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47454600000023

第23章 急腹症(2)

§§§第三节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

急性胆囊炎和胆石症是由于胆汁的物理化学因素改变,胆汁的郁积以及胆道系统感染引起的一类疾病。急性胆囊炎与胆石症常同时并存,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本病属于中医学“胆胀”、“胁痛”、“腹痛”、“黄疸”等范畴。

诊断要点

1.20%~40%的病人可无症状。也可表现为胆绞痛,表现为上腹部或右上腹阵发性痉挛性疼痛,常向右肩部或肩胛部放射;合并急性胆囊炎时除出现剧烈胆绞痛外,还常有发热、恶寒等症状,甚至出现腹膜刺激征。

2.胆囊结石多局限于右上腹胆囊区压痛,随着炎症加重,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膜刺激征、莫菲征阳性,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可有肝肿大及肝区叩击痛。

3.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增加,中性粒细胞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或毬谷氨酰转肽酶可升高,出现胆道梗阻时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

4.可根据需要选作B超、ERCP、PTC、CT、MRCP等,以了解胆囊大小、形态,胆囊结石以及临近器官组织的疾病等。

辨治原则

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入侵、虫积以及瘀血阻滞等因素致疏泄通降失常,胆液凝结,久经蒸熬,可成结石。肝胆之热郁久化火,酿成热毒炽盛,致热深厥深,甚则危及生命。本病在治疗上往往以理气开郁、清热利湿、清热泻火为大法,常用柴胡、枳壳、黄芩、大黄、山栀、蒲公英、茵陈等。

处方

1.肝郁气滞证: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向肩背部放射,胆囊区压痛,无黄疸,恶心呕吐,低热或不发热。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治宜疏肝利胆,行气止痛。

基本处方柴胡、枳壳、延胡索、郁金、黄芩、生大黄各10g(后下),木香6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利胆排石片:每次6~10片,每日2次,口服。适用于排石;每次4~6片,每日2次,适用于炎症。

(2)金钱草汤:金钱草30g。每日1剂,加水煎服。清热排石,利湿通淋。适用于胆石症。

(3)清胆行气汤:柴胡、黄芩、半夏各10g,木香12g,白芍15g,香附、郁金、延胡索、枳壳、生大黄(后下)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胆石症肝郁气滞者。

(4)胆道排石汤3号:柴胡10g,茵陈蒿30g,黄芩、枳壳、青皮、木香各10g,陈皮6g,白术12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郁气滞者。

(5)胆道排石汤5号:金钱草30g,黄芩10g,川楝子、枳壳、木香各10g,生大黄(后下)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郁气滞者。

(6)四川金钱草120~240g,煎水代茶饮用。适用于各型胆石症。

(7)消石散:郁金粉0.6g,白矾粉0.4g,火硝粉0.9g,滑石粉2.0g,甘草梢粉0.3g。每日1~2次,混匀,温开水送服。适用于胆囊结石属肝胆气滞者。

(8)核桃冰糖:核桃5~6个,香油和冰糖适量。用香油将核桃仁炸酥,研末与冰糖调成糊状,每日1剂,随时服。适用于肝胆气滞者。

(9)利胆片:每次5~10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各型胆石症。

(10)利胆化石丸:每次5~9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各型胆石症。

(11)逍遥丸:每次6~9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属肝气郁结者。

2.湿热内蕴证:上腹疼痛拒按,黄疸,寒热往来,恶心呕吐,溲赤,便秘或稀溏。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宜疏肝利胆,清热利湿。

基本处方茵陈蒿15g,柴胡、牡丹皮、黄芩、生大黄(后下)、延胡索、虎杖各10g,金钱草3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郁香芩茵汤:郁金、木香、黄芩各15g,虎杖10g,茵陈15g。每日1剂,加水煎服。泄热利湿,清肝通腑。适用于胆石症湿热内蕴者。

(2)黄蒲郁金汤:黄连6g,郁金12g,蒲公英15g。每日1剂,加水煎服。泄热利湿,清肝通腑。适用于胆石症湿热内蕴者。

(3)清胆利湿汤:柴胡10~15g,木香、郁金、黄芩、木通、栀子、车前子各10g,茵陈15g,半夏、生大黄(后下)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胆石症湿热内蕴者。

(4)胆道排石汤1号:茵陈30g,黄芩、枳壳、枳实各10g,木香20g,金银花、芒硝(冲)、生大黄(后下)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湿热内蕴者。

(5)胆道排石汤6号:栀子12g,虎杖、金钱草各30g,枳壳、木香、延胡索、生大黄(后下)各15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湿热内蕴者。

(6)胆道排石汤2号:枳壳10g,黄连6g,木香、黄芩各10g,生大黄(后下)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湿热内蕴者。

(7)四川金钱草120~240g,煎水代茶饮用。适用于各型胆石症。

(8)茵黄1号:茵陈30g,虎杖60g,生大黄(后下)15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胆湿热者。

(9)溶石二号:栀子、甘松各80g,黄柏、柴胡、虎杖、苍术各40g,茵陈、水案板各240g,大黄、鸡血藤各100g,苦荞头50g,芒硝、青矾各30g,苯甲酸4g。加水煎服,浓缩至1.5L。每次30~60ml,每日3次。适用于肝胆湿热者。

(10)利胆片:每次5~10片,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各型胆石症。

(11)利胆化石丸:每次5~9g,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各型胆石症。

3.热毒炽盛证:满腹压痛,黄疸,寒战高热,烦躁,神志淡漠或昏迷,便秘溲赤。舌质红绛或紫、苔黄糙或灰黑,脉弦数或沉细欲绝。治宜泻火解毒,通腑利胆。

基本处方茵陈蒿15g,黄芩、虎杖、柴胡、生大黄各10g(后下),黄连5g,红藤、败酱草各20g。每日1剂,加水煎服。

备选处方

(1)大黄郁栀汤:生大黄、郁金、金铃子各15g,积雪草、栀子各12g。每日1剂,加水煎服。泄热利湿,清肝通腑。适用于胆石症热毒郁滞者。

(2)清胆泻火汤:木香、郁金各10g,柴胡、黄芩各15g,茵陈30g,栀子、龙胆草、生大黄(后下)、芒硝(冲)、半夏各10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胆石症热毒郁滞者。

(3)清胆汤:柴胡15g,黄芩10g,金银花30g,连翘12g,蒲公英30g,丹参15g,姜半夏10g,枳实12g,生大黄(后下)10g,芒硝(冲服)12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热毒炽盛者。

(4)柴胡解毒汤:柴胡15g,黄芩12g,黄连6g,夏枯草、郁金各10g,茵陈30g,木香、半夏、白芍各10g,栀子12g,生大黄(后下)10g,芒硝(冲)12g,生甘草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热毒炽盛者。

(5)柴胡消痈汤:柴胡12g,黄芩、半夏、夏枯草各10g,紫花地丁15g,野菊花10g,三颗针15g,郁金、白芍、生大黄(后下)各10g,芒硝(冲)12g,生甘草6g。每日1剂,加水煎服。适用于化脓性胆囊炎。

(6)四川金钱草120~240g,煎水代茶饮用。适用于各型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