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博弈
47454200000015

第15章 骗子、傻瓜与精明人

“傻子”在这个世界一定是无法生存的,因为“傻子”代表“利他”,而“利他”必须“损己”。而“骗子”在“傻子”消失之后由于没有了其生存的依托也将自然地走向消失。最后这个世界的生物种群就构成了一个由“精明人”所组成的“食物链”。

假设乙有一件事要甲帮他来做,不久以后,甲也有事去找乙,希望乙能帮忙,作为报答。结果乙嗤之以鼻,掉头就走。乙是个骗子。这种骗子接受了别人的恩惠,但不感恩图报,或者即使有所报答,但做得也很不够。和不分青红皂白的“利他”行为者相比,骗子的收获要大,因为他不花任何代价。当然,别人帮忙是件大好事,而帮助别人却要付出一些代价,还要花费一些宝贵的精力和时间。

假设人们在生活中只采取两种策略中的一种。我们暂且把这两种策略分别称为傻瓜和骗子。傻瓜只是热心帮助别人,不问对象只要对方需要。

骗子接受傻瓜的“利他”行为,但没有任何付出,也不报答。一个傻瓜群体中的任何一个傻瓜都可以指望别人帮助他的次数和他帮助别人的次数大约相等。因此,在傻瓜群体中,任何一个傻瓜的平均得分是正数。事实上,这些傻瓜都干得很出色,现在假设群体中出现了一个骗子。

由于他是惟一的骗子,他可以指望别人都为他效劳,而他从不报答别人给他的好处。他所获得的好处比任何一个傻瓜都高。

骗子的策略开始迅速扩散开来,傻瓜策略很快就要被骗子策略挤掉。这是因为骗子总归胜过傻瓜,不管它们在群体中的比例如何。譬如说,群体里傻瓜和骗子各占一半,在这样的群体里,傻瓜和骗子的平均得分都低于全部由傻瓜组成的群体里任何一个个体。不过,骗子的境遇还是比傻瓜好些,因为骗子只管捞好处而从不付出任何代价,所不同的只是这些好处有时多些,有时少些而已。当群体中骗子所占的比例达到90%时,所有个体得到的好处都会变得很低:不管骗子也好,傻瓜也好。

即使是这样,骗子还是比傻瓜合算。哪怕整个群体濒于灭绝,傻瓜的情况永远不会比骗子好。因此,如果我们考虑的只限于这两种策略,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止傻瓜的灭绝,而傻瓜灭绝后,骗子赖以生存的环境没有了,那么骗子也会灭绝掉,整个群体也就难逃覆灭的厄运。

现在,精明人进入了我们的游戏。精明人愿意帮助没有打过交道的个体,而且更不忘记报答。可是哪个骗子骗了他,他就要牢记在心,以后不肯再为这个骗子服务。在由精明人和傻瓜组成的群体中,前者和后者混在一起,难以分辨。

两者都为别人做好事,两者的平均得分都同样高。在一个骗子占多数的群体中,一个孤单的精明人不能取得多大的成功。他会花掉很大的精力去为他遇到的大多数人服务——由于他愿意为从未打过交道的个体服务,他要等到为每一个个体都服务过一次才能罢休。

因为除他以外都是骗子,因此没有谁愿意为他服务,他也不会上第二次当。如果精明人少于骗子,精明人的基因就要灭绝。

可是,精明人一旦能够使自己的队伍扩大到一定的比例,他们遇到自己人的机会就越来越大,甚至足以抵消他们为骗子效劳而浪费掉的精力。

在达到这个临界比例之后,他们的平均得分就比骗子高,从而加速骗子的灭亡。当骗子尚未全部灭绝之前,他们灭亡的速度会缓慢下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少数派。因为对已经为数很少的骗子来说,他们再度碰上同一个精明人的机会很小。

斤斤计较的策略被证明是一种进化上稳定的策略,精明人优越于骗子或傻瓜,因为在精明人占多数的群体中,骗子或傻瓜都难以逞强。

在上面这个情形中,我们不难看出“精明人”所采用的策略就是“一报还一报”,这个故事所演示的正是“一报还一报”的适应性。如果我们把这个演示编写成一个游戏程序进行模拟,就会很有意思。

模拟开始时傻瓜占大多数,精明人占少数,但正好在临界频率之上;骗子也属少数,与精明人的比例相仿。骗子对傻瓜进行的无情剥削首先在傻瓜群体中引发了剧烈的震荡。骗子激增,随着最后一个傻瓜的死去而达到高峰。

但骗子还要应付精明人。在傻瓜急剧减少时,精明人在日益取得优势的骗子的打击下也缓慢地减少,但仍能勉强地维持下去。在最后一个傻瓜死去之后。骗子不再能够跟以前一样那么随心所欲地进行自私的剥削。

精明人在抗拒骗子剥削的情况下开始缓慢地增加,并逐渐取得稳步上升的势头。接着精明人突然激增,骗子从此处于劣势并逐渐接近灭绝的边缘。由于处于少数派的有利地位同时因而受到精明人怀恨的机会相对减少,骗子这时得以苟延残喘。

不过,骗子的覆灭是不可挽回的。他们最终慢慢地被淘汰,留下精明人独占整个群体。说起来似乎有点自相矛盾,在最初阶段傻瓜的存在实际上威胁到精明人的生存,因为傻瓜的存在带来了骗子的短暂繁荣。

“傻子”在这个世界一定是无法生存的,因为“傻子”代表“利他”,而“利他”必须“损己”。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任何“利他”行为都是以“损己”为代价的,可以说“利他”的机会成本就是“损己”,而“损己”的极致便是让出你的生存空间给别人。所以,最后的结局,一定是“利他”的“傻子”逐渐地消失。

而“骗子”在“傻子”消失之后由于没有了其生存的依托也将自然地走向消失。最后这个世界的生物种群就构成了一个由“精明人”所组成的“食物链”——现实存在的世界。当然,“傻子”和“骗子”并非完全消失,即便“精明人”有时也会偶尔地充当一回“傻子”和“骗子”,比如说,有人对你说“你应该‘利他’”,那么你一定是碰到了一位“骗子”,他无非是想占你的便宜而已,如果你信了他的话,你也就充当了一回“傻子”。

但由于“精明人”把握的原则是“互惠”,他给出的“无偿”机会只有一次,不会有第二次,这就迫使其对手也不得不采取同样的交易规则,否则交易就会中断,不再延续。于是,这社会(或市场)就出现了走向公正、有序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