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名人背后的悬案
47577200000018

第18章 艺苑文界篇(4)

还有一派看法认为,对格列柯要一分为二。他们认为,格列柯绘画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其局限性,虽然他在绘画、技法各方面有其荒唐、扭曲的一面,但格列柯的作品正反映了西班牙社会的现实,因而有其积极的一面,他说:“在西班牙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十分激烈的年代。格列柯看到了这个帝国的衰落和崩溃,他发出了叹息,在心中激起了骚动不安的感情,他没有像马德里宫廷画家那样去粉饰现实,掩盖矛盾,而是大胆地把它表现出来,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他在天主教主宰一切的西班牙生活着,感到苦闷而又看不到出路,往往把未来和希望寄托在宗教的理想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总之,对格列柯的评价,众说纷纭,时至今日,他仍以神秘的形象萦绕在人们心头。

“莎士比亚”真有其人吗?

威廉·莎士比亚的一系列文学作品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16世纪到17世纪英国的时代现实,集中地代表了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成就。举世闻名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佩斯》更是奠定了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巨人”地位,就像我国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一样,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化史上雄视百代,研究莎士比亚作品早已在国际上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人称“莎学”。莎士比亚的名字早已越出国界,成为各国人民所崇敬的“世界文化巨人”。

莎士比亚一生中创作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和2首长诗。除了2首长诗是他生前发表的以外,其余的全部作品都是他死后由别人搜集整理后陆续问世的。最令人生疑的是,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他的身世却有许多不为世人所知的地方,他本人未曾留下只字片言,有关介绍莎士比亚生平事迹的材料奇缺。当时,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明确说明那些作品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在莎士比亚去世时,居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视,没有一个人按照当地习俗为他的逝世写一首哀诗。

于是,人们自然会提出“莎士比亚真有其人吗”这样的疑问:以演员威廉·莎士比亚的名字发表的那些惊世之作,究竟是他本人写的,还是别人创作后用这一假托的笔名发表的?即使像拜伦、狄更斯这样的大作家也怀疑莎士比亚是否写过那些杰作。“莎士比亚真伪之谜”是一个争论了几个世纪的未解之谜。

在文化史界,有人认为莎剧的真正作者是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莎士比亚”只是伊丽莎白女王假借的名字。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许多主角所处的环境与女王本人颇具相似之处,女王知识广博,语词丰富多样,说话机智善辩,所以反映在莎剧作品中的单词数量达21000多个,一般的人显然难以做到这一点。同时,在伊丽莎白女王去世的1603年以后,以“莎士比亚”为名发表的作品数量明显下降,在质量上也较前大为逊色,人们设想这些很可能是女王早期的不成熟之作。而在她死后由别人收集、整理后出版的。凑巧的是,莎士比亚第一本戏剧集的出版者潘勃鲁克伯爵夫人,恰恰又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至友亲信和遗嘱执行者。专家们认为,通观莎士比亚作品的精彩语言与丰富剧情内容,只有伊丽莎白女王才具有那些杰作的作者所特有的广博的学识、凝炼的语言和对于人们感情意志的高度洞察力。

莎剧的真正作者应当是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这是另一些学者针锋相对的见解。把哲学家培根的笔记内容和莎士比亚初版作品比较分析,两者有难以想象的相似之处。莎剧上至天文地理,外及异邦他国,内涉皇朝富闱,通达古今,精深博大,出身卑微并且从未踏进大学门槛的普通作家是不可能写作完成的。作者艺术功底深,生活感觉广,剧本情节生动感人,语言准确优美,全景式描绘了当时英国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各种社会力量的冲突,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束缚和神权桎梏,人物栩栩如生,久演不衰。这种传世之作应当出于造诣精深的哲人培根之手更合乎情理。

莎士比亚所处时代正是英国伊丽莎白王朝政治、宗教的变化动荡时期,上流社会和达官显贵认为编剧演戏为有伤风化的耻事。但是,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知识分子阶层仍有一些学者暗地里写戏演戏。迫于社会压力和公众的舆论指责,剧本的撰稿者就虚构了一个“莎士比亚”的笔名。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相比,弗兰西斯·培根文才出众、阅历丰富、善于思考、勤奋攻读,理所当然是这些作品的执笔人。

莎士比亚作品的真正主人究竟是谁?是伊丽莎白女王,还是哲学家培根,或者有其他人选,人们不得而知。

莎士比亚诗中的“黑肤夫人”究竟是谁?

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留给人类的重要文学遗产,围绕这部著作,人们提出了种种疑问:最初出版是否出于莎氏本人的意愿?卷首献辞中的Mr.W.H.到底是谁?诗中的年轻朋友、情敌诗人和黑肤夫人是否实有其人,他们是谁?

在所有这些有争议的问题中,无疑要算“黑肤夫人”这个谜最引人注目、最富浪漫色彩了。的确,这位夫人年轻,擅长音乐,黑头发、黑眼睛,甚至是黑皮肤,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在爱情上她却不够忠实,轻浮放荡,既欺骗了自己的丈夫,又背叛了情人,暗中投入诗人的朋友、那个英俊青年的怀抱。莎氏在诗中对她寄托了很深的感情,她总是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诗人对她的热情一生都没有冷却过,而是一直在塑造她的形象。在诗人的笔下,她简直成了真正的倾国倾城的绝代美人。对这样一位充满诱惑力的美人,自然引起后世研究家们的极大兴趣,并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寻找这个真人。在几百年的长期考证研究过程中,人们提出的黑肤夫人的原型人选不下七八名,但似乎还没有真正找到这位具有独特风格的女人。

18世纪的莎氏全集编者马龙开始寻找诗人的这个情人,他认为这个“黑肤夫人”就是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并提出了许多论据。莎氏在不少作品中无保留地歌唱了自己的时代,并在伊丽莎白女王身上寄托了作者对贤明君主的理想。马龙的同时代人卡尔迈认为:“很明显,所有十四行诗都是写给伊丽莎白女王的。”从莎士比亚劝他的可爱的女王朋友结婚生子,以及伊丽莎白此时已超过60岁等事实都没有使诗人感到为难来看,诗人和女王的私人关系是很好的,因此女王很可能就是“黑肤夫人”的原型。

有的研究者从1594年出版的《威罗比,他的艾薇姗》一书中发现了新线索,认为达夫南特的母亲可能就是十四行诗中的迷人的“黑肤夫人”。书中的故事主要讲一个客栈老板的妻子如何拒绝许多求爱者,而只把爱托付给一位熟悉的朋友W.S,莎士比亚的名字正好是WilliamShakespeare。据传说,莎氏往返斯特拉特福和伦敦的途中,往往住在一个酒商开的客栈里,时间一长便成了这家人的朋友,漂亮的客栈夫人对他特别殷勤,其儿子(后来成为17世纪著名戏剧家、桂冠诗人的达夫南特)和莎氏也有着特殊的感情。据莎士比亚最初的传记作者奥伯雷记述,达夫南特本人在醉酒时常常在人面前暗示自己可能是莎士比亚的私生子,并以此感到光荣。为此,一些评论家就作出了上述的猜想。但后来著名的莎学评论家威尔逊提出了疑问:“达夫南特是1606年生,而事实上酒商1605年前还没有得到开业执照,这样时间对十四行诗中的事件来说是太晚了。”

19世纪名学者W·约丹根据十四行诗第130首中“我的情人当她走路时,是脚踏实地”这句话推断“她一定是扁平足”;根据她的音乐才能和擅长卖弄风情,以及其他线索,约丹得出这样的结论:黑夫人来自西印度殖民地,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欧洲人后裔,带有非洲混血,可能是黑人和白人的混血儿,或是白人与混血儿生的。这种说法一直延续到1933年。同年,莎学家G·B·哈里森又提出一个实有其人的女人。那就是住在伦敦的黑人露茜,一个伺候朝臣贵族和富家的妓女。1964年,P·昆奈尔也附和此说,认为:“黑夫人不是宫廷中的贵妇……而是一个出名的宫妓,诨名叫‘黑人露茜’,她的黑色面貌受到人们赞美。另一方面,莎士比亚告诉我们,在欺骗他和勾引他的朋友之外,她也不忠实于她的枕边盟誓。因此,我们或者可以指出她是某个富商的妻子。”

也有少数批评家根据莎氏特别钟情于“黑肤夫人”的事实,证明这位令人销魂的女子不是别人,就是莎士比亚自己的妻子安娜·哈莎薇,称她为“可怜的安娜”,或“斯特拉特福的美人”。

有一种现象不容否认,就是在莎诗研究中存在着把诗中所写的都当作真人真事的倾向,爱到历史资料中去探本求源,寻找这个真人。当然,莎氏的不少作品都有历史事实作依据,但并非全部如此,更何况现实和文学形象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在文艺研究中探本究源、穿凿附会的做法,是不足取的。迈凯尔说过:“花在这方面的所有劳动纯粹是浪费。”莎诗编者布斯也说:“不必再去举例说明了。”总之,不管这位“黑肤夫人”是实有其人,还是幻想中的产物,这个美人之谜恐怕永远也无法解开了,诚如20世纪初莎学专家道顿所说:“我们永远不会发现这个女人的名字。”

莫扎特死因之谜

1985年3月25日晚上,美国第50届奥斯卡金像奖授奖仪式在洛杉矶隆重举行。在被提名的5部片子中,美国影片《莫扎特》像奇迹一样获得了影片、导演、男主角、剧本改编、音响、化妆、美术设计和服装设计等八项最佳奖。这是50多年来奥斯卡大奖史上罕见的,整个领奖仪式简直成了《莫扎特》之夜。

当然这样的成功除了归功于影片出色地刻画了莫扎特辉煌而坎坷的一生外,可能还归功于影片巧妙地安排了当年宫廷乐师安东尼奥·萨利埃里和莫扎特的冲突。萨利埃里最初出于崇敬莫扎特的天才,推荐了莫扎特。不久他又因妒忌莫扎特而后悔,以致最后用卑劣的手段害了莫扎特。《莫扎特》影片的得奖使近200年争论不休的问题又一次成了热烈的议题,使原来搅得够混的水,越发混沌一片。

1763年在一个音乐厅里同时有两个将来的伟人。一个在台下,14岁的歌德,他是未来德国大诗人。一个在台上,是已被人们捧为当代音乐神童的莫扎特。歌德后来这样回忆当时台上的情景:“一个小孩身穿浅紫色的缎服,头戴假发,腰佩短剑,笑着走向钢琴,坐下开始弹奏……”

莫扎特父亲是奥地利一个二流小提琴手,却是第一流的教育家。由于他的精心培育,加上莫扎特的天赋,莫扎特3岁就对音乐表现出特别兴趣,4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小步舞曲,5岁会看谱拉小提琴,6岁作的曲已优美动听。近来人们还从资料上发现,他8岁作了第一首a小调交响乐,作品优美雅致。10岁时他在最复杂的管风琴上的精彩表演,使荷兰人大为惊奇,人们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14岁他默记了又长又难的《圣咏:天主垂怜》曲子,回家伏案就默写乐谱,居然只错了三个音符,他还为之深感懊丧。当时教皇严禁擅自抄录此谱,但教皇知道此事后非但没重罚他,反而授予他“金马刺”骑士称号。他从小就跟着父亲周游欧洲巡回演出。22岁时返回故乡萨尔茨堡,任大主教宫廷乐师,因不满大主教对他社交的干涉,愤然辞职,从此过着万分艰辛的生活,但这时他却写下了大量惊人的优秀作品。如《费加罗婚礼》,当他应邀去布拉格指挥该歌剧上演时,发现全城都在哼唱《费加罗》。还有暴露封建贵族荒淫生活的《唐璜》,人们称之为“完美的歌剧”。3小时的歌剧不时被热烈地喝彩声打断,演了足足6小时观众还舍不得走开。《魔笛》演出时,最初观众还冷静,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活跃起来了,到了剧终,人们情不自禁地向伟大音乐家热烈欢呼起来。后来伟大德国浪漫主义音乐家瓦格纳称该作品“怎样赞颂它都不会过分”,但这却是莫扎特死前最后的一部“歌剧”作品。

莫扎特的死有种种神秘的传说。由于长年极度贫困,莫扎特7个孩子早死了5个,妻子体弱多病,他债台高筑。债主不时搬走他的家具,自己也病魔缠身,极度的脑力劳动已使他精疲力尽,神经脆弱而又过敏,时时幻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但却更加奋力工作。

一天,一辆马车停在莫扎特家门口,一个神情庄重、严肃的陌生人要求拜见莫扎特,自称奉主人之命,请莫扎特写一首《安魂曲》(又名《鬼魂弥撒曲》),但又不肯公开主人是谁。莫扎特被这种神秘感迷住了。答应4星期后完稿,来者留下100金币。莫扎特为《狄托的仁慈》上演去布拉格而误了写《安魂曲》的时间。神秘的陌生人再次来到,非但不抱怨,且又留下100金币。莫扎特好奇地再次打听这人是谁。来人避而不谈,告辞而去。莫扎特越发怀疑,遣人跟踪,陌生人却不见了。从此莫扎特疑神疑鬼,笃信陌生人一定是死神的使者。莫扎特尽最后的力量作完《安魂曲》。4个星期过去了,陌生人取走了《安魂曲》,但莫扎特却永远离开了人间。有人说安排陌生人的出现和请他谱《安魂曲》,就是妒忌他的宫廷乐师安东尼奥·萨利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