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访谈的艺术(第10版)
47341600000067

第67章 后记

今天,我们如何交流?

从接受这个改编教材的任务到如今交活,前前后后将近三个年头。其间,原书的整体风貌、基本特色、内在锋芒都一一呈现。借助那本厚厚的英文版书籍,改编者与原作者不断地对话协商,寻找更为贴切的适合中国语境的表述方式,从而给这漫长的、有时甚至是繁复的过程赋予了意义。

何谓访谈?在关于“访谈”这一概念的基本界定上,本书反复强调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双方”、“互动”,即在注重访谈者的同时,将平等的态度与精力投向访谈对象,注重访谈对象。在许多情形之下,甚至访谈双方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彼此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决定或被决定的。这种视交流中的平等与互动高于一切的思想,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同类教材所承担的使命,而具有了某种文化与哲学意义上的启迪。这样一种理念,渗透于全书的字里行间,而它与我们祖先所推崇的“推己及人”、“爱人如己”等儒家文化的精髓又是何其相通?这便是全球化时代整个人类彼此交流中面临的困境与出路之所在吧。《访谈的艺术》让我们看到,谈话、对话、交谈这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如同空气一般无所不在的活动,原本蕴含着如此细致、微妙、深刻的思想,需要那么多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的沟通技巧。

作为新版和中文版,本书增加了不少与全球化和本土化相关的新内容。在本书中,访谈是一个人际交流与传播的过程,其间最为重要的几个阶段涉及访谈架构、提问、倾听等关键环节。访谈既包括了我们一贯理解的采访,同时也包括了探查性、调查性、求职与招募、绩效评估、劝服以及咨询、医患交谈等诸多类型。其涵盖面之广大丰富、拓展了“访谈”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几乎囊括了人际交往的各个领域。在这个意义上,访谈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活动,是我们与外界交流沟通的基本工具。

改编中,首先引起我兴趣的,是这部教材的整体风格。那详尽的叙述,娓娓道来的语气,平实乃至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以及既细致入微又高屋建瓴的夹叙夹议,都令人耳目一新,与国内这一领域的同类教材大异其趣。与其说这本《访谈的艺术》是一部教材,还不如说它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读物,一本探讨传播、沟通理念与技巧的宝典,一扇领略不同文化和语境下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互动交流图景的视窗。为此,我们在中文版中尽可能保留了原作者的这样一种叙述风格和语言特色。

当然,作为传播学专业的教师,从这部教材的编写中,我也感受到中西文化、中西新闻传播在理念、教育上的差异和人类共性,深深体会到东西文化和中美文化的差异,体会到不同社会背景之下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及现实操作上的共性和不同。譬如,关于“诚实”的理解和测试,在原书中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和笔墨,作者不厌其烦地讲述诚实之于做人的重要性,更以大量的篇幅和多样的方式展开对访谈双方诚实度的反省与测试,而其中许多被认为有悖伦理道德的提问,在我国的现实语境中,恰恰是视而不见抑或是看成理所应当的原则而加以肯定的。反之,个别在我们的文化中被认为有所忤逆的言行,在英文版的教材中却以正面案例的面目出现。同样,在关于招聘式访谈中如何提问等方面的理解与限制上,中美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鉴于此,笔者在改编时对各章中过于细致且不大符合中国国情与文化等的部分作了适当删节、压缩或改写,如第9章中客户接听电话的例子。但同时又保留了许多看似与目前我国相关领域的现实情形“脱节”的案例因为这些案例的确颇有启发它们是如此细致、周到、并富含人文色彩而这与我们正在倡导的时代精神和管理理念又是如此的契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9章即绩效访谈中关于辞退员工问题的理念、程序乃至具体对话的设计,其中闪现的科学、人性之光,值得借鉴。另外,第7章中关于招募员工的问题,英文版教材中反复出现EEO 即美国平等雇用法的字样,并对之作了逐条解读,以此作为整个招聘式访谈中贯彻始终的主线和准绳。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之下,用工制度等社会问题可能是此类访谈中具有前提意义的话题,相关内容的适当引介无疑将开拓学生的思考空间,提升他们的观察起点。引介过程中,我们在一些特殊的说法、词语后面以括弧的形式注明了相应的英文表述,以便读者体会其在原文语境或西方作者笔下的具体含义。

何谓“教材”?这也是笔者在改编过程中不断反思的一个问题。我以为,好的教材,不仅应该在对相关学科课程内容的表述上达到全面、完整、规范的要求,更应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热情,激励学生展开多层面、多视角的想象与实习。原理阐述与实务讲解的基本框架,大量具体生动的中外案例,图文并茂、提纲挈领的版式以及诸多课余练习、相关字谜游戏、配套光盘、在线学习等等,都赋予该书不同于传统教材的表达方式与教学风格。而其中有关不同文化、国度、民族、性别等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流沟通的论述,又使之与国内一般的新闻采访类书籍相比具有了更为开阔的国际化视野和更为本质的人际交流色彩。我想,如果学生们领略了这本书后能够在访谈的理念与实务两个层面有所认识、有所提高,能够将此融入自己今后安身立命的工作、生活、学习之中,那应该就是本书作者们的希望了。

本书的问世凝聚了众多同仁的关注与辛勤劳动。首先,四十万字的工作量,如果没有研究生的分担,怕是很难如期完成。尤其是前期的初译,尽管不少段落、措辞需要反复审校乃至重译、重写,但毕竟为编译、改编提供了最初的蓝本。中国传媒大学03级理论传播的硕士研究生张丽、博雪妹、王晓蕾、乔良和04级博士生沈东以及亚洲传媒研究中心的刘丰海老师参加了初译。以上人员的具体分工情况为:张丽(第4、6、10章);博雪妹(第3、8章);王晓蕾(第5、9章);乔良(第2、7章);沈东(第1、11章);刘丰海(第12章)。另外,05级理论传播的姬德强同学参与了全书的统稿及部分改编校对工作,张丽同学参与了部分文字校对工作。其次,本书主编张国良教授和本书责任编辑复旦大学出版社的章永宏先生都对中文版的面世做出贡献,在此一并感谢。

龙耘

2007年9月于北京