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博弈
47454200000061

第61章 “越是贼窝越要加强防盗工作”

好人是基于“做人的道理”而力求诚实。但在尔虞我诈的世界里,诚实的行为则多半是出于“自利”而非道德。

1922年,美籍牧师安东·伦丁遭土匪绑票,获释后,伦丁牧师记录下了自己的见闻:

“有一天,一片浓重的阴郁笼罩了匪首和整个营地。匪首的一个下属违反了命令。在土匪地盘里,有些做法与在行军路上有所不同。在路上,任何土匪都可干下任何暴行而不会因此受罚。而在这里,在土匪地盘里,匪首们是很注重自己名声的。正在受审的这个土匪以匪首的名义偷取了一条毯子。当消息传到匪首耳朵里时,他暴跳如雷,命令马上把这个该死的土匪宰了。这个土匪的许多朋友为此都来求情,希望匪首能给予宽大处理,但所有这些努力都没有奏效。人被枪毙了,一切都已过去,但处决的命令却令人耿耿于怀。好几天,营地里人气低落消沉。尤其是匪首自己,更是明显的郁郁寡欢。”

伦丁牧师本来对土匪的印象还挺好,但是:

“我们刚出土匪区,对他们的印象一下子就变坏了。他们无恶不作,烧杀抢掠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可怕的劫掠景象难以用语言形容。远近四方的村子全部被毁,烟与火是土匪所到之处留下最明显的痕迹。随着土匪队伍的移动,遭难的地区实际上扩展到了10英里以外,到处是浓烟、烈火、灰烬和废墟。”

在相声《小偷公司》中有一句话“越是贼窝越要加强防盗工作”,这不仅仅是包袱的笑料。伦丁牧师对土匪公正执法的描述很真实,在自己的地盘里,土匪比警察还要严厉地打击犯罪。为什么?为了利益,假如匪首打算长期立足,那么他就会希望树立起公正的口碑。

假如你一个对手只玩一次“囚徒困境”的游戏,博弈一次,背叛对你一定比较有利。但假如你们要玩100次、1000次,理性的参赛者在每个回合都应该会选择坏心,只要这个博弈存在确定的最后一次。博弈论指出,当两个人陷入有限次数重复性博弈中的囚徒困境时,他们一般会选择恶意。

在博弈论的领域外,有很多人的好心都超过了应有的程度,但他们也不喜欢被占便宜。比方说,你认为你的对手一开始会选择好心。但你也觉得假如你开始对他使坏,他就会对你使坏。此时你应该怎么做才好?你或许应该选择好心,直到最后两次为止。当然,到了最后一次时,你绝对应该背叛你的伙伴。

在重复次数有限的囚徒困境博弈中,理性的双方之所以绝对不可能善待对方,原因就在于这最后一回合的背叛。既然理性的对手在第100回合一定会背叛你,你在第99回合就应该背叛他。同样,既然你在第99回合会背叛他,他在第98回合就应该对你使坏,以次类推。不过,如果你对对手的理性程度有所质疑,你可能会想要在第一回合选择好心,这并不表示不理性对你的对手有利,而是表示“看起来不理性”对他有利。

有趣的是,就算你们两个都很理性,两人皆好心的结果还是有可能延续到最后一回合。假如双方都很理性,但没有人能百分之百确定对方很理性,那么双方可能就会理性地选择好心,并持续到最后几回合。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抽烟可以满足一时的快感,但却会造成以后的健康问题,对于只看眼前而不管将来的人来说,抽烟可能是理性的选择。同样,这种情况存在于囚徒困境的重复性博弈中,背叛别人对眼前有帮助,对以后却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当某个人对未来越不在意时,他就越有可能在这样的重复性博弈中背叛你。举例来说,可能破产、退休的人就比较重视现在,而不在意未来,因为他们已经没有明天,因此,你应该比较相信有前景的人。

人的行为往往会透露出本身对现在与未来的重视程度。举例来说,你对于烟瘾君子的信任度应该要打点折扣,因为他们显然只重视现在、不注重将来。相反,会锻炼身体的人则愿意牺牲现在以换取未来的利益,所以他们比不容易为了一时的好处而背叛你。

假如你相信别的参赛者不久之后就会欺骗你,你就没有必要去改变他的心意,因为他很可能是基于本身的利益而对你使坏。假如你怀疑对方总有一天会背叛你,最理想的应对之道也许就是先背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