史。上述因素阻碍了对所提出的理论建立必要的、确凿无疑的历史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至今人们还不知道是谁创造了圣阿古斯廷文化。

然而,由于学者们重视其刚起步的科学考察,现已发现这种内陆文化区已扩展到派斯河一带和考卡省西北部。在那里一个极其崎岖不平的山区,存在明显相似于圣阿古斯廷文化特点的文化。其最富有魅力的主要特点是地下墓穴,有时可通过旋梯进入,其墓墙饰有绘画。但是,现在还不能断定它同圣阿古斯廷文化的关系。

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作出以下的判断:哥伦比亚的高级文化地区,并不只是存在奇布恰文化,也没有一个宏大的文化统一体。圣阿古斯廷文化应是各个地方文化中的一个小区域文化。实际上,各地方文化不可能建立相互关系,而是相对孤立演进的。换言之,在哥伦比亚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奇布恰文化区,相反,分布着一系列独特的小文化区。此外,由于哥伦比亚处于古代美洲四大土著文明潮流(中部美洲、加勒比、亚马逊和中部安第斯山区)的中心地带,所以易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上述各种因素作用下,关于哥伦比亚各文化的历史来源及其创造者问题长期成为历史难题。

现在根据一些零星的材料,可大致勾划出它们的历史文化轮廓。到公元1500年左右,包括圣阿古斯廷文化在内的哥伦比亚的一些较发达文化,是以具有阶级结构的酋长国为特征的一种文化类型。西班牙人曾把它们叫做“联盟”、“邦国”和“王国”,但这些名称都是不确切的。其主要的社会经济特点是:它们可能已有较发达的农业,不断增高的人口密度和深化的军事和宗教实践。在神权政治下,宗教是巩固社会团结的主要手段。从其分布情况看,酋长国并不限于高山地区,而是向下扩展到低地热带稀树草原的广大地区。其自然条件是,没有极大面积的热带森林地区,且在一些地区内耕地需要进行灌溉。在一些部落里,精耕细作的农业提供了经济生活的基础,所以打猎、捕鱼和采集的意义从没有像对热带森林的农民那么大。在一些地区,用修筑梯田的方法来扩大耕地。作物的多样化是其另一特征。它不仅提供了更丰富的食品,而且保持了日常饮食营养的均衡。

长期以来,作物的引种和试验已经培育出来一系列驯化了的植物:在低地上有玉米、甘薯、甜木薯和苦木薯、豆类、花生、凤梨和鳄梨等;在较高的地方则有昆诺阿藜、美人蕉、马铃薯和块根落葵等。培育出来的作物种类繁多,与驯养出来的家畜的种类稀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缺少大的哺乳类动物作为食物的情况下,豚鼠、麝香鸭、野犬等提供了肉食品。在沿河一带捕获的鱼类是一种很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各种各样的纤维作物,其中特别是棉花,为纺织技巧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但是其实践可能同中部安第斯山区有联系。此外,珍珠、黄金和各种绿宝石是各部落人民贸易经济中三种贵重产品。

以上的描述表明,包括圣阿古斯廷文化区在内的哥伦比亚部分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得到显著的发展。但是,究竟是哪个部落集团创造和发展了圣阿古斯廷文化呢?根据其主要的历史文化特点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关于其文化创造者问题,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几种假设:

一是哥伦比亚的马格达雷那河上游地区土生土长的居民创造的文化。但是,从其文化特点看,它缺乏鲜明的广性和可靠的历史基础,因此,这一假设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二是来自秘鲁的古代移居者创造的文化。对阿古斯廷文化主要是以巨石雕刻为特点,同时引种了许多中部安第斯山区的作物,这表明它与古代秘鲁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还需要大量的材料来充分论证这个问题。

三是来自中部美洲的古代移居者创造的文化。这一假设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圣阿古斯廷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特点与中部美洲古代文化差异较大。

以上三种假设的任何一个论点都还没有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都需要进一步探究。

世界青铜文化的源头是不是泰国班清文化?

班清是泰国东北部呵叻高原上的一座小镇,多少年来一直鲜为人知,甚至连它的近邻也不知道它的存在。而现在,它的名字却为远在美国费城和法国巴黎的学者所熟知,并且还将作为一个赫赫有名的地名出现在未来的历史书籍中。

是什么使班清成为举世闻名的地方呢?原来这座小镇的红色土壤下面,人们发现了一片史前墓地,许多的稀世珍宝与遗骸埋在一起,有陶器、石器及精美的金属制品。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珍宝至少已埋藏了5000年之久。

过去人们认为,5000年前的东南亚人民还生活在原始的石器时代。而事实上,那时的班清居民已经相当进步了。他们居住在固定的居民区,种水稻及其他农作物,并且会制作漂亮的陶器。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发明了青铜器的冶炼及制作。经测定,这些青铜器的制作年代大约在5000年前,是世界上历史最远久的发明。历史学家们传统认为,青铜器最早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肥沃的两河流域,冶金术是从西亚传播到世界各地的。现在,班清的发现使考古学家提出了新的见解,他们认为,青铜器发源地可能就在泰国。

班清的考古发掘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学生斯蒂芬·扬来班清进行社会调查。有一天,他经过一个筑路工地时,看到工人挖出了一些陶器碎片,这些碎片上有一些奇怪的图案。他好奇地捡了几个图案美丽的残破陶罐带了回去。1968年,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的考古研究中心将陶器碎片进行碳14测定。结果令人吃惊,班清的陶器是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制造的。

人们猜想,班清的地下也许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1974年,泰国艺术厅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开始了联合的考古发掘。当挖掘到5米时,发现了层次分明的6个文化层。最深的一层可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最浅的也可追溯到公元前250年。到1975年发掘结束时,共挖出陶器、石器和金属制品共18吨,包括青铜器和金银制品。发掘表明,这里的文明是以水稻耕种为基础的。在公元前3000年,班清人已经掌握了青铜的冶炼技术,至于他们是如何掌握这项重要技术的,至今仍是不解之谜。

班清的出土文物是丰富多彩的,有众多形状不一的陶器。在浅黄的底色上,绘着深红色的图案。这些图案看来是古代艺术家们随心所欲,一挥而就的。有些则是经过深思熟虑而精心绘制的几何图形,如同古希腊的骨灰罐上的图案。从制形上看,有些是颈部很细的高花瓶,这需要很高的制作技巧;有些是矮胖的大缸,上面却有着极为精致的图案,显得有些不太协调。此外,还出土了一些用象牙和骨头雕刻的人像,用玻璃和次等宝石制作的光彩夺目的珠串。

班清文化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铜制品,并且在制作技术上有不断的创新。在早期的墓葬中,出土的青铜锛和青铜手镯的含锡量只有1.3%,制作也较粗糙。严格地说只能算作红铜制品。公元前1000年左右是班清文化的繁荣期。在此时期,班清人制作了各种精致的青铜手镯、项链、戒指和长柄勺。在一把长柄勺的勺把上刻有各种栩栩如生的动物,难以相信这是几千年前的古人制作的。这时期青铜器的铜锡配比也较科学,说明此时的班清人已熟练地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制作技术了。除青铜器外,还出土了为数不多的铁器,有铁脚镯、铁手镯和双金属(铁包铜)的矛头、斧头等。晚期的青铜制品中,有用含锡量高达20%的青铜锻打成的颈圈。因为含铜量这样高很容易碎,所以制作时须锻打成多股再扭曲而成。

班清文化无疑是东南亚,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文化。一些历史学家因此认为,班清的青铜文化是世界青铜文化的源泉。中东或中国的冶金术可能源于泰国高原。最初的中东青铜是红铜与砷的混合物,后来,在接近公元前3000年时,锡取代了砷,青铜就变成了铜与锡的合金。中东青铜中的锡是否就来自呵叻高原的群山之中呢?

现在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那种把所有重大发明都归于一个源泉的观点是片面的。就拿冶金术来说,它完全有可能是在世界各地独立演化出来的,也可能是同时产生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班清出土的宝藏会越积越多,有关它们的争论也将更深更广泛。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一个曾被认为是不可能存在的文明,确确实实是存在过的。

神奇的古印第安天文学知识源自何处?

15世纪末以前,美洲的历史是独立发展的。远在西欧殖民主义者侵入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就已创造出了十分灿烂的文明——堪与世界优秀文化媲美的玛雅文化、阿斯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尤为突出的是他们惊人的天文成就。

印第安人对天文的知识可追溯到遥远的过去。美国《科学文摘》曾刊登了文森特·马姆斯牧罗姆的一篇文章,记叙了这样一个事实:大约在三千多年前的某一天,伊萨帕的一位祭司发现,在没有任何一种竖在地上的东西的情况下,地面上竟出现了投影。于是,这位细心的祭司记下了发生这一奇怪现象的日子,并且继续留心观察并计算天数。260天以后,这种现象再次发生。从此,最初的历法产生了,在这种历法中,每年分为13个月,每月20天,全年260天。这就是所谓的宗教历法。至今在危地马拉的一些偏僻山区,土著居民仍然使用这种独特的历法。

居住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玛雅人,继承了伊萨帕人发明的历法,结合自己长期对太阳和星辰的观测,发明了他们的历法。他们有四种不同的历法:第一种是玛雅历法(即宗教历法);第二种为太阳历,每年18个月,每月20天,外加5天(“无名月”)作为“忌日”,共365天,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常用历法;第三种是每一金星年为584天的金星历;第四种是每年为385天零8小时的太阳历。玛雅人在没有沙漏和滴漏等原始计时工具,更没有现代天文望远镜和其他先进的光学仪器的情况下,借助于特殊的方法,即已较准确地预测出了日食和月食的时间,掌握了月亮、金星运行周期。他们计算出每一金星年为584天的结论,同现代科学家们计算的583.92天相比较,每地球年误差仅7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