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流行了数千年的古老的疾病,俗称“痨病”。至今仍没有消灭它。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和社会流动人口增大等生物学和社会学因素的影响,目前结核病的易感人群数量明显增高,疫情在全球范围回升,成为突出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有17亿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其中有2000万肺结核患者。每年新发病约1000万人,有300万死于结核病。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并将每年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该组织1995年10月再次向世界各国提出警告:耐药菌株的出现有可能使结核病再次成为不治之症。我国结核病流行形势十分严峻,全国第4次结核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受感染人群超过4亿。据研究,受结核菌感染的人群中,10%的人会发展成结核病。在我国结核病患者中,76%为中青年。大学生居住集中,是结核病流行的高危人群,结核病是千万大学生休学、退学的主要原因之一。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犯全身各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多见。临床上常有低热、乏力、咳嗽、咯血、胸痛等表现。
1.流行特点
①结核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其中以痰内带有结核杆菌的开放性病人最重要。患结核病的牛也可以成为传染源,如直接照料病牛或通过病牛奶传播。
②主要经过飞沫及尘埃传播。通过接触被带菌的痰所污染的用具或病人的手,或者是食用被结核菌污染的食物,都可以引起本病的传播。
③人群对结核病的易感性比较复杂。一般人在幼年时期多半接种卡介苗或受到不显性传染,而获得一定的抵抗能力,因此与结核病人接触或再次感染结核菌,并不一定发病。但是当过度疲劳、过分忧虑或患其他疾病如重感冒而使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则容易感染发病。来自山区、偏僻地区的学生,可能在幼年时期未受过结核感染,未获得免疫力,进入人口稠密的地区,可能增加易感性。
2.临床表现
急性病例,可突然发病,呈现严重的全身中毒及呼吸道发炎症状;但大多数病人常在开始时症状不明显,容易被人们忽视。
病人全身不适,有软弱、疲乏等初期病痛,并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与体重减轻等症状;肺结核病人如有发热,多在中午以后体温上升,并自觉面部发热,到下午18时最高,清晨降至正常,夜间常有倒汗。也可有胸痛、干咳及发音嘶哑等现象。大约有半数病人有咯血、咳嗽及咳痰,轻病患者仅有干咳及少量黏液痰,晚期空洞形成时有痰量增加,有继发感染者为黄绿色脓性痰,重病患者有呼吸困难。痰中查到结核杆菌的即为开放性肺结核。
因结核杆菌能侵犯身体各器官,所以除肺结核外,还有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淋巴结结核、皮肤结核、结核性寒性脓肿、骨结核等。
3.诊断
除根据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外,X光片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从痰中找到结核杆菌则更能确定。
4.防治措施
①严格新生的入学体格检查。做到全部作胸部X线透视;学生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特别是曾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生活在一起者,更要进行体格检查,并定期复查;对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必须彻底治疗。
②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大力开展预防结核病的宣传教育。
③加强体育锻炼,改善营养及生活规律化,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④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使其对结核病产生自动免疫力。
⑤鼓励病人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注意合理休息,加强营养,经常呼吸新鲜空气。
⑥结核病人的居室要经常保持清洁,注意空气、家具和用物的消毒。对病人的分泌物,特别是其痰液,要经过消毒处理后再倒掉。病人不得随地吐痰,并使用自己的专用饮食用具。
⑦可选用异烟肼、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进行药物治疗,选择其中2~3种联合使用效果较好。用药原则是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
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
1.流行特点
SARS患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极少数患者在刚出现症状时即具有传染性,发病的第二周,症状明显的患者传染性最强。目前尚未发现潜伏期患者以及治愈出院者有传染他人的证据。
主要经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即通过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吸入患者呼出的含有病毒颗粒的飞沫,是SARS经空气传播的主要方式,也是传播的最主要途径。另外,通过手接触传播是也是一种传播途径之一。目前尚不能够排除经肠道传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主,儿童感染率较低。男女性别间发病无明显差异。SARS症状期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是SARS的高危人群。冬春季发病率高。空气不流通,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性大、环境卫生条件差,不良的卫生习惯有利于疾病的传播,容易造成SARS的暴发和流行。
2.临床表现
潜伏期通常限于2周内,一般约2~10天。
急性起病,自发病之日起,2~3周病情都可处于进展状态。主要有以下三类症状。
①发热及相关症状。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常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在早期,使用退热药可有效;进入进展期,通常难以用退热药控制高热。
②呼吸道。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少部分患者出现咽痛,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急促,甚至呼吸窘迫。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多见于发病6~12天以后。
③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诊断
①在近2周内与SARS患者接触史;2周内曾经前往或居住于目前有SARS流行区域。
②有高热和明显的全身不适。
③胸部X射线检查可见肺部炎性浸润阴影。
④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⑤抗菌药治疗无明显效果。
4.防治措施
①搞好学校环境和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服,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新鲜,实行严格分餐和餐具消毒,大力开展预防知识宣传教育。
②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提高自身免疫力。
③发现可疑病人,迅速报告,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④疾病流行期间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减少大型集会,预防性服药(抗病毒药、中药等)
七、人禽流行性感冒
人禽流行性感冒(即禽流感)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1.流行特点
①人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但不排除其他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
②主要是呼吸道传染,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③一般认为人群普遍易感,但12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密切接触的人员为高危人群。
2.临床表现
①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
②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症状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维持在39℃以上,病程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等多种并发症。
3.诊断
①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禽流感暴发的疫区,或与被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者。
②急性起病,病情发展迅速,有流感样症状或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
③重症患者胸部X射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可伴有胸腔积液。
④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重症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下降。
⑤最后确诊必须做病毒分离。
4.防治措施
①在禽流感流行期间,要加强预防知识的宣传,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禁止采购活禽类动物,要严禁吃未高温加热的禽类食物,严禁到疫区游玩及探亲。
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及时清理禽类粪便。
③发现有类似流感样症状,并有接触禽类或疫区游玩史者,要及时报告并送卫生所,以免延误病情,并对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7天以上,对患者生活区和生活用品进行彻底消毒处理。
④加强营养,保证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八、狂犬病
狂犬病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多见于狗、猫、狼等肉食动物。人因被病兽咬伤抓伤而感染。其临床特征为兴奋、流涎、恐水、咽喉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病死率几乎近100%。近年来,国内发病数有上升趋向。
1.流行特点
狂犬病病毒有嗜神经性,存在于宿主的神经组织、涎腺和其他多种组织中,通常由涎腺向外排出。该病毒耐寒,但易为日光、干燥、强酸、强碱及一般消毒剂消灭。60℃时5分钟即死亡。
①传染源主要为肉食类动物,病犬是人类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猫及野生动物。
②主要通过动物咬伤、病兽唾液沾染皮肤损伤处,唾液沾染正常黏膜,眼结膜也可受到感染。病兽的血、尿、乳汁也可含有多量病毒,沾染后也可受染。此外病毒也可经呼吸道与消化道黏膜受感染发病。
③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但受染后是否发病,与毒株的毒力、损伤部位、伤后处理、人体抵抗力有关。人被狂犬咬伤后发病率平均为25%。受染后如能存活,则可产生持久免疫。
④本病全年可发生,但晚春及初秋发病较多。青少年及儿童多见,农村地区较城市多见。
2.临床表现
潜伏期10天至数年。一般为20~90天。伤口深广,接近头部者潜伏期较短。典型病程分为三期。
①前驱期。低热、食欲不振、头痛、乏力、恶心、咽痛。咬伤部位感觉异常,间歇性刺痛或灼痛。皮肤过敏,对声、光派系。肌张力,角膜反射,瞳孔散大,唾液增多。本期持续2~4天。
②激动期。患者高度兴奋、恐水、怕风、畏光、畏声。发作性咽肌痉挛,满口流涎。甚至谵妄、冲撞嚎叫、多汗,严重者全身抽搐,角弓反张。神志大多清楚。此期约1~3天。
③瘫痪期。痉挛停止,出现各种瘫痪。反射消失,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此期约6~18天。
④整个病程3~6天,10天以上者罕见。约有20%的病人无恐水兴奋症状而以瘫痪为主,起病可有高热、四肢无力,进而进行性瘫痪。
3.诊断依据
根据病前有被犬、狼、猫等咬伤、抓伤史,结合临床表现,可以诊断。不典型的病人需拘禁咬人的犬观察,有无狂犬病表现,作病犬脑组织病理检查狂犬病毒包涵体,及做动物接种等,多能确诊。
4.处理
①隔离病人于安静单人室内,避免一切可能的刺激,如声、光、风、水等。医护人员戴口罩和胶皮手套防止患者唾液污染。
②高度兴奋者给镇静剂,如肌肉注射安定、苯巴比妥纳等。
③间歇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或用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
④可适度用干扰素、聚肌胞等抗病毒治疗。中药加味人参败毒散。
⑤给予充足液体,为减少刺激,可用静脉切开。补充维生素B1及维生素C。
5.预防措施
①严格管理家犬,捕杀野犬。
②伤口处理。被狂犬咬伤,应立即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彻底冲洗伤口,冲洗后用75%酒精涂擦,不可缝合,也不要包扎。并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
③预防接种。a.狂犬疫苗:被狂犬咬伤后的发病率为10%~70%,平均30%,及时注射疫苗可使发病率降至0.3%~0.4%。b.免疫血清:用于配合狂犬疫苗进行预防,有抗狂犬病血清和人体抗狂犬病球蛋白两种。被咬后即时注射免疫血清,越早越好,对已发病者无效。
九、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有全身中毒症状,伴有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临床表现。
1.流行特点
传染源是病人(包括典型、非典型、慢性痢疾病人)及带菌者(病毒携带者)。病原体由大便排出,主要通过污染的手、饮水、食物、食具及苍蝇而传播。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为流行季节,病人无持久免疫力,可反复感染。
2.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因病程长短不同,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1)急性菌痢
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一般为l~3天。按症状轻重又可分以下三类:
①急性典型菌痢:起病急,初起可畏寒、发热。随即有腹痛、腹泻。大便在开始时呈稀黄水样便,便中含黏液及脓血,然后完全是脓血,呈鲜红色。病人有里急后重感,便次每天十几次至几十次不等。腹痛多位于下腹部,以左下腹为甚,便前加重,便后缓解。重症病人,可有高热、精神不振等全身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