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3 懂心理的家长胜过好老师
置之不理,孩子的坏毛病得不到“重视”会消失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特制了一个大水槽,放进了一条鲸鱼和一些小鱼进去,很快,小鱼被吃得精光。接下来,科学家们把一块特殊材料制成的玻璃板放进了水槽,鲸鱼和小鱼被分别放到了玻璃板的两边。看到食物就在眼前,鲸鱼凶猛地朝小鱼儿游去,可是,鲸鱼每次都被撞得昏头昏脑,直到它意识到眼前这些小鱼儿是吃不到的。于是,鲸鱼放弃了继续进攻猎物,它的猎食行为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消失了。后来,科学家们拿走了横在鲸鱼和小鱼儿之间的玻璃板,但鲸鱼却再也没有对小鱼儿动过“心思”。
这个实验证明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些行为,当这些行为的结果对他(它)们有好处时,这些行为就会得到强化,并在以后重复出现;当这些行为对他(它)们没有什么好处时,便会逐渐消失或淡化。下面案例中的锦元就是如此,当他发现发脾气会迫使父母花更多的时间去关心他时,他的这种行为便得到强化,于是便反复发脾气;而当他发现父母对此不理不问,总是忽略他的发脾气时,他这种行为便是徒劳的,自然而然会减弱或消失。
一对夫妇最近为儿子的坏脾气很头疼,虽然他们的儿子锦元只有6岁,却脾气暴躁,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大喊大叫。为此,他们对这个“小叛逆”用了很多方法,他们打他、罚他站墙角、逼他早点上床、责骂他、呵斥他……但这些都不起作用。小锦元的暴躁脾气依然如故。
这天晚上,一家人都在客厅里,锦元在看电视,夫妇俩都在看报纸。锦元突然说想吃冰淇淋,已经很晚了,商店都关门了,夫妇俩试图跟他解释,哄他明天再吃。然而,锦元的脾气又上来了,便倒在地上大哭大闹。他尖叫,用头撞地,挥手踢脚……这次,夫妇俩都被彻底激怒了,但却一时不知所措,于是他们便置之不理,一声不吭地继续读他们的报纸。
这恰恰是这个“小叛逆”最不期望看到的情形,他站了起来,看着父母,又倒下去把先前的“好戏”上演了第二遍。他的父母对此仍然没有任何反应。这一次,夫妇俩心照不宣地看着对方,然后惊讶地打量着锦元。
锦元突然又倒在地上上演了第三遍,可夫妇俩仍然不理睬他。最后,锦元大概也觉得他趴在地上哭叫实在没有什么用,于是爬了起来,回房间睡觉去了。
从此,锦元再也不乱发脾气了。
锦元的暴躁脾气是因为没有得到“强化”而自然消失的。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学会运用“强化心理”来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对于那些任性、撒娇的孩子们来说,父母不断用“唠叨”来表达疼爱的方式是不可行的。任性的孩子之所以总也改变不了撒娇的习惯,是因为他们从父母的屡次“重视”中,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感,这种撒娇行为进而得到强化。对付这样的孩子,父母不妨“狠狠心”,不去“唠叨”他们,忘记正在撒娇或争吵的孩子们,让他们尝尝“被忽略”的滋味,这样反而能改正他们的坏毛病。
糖果的诱惑,延迟满足可让孩子更有韧性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一个镇小学的校园里,一个班的一些学生被老师带到空房里。然后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他给每个学生都发了一粒包装精美的糖果,并告诉他们:“这糖果属于你们,你们可以随时吃掉自己的糖果,我要出去办点事,约20分钟后回来。如果坚持到我回来再吃,将会得到两粒同样好吃的糖果。”
面对糖果,部分学生熬过了那漫长的20分钟,一直等到这个人回来。为了抵制糖果的诱惑,他们或是闭上双眼,或是把头埋在胳膊里休息,或是喃喃自语,或是哼哼叽叽地唱歌,或是动手做游戏,有的干脆努力睡觉……凭着这些简单实用的技巧,这部分学生勇敢地战胜了自我,最终得到了两块糖果的回报。而另外那部分性急冲动的学生几乎在陌生人出去的那一瞬间,就立刻享用了那一块糖果。
耐人寻味的是,这个陌生人跟踪研究这些孩子20年,结果发现:那些能够为两块糖果抵制眼下诱惑的孩子长大后,都有着良好的品质、较强的社会竞争力、较高的办事效率、较强的自信心,能较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压力和挑战。而经不住诱惑的那些学生中有1/3左右的人缺乏上述品质,心理问题也相对较多。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如前者优秀,社交时他们羞怯退缩,固执己见又优柔寡断,一遇挫折,就心烦意乱等。
这项研究表明,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糖果而等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这充分体现了“延迟满足”这种心理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所谓“延迟满足”是指甘愿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去等待一种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延迟满足”用我们平常的话来说,就是忍耐力和自制力。这种品质对于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那些事业有成的人,总是能够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克制自己的冲动,放弃眼前的诱惑。而那些只图一时之快的人,大多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被冲动这个魔鬼所控制,最终与更长远的利益失之交臂。
在家庭教育中,如果孩子想要什么,父母就立即满足,孩子会形成这样一种观念:自己想要的东西总是能够很轻易地得到。久而久之,这会导致孩子越来越任性、贪心、急功近利。而一旦进入社会后,面对小小的挫折与打击便会一蹶不振。所以,聪明的父母应该学会延迟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或制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学会等待,学会珍惜。
“父母之外的朋友”能让孩子更好地度过青春期
夏夜的天空中繁星点点,一阵凉风吹来,吹走了酷暑带来的燥热。大街上,人们三两成群,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在聊天、娱乐。这时,从远处走来两个急匆匆的人,他们是骏驰的爸爸妈妈,他们一边疾走一边向四处张望,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他们在寻找骏驰。因为,这样的情形时有发生。走遍了整条大街,他们还是没有见到骏驰的身影,于是,夫妻俩只好一家书店挨着一家书店去寻找。
果然,在一家书店里,他们找到了正沉浸在武侠小说里的骏驰。最近,骏驰迷上了武侠小说,被书中那些侠肝义胆的武侠人物迷得神魂颠倒。为此,父母苦口婆心地跟他谈了好几次话,没想到父母说一句,他顶一句。因为迷恋武侠小说,骏驰甚至开始在课堂上偷看小说,已经被老师发现了好几次。
“我儿子小的时候可乖了,又聪明又听话,从不跟我们顶嘴吵架,他画的画还获过奖呢!没想到他现在却成为这个样子,整天看武侠小说,为了不被我们发现,他每天晚上都关灯用手电筒看……”妈妈向邻居哭诉。
很显然,曾经“听话”的骏驰已经开始了叛逆。青春期的叛逆是孩子正在成长的标志,说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反而是那些在青春期不懂得叛逆的孩子才是最危险的。也因此,欧美等国非常重视孩子说“NO”,鼓励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可是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大多数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总是认为孩子最好的状态是“听话”。当孩子进行“反抗”时,他们甚至会急得火冒三丈。
和青春期的孩子对话最主要的不是发火,而是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父母不妨装作“无知”,不要总是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是放手让他自己做;尽量去欣赏孩子的变化,试图从孩子身上发现越来越多的优点;给孩子更多的“独立空间”,适当的时候,要学会闭嘴,尊重孩子的生活方式。当然,有时父母也需要“温柔”地坚持,青春期的孩子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比较简单,难免会做错一些事,比如孩子早恋、整夜泡网吧等,这时候你就要“温柔”地坚持,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
一般来说,青春期的孩子对父母喋喋不休的唠叨会感到厌烦,他们更愿意听朋友的意见。因此,给孩子寻找父母之外的朋友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种父母之外的朋友最好是由和孩子年龄相差不大的“舅舅”、“叔叔”、“姑姑”等父母的亲人来担任。与这样的人来往,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孩子在他们面前可以畅所欲言、毫无顾忌,这些“大人”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能够倾听他的烦恼,并给予孩子合理的建议,更利于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表情交谈胜于口头唠叨
美云有一对可爱的儿女,诺诺和彬彬,当他们准备乘车一同去超级市场时,4岁的儿子彬彬因为姐姐诺诺先坐进汽车而不高兴,美云在车门口蹲下来,握住儿子的双手,脸对脸,目光正视着孩子,诚恳地说:“彬彬,谁先坐进汽车并不重要的,对吗?”彬彬看着妈妈会意地点点头,钻进了汽车并挨着姐姐坐了下来。
第二天上午,美云带着他们俩去公园玩。当彬彬跑跑跳跳,要到湖边去看戏水的鸭群时,不小心绊了一跤,眼泪在他的大眼睛里滚动着,马上要流出来了。这时,美云又很自然地蹲下来,亲切地对儿子说:“你已经不是小宝宝了,是不是?你已经是个大男孩了,绊一下是没关系的,对吗?”这时,孩子一下子就收住了眼泪,很自豪地玩去了。
美云蹲下来与孩子交谈的姿态其实是一种肢体语言的表达,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包含了她对孩子的尊重、关爱、平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障碍其实很大程度来自肢体语言。父母的表情、口气和交谈时的肢体动作所传达感情的程度决定了亲子之间的沟通质量。
任何时候,孩子更愿意相信父母的表情,而不是父母的话。心理学家认为,在人际交往中,身体语言能比口头语言传递更多的信息。我们用语言所传达的信息不会超过所有信息的30%,而其余70%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进行表达的。而在与年龄较小的孩子交往时,这种比重相差更加悬殊。据研究,在孩子语言能力没有成熟前,父母与他们交流时,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能占97%的比重。
其实孩子对妈妈的表情的敏感程度,远远超过了妈妈的想象。曾经有这样一个实验:让妈妈面无表情地看着六个月大,正在笑的孩子,结果,不一会儿,孩子就不再笑了。当妈妈离开后,再次回到孩子身边时,他根本就不看妈妈,故意不理会妈妈。实验证明,面无表情或抑郁寡欢的妈妈会很容易刺伤孩子的心。孩子虽小,但他却能清晰地从妈妈的表情、动作上感觉到妈妈的态度。
因此,作为家长,如果想和孩子愉快地交流,那么就不要用不耐烦的表情,因为你的不耐烦,非但得不到孩子的真心话,反而惹来他们的反感。另外,如果孩子犯了错,千万别冲着他们大吼大叫,否则他们会先被父母这种“可怕”的形象吓到,起初那种想分析自己错误、改正错误的心思就被吓到九霄云外了!
Chapter 34 神奇的心理学,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
“打是亲,骂是爱”是最大的谎言
很多家长在孩子犯了错之后,会辱骂他们或打他们。这是极其不明智的行为。当孩子闯了祸之后,他们心里其实很痛苦、很内疚。在他们这种糟糕的心态下,家长的打骂对他们来说,只会感到家人并不爱他们,爱的是那些已经损失的钱和物。在这种境况下,他们根本就无心改正错误。所以,聪明的父母一定要知道如何对待犯错的孩子。
这个周末,小蕴全家进行大扫除。小轩、可可都来帮忙。不过小蕴今天的心思可没在干活上,而是边干边想着去划船的事。
不料,一个不小心,便闯了祸。爸爸最喜欢的大花瓶被她打碎了。小蕴一下子愣在了那里。她想:“这下闯大祸了,爸爸一定会骂我的!”爸爸一向比较严厉,想起爸爸接下来要拉长的脸,小蕴手忙脚乱地逃离了“现场”。
眨眼到了吃晚饭的时间,爸爸妈妈见小蕴还是没有回来,便分头去找。妈妈在小花园里发现了小蕴。她正和小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
“小蕴,回家吃饭了!”妈妈柔声叫她,但小蕴不敢回家。
“今天是淘气的小轩打碎花瓶的,妈妈,咱们今天能不能晚点回家呢?”小蕴央求妈妈。
妈妈早看出了她的心思,便告诉她:“今天打扫卫生,你是咱家做得最好的,你爸爸还一直对你赞不绝口呢!此外,你爸爸最近一直嫌那个花瓶大,摆到哪都占地方,这下好了,家里显得不那么挤了!你爸爸说早就想扔了。不过呢,以后劳动的时候要注意啊!”小蕴听了妈妈的话,羞愧地低下了头,她想:“我以后可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当她回到家时,爸爸并没有训斥她,而是说:“小蕴,把碎片打扫干净吧,否则扎到脚就不好了。”
小蕴飞快地去拿扫帚和簸箕。从此她无论是劳动还是学习都变得细心了。
小蕴妈妈的处理方式可以说是明智的,她没有因为孩子闯祸而愤怒,也没有让孩子承受闯祸后的“恐惧”,而是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让孩子记住“前车之鉴”。
而现实中很多父母却更像“穿西装的野人”。每当发现孩子的错误,不分青红皂白,便冲着孩子大喊大叫。事实上,这种方式也收效甚微,因为人们的情绪判断遵循“情绪判断优先定律”,孩子记住当时的“恐惧”,而忘了对错误的判断与反省。
所谓的“情绪判断优先定律”,即指情绪会优先于理性,影响人们的判断。无论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都会首先影响到人的行为。
同样的道理,父母在与孩子交往过程中要学会“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比如在孩子处于不愉快状态时,他们就会将所有外界信息“拒之门外”,这时父母无论说什么,他们都很难接受。但是,如果父母先处理、体谅孩子的感情,宽容和安慰他们,先处理好他们的情绪,使他们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下,那么问题就会轻而易举地解决。
父母千万别上了“光环效应”的圈套
有一位初中男孩子,他怎么也写不好作文。他听从妈妈的嘱咐,每次去书店都会买一大堆作文指导书,他其实非常不喜欢读这类书,他更想读那些优美的散文,情节一波三折的小说,但他妈妈认为那些书都是“没用”的书。她常对儿子说:“读那些散文和小说都是浪费时间的事情,一点用处都没有。这样吧,你读完这些作文书才可以去买其他的书。”孩子虽然当时答应了,但他依然很反感那些作文指导书,自从买回来就一直放在抽屉里,并且再没有提出过买散文和小说的事,他的作文依然没什么进步,阅读也搁浅了。
而一位初中女孩子的妈妈则不同,她的女儿起初作文也不太好,但她并没有像男孩的妈妈那样,让孩子买一大堆的作文辅导书,她让孩子自己挑选感兴趣的书,这样,孩子选了一些小说、传记、历史、随笔等书。不到一年的时间,孩子的作文水平突飞猛进,并且语文成绩也好了许多。当孩子上初三时,为了把握中考作文方向与要点,才买了一本作文辅导书。
两个孩子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可是两个妈妈采取了截然相反的对策,结果使得两个孩子的作文水平拉开了差距。
男孩的妈妈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以偏概全。即认为凡是与学习有关的书都是“有用”的书,凡是与学习关联不明显的书是“没用”的书。她在“有用”的光环笼罩下,对孩子所读的书做出了一个十分片面的判断。并将这种片面的想法强加给了孩子。
男孩妈妈的行为其实正中了心理学上“光环效应”的圈套。这个心理学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其他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贴上了“好人”的标签,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别人会认为他拥有一切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贴上了“坏人”的标签,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认为一无是处。这种现象就像晕轮或月晕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据此,爱德华·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名为“光环效应”。
家里和学校中常有“光环效应”的现象:某学生数学不及格,老师就推断这个学生贪玩,天资不聪明,就不在他的身上花心思了。而实际上,一个学生数学成绩不好,并不能证明他其他方面的成绩都不好。比如钱钟书先生在学校里数学成绩很不好,但是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大文豪。
作为家长,应该全面看待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切忌以偏概全,用“有用”和“没用”来概括书籍。而应尊重孩子意愿,调动孩子的兴趣,先考虑“有趣”,再考虑其他。
抛弃“牛不饮水强按头”的教育方式
从少女到如今为人妻,为人母,你肯定体会到了这个过程中的幸福与喜悦,但同时你也肯定遇到了不少烦恼,对不对?父母管教太严让你心生厌烦,丈夫不懂得怜香惜玉让你受了种种委屈,终于可以从孩子身上得到慰藉了,但无奈孩子不了解你的良苦用心,反而经常跟你对着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处处与你为“敌”,凡事都对你抱着抵触心态,你要他往东他非朝西,你要他往西他非要朝东……
其实,孩子的这种表现就是心理学上的“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态度和言行的心理状态。别人要求我们做某事,如果我们觉得这个事情是本来不想做的,或者没有充足的理由,就会因为受强迫而感到自尊受到损害,从而产生故意和对方“对着干”的态度。
孩子从小学进入中学是一个飞跃,这时候他们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父母。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能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做成人。如果你还把他们当小孩看,无微不至地“关怀”,就会伤及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萌生对立情绪,产生反抗心理。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他们的“逆反心理”就更强。
家庭和谐是生活幸福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所以女人要幸福就要了解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并采取正确的应对之策。
1.别对孩子采取“硬性措施”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在茶盘中放了5只朝下扣着的不透明的茶杯,房间里的孩子对它们并没有什么兴趣。可是心理学家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下,放一枚国徽面向上的硬币,重新扣上,临走时对小孩说:“杯子下放了东西,你千万不要动,否则我回来对你不客气!”然后就出去了。这时候,孩子却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往往拿起茶杯,看看下面的东西。而且心理学家强调得越厉害,孩子这样的行为倾向就越严重。
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有些事情本来孩子没有兴趣,也不会去做,但是如果你采取“硬性措施”,对孩子进行强行压制,那么孩子的“逆反心理”就会变强,本来没打算做的“坏”事也会因为你的压制而去做。所以,身为人母应该了解孩子的这一特点,不能强行压制,要以冷静、民主的态度和孩子沟通。
2.有时候教育不成时,就让孩子亲身实践
夏天的一次晚饭后,东东和爸爸一起到街上散步。东东看到街上的西瓜很大,兴奋地叫爸爸买。爸爸说:“天气这么热,回家还有两站路,抱个大西瓜太累人了,还是别买了。”东东弯眉撇嘴,并怨气连天地说:“我最喜欢吃西瓜,你们不买;你们最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认真学。”爸爸想,硬压孩子也没用,不如让他体验一下。于是爸爸对他说:“买西瓜可以,但是你要负责拿回家。”东东同意了,抱了西瓜就走。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就累得满身大汗,走不动了,一路歇了好几次才把西瓜抱回家。最后东东深有体会地说:“吃这个西瓜太不划算了!”他终于理解了爸爸是对的。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倔劲,你苦口婆心地说道理,劝说,他们全然听不进去,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让他们亲自尝试,让他们吃吃“苦头”,有了这样的教训后,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们就不会再与你对着干了。
3.与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
十来岁的孩子身体开始发育,由于对性知识好奇,可能会对成人书刊产生兴趣。父母如果看见了孩子在看这些书刊,一定要克制发脾气的冲动,应本着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坐下来讨论一下。首先你应该表示理解:“青春期的孩子对性好奇是正常的,我看见你想把它们藏起来,我猜你一定知道看这些书不太合适。”你可以告诉孩子,裸体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好:“一些著名的油画中有裸体的人物,人体本身是美的。你对它们感兴趣我可以理解,但某些书刊登这些裸体照是另有目的的,它们把人们之间的相爱变成了纯粹的性行为,这就是丑陋的。我希望你下次看见这样的杂志,能想起我说的话。现在我要扔掉这本书,我不想在我们家看到这种书。”
4.顺水推舟
一个星期天,一家人计划在家做家务,搞大扫除。杰杰叫妈妈和他一起去野外玩,妈妈说去不了。他玩耍心切,不满意地说:“我叫你做什么你都不答应,以后,你叫我做什么,我也可以不听。”妈妈就顺着他的话笑着说:“你不要我管太好了,我确实不想管你,以后你的衣服你自己洗,你用的文具你自己买,你的事情你自己管……”话还没说完,孩子就嬉皮笑脸地说:“妈妈,我要你管,我听你的,下次再到野外去。”
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人头疼,但有时它也能起到好的效果,所以,父母对孩子的“逆反心理”,有时也可以反其道而用之,促使孩子对好的东西产生兴趣。我们可以看看这则例子:
乐乐上了幼儿园大班,无论是画画还是写作业,总要妈妈或是爸爸陪着,结果逐渐产生了依赖性,只要没人陪,他就不写。为了让他改掉这个坏毛病,写作业前妈妈故意说:“不许自己写,写得不认真,老师还会责怪我。你先等着,我忙完了事再来陪你。”可是妈妈一离开,乐乐马上就把作业拿出来自己写,等妈妈再回到他身边,作业已经写完了。
这种方法显然要比现实中许多父母“牛不饮水强按头”的方式要好得多,身为母亲的你不妨也试试看。
Chapter 35 聪明父母“雕塑”孩子有技巧
批评和表扬绝不能没完没了
当人在接受某种刺激过多、过强或时间过长的时候,人会调动“自我保护”的本能,出现自然的逃避倾向,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地对孩子进行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下次还这样,不学了!”的反抗心理。
其实父母的本意是好的,想通过强调这个问题,使孩子记忆深刻,下次不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可是父母这种喋喋不休的说教、嘱咐、训斥,最终导致孩子出现了“超限效应”,不但无动于衷,反而异常反感。这里就有一个典型的案例:
明明早晨喝完牛奶,随手把空牛奶盒从教室扔了出去,正巧打着楼下的一位学生。事情反映到老师那里,乱扔盒子的明明被班主任叫到了办公室。
“你知道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吗?”班主任厉声质问。
“老师,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往楼下扔东西了!”这时,明明眼里的泪水已在打转。
“幸亏你扔的是纸盒,如果是铁盒、砖块呢?还不把人家脑袋砸破?”
“万一砸出人命来怎么办?”
……
班主任连连质问、斥责,由纸盒到铁盒到砖块再到人命,说了一大堆,越说越严重,越说越玄乎。但这时,明明已变得充耳不闻,表情淡漠了。
批评时,要切记:“孩子犯一次错,只能批评一次。”如果他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可以变换角度来说他。批评不能没完没了,否则,不仅达不到你想要的效果,还很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其实在教育中,不光是多批评会引发“超限效应”。多表扬也会如此,太频繁的表扬就近乎“廉价”,达不到激励孩子再接再厉的目的,所以父母在表扬孩子时要适可而止。
“自适应心理”—放手,让孩子去失败
“自适应心理”是指人们自我调节,应变适应环境的能力。孩子天生就能够自我调节,适应外界环境,而且也确实应该主动去适应,这无疑对他们的未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父母要了解这一点,懂得适时放手让孩子适应一定的挫折,迎接一些困难。否则,孩子在面对挫折时,将束手无策。
一位母亲为她的孩子伤透了心,她在心灰意冷的情况下去找心理医生。
医生问:“当你的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时,打了个死结,从此之后,你是不是再也不给他买有鞋带的鞋子了?”母亲点点头。
医生又问:“孩子第一次刷碗的时候,打碎了一只碗,从此以后你是不是再也没让他刷碗?”母亲称是。
医生接着说:“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用了很长时间,你看不过去,从此代替他叠被子了,是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医生一眼。
医生又说:“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你怕孩子找不着工作,便动用了你的关系和权力,为他谋得了一个令人羡慕不已的职位。现在你却为孩子的适应能力太差而感到恐慌了!你怕他不能胜任一份好工作,怕他娶不到媳妇,怕他以后过得很凄惨……”
这位母亲更惊愕了,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凑近医生问:“你怎么知道的?”
“从那根鞋带知道的。”医生说。
母亲问:“我以后该怎么办才好?”
医生说:“当他生病的时候,你最好带他去医院;他要结婚的时候,你最好给他买好房子;他没有钱时,你最好及时给他送钱。这是你今后最好的选择,别的,我也无能为力。”
母亲这种不肯放手让孩子去为自己的未来负责的爱,伤害了孩子,使他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即“自适应心理”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或休眠状态,最终成为“母爱”的牺牲品。
如果父母总是为孩子提供“善意的帮助”,“剥夺”了孩子独立的处事能力,那么孩子长大后势必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
父母不如放开手,让孩子去接受挫折。在孩子向尚未经历过的事情挑战时,一般会饱受失败的折磨。不过,忍耐这种痛苦也是一种必需的经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调用内心深处的“自我帮助系统”来协助自己处理挫折与失败,从中得到各种各样的处理事情的方法,从而使稚嫩的“羽翼”逐渐丰满。
替孩子选择,不如让他自己来选择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做马匹生意,他对人们说:“我的马,无论是买还是租,随你们的便,价格都很便宜。”
他马圈的马匹很多,但马圈只有一个小门能出去。高头大马出不去,出去的都是瘦小的马。买马人左挑右选,却总是瘦马或小马,因为选择只能在门口进行。
后来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被管理家西蒙讽刺为“霍布森选择”,即人无法通过自己的对比和判断来主动地进行选择,而只能被动地接受那些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经常见到一些父母高举着“父母当家,为儿女做主”的旗帜,一意孤行,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家长为孩子做主的初衷是为孩子好,但自作主张,强迫孩子做不愿做的或者根本做不了的事,会事与愿违,甚至适得其反,到头来还可能误了孩子的前程。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自我管理和教育的潜在能力,父母给予孩子的机会越多,孩子就会成长得越快、越健康。
所以,父母要想使孩子成为有主见、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人,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孩子作选择或决定的机会。比如孩子到商店买什么衣服,选择什么玩具,送给朋友什么礼物等小事,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这样孩子会很高兴,主动性变强,逐渐变得果断起来。
此外,给孩子参与家庭会议的机会,父母在谈论家庭事务时,可以有意识地问孩子,“你觉得这个建议好不好?”、“你认为这些东西该不该买?”等问题,久而久之,孩子必然会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孩子“毁坏”东西,扼杀不如引导
兴趣引导成功。牛顿对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发生了兴趣,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看到蒸汽对周围的物体产生动力,非常好奇,所以发明了蒸汽机;当诺贝尔在实验室中发现炸药配方时,他的十指和脸被炸得“血肉模糊”,他却兴奋地喊道:“我找到了!”
兴趣对孩子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它往往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向。所以父母要鼓励、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而不能将其扼杀。
托马斯今年5岁,他聪明伶俐,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有一天,爸爸妈妈在厨房做饭,托马斯独自在客厅里玩耍。百无聊赖的他对一个精致的玩具汽车产生了兴趣,想拆开来看个究竟。可是,拆开以后,就再也装不上去了。
当母亲看到被“肢解”的新玩具时,便十分生气地对托马斯说:“你怎么这么顽皮,这可是爸爸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刚买没几天,你就把它拆了,看爸爸怎么收拾你。”
托马斯惴惴不安地等待着爸爸的惩罚。可出乎意料的是,爸爸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对他说:“托马斯,爸爸跟你一起把玩具装好,行吗?”
就这样,爸爸和托马斯开始一起来摆弄这些玩具。在装这些玩具的过程中,爸爸不断地给托马斯讲解玩具的构造,鼓励他自己完成组装小汽车的任务。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父子俩终于成功地将玩具恢复了原状,托马斯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机械知识。
能拆开玩具,说明孩子有求知的欲望,能自己去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当父母的不能一味地批评,更不要扼杀孩子的兴趣。相反,要鼓励孩子的兴趣,并向好的方面引导。
一般而言,孩子的兴趣发展有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和志趣。
兴趣发展三个阶段
◎有趣
孩子对色彩鲜艳的物体、有韵律的音乐、奇异的玩具产生兴趣,充满好奇。
◎乐趣
孩子的兴趣由最初的好玩、有趣、好奇,发展到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起因、结果等深入探讨,这一阶段,孩子喜欢凡事问个为什么,对自己喜欢的事物刨根问底,并且这一阶段的兴趣具有稳定性、丰富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志趣
孩子已经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自己个性特征为中心的兴趣,这时候的兴趣更加趋于稳定。
在有趣阶段,父母要对孩子由于好奇而提出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用足够的耐心和宽容之心来“扶植”孩子稚嫩的兴趣萌芽。
在乐趣阶段,父母要引导孩子不要停留在个别事物的表面,要积极探索事物更本质的东西。有了乐趣,孩子就会千方百计克服遇到的困难。
在志趣阶段,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兴趣,不要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孩子。此外,还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特色,诱导孩子的兴趣朝积极方向发展。
用“积极”的期待来鼓励孩子
儿子上幼儿园了,她第一次参加家长会。会后,老师跟她说:“我们怀疑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
回家的路上,她一直在思忖该怎样对孩子说。吃晚饭时,儿子问她:“妈妈,老师表扬我了吗?”她说:“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竟然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又一次开家长会,老师对她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考试,你儿子排第48名。我们怀疑他有学习障碍,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她哭了。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正在做作业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你很努力,只要能细心些,就会超过你的同桌。”第二天上学时,儿子去得比平时早了很多。
孩子上初中了,又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但还是有希望。”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校门口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你的老师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考过后,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尽管那是骗我的话……”
这个故事正好印证了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即热切的期望有可能使被期望者达到期望者的要求。所谓热切的期望是指积极正确的期望暗示,父母对孩子的积极期待能够使孩子的状态随之发生变化,由消极转为积极进取,由自卑转为乐观自信,从而向好的方向发展。例如,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只上了三个月学就被学校开除了,老师说他太笨了,但爱迪生妈妈坚信自己的孩子并不笨。她对爱迪生说:“你肯定比别人聪明,我对此坚信不疑,所以你一定要坚持读书。”在母亲的鼓励下,爱迪生刻苦攻读,长大后,终于成了大发明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期望成真的奇迹。那么,这种神奇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呢?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是通过对对方的暗示作用实现的。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暗示的结果会使一个人发生改变,甚至是很巨大的改变。
因此,作为父母,要用积极的期待来鼓励孩子,多说“这次有了进步,一定要继续加油!”之类激励的话,这些积极的外部信息能使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肯定自己,激发出蕴藏于自身的巨大潜能。
但父母在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时,需要注意的是,对孩子的期望不要过高,不要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心理压力。抛弃那些瞬间改变孩子的想法,将一个适度的良性期待融入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
父母的表情、语气和肢体动作所传达的感情程度,决定了他们与子女之间的沟通质量。因此,习惯了大吼大叫的人很难与子女愉快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