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鲁迅论集
47528500000045

第45章 《一点比喻》

鲁迅的杂文艺术,在《热风》阶段,还有与《新青年》《随感录》栏其他作者的杂文相近的痕迹,原因是为了要适应刊物的要求,因此在议论方面,不免受到一些文字上的限制;在抒情方面,也缺乏恣肆。或者说,还没有形成鲁迅式的杂文风格。到了《华盖集》阶段,我们的作者成熟了。成熟的标志就是文章充分表现了自己的个性。汪洋恣肆,庄谐杂用,怎么想,就怎么说,不断地变换表现的手法,几乎是每篇都开拓一个艺术境界,而每篇又无不显现着声态并作的鲁迅的精神风貌。风格是艺术上成熟的标志,作品有了唤之欲出的风格,艺术成熟了。

《一点比喻》便是一篇代表鲁迅式杂文风格的作品。

反对统治阶级除了以武力的镇压,还需要有自己的意识的代表,灌注反动教条,加强思想统治,麻痹人民反抗意志,诱使人民就范。于是,“脖子上挂着小铃铎的聪明人”就“交到红运”了。因为他们可以作为带头人,将青年引诱到屠场。在20年代,依附军阀势力的胡适、陈西滢曾充当过这种山羊式的人物。

本篇按作者所分,共三段。

第一段,鲁迅揭露了“山羊”们的欺骗,向受骗的行色匆匆的青年们语重心长地诘问:

“往那里去?!”

但答案是自明的,跟着“山羊”,只能进向反动派的屠场,这是一条死路,决不能因循下去。必须冲出这挤挤攘攘默默地去送死的“一大串”,这就是结论。

第二段先为反对者设辞,他们认为“虽死也应该如羊,使天下太平,彼此省力。”这是奴才的声口,其目的是消弭人民的斗志,提倡妥协,实际上是默默地支持了反动统治阶级的专政。

鲁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对策,希望被压迫者不要像任人宰割的猪羊,而应该像野猪一样,“以两个牙,使老猎人也不免于退避。”对于“这牙,只要猪脱出了牧豕奴所造的猪圈,走入山野,不久就会长出来。”这就是说,必须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脱离反动统治阶级的影响,蔑视剥削阶级专政的一套法律道德,才能具有反抗精神,敢于向反动统治阶级进行斗争。

鲁迅自己的一生,就遵循着这样的原则,他说:“如果遇见老虎(按:指敌我双方强弱悬殊的场合),我就爬上树去,等它饿得走去了再下来,倘它竟不走,我就自己饿死在树上,而且先用带子缚住,连死尸也决不给它吃。但倘若没有树呢?那么,没有法子,只好请它吃了,但也不妨也咬它一口。”(《两地书·二》)

第三段,鲁迅借用豪猪的比喻揭露了中外反动派的法律和道德的阶级本质。在反动统治阶级内部,他们也彼此保持着“中庸的距离”,这就是所谓“礼让”和“上流的风习”。但互相倾轧而又互相庇护。他们之间的矛盾是狗咬狗的矛盾,深深地打上他们阶级的烙印,他们虽有时剑拔弩张,但很快就误会冰释,杯酒言欢,总之恰如民谚所谓“官官相护”。

但是假使有一个不属于绅士阶级的人夹在中间,他们就像豪猪般地将刺刺过去,对他施行压迫阶级的法律和道德了。正如恩格斯指出:“所有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社会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而因为直到现在社会是在阶级对立之中发展,所以道德总是阶级的道德。”(《反杜林论》)

孔子早就说过:“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奴隶当然得不到奴隶主的优遇。奴隶主即使犯了法,却可以避免受到惩罚。等级制度正反映了阶级的对立,说明在阶级社会里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和道德无不带有一定的阶级性,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巩固一定阶级的经济基础。

然而对这些惯于用自己身上的刺去挤压劳苦大众的剥削阶级的“豪猪”们,难道就没有办法么?唯一的办法是抗争。鲁迅认为,对待“豪猪”们的压迫,就是应该“用牙角或棍棒来抵御”,不要怕被他们诋之为:“下流”或“无礼”。这并不是被压迫者好斗,而是不这样就会危及自己们的生存,遭到无辜的杀戮。在这里,充分体现了鲁迅的抗争精神。有人也将鲁迅这种抗争精神误解好斗,实际上它是痛苦的产物,是几千年来处在屈辱地位的被压迫者用血泪所凝聚的经验,鲁迅则代表了他们的觉醒。

《一点比喻》可以独立成章,第一段是被骗,第二段是觉醒,第三段是找到对策,表现了一个贯穿的主题:被压迫者应该冲破压迫者的罗网,取得革命的主动。

在鲁迅杂文中,比喻是他常用的一种有效的艺术手法。本篇以“山羊”喻反动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将群众引向反动派的屠场,实际上是不拿刀的刽子手。鲁迅抓住这样的典型后,用传神的几笔,就画出了“山羊”的凶险和“胡羊们”受骗的悲剧,试读下一段:“胡羊们便成了一长串,挨挨挤挤,浩浩荡荡,凝着柔顺有余的眼色,跟定他匆匆地竞奔它们的前程。”鲁迅实在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因此急欲唤醒他们的觉悟,以便识破“山羊”们的真面目,不再受骗上当,以致白白送死。

鲁迅巧设比喻时,往往抓住了对象最本质的特征,因此略加点染,就神情毕肖,写的是“山羊”,但呼之欲出的却是西滢之流的灵魂。恰如他以“叭儿狗”喻“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以“鹰犬”喻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文人,无不维妙维肖,成为他用杂文笔法来创造典型的一种卓越的艺术。

不仅如此,鲁迅还善于从比喻生发开去,从这一比喻过渡到另一比喻,环环紧扣,逻辑严密。例如他劝那些“胡羊们”要成为敢于挣脱“牧豕奴的猪圈”的“野猪”。甚至“使老猎人也不免于退避”。这就通过另一比喻,鼓舞了被压迫群众的斗志。有人说:“比喻是艺术中的艺术”,鲁迅则运用得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