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敬老养老的儒家理想与孝道伦理,融合了道教养生贵生、驱邪求寿的世俗理念,逐渐由最初的天伦祈祀型国家大礼转变为人伦娱乐型的民间佳节,成为一个世俗化的全民传统节日。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古老的《易经》中“六”被定为阴数,“九”被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都是阳数,两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的别名还有“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这些名称都与节日当天的礼仪活动相关。
重阳节的历史
重阳节的起源很早。春秋战国时屈原的《远游》中有:“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但这里的“重阳”指的是天,而不是指节日。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这一天已经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才被正式确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了明代,重阳节时,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表庆贺,同时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礼俗
重阳节的礼俗活动既多彩又浪漫,通常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插茱萸:这是重阳节的一个标志性礼俗。与重阳节有关的茱萸主要指的是吴茱萸,古名越椒。吴茱萸开花艳丽,能给人以很强的视觉美感冲击;吴茱萸的香味浓烈,有很好的提神作用;吴茱萸还有治寒驱毒的药用功效。重阳节为何插茱萸,具体原因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是插茱萸这一礼俗在西汉时即已出现,如《西京杂记》曾记载贾佩兰“佩茱萸”,唐代沈適期《九日临渭亭侍宴应制得长字》诗云:“魏文颂菊蕊,汉武赐萸囊。……年年重九庆,月月奉天长”,说明唐代之前佩插茱萸的习俗已然之风。到了唐代,佩插茱萸的习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盛行情况在唐代诗歌中有着充分体现。由于茱萸在重阳节中具有重要地位,重阳节遂也称为茱萸节、登高会称为茱萸会等。
赏菊及饮菊花酒:这一礼俗据说起源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他这种高尚的品格影响着后人,他的爱诗、爱酒以及爱菊也都影响着后人。由于重阳节时也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后人也纷纷仿效陶渊明饮酒赏菊,久而久之,这在重阳节便成了一种约定俗成。
登高:这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它首先是和古代先民的狩猎、采集等活动相关,后来逐渐地与人类关于祭祀、山神崇拜、登高避祸、登高升仙等认识或活动发生了联系,登高也因此富含特殊的含义。重阳登高备受后人重视,唐代文人描写重阳登高的诗非常多,如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其中的名篇。正因为民间有此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被称为花糕、菊糕、五色糕等,制作方法比较随意。九月九日天亮时,将一片糕放在儿女头额上,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这是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有的地方还会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重阳节的礼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有关重阳节的大量故事、传说和诗歌,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它无疑是我们民族的一份重要文化遗产。
延伸阅读
重阳节的传说
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有着美丽动人的古老传说,重阳节也同样。
相传,汉代有一位叫费长房的仙人。他收了一位徒弟叫桓景。春去秋来,桓景跟师傅已经学习了许多年。突然有一天,费长房将桓景叫到身边,对他说,“九月九日你们家将有一场大灾难,如果你带着全家大小,人人用红色的囊袋盛上茱萸,挂在手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能够避祸消灾了。”桓景按照师傅所说的,带领全家上山游玩。等到傍晚,他们回家一看,发现家里所有的鸡狗牛羊等家禽和牲畜全部暴死。这时桓景才明白,这些家禽和牲畜成了他们全家大小的替死鬼。这件事很快流传开来,并且代代相传。每逢九月九,人们就去登高辟邪,相沿成俗,最终演化成为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