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大学在校生年龄大多数在18~25周岁之间,正处于人体发育的青春后期。
这一特定年龄段的年轻人,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表现为思维活跃、精力充沛,自我表现欲强,渴望独立并感情丰富。在生理上亦渐趋于成熟,具有青年期特征,主要表现在身体形态、机能、神经系统、内分泌及性器官的发育成熟,是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及人体定型阶段,这也构成了大学生特有的生理特征。
第一节形态发育
躯体形态发育具有年龄的阶段性特征,可分为匀速增长阶段(男性为7~11岁,女性为7~9岁),快速增长阶段(男性为12~15岁,女性为10~12岁),缓慢增长阶段(男性为16~18岁,女性为13~18岁)及稳定增长阶段(19~21岁)。
1.身高
身高是身体发育状态的基本标志,也是评价全身其他发育指标不可缺少的依据。人的身高主要是遗传因素决定的。性成熟的早晚和速率,对身高也有明显影响,如果性成熟快,持续时间短,其最终身高就可能矮些,相反则高些。此外,地理环境、营养水平和体育锻炼等因素对身高的增长也有一定的影响。身体的高矮决定于脊椎骨和下肢骨。下肢骨在青春期生长最快,青春后期逐渐减慢,23岁左右终止。脊椎骨增长速度比下肢骨慢,但是比下肢骨持久,即使到了青春后期仍不停地增长,一般在24岁左右停止。所以人体的长高在青春期主要靠下半身,在青春后期主要靠上半身。进入青春后期身体迅速增高。其速度一般男性每年可增长7.9厘米,多的可达10~12厘米;女性每年可增长5~7厘米,多的可达9~10厘米,这主要是由于下肢骨的迅速增长造成的。而到了青年期,也就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其身高的增长则全靠脊柱的增长,因脊椎骨的增长慢而持久,所以长势趋于平稳。从性别差异来看,女性身高的迅速增长较男性早1~2年,女性在19~23岁后停止生长,男性在23~26岁停止生长。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校期间身高增长极微。身高的发育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生活环境、生活条件、营养状况和体育活动水平等影响。大学生在良好的营养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身体生长发育,使身体茁壮、健康地成长。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大学生身高水平都有一定的差别。
2.体重
体重增加是青春期的显著特征之一。大学生的体重增长趋于平稳,波动不大。体重的增加受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和脂肪增加的影响,体重增加的速率也存在性别差异,男性最初增加较慢,但以后较快,到14岁左右就超过女性,且呈平衡增长。高年级女生近年来体重呈负增长,似与追求“形体美”而节食导致营养负平衡有关。体重的增加主要反映内脏、肌肉、脂肪以及骨骼生长发育情况,男性、女性在这些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女性在雌性激素的影响下,月经初潮后体重增加以脂肪为主,脂肪发育占体重的比例约为20%,而肌肉发育占体重的比例,16岁的女性约占30%,肌肉发育已达高峰。发育成熟的女性,皮下脂肪增厚,皮肤有光泽,体形丰满,属脂肪型。
男性在雄激素的影响下,体重增加以肌肉为主,脂肪发育占体重的比例仅为18%,而肌肉发育占体重的比例,16岁的男性约占40%,以后肌肉继续发育,不断增长,可持续到30岁左右才达到高峰。因此,男性的体重与肌肉发育的关系比女性更密切,男生体形也显粗壮结实,属肌肉型。
男、女生在体形上的差异主要是骨骼、肌肉和脂肪三者的质和量以及分布上的差异。女性肌肉重量只及男性的80%,且女性肌肉含水分和脂肪较多,肌肉纤维含糖量较少,骨骼骨密度较低,四肢较短,故女性体重较男性为低。
3.第二性征
第二性征是指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男性或女性所特有的征象。性生理发育是青春期生理发育的最重要和显著的特征之一。性生理发育的内在原因是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的作用,雌激素促进和维持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雄激素促进和维持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由于性激素作用的不同,形成了男女间第二性征的差异。
男性第二性征发育:第二性征在男性表现为肌肉发达、体形魁梧、肩部增宽、胸廓前后呈扁平,此外主要还有阴毛、腋毛的生长,变声及喉结突出,还有约1/3男孩出现单侧乳房硬块乳头隆起疼痛,一般数月后即消失。
女性第二性征发育:绝大多数女性第二性征出现于8~13岁,从发育的第一个征象出现,到完全成熟期历时约需5~6年或更长时间。乳房发育达V期和阴毛达Ⅳ期前一般为高速生长期。主要有乳房的增长及阴毛和腋毛的生长变化,但一般将乳房发育分为五期。
分期乳房发育表现:
I.发育前期,仅有乳头突出
II.乳腺萌出期,乳头隆起,乳房乳晕呈单个小丘状隆起,伴乳晕增大
Ⅲ.乳房乳晕进一步增大,两者仍在同一丘状水平面上,乳晕色素增深
Ⅳ.乳头乳晕突出于乳房丘面上,形成第二个小丘
V.成熟期,乳房更大,但乳晕与乳房又在同一丘面上
第二性征的出现与性腺的发育密切相关。大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年龄的增长和营养状况的改善以及体育活动的开展,两性的第二性征更趋于成熟,男女大学生表现的差异愈来愈明显。
一、内脏器官及其生理功能
青春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形体的变化,内脏器官及其生理机能也稳步发育,达到一生的最佳状态。
1.神经系统
大学生的大脑及神经系统已基本发育成熟。脑的重量已接近于成年人,约为1500g,女子在20岁左右最重,男子在20~24岁最重。但脑的内部结构和机能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大学阶段(18~25岁),脑细胞机能的复杂化程度迅速发展,大脑皮层的沟回组织已完善和分明,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增长和分支已接近完成,大脑的发育已完全成熟。脑细胞正处于建立联系的上升期,皮层细胞活动增加,兴奋和抑制过程有较好的平衡,联络神经纤维活跃,特别是第二信号系统迅速增强,抽象思维达到较高水平,为思维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理解力有所增进,能做推理、分析,还能做出一定判断,对事物的反应能力有所提高。各种精细动作都能做得相当准确协调,能学会各种较为复杂的动作。记忆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加强,能连贯地、有条理地记事,还能先通过理解再去记忆,使记忆更加深刻、更加牢固。
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完善,青年大学生高级神经系统的功能已达到最佳状态,具体表现为注意力集中(注意的紧张度提高和持久性增加,从而能够提高实践活动的效率)、观察力加强、记忆力完善及想象力丰富。这是大学生神经系统高度发展和完善的标志。
创造性思维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和训练所形成的一大特征。它是指人脑中发现客观事物之间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思维成果,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也是人的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但是在大脑下方的脑垂体、喉结两旁的甲状腺以及肾脏上面的肾上腺,在青春期也都纷纷活跃起来,这些也影响到大脑和神经系统,使脑的兴奋性增强,因此大学生的情绪容易激动,也容易疲乏。正因为此期神经系统功能发展迅速但不够稳定,所以要积极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使脑和神经功能得到更健全的发展。
2.循环系统
心脏的生长发育也有两次高峰,一次是出生后两周,心脏迅速发育,重量可增加到出生时的3倍;另一次是到青春期,心脏再次猛长,重量可达到出生时的10倍。因此青春后期的心脏发育,无论在形态和机能方面,都接近成人的水平。健康的青年学生在安静时的脉搏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18岁时下降的幅度最大。19岁后男女学生的脉搏频率基本稳定,女性稍快于男性,且由于青年女性情绪容易波动,较易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作为反映其功能及血管弹性的一个指标,大学生的动脉血压也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和性别差异,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升高,19岁以后基本稳定,但男生高于女生,性别差异较为显著,男性易出现一时性收缩偏高。
3.呼吸系统
随着青春期生理发育的成熟,肺脏、胸腔及呼吸肌的发育和呼吸功能也明显增强,表现为肺活量增大,呼吸率相对减低,大学生已接近成人水平,为12~20次/分。男女学生肺活量的均值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增加。各年龄组的男生肺活量均明显大于女生,但女性19岁和男性21岁后肺活量的增长趋于稳定。肺活量可以反映人体呼吸运动的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男生为3500~4000ml,女生为2500~3000ml。缺乏运动或活动的人肺活量较低,而训练有素者可增加达5000ml。当然,肺活量的大小除了受躯体基本条件的影响以外,还明显地受到后天体育活动因素的影响。据某高校报告,男生在四年级时肺活量明显下降,而女生在校四年中肺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显然与大学生体育活动逐年减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