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唐朝十讲
47472500000035

第35章 大唐文明的辐射(2)

唐时服饰由窄到宽,到盛唐时则演变到了宽松博大。当时妇女上装皆为交领衫,长裙系于胸上方,拖曳于服下,给人一种宽松全新之感。我们不难看出隋唐时期社会的精神面貌的朝气蓬勃。尤其是隋唐女装,非常富有时装性,是中国服装史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女子着装最为大胆的一种。襦裙俏丽修长,披帛飘然若仙,粉胸半掩,其造型雍容华贵,妆饰富丽堂皇,真是“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慢来罗裙半露胸”。

唐人不仅讲究服饰的款式造型还讲究发式,千变万化的发式体现着中华诗韵,或是在颂咏着神州山河。那些大胆的构想,那些神奇的巧思,都表现出中国人的艺术天赋以及对祖国、对生活、对艺术的执著的爱。

唐人讲究面妆,无论是花钿,还是斜红,再或是面颊上的钱纹、花纹、小鸟纹……每一种妆式都有一段奇妙诱人的传说。对唐人那文化性的“满面纵横花靥”来说,今日脸颊上涂面国旗就去足球场凑热闹的球迷,只能望其项背。

唐人讲究服饰配套,男人幞头、圆领袍衫、马皮六合靴,既具儒雅气,又有骁勇风。女人或榴裙,或胡服,或男装,在高雅之中蕴含着一种娇美,在富贵相中又有一种不受束缚的人性的酣畅。张扬,但不故作潇洒;随意,一切都在自然而然之中。总之有一种大气、霸气,霸气之中又显现着谦和,不拒绝外来文化,所有外民族服饰精粹都可以为我所用,都可以共同构成大唐的盛世繁华。

当前,唐服像一阵风似地吹过中华大地。人人都穿上一件对襟立领缎面袄,就好像是衣冠王国崛起了。当然,不管怎样,总算给曾是衣冠王国的臣民们增添了一份自信。

从积极的角度看,这种服装是中国各民族服饰精华的集大成者,也可以说它具备着区别,有西方服饰风格的东方神韵。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只是,我们或许有些挑剔地讲,这股华服风并没有穿出气势来。也可以说,形式轰轰烈烈,内容却显得单薄。

不要误认为今日的“唐装”就是唐代服装,更不要误认为今人穿上华服,就能渲染出大唐的气势。重要的不是跟风似地穿上一件华服,而是要在现代时装中倾入中华服饰文化元素,尤其是要持续不断地保持并发展服饰中的中华风,穿出华服或说中国人的气势来。这,才是衣冠大国崛起的时刻。

景外之景

从月亮遥望地球,肉眼可以清楚地辩认出的人类文明工程?有两项:一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一是荷兰的围海造田。古代世界有所谓七大奇迹:其中的五个是建筑物: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亚德米斯神庙、阿历山大灯塔、哈利卡那梭斯陵墓。现代人喜欢用特定的建筑物来代表特定的城市和地方,例如比萨斜塔、罗马斗兽场、巴黎艾菲尔铁塔、伦敦大笨钟楼、悉尼歌剧院、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北京天安门、华盛顿白宫等等,数不胜数。

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这是因为建筑与音乐之间有着很多的艺术相同点、具有音乐美的特性。建筑的外在形态、内部结构、组合、比例,与音乐变幻的旋律有着类似的特征。不同的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尤如乐曲中的独唱、对唱、重唱和多声部的大合唱。

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把建筑比作画图,他曾做出过这样的论述:“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如同欧洲的画一样……中国的任何一处建筑,都像-幅中国的手卷画……”梁先生虽然把东西方建筑都比成了画,但是我以为,他在这里想突出表明的是中西方建筑的不同文化背景和异样的审美情趣。

可是,建筑不仅仅如字典上的定义,是一门营造的艺术和科学;也不仅仅如德国诗人歌德的比喻,是一曲“凝固的音乐”;在我们看来,她还是人类文明的象徵和社会文化的物质标志。如同诗歌、文学、音乐、绘画,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体现了历史在空间的延续。当然,在不同的阶段她有着鲜明的时代个性。建筑和城市是以特定的社会群体和形态为组织结构的,她的地域文化色彩非常浓厚。因为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生活、思维和交流方式,不同的生产技术、经济体系、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都影响着建筑和城市环境的形成与发展。例如中国有宗祠、四合院式的民居;欧洲则有教堂、市政广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时代的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这种交流有时表现出尖锐的冲突和矛盾,而更多的时候则表现为一种融合和吸收,使人类文化具有更为丰富复杂的内涵和多元性。同时也使建筑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唐朝当时的建筑不是反映出官式建筑的特点,就是表现出民间建筑的特点,这标志着唐朝把从在汉代自西域传入中国的代表印度特色的佛教文化与中国世俗文化相结合,终于走上了中国化道路,把国外的建筑风格真正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同样,唐代的建筑技术和成也随着中国文化的东传而对日本、朝鲜等东南亚地区产生影响,推动了东南亚建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唐代建筑气势雄大,造型质朴,体态遒劲。这一时期的建筑,砖的应用更加广泛,琉璃的烧制更加进步,建筑构件的比列逐步趋向定型化。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保留至今较为完整的有五台山的南禅寺正殿和佛光寺正殿,还有许多没能保存住而被记录在壁画当中。此外,舍利塔遍布各地,粗大挺拔、风格朴实的建筑构件和刚劲富丽之美,使大唐的装饰艺术具有夺人的风采。

唐代盛行直棂窗,窗棂上的纹样有龟锦纹及花纹繁密的球纹等。室内壁面上往往会有壁画,天花板形式很简洁。这时候的彩画构图已初步使用“晕”,它对以对晕、退晕为基本原则的宋代彩画有一定的启蒙作用。在使用花纹方面,除莲瓣以外,窄长花边上常用卷草构成带状花纹,或在卷草纹内杂以人物。这些花纹不但构图饱满,线条也流畅挺秀,还常用半团窠及整个团窠相间排列,以及回纹、连珠纹、流苏纹、火焰纹及飞仙等富丽丰满的装饰图案。

唐朝建筑追求的不是一片孤立的风景的美,也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筑的美,而是艺术意境的美,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就像砖石叠成的史书,无不表明着它的文化特征、记录着历史的足迹。人们或许不记得现任的法国总统,但不会不知道巴黎的凯旋门、卢浮宫;人们或许不清楚澳大利亚的首都是哪座城市,但不会不知道矗立在杰克逊海湾的悉尼歌剧院。因为它们在展示美的同时,还担当着承载历史的重任。

书情画意

中国的绘画,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深受儒、道、佛、禅等思想的影响,在审美价值上体现出深刻的精神内涵。中国绘画的主导思想,是强调人和自然的融合,寻求精神美和自然美的统一,最终达到美和善的统一。

中国画,无论是山水还是人物动物,其基本特征是以墨线和点造型,不像西方绘画那样借重光色来表现物象。画家借助水墨的作用,创造出表现物象的运动感、空间感、节奏感等多种多样的线条,赋予天地以畅达的生命,万物以灵跃的生机。

毫无疑问,琴棋书画,皆是在深刻的人文背景之下结出的智慧之果。它肯定源于一个东方思维系统,有着共同的智慧特征。但另一方面,各种果实的味道却是不完全一样的,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唐代是中国绘画历史上空前繁荣的时代。在人物画日臻完美的同时,青绿山水画与水墨山水画先后成熟,花鸟与走兽作为独立画科崭露头角。画种纷呈,画法多样。名家辈出,各善胜场,风格多种,争奇斗艳。

唐代初期,以宗教佛像和贵族为主的人物画有了很大发展。名家有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等,现存的《太宗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就是阎立本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