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名人背后的悬案
47577200000032

第32章 遗迹寻觅篇(1)

物是人非,历史的长河无情地洗涤了多少人事的是是非非。当那些悲欢离合成为历史的一粒微尘后,默默记录着,向后人们默默诉说着的,只剩下遗迹尚存。传说也许不断地变化着花样,但遗迹却记录着斑斑的历史真实,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若干年前的未解谜团。

梭伦的尸骨何处寻?

凡是读过希腊史的人,无不知晓梭伦这个历史人物,他是公元前7~公元前6世纪生活在古雅典的政治改革家和诗人。公元前594年,正当雅典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紧要关头,梭伦以其出众的才华受命为首席执政官,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是颁布“解负令”取消一切债务,解除了压在下层平民肩上的重担,接着又一鼓作气,打破氏族贵族依血统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惯例,采取按个人财产多少划分公民为四个等级,并改革国家机构,创设400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同时他又因地制宜,制定了一些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改革措施,如改革币制,鼓励橄榄油输出,禁止雅典粮食出口;命令公民传技艺给子孙;以授予公民权的优厚条件,引进人才。让有专长的外邦人定居雅典等等,从而打击了旧的氏族贵族制度,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因此,恩格斯曾把他的改革,称为一次“政治革命”。就是这样一位在古代知名度很高的政治改革家兼诗人,究竟死在何地,他的尸骨哪里去了?从古至今,这都是一个不解之谜。

据说梭伦出身名门,原籍萨拉密斯。萨拉密斯系一海岛,濒临雅典西海岸,地扼要冲,是雅典的门户。由于其父好善乐施,家道中落,梭伦一度外出经商,周游了希腊和小亚细亚很多地方,增长了不少见识。早在青年时代,梭伦就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当时雅典与邻邦墨加拉为争夺萨拉密斯多次发生战争。雅典出师不利,屡遭败绩。人们厌战情绪与日俱增,于是作出了反战决议。对凡敢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再言战者,处以死刑。不少有志青年,慑于反战法令,敢怒而不敢言。唯独梭伦,胆识过人,为激发雅典人的爱国热情,竟不顾个人安危,头戴花冠,佯装疯癫,跑到市场中心,站在传令石上,向聚集在周围的人群朗诵他自己创作的充满爱国激情的诗篇,号召人们到萨拉密斯去,“为这可爱的岛屿而战斗”,洗雪那令人难堪的耻辱,如果连这点勇气都没有,那就不配做一个雅典人。为了论证夺取萨拉密斯是正义之举,梭伦还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说明从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看,萨拉密斯理应是雅典的领土。正是在他的鼓动下,雅典当局终于废除了那条有失民族尊严的反战法令,与墨加拉重启战端,并任命梭伦为前线指挥官。智勇双全的梭伦,不负众望,亲率雅典士兵,出奇制胜,一举夺回了萨拉密斯岛。步入而立之年的梭伦从此崭露头角,声威大震,赢得了雅典平民的信任,被推举为首席执政官,实现了他对雅典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的宿愿。亚里士多德称赞梭伦,说他“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这充分说明他不愧是一个“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爱国主义者。

后来,迫于雅典内部的斗争形势,梭伦在任期届满后,晚年再次出游他乡,历访埃及和塞浦路斯。有人讲10年后,梭伦又返回雅典,归隐在家,从事著述终老。一般认为,梭伦享有高寿,活了七八十岁。有人则有不同说法,说梭伦因反对僭主政治的专制统治,一直游历外邦,客死他乡。例如古希腊作家第奥根尼·拉尔修,就说梭伦在80岁时死于塞浦路斯。他虽客居异邦,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未曾一刻忘却,死前叮嘱亲人,将其遗体运回故乡,化为灰烬,洒在他曾为之战斗过的萨拉密斯这块土地上。因此,克拉提诺斯在他的剧本《赫伊朗》里让梭伦这个角色说道:

我住在岛上,因为我——用人们的话来说——

被撒遍了整个阿雅斯的国土。

为了论证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在第奥根尼·拉尔修的《名哲言行录》里,还记载了下面这样一首诗歌:

在异乡塞浦路斯的土地上,

火焰攫走了梭伦的躯体;

他的遗骸为萨拉密斯所得,

他的骨灰滋养着这里的庄稼。

轴转木牌把他的英灵一直带上了天庭;

因为,他的法律使人民的负担变得最轻最轻。

但是,古代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对此则持相反意见。根据他撰写的《梭伦传》的记载,他认为,梭伦在庇西特拉图做了雅典的僭主之后,“还活了一个长的时期”。至于说梭伦的遗体被焚化,骨灰被撒在萨拉密斯岛上的问题,普鲁塔克十分肯定地指出,“这是一个离奇到完全不能置信的虚构的故事”。然而,他在否定此说之后,又坦率地承认,许多著名作家认为梭伦的骨灰是撒在萨拉密斯岛上,就连赫赫有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不例外。

斗转星移,事隔千秋,何处是梭伦的最后安眠之地,他的遗体是埋葬了还是化为灰烬撒掉了?自古以来,这就是一个没有得到明确结论的问题,有待学者进一步探究。

泰山无字碑之谜

泰山极顶玉皇殿门外,有一方高6米、宽1.2米、厚0.9米的长方形石表,白中透黄,形制古朴,石上无字,因此人们称之为泰山“无字碑”。

对这方巨碑古人曾有吟咏:“东海长流石未枯,山灵爱宝隐元符。纵教烈焰焚经史,致使秦碑字也无。”(明王在晋)“荒碑无篆迹,山亦解亡秦。”(清王乘箓)“本意欲焚书,立碑故无字。虽云以身先,大是不经事。”(清乾隆皇帝)从这些诗句看来,泰山无字碑是秦始皇所立,且立碑意在焚书。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开始第二次出巡,当他进入今山东省邹县后,“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这段记载提供的证据确凿,说明秦始皇在泰山上立碑是刻有文字的,绝不是无字之碑。焚书事发生在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不可能在6年前就有焚书的计划,可见,无字碑与焚书之举风马牛不相及。

秦始皇的泰山碑早已不存。现存岱庙的秦碑,是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胡亥诏书,丞相李斯篆书镌刻的。该碑原立于玉女池旁,高不过1.5米,有222字。宋代刘跂曾摹其文,当时尚可辨认146字。明嘉靖年间将碑移至碧霞祠时,仅剩29字。这方石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石刻之一,也是保存李斯手迹的珍品。元代郝经在《太平顶读秦碑》诗中盛赞李斯的书法:“拳如钗股直如箸,屈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可见其艺术价值之高。顾炎武在《山东考古志补录·辨无字碑为汉碑》文中,将秦始皇碑与秦二世碑混为一谈,显然属考证中的失误。

泰山无字碑不是秦始皇所立,这是毫无疑义的。那么,这方石碑究竟为何人所立呢?看来立于汉武帝时是有可能的。

汉武帝即位不久,就有封禅泰山的念头。据《西汉会要·封禅》记载:“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汉兴已六十余岁矣,天下艾安,缙绅之属皆望天子封禅改正度也,而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草巡狩封禅改历服色事未就。窦太后不好儒术,使人微词赵绾等奸利事,按绾、臧,绾、臧自杀,诸所立皆为废。”这段记载说明汉武帝即位之初其所以未能如愿封禅,一是巡狩、封禅的仪式未制定好,二是窦太后暗中所阻,迫使鼓吹封禅的儒生赵绾、王臧自杀,以惩一儆百。这样,封禅之事便暂时搁下了。

司马相如的死,使汉武帝有了旧话重提的机会。司马相如死后留有一封遗书,力劝武帝上泰山封禅。于是,汉武帝召集50余名儒生,讨论、起草封禅仪式。儒生竟然数年拿不出方案来,因此,封禅之事又暂搁下。

武帝自公元前141年即位,30余年后,即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终于走出皇宫,踏上登泰山封禅的旅程。武帝到泰山是在公元前109年初,当时“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颠。上遂东巡海上,四月还至奉高,上泰山封”。这说明武帝确是在泰山顶竖过碑的,但史籍上只载“立石之泰山颠”,却没有“刻所立石”的记载,这又证明武帝所立的是一方无字碑,这方无字碑与现存的无字碑位置相似,是在泰山极顶,极有可能泰山无字碑就是汉武帝所立。

顾炎武力主泰山无字碑是汉武帝所立。他说:“始皇刻石之处凡六,《史记》书之甚明……无不先言立,后言刻者。惟于碣石则云刻石碣门。门自是石,不须立也。古人作史,立字之密如此。使秦皇别立此石(指无字碑),秦碑焉得不记?使汉武有文刻石,汉史又安敢不录其中?”

顾炎武的设问是很有力的,但仍有令人疑惑之处。《泰山志》载《阮氏封泰山论》称“秦始皇、晋武帝、隋文帝、唐太宗议封禅或行或不行,非也。此皆易姓一天下之君,当刻石纪号也。汉武帝、魏明帝、北齐文宣王、唐高宗、玄宗、宋真宗、明成祖封禅或行或不行,亦非也。此非易姓一天下之君,不当刻石纪号也。”意即不是开国皇帝,是没有资格在泰山刻石纪号的。因此,汉武帝只能立石而不能刻字。但是,汉武帝可以援引秦二世的方式大颂他的文治武功,不至于仅是为封禅而封禅,而放弃在泰山碑上留下文字的机会的。

封禅是封建帝王祭天地的大典,“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传说从上古至周成王时,有七十二王到泰山封禅,《封禅书》只记下无怀氏、尧、舜、周成王等十二君王。可以断言,泰山无字碑绝不是七十二王中某王所立。也有人认为,泰山无字碑原是有字碑,只是饱经风雨,字被风比剥蚀殆尽,以致无迹可寻。风化说未必可信。现存无字碑石的风化并不严重,且在宋朝时才被称为无字碑。假设是秦碑,二世碑在宋代时尚可辨认出146字,这方石碑不可能剥蚀得一字无存。若是汉碑,更不会剥蚀得一字无存。学者虽倾向泰山无字碑为汉武帝所立,但还没有更充分的证据,有待于专家学者进一步探索。

武则天因何立“无字碑”?

唐代的武则天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1000多年来人们对此猜测种种。

武则天陵墓坐落在西安市西北80千米的乾县梁山上。乾陵是唐朝第三个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同葬的陵墓,高30余米,傲踞平原之上。墓道沿梁山逐级下降,距梁山南百余米处,左右有两座小土山,俗称“奶头山”。由墓道往下走,两旁排列有真人大小的石雕群像。武则天碑和唐高宗碑并列一处,竖立在近朱雀门的地势宽广之处,两碑各高6米左右。西面为“述圣碑”,由武则天撰文、唐中宗书写,碑文歌颂唐高宗的文治武功;东面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无字碑”看上去并非无字,上面密密麻麻刻有好多文字,但仔细观察,则是宋、金以来人们的题识,估计是他们不耐“无字”之憾而添补的。由于日晒风化,字迹大多模糊不清。但不管怎样,它并没有说清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的用意。看来要真正搞清这个问题,还得追溯到武则天执政年代,以及人们对她一生的评价。

武则天从655年做皇后开始参决政事,到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50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21年。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历来人们对她的评价素有分歧。有人因她“知人善任”,赞赏她的智慧;有人以她做事果敢,钦佩她的勇气;也有人根据她“阴鸷好杀”,咒骂她的残暴;还有人因她内多男宠,痛斥她的荒淫。后人对她立“无字碑”的用意,也是根据评价其功过的倾向而推测的,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

有人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其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其表现在:第一,扶植新兴地主阶级,打击豪门世族。她通过发展科举制度,大量吸收新兴地主进入政治舞台,抑制和削弱豪门对政坛的垄断。第二,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和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第三,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故“累朝得多士之用”。第四,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总之,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理想和才干的人,在统治期间做过许多符合人民利益的事,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开元之治”的全盛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功绩难以用文字表达。

有人则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太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一,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骗取高宗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后窃据皇位。第二,培养党羽、建立宫廷奸党集团,并打着李唐“朝廷”的旗号,消灭异己。第三,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第四,唐初社会经济发展呈马鞍形,而武则天当政时期处于最低处。第五,在她当政期间曾失掉了安西四镇,危害了国家的统一。因此,武则天上台是“历史的一次逆转”,她是无颜为自己立传的,只能用“无字碑”来敷衍搪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