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婚姻六礼”中,亲迎礼是其中的核心,历来认为,只有举行了亲迎,才算是正式结婚,婚姻关系才得以成立。
亲迎,也称迎亲,是“六礼”中的最后一礼,即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据《诗经大雅·大明》记载:“大邦有子,视天之妹,文定阅祥,亲迎于渭。”可见,亲迎礼仪最早始于周代,此后历代沿袭。
在我国古代婚姻文化历史中,亲迎礼的形式多种多样,尤其是在清代,亲迎的形式不但形式多样,而且十分隆重。《仪礼》中记载的亲迎礼是这样的:
黄昏时,由新郎亲自前去新娘家迎接新娘。亲迎时,要由父亲发出命令并进行教导后,新郎才能出发。出发时,新郎乘漆车,随从乘两辆副车,并给新娘准备一辆,其规格与新郎的相同,但有帷幕。到了女家,新娘的父亲在门外迎新郎,并行三揖三让礼来引导其进门。这时,新娘已经打扮停当,由母亲及陪嫁们陪着,面朝南站立。新郎入室后,向岳父行再拜叩首礼,然后出门,新娘跟从。此时,父亲在祚阶上送别女儿,并嘱咐说,一定要恭敬从事,什么时候都不能违背夫君的命令。母亲则将带子围在女儿身上,结好佩巾,将父亲的话再嘱咐一次。庶母送到门外,将盛佩巾的小囊佩戴在新娘身上,并重申父母之命:恭恭敬敬地听从你父母的话,白天黑夜都不要有过错,经常看看这个盛佩巾的小囊,就不会忘记父母的告诫了。
接着,新娘跟在新郎后边从西边的台阶下堂。出家门后,新娘上车,新郎则亲自驾车,在车轮转了三圈后,新郎下车。之所以如此,是要表示迎亲的车是由新郎亲自启动的。此外,根据当时的习俗,新郎的父母要第二天才能见新娘,所以新郎必须另外驾一辆车提前赶到家,以便迎接新娘。
石代亲迎礼在石代流传过程中又加入了一些新的“节目”。在亲迎前几天,女方家会选择一个吉日进行“安床”仪式,即在有利于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后铺上龙凤被,并撒上红绿豆、莲子、红枣、桂圆、核桃等喜果。安完床后,要让小孩子跳床,并吃喜果,古代称为“压床”,有开枝散叶的含义。此外,准新娘在出嫁前的一段时间留在闺房或阁楼之内,一般由闺中姊妹陪伴,暂时摆脱以往的生活习惯,做好心理准备,以求日后能适应男家陌生的生活环境,这就是古代所说的“上阁”。到了亲迎当日也就是出嫁的当天,新娘才离开阁楼,俗称“出阁”。
“哭嫁”后来也成为后代亲迎礼中必不可少的礼俗。“哭嫁”,也称为“哭出嫁”、“哭轿”等。女子拜别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将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心中肯定会有一些不舍和茫然,于是常常有悄然饮泣,乃至痛哭失声的新娘。这本属于情理之中。另外,在古代由“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决定的婚姻,女方难免会有不满意之处,要出嫁到一个自己不愿去的地方,也肯定会让她哭泣。但是,这些最初在亲迎礼时哭泣的新娘们肯定想不到,“哭嫁”竟然成了一种习俗,成为婚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哭嫁”的目的是表现她们与父母之间的深情厚意,表现她们对父母的至孝,这与她们最初“哭嫁”的缘由毫不相关。
经过复杂漫长的“六礼”过程,男女双方的婚姻关系才正式成立。其实,古代富家子女结婚时,往往严格遵循“六礼”的步骤,但是,普通人家的子女结婚则大多从简。
延伸阅读
宋代亲迎礼中的花轿
花轿,也称为喜轿,是古代婚礼上使用的特殊轿子。它一般装饰华丽,主要以红色来显示喜庆吉利,因此也俗称“大红花轿”。
在北宋之前,轿子只供皇室使用。宋高宗赵构南渡临安(今杭州)时,废除了乘轿的一些禁令,从此轿子在民间也开始使用,并日渐成为人们的代步工具。南宋孝宗皇帝为皇后制造了一种“龙肩舆”,上面装饰着四条走龙,用朱红漆的藤子编成坐椅、踏子和门窗,内有红罗茵褥、软屏夹幔,外有围幛和门帘、窗帘。这就是最早的“彩舆”,即花轿。后来人们便把花轿用在了喜庆的结婚礼仪中。
通常,待嫁的女方在家里梳洗打扮结束,凌晨,男方就会派来迎亲的鲜艳的大花轿,这叫“赶时辰”。据说当天如果有几家同时娶亲,谁赶的时间早,将来谁就会幸福美满。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娶嫁》里有相关的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