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超级CEO成功哲学课——李彦宏
47521800000013

第13章 找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与阶段性的重点

一个企业的成长就和一个人的成长一样,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只有抓住阶段性的重点,步步为营,才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百度在什么时候修炼内功,什么时候拓展外力,什么时候盈利,什么时候上市,在李彦宏的心中都有着清晰明朗的规划。在需要投入提升自身的时候,就不要去关注盈利;在需要扩大影响谋求更进一步发展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全力以赴,总而言之,必须要在正确的时候去做正确的事情。

从2002年开始,百度的收入方式开始变得多元化,一方面为各种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服务,收取服务费;另一方面,将成本的搜索软件销售给政府网站和企业内部网站;还有一方面,则是在自己的搜索网站上面进行竞价排名,从而增加收入。

挣钱的路子变得多了、广了,李彦宏却并没有急于赚钱。当三大门户网站把实现盈利的消息昭告天下的时候,李彦宏却非常坦诚:“百度还没有盈利,在这方面我不怕告诉别人,就好像我们不害怕告诉别人我们是互联网公司一样。但是,盈利对于我们不是什么问题。只要我们控制好成本的话,我们也是非常容易就能盈利的。我们希望百度能够有更加高速的发展,所以我们把挣到的钱又投入到研发和市场推广上面去了,因此没有盈利。但是我们相信,在需要盈利时,百度能够有一个良好和稳定的盈利。”

之后,李彦宏迎来了第一位职业经理人朱洪波,这是一位对渠道开发、产品销售有着丰富经验的人才。2003年,李彦宏率领百度公司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9月营销革命”,将“竞价排名”付费搜索服务在全国近百个城市里全面铺开。直到此时,李彦宏才对外公开,百度在2003年第二季度已经进入了盈利状态,经过三年来稳打稳扎的经营和积累,百度已经度过了生存期。一年之后的2004年9月,百度广告费达到了每日每字千金,书写了中国互联网史上网络广告的天价传奇。

老子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而对于李彦宏而言,不冒进、不急于求成的安分守己只是为了韬光养晦,以图发展。

2000年百度安身立业,2001年百度转型独立,2002年“闪电”计划技术攻关,2003年增加流量初步盈利,2004年扩大影响树立品牌。在这样的一个进程和规划过程中,李彦宏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李彦宏对于百度有着步步为营的规划,因为他非常清楚:“这个社会是公平的,如果进入的门槛相对较低的话,可能生存起来也是相对容易一些,但是不见得可以获得长期的很高的利润。如果进入的门槛非常高,则意味着这个领域当中没有几家能够生存下去,但是一旦生存下去而且发展起来,那么你的利润空间就非常大。”高与低、难与易、长久与短暂是有着互相对应的关联性的。

2004年,在与谷歌的竞争和合作过程中,李彦宏把这种韬光养晦的策略发挥到了极致。2004年百度在中文搜索中的霸主地位已经确立。4月,中国搜索引擎调查结果表明,百度已经垄断了中文搜索市场月,Alexa的网站排名也显示,百度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网站。这个时候,原本掉以轻心,甚至有一些不屑的谷歌开始正视百度逐渐强大的事实,谷歌的高层也开始密谋,希望能够把百度给控制住,甚至希望能够把其收入囊中。

当时,百度正在进行第三轮的融资。于是,谷歌趁机而入,对百度注入500万美元的资金,获得了百度约2.6%的股权。而李彦宏面对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则欣然接受了谷歌的投资。之后,这一消息立即就登上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业界纷纷认为“李彦宏把百度这头猪养肥了,到了卖的时候了”。在媒体这种口径一致的暗示和明示下,谷歌也终于可以放下心中的石头,长吁了一口,因为谷歌认定,只要通过慢慢地渗透,收购百度是迟早的事情。随后,谷歌又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纳斯达克的上市中去了。

殊不知,这一举动恰恰是李彦宏的缓兵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面对外界的猜测他不做解释貌似默认,但是在暗地里却另有打算,其实百度谋求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在私下里紧锣密鼓地进行。直到2005年夏天,百度上市之路已经昭然的时候,谷歌才开始恍然大悟,但是却为时晚矣,只能够扼腕长叹。

李彦宏曾经为创业者传授了几点制胜的法宝,其中“在不需要钱的时候借钱”“向前看两年”“不要过早地追求盈利”这几句经典创业名言就已经非常好地诠释了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思路。

向前看两年,能够保持一种对未来和市场的预感;不过早地追求盈利,根基牢固之后才能够用获得稳定而持久的竞争优势;在不需要钱的时候借钱,未雨绸缪,才能够永远保持企业的主动权。

在百度初期,李彦宏要求员工人手一本《硅谷商战》,其中李彦宏总结出来的商业策略在百度中运用得淋漓尽致。李彦宏创业以来,韬光养晦就是他所奉行的商业策略。该出手时才出手,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不管是盈利还是上市,对于百度和李彦宏而言,都是水到而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